基于共生理论的高职院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效果提升路径——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Path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Interne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Symbiosis Theory—Taking Zhuhai City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E.2022.1211686, PDF, HTML, XML, 下载: 129  浏览: 210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邝慧霞: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珠海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共生理论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erne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Symbiosis Theory
摘要: 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例,将共生理论应用于高职院校提高“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效果提升路径中,搭建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的一体化共生环境,通过以学校为主体,打造鼓励创新创业的平台;提高专任教师的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创业导师;提高学生的参赛热情和参赛能力;提升合作企业的大赛参与度,构筑以企业为平台的创新创业基地等方式提高大赛的参赛效果。
Abstract: Taking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of Zhuhai City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to build an integrated symbiosis environment for schools, enterpris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based on the symbiosis theory, and create a platform to encourag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y taking schools as the main body.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quality of full-time teachers and train entrepreneurship mentors; Improv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ability to participate; Enhance the participation of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in the competition, and build a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ase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on effect finally.
文章引用:邝慧霞. 基于共生理论的高职院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效果提升路径——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教育进展, 2022, 12(11): 4480-4484.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11686

1. 引言

共生理论最初适用于解释生物学界的现象,阐述不同物种的有机体主动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与新的生物种群融合共生的过程。后来,共生理论被应用于人类社会中,解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互相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 [1]。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将共生理论用于分析高职院校提升“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效果的路径中,通过优化共生环境,搭建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的一体化共生环境,丰富了共生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同时,为提升高职院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效果提供新的策略视角和实践建议。

2. 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创新创业教育是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打造适应时代发展、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及《关于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要求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在意见中强调必须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由此掀开了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新高潮。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检验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成果的重要平台,大赛的评审规则是国家推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指标 [2]。大赛自2015年举办首届以来,到2022年已是第八届。前七届大赛累计603万个团队的2533万名大学生参赛,实现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贯通。在2021年的第七届大赛中,共有来自国内外121个国家和地区、4347所院校的228万余个项目、956万余人次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数增幅达55%,参赛人次增长51%,已经实现内地院校参赛全覆盖、教育全学段参赛全覆盖、世界百强大学参赛基本覆盖的局面,大赛的参赛申报人必须为普通高等学校或职业院校在校生及毕业5年内的毕业生、普通高级中学在校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广、影响最深远的综合类竞赛。目前大赛设置了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萌芽赛道及产业命题赛道。职教赛道自2019年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起设立,主要为推进职业教育领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鼓励和吸引更多职业院校学生进入创新创业队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工匠人才。根据2022年第八届大赛通知,高教主赛道分设本科生组及研究生组,其中本科生组的参赛项目负责人及项目成员均必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而职教赛道的参赛对象是职业院校(包括职业教育各层次学历教育)及国家开放大学学生。换言之,高职院校的学生既可以参加高教主赛道中的本科生组,也可以参加职教赛道,参赛机会相对更丰富。但在第七届大赛高教主赛道中,金银铜奖总计产生2105个获奖项目,但其中高职院校获奖仅48个项目(含推荐项目获奖),占比仅为2.28%,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高职院校的参赛项目根据自身的条件自主选择参加职教赛道,避免了与本科院校的直接竞争,也有可能是参加高教主赛道的高职参赛项目在项目水平上与本科院校的项目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获奖的高职项目数量相对较少。

3. 高职院校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现实困境

为了有效地探索高职院校双创大赛的效果提升路径,本文基于共生理论剖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不同利益主体在“双创”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不同定位与需求,以期为高职院校提高双创大赛参赛效果提供理论建议。虽然提高双创大赛的参赛效果是学校的迫切需求,但是根据共生理论,要提高高职院校的参赛效果绝不能仅仅依靠单个主体的努力,而是需要依靠多个主体的互相协作,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要提出策略,就必须先识别现实环境。双创教育是高职院校推动高阶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是检验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成果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现实困境有如下方面:

3.1. 高职专业教师双创项目培育能力不强

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竞赛政策的敏感度较高,期望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双创大赛获得职称上的晋升,因此常常有强烈的愿望带队参加大赛。但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反而对社会的真实商业环境缺乏深入认知和实践经验。双创教育是一个专业性和实操性极强的内容,需要教师除了具备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有从事创新创业的实践经历。但是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任双创导师却往往缺乏创业经验或企业高层管理者从业经验,双创项目的培育能力不强,导致创新创业成为纸上谈兵,影响项目的参赛质量,难以在大赛中拔得头筹 [3]。

3.2. 高职院校对双创大赛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很多高职院校都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非常重视创新创业课程以及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成绩。但必须要配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才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加大赛的积极性。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很容易使得参加双创大赛成为一种自发行为,同一学校甚至同一学院内在大赛的选题、备赛过程中存在诸多重复性劳动。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在项目立项、备赛、比赛、结项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统一管理,不同指导老师之间在争夺项目资源、学生资源之间造成矛盾,因此降低了项目的备赛质量,最终导致大赛的项目质量难以显著提升。

