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思考
Reflec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Apprentice System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OI: 10.12677/VE.2022.116123, PDF, HTML, XML, 下载: 222  浏览: 31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王 松, 黄 涛*: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大理
关键词: 实践教学改革现代学徒制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Modern Apprentice System
摘要: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劳动精神、形成职业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开展实践教学,最适合的场所是真实的工作环境,最好的老师是技术娴熟的师傅,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坚持工学结合、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认为现代学徒制应该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推广和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Abstract: 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cultivating labor spirit, form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so on. The most suitable place to carry out practical teaching is the real working environment, the best teacher is a skilled master, and the modern apprentice system is a talent training mode that adheres to 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deepen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promotes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the modern apprentice system,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modern apprentice system should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文章引用:王松, 黄涛.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思考[J]. 职业教育, 2022, 11(6): 798-802. https://doi.org/10.12677/VE.2022.116123

1. 引言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指出了“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有政策落实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创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学生实习实践时间少、教学内容不接地气等方面的因素,最终出现了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实际岗位需求,社会认可度不高,专业对口的岗位薪酬待遇低,改行“回炉再造”的情况。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缩小学校和职场之间的时空距离,让高职院校学生及早了解工作场景、适应工作岗位,毕业前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水平,进入社会后,能顺利实现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招生即招工,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联合培养人才,共同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企业劳动者职业素养的养成,是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2. 主要概念

2.1. 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传授技艺模式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制度,是一种有借鉴、有创新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前提是校企深度合作,路径是如何真正做到工学结合 [2]。

现代学徒制通过校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一体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对口就业率和稳定率 [3]。

2.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相对与理论教学,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的一种教育形式,其方式是教师指导示范,学生动手参与、验证理论、引发思考,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3.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人才培养目标不够鲜明

随着社会分工和职业岗位的专业化、精细化,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从过去的机修、电气、钣喷等工种衍生或新增了诸如机电一体、汽车美容、车险定损、二手车鉴定、汽车金融等,而且随着汽车产品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职业方向还有不断延伸拓展的趋势。如果学校没有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地区经济条件和社会需求提出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内容大而全,没有特色、重点不突出,毕业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就难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一方面,造成企业录用毕业生后还需要进行较长时间培训,用工成本高,用人单位录用意愿不强,而另一方面,造成毕业生入职待遇低,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成长周期长,离职率高等问题。

3.2.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不能有机结合

教材作为“三教”改革的基础,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目前,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大多把生产经营中实际工作内容以实训指导书、活页式教材、工作式手册的形式项目化,意图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操作步骤,但现实中存在各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参差不齐,实训器材设备和教材中的不相符,参数不同,要求不同,造成理论按照教材内容教学,实践根据学校实训条件开展的现状,实际上理实一体化无法实现,学生实操的规范性得不到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并不理想。

3.3. 双师型教师缺乏

高职院校的老师大多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后就直接进校任教,没有在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缺乏实践经验,这些教师理论基础较扎实,但实践技能较弱,在实训教学中显得力不从心,校内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在就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学校招录教师的学历门槛逐年提高,一些学历较低,但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被挡在了门外,虽然学校通过聘请企业师傅到校教学,缓解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但因政策体制原因,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师傅很难进入编制内,大多以外聘或临时用工的形式参与实践教学,甚至有的企业考虑自身生产经营需要,不支持师傅到校教学,造成校内的实训教学不稳定,甚至直接不能开展。

3.4.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与一些相关企业进行不同层度的合作,校企双方整合资源,学生在学校获取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企业中获得直接的生产经验和动手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校企双方在时间安排、教学方式、师资配置、利益分配等方面不能达成共识,导致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大多停留在顶岗实习和就业层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日常实践教学、科研项目等方面合作还不深入,例如日常教学中组织学生到企业开展2周实践教学,由于实习时间相对较短,企业生产不稳定,安全生产因素、企业师傅驱动力不足等多种原因,导致学生虽然在生产一线实习,但实习效果不佳,没有达到教学实习目的。

