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与负性情绪关系探究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Negative Emotion of Freshmen in the Context of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OI: 10.12677/AP.2022.1211480, PDF, HTML, XML, 下载: 353  浏览: 682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谢姝婉, 肖 宵*: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重庆;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郑 艳:重庆市九龙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王睿思: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关键词: 疫情防控常态化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负性情绪抑郁焦虑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reshme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Negative Emotion Anxiety Depressed
摘要: 目的: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为大背景,对新入学的2021级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复原力状况,进一步探讨其心理复原力与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为做好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相关教学工作提供途径和依据。方法:应用大学生心理复原力量表(RSU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新入学的332名2021级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级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水平为113 ± 15.5,心理复原力整体良好,抑郁阳性率为19.3%,焦虑阳性率为11.4%。在家庭关系、同学朋友关系融洽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26.821, p < 0.01; F = 30.098, p < 0.01);在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264, p > 0.05; t = 0.964, p > 0.05; t = 0.483, p > 0.05);心理复原力和抑郁、焦虑负性情绪呈负相关(r = −0.409**, p < 0.01; r = −0.595**, p < 0.01);心理复原力负向预测抑郁情绪(β = −0.371, p < 0.01),心理复原力无法负向预测焦虑情绪。结论:大学新生中家庭关系融洽度和同学朋友关系融洽度越好的同学其心理复原力就越高,心理复原力的高低会影响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的发生发展,应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心理复原力为促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提供路径。
Abstract: Objective: With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s the backgrou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the newly enrolled 2021 college freshmen to understand their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further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provide a way and basis for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related teaching of college freshmen. Methods: Resilience Scal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RSU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332 freshmen of 2021 grade,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SPSS 26.0 statistical software. Results: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2021 freshmen was 113 ± 15.5, and the overall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was good. The positive rate of depression was 19.3%,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anxiety was 11.4%.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harmony of family relationship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mates and friends (F = 26.821, p < 0.01; F = 30.098, p < 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age and whether there were only children (t = 1.264, p > 0.05; t = 0.964, p > 0.05; t = 0.483, p > 0.05);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r = −0.409**, p < 0.01; r = −0.595**, p < 0.01); negativ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predicted depression (β = −0.371, p < 0.01),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could not negatively predict anxiety. Conclusion: The better the harmony of family relationship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mates and friends, the higher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freshmen.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will affect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negative emo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to provide a path to promote freshmen’s school adaptation.
文章引用:谢姝婉, 郑艳, 王睿思, 肖宵 (2022).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与负性情绪关系探究. 心理学进展, 12(11), 3968-3976. https://doi.org/10.12677/AP.2022.1211480

1. 引言

负性情绪是一种心情低落和陷入不愉快激活境况的主观体验,其中抑郁和焦虑是负性情绪最为常见的维度(李晓敏等,2009)。过度的负性情绪不仅影响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还不利于大学新生的健康发展。当前研究发现,大学生是抑郁的高发人群,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1.70% (Chen et al., 2013),大学生的焦虑情绪也呈现逐步增长态势(Pacheco et al., 2017)。现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已进入防控常态化,虽防控态势持续向好(武汉大学公共卫生治理研究课题组,2020),但仍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深受疫情影响(柳静等,2021),尤其是大学新生,他们首次在校接受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封闭式管理和线上教学模式,加上自我意识不完善,易造成强烈的心理落差,局地再发疫情的大学新生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邸倩等,2021),这种不积极的情绪体验一定程度上会给大学新生身心造成伤害,影响学业和生活(陈晓霄,2015),对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大学新生所出现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更应该重点关注。

有研究表明,心理复原力作为情绪保护因子,对负性情绪可以有效缓解(Harvey & Delfabbro, 2004)。心理复原力又称心理弹性、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经历对生命具有威胁的事件或严重的创伤后仍然能恢复到良好适应状况的心理发展现象(雷鸣,张庆林,2009)。它是由内在保护因子,比如,心理因素、解决问题、自我效能等,外在保护因子,比如,外部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影响等两部分构成(阳毅,2005)。心理复原力在大学生面对负性事件时起着重要的作用(雷鸣等,2011),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谢巧玲等,2009),也是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返校后适应的保护因素(邸倩等,2021)。目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这个大背景下,关于心理复原力和负性情绪之间关系的探究颇少,加之以往对二者相关研究对象多集中在中学生(韩玉珠,2015),大学生的大群体中(邬欣欣等,2022),本研究则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为背景,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复原力和负性情绪的关系做进一步探究,拓展相关研究内容。此外,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相较于疫情爆发时期,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是否会有提升,个体是否会出现一些自我成长,本研究将从不同方面对其心理复原力概况做一个深入了解,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干预措施,维护个体情绪的正向发展(Auerbach et al., 2016)。