3.3. 高职学生的参赛热情与参赛能力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自身专业水平的影响及创新创业意识的缺乏,在寻找创新创业项目的过程中容易存在一定的盲区,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指导则容易错误地判断项目的成果及可实现性。客观而言,高职学生整体而言与本科院校学生在学术理论水平、资料的搜寻整理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在组建参赛队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没有研究生院,也不太可能吸引到硕士生、博士生来参与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参赛项目中,项目负责人往往是基于自己的人脉来邀请同学参加自己的队伍,而非基于能力结构和学科互补等原则。总而言之,以上参赛能力的欠缺往往导致同学们难以在参赛效果中获得突破,进而又影响了同学们的参赛热情。

3.4. 合作企业对大赛的认识程度和参与深度不足

虽然全社会都在期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成果,但是社会和企业往往都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和参加此类大赛是学校的事情,并没有意识到企业的参与对提高大赛效果往往非常重要,而且对于企业也是合作共赢的事情。企业作为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经营性主体,必然思考参加双创教育成本与收益。对企业而言由于没有接收到明显的双创教育收益信息,则企业不会轻易地付出相应的场地、技术与资金等资源,因此影响了企业对大赛的认知与参与度。但是若缺乏企业的支持,则参赛项目难以在商业效益、技术水平等方面得到切实的提升。

4. 基于共生理论的高职院校双创大赛效果提升策略

根据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及《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生态环境” [3]。但综观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成果与双创大赛比赛成绩,不难看出当前双创教育各利益主体之间各自为政,双创人才培养理念碎片化,双创大赛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以共生理论为依据,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大赛效果提升策略。

4.1. 以学校为主体,打造鼓励创新创业的平台

高职院校是高职学生双创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必须以学校为主体,通过综合性改革,在人才培养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深入创新,促进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对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资源出台有关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和引导政策,构筑基于科研、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引入企业资源和行业资源,搭建好学生项目与社会合作的桥梁,以企业资源和行业资源帮助学生项目进行发展和提升,以协议共建的方式孵化创新创业项目,完善校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进创新要素流动,利用政府对高校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创新和创新创业大赛,破除阻碍创新创业发展的障碍 [4]。

4.2. 提高专任教师的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创业导师

在高职院校中的参赛项目中,指导教师常常由专任教师承担,创新创业学院的专职创业导师作为辅助指导教师参与项目,因此提高专任教师的创新创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理论知识都非常充实,但是他们往往没有真实的创业经验,因此在指导创新创业项目的过程中会显得力不从心,而且缺乏对商业项目的市场敏锐度。学校可以通过提供各种培训项目或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倒逼老师深入地认识商业社会,最好能参与运作真实的商业项目,同时也要深入了解创新创业大赛规则,提高指导大赛的能力和敏锐度 [5]。促使教师在指导大赛提升学生项目水平的同时也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大赛指导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而且在指导大赛的过程中,最好能汇聚集体的智慧进行项目谋划,这就需要学校的创业大赛项目激励和管理制度作为支持。

4.3. 提高学生的参赛热情和参赛能力

学生作为参赛的主体,他们的参赛热情和参赛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若是参赛能力不足,每次都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自然会影响他们的参赛热情。但是若只有一腔热情而能力不足,往往会在比赛过程中失望而归。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想法设法提高高职学生对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热情和参赛能力。参赛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学校和教师的培养,从参赛目标、项目调研、项目立项、项目运行等全过程给予指导。而参赛热情的激发则不仅仅依靠于某一位或两位教师的努力,而是要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手段宣传大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提升同学们对大赛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4.4. 提升合作企业的大赛参与度,构筑以企业为平台的创新创业基地

企业的参与度对于提高参赛项目的质量与技术水平非常重要,因此学校必须对合作企业传达明确的有关双创教育收益的信息,吸引企业的关注,提升合作企业的参与度。在项目的立项、调研、运营等过程中,积极寻求企业的支持。在更广泛的范围中,高校构筑以深度合作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基地,帮助更多的学生项目找到资源。企业以此平台为基础进行创新试验,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为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以确保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企业的需求。

5. 结语

共生理论虽然最初应用于生物学,但是如今在教育学领域的应用可以由此明确学校、教师、学生与企业的共生关系对于提升职业院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效果非常重要。本文在共生理论视角下探讨职业院校参加大赛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职业院校的大赛提升效果路径,以期为提高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质量提供实践建议。

基金项目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专创融合”教研课题项目“互联网+”双创大赛视角下会展专业专创融合实践教学探索(CXCY202012);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管理学应用(KCSZ2020021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兴会, 孙天航, 连晓庆. 基于共生理论的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21(19): 58-62.
[2] 陈占夺. 应用型院校创新创业大赛效果的提升路径——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 2016(4): 2.
[3] 索菲. 以“互联网+”双创大赛为载体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 32(21): 6-7,16.
[4] 朱舒晴. “互联网+”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路径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 2018(2): 2.
[5] 李鹏, 骆祥, 李昕. 基于教赛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实践路径探索[J]. 质量与市场, 2021(2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