3.5. 顶岗实习期和毕业后专业对口率低

由于学生在前期的实践教学中未能了解企业和工作岗位、缺乏一定的工作技能,到了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期,很多学生由于不具备上岗技能,企业也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培训实习生,实习生就选择一些专业不对口、门槛低、通过增加工作时长实习工资相对较高的单位去实习,所学非所用,没有达到专业实习的目的,毕业后也没有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没有达到使受教育者具备专业技术技能的目的。

4. 引入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

4.1. 产业需求

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有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承担了部分职业教育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逐步建立市场经济制度以后,企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功能逐渐被弱化,师带徒传授技能的模式演变成了职业院校理论加实践的模式。但这些年的职业院校在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技能人才,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提供丰富人力资源储备的同时,也出现了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低、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不匹配、企业对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心存疑虑、从业者对职业认同感低等一系列问题。当前,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服务升级势在必行,技术的迭代周期越来越短,创新成为企业的生命线,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掌握一定技能的人员,更需要认同企业文化、立足岗位谋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已经是大势所趋。

4.2. 政策背景

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 9号),开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试点工作,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9] 12号),现代学徒制开始全面推行。随后,又分别在2019年和2022年把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写入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并提出了实施路径,现代学徒制在政策层面已经得到了全面认可和支持,是否能够落地,就取决于校企双方能否因地制宜提出切实可行、共享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4.3. 学校需求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近些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加大了投入,很多学校的实训硬件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增加了实践学时,但实践教学大多还是校内实训室有什么就教什么,校外实习企业有什么就学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学的理论和在企业的实习不能有机结合,看似增加的实践学时并没有开展满足工作岗位需求的技能训练。而且校内教师往往身兼多职,相关培训少,实操水平短期内很难得到提升,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师资严重缺乏,从企业行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兼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又存在一定的难度 [4],真正意义的“双师型”队伍还没有形成。

5. 实践教学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对策

5.1. 工学交替是核心内容

校企双方要充分调研工作岗位对人的能力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和教材、共同实施教学和考核评价等。高职院校要重视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专业,在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倾斜,与企业合作,协调好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组织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考虑师生待遇补贴,把专业实践教学办到企业去,努力实现工学交替,培养出更多具有较强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符合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的人才。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5]。

5.2.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重要抓手

现代学徒制班级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校企双方需要密切合作,找到各自用工制度的契合点,加大校企人员的互聘共用、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参与企业技术攻关、申报横向课题项目等方面的力度。合作企业积极选拔优秀员工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权利,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绩效考核,应以课时费弥补工时费的不足,学校要将指导教师到企业的实践锻炼、学徒管理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内容,并作为履职考核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5.3. 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是基础

由于专业、行业、院校、企业、学生、师资等因素的千差万别,校企双方要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运行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特别要加强过程管理,使学生以一个劳动者的身份真正融入企业的生产环节,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感受企业文化,对行业现状和发展有一个更深入地了解,利用企业平台成就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校企双方要制定专门的学徒管理办法,保证学徒基本权益,根据教学要求和企业实际,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 [3]。院校要根据学徒培养的特点,创新和完善教学管理与考核机制,探索教学和考核的多种实现形式,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重点,共同实施考核评价。此外,校方需要和企业进行充分地沟通和交流,对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优化改进的方面及时进行解决和调整,使学生可以在学徒期间学习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和工作经验,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校企双方应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高职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和基础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形式,根据双方认可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一体化育人 [3]。

6. 结语

总之,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背景下,要适应当前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新形势,满足用人单位工作岗位需求,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从2014年试点到2019年全面实施至今的情况来看,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析学生、学校、企业的实际情况,校企双方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符合岗位需求的实操技能水平,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5],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为实现“制造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助力。

基金项目

2022年度云南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4/t20190404_376701.html, 2019-01-24.
[2] 雷成良.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0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1408/t20140827_174583.html, 2014-08-27.
[4] 粟艾华. 旅游高职院校乘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科教导刊, 2014(13): 159+167.
[5] 旺秋. 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践的教学改革[J]. 时代汽车, 2021(5): 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