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来进一步地探讨大学新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心理复原力的状况及变化,探究心理复原力与抑郁、焦虑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探索如何提高心理复原力,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为优化教育教学,提升其教学质量,促进大学新生大学生涯健康行为发展提供依据与策略。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021年11月~12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新入学的2021级大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调查主要是采取问卷星网络调查的方式,问卷星调查的首页会向被调查者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有意愿参加调查即可填写问卷。纳入标准为自愿参加本次调查且能够积极配合调查;有汉字读写能力。排除标准为患有严重的精神或心理疾病、语言、智力障碍的大学新生。发放调查问卷479份,回收420份,回收率为87.68%,剔除填写不全、漏答、前后选项矛盾等无效问卷,其中有效问卷共332份,回收有效率为79.05%。

2.2. 调查工具

1) 一般情况调查。对新入学的332名2021级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硕士新生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与同学朋友关系融洽度、与家庭之间关系融洽度,进行初步调查与统计。

2) 大学生心理复原力量表采用阳毅编制的大学生复原力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RSUS),由32个项目组成,包括自我接纳、自我效能、情绪稳定、问题解决、朋友支持、家人支持六个维度。使用Likert5级分配设计选项,从非常不符合1到完全符合5进行5级评分。在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各分测验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63~0.82。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复原力程度就越高(阳毅,2005)。

3)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由20个项目组成。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SDS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1分,分值越低状态越好。标准分为总粗分乘以1.25后所得的整数部分,结果:0.5以下者为无抑郁;0.5~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69为中至重度;0.7以上为重度抑郁。根据公式,抑郁症严重程度指数。指数评分标准范围为0.25~1.0,指数越高情况越严重(舒良,1999)。

4)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作为心理健康调查工具,量表共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1~4级等级,每个项目累计分为粗分,再乘以1.25取整,得标准分。一般来说,焦虑总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者为轻度,61~70者是中度,70以上者是重度焦虑。阴性项目数表示被试在多少个项目上没有反应,阳性项目数表示被试在多少个项目上有反应。总粗分:20个项目各项得分相加,划界分为40分(王征宇,迟玉芬,1984)。

2.3. 统计学处理

将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按照研究目的,经过整理和筛选后全部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资料的不同特点,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推断,检验男女之间,不同年龄之间、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心理复原力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与同学朋友和家庭之间的融洽关系的心理复原力差异检验采用方差分析;心理复原力、焦虑和抑郁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性分析、检验心理复原力和焦虑对于抑郁的预测作用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大学新生中,男生66人(占19.88%),女生266人(占80.12%);18岁以下21人(占6.32%),18岁以上311人(占93.68%);独生子女113人(占34.04%),非独生子女219人(占65.96%);与同学朋友关系一般40人(占12.05%)、关系比较融洽229人(占68.98%)、关系非常融洽63人(占18.98%);与家庭关系非常融洽135人(占40.66%),比较融洽142人(占42.77%),一般融洽55人(占16.57%)。

3.2. 大学新生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检出率

在抑郁方面,有抑郁64人(占19.28%),其中轻度抑郁50人(占15.06%),重度抑郁14人(占4.21%)、没有抑郁268人(80.72%),抑郁检出率为19.3%;在焦虑方面,有焦虑38人(占11.45%),其中轻度焦虑32人(占9.63%),重度焦虑6人(占1.81%)、没有焦虑294人(88.55%),焦虑检出率为11.4%。

3.3. 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对332名新入学的大学新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男女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在总体水平上无明显差异(p > 0.05),但在自我效能和问题解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男生在自我效能和问题解决方面的平均分均高于女生。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的总体水平是在65~158范围内,平均水平113.00分,本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水平总体较好,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freshman and differences in demographic variables of each dimension

表1. 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以及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比较

3.4. 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与家庭和同学朋友关系融洽度之间的关系

对2021级医学大学新生与家庭和同学朋友融洽度和心理复原力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方差分析,在家庭融洽关系程度、同学朋友关系融洽度方面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在总体水平上有显著性的差异(p < 0.05),且家庭关系越融洽的大学新生其心理复原力就越高,与同学朋友人际关系越好的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就越高,见表2

Table 2.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Freshmen in the harmony of family, classmates and friends

表2. 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在家庭和同学朋友关系融洽度的差异性比较

3.5. 心理复原力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三者间的关系

大学新生的抑郁与焦虑情绪与心理复原力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抑郁水平系数为r = −0.595, p < 0.001,焦虑水平系数为r = −0.409, p < 0.001),见表3

Table 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Freshme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each dimension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

表3. 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及各维度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r)

注:*p < 0.01,***p < 0.001。

以有无抑郁症状作为因变量(0 = 无抑郁症状,1 = 有抑郁症状),以心理复原力、有无焦虑症状(0 = 无焦虑症状,1 = 有焦虑症状)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以心理复原力和焦虑作为预测变量,抑郁情绪作为因变量,预测抑郁情绪存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大学新生的抑郁情绪产生直接效应的特质有心理复原力和焦虑。心理复原力对抑郁有一个负向预测作用;焦虑对于抑郁情绪有一个正向预测作用。相反心理复原力对焦虑没有预测作用,抑郁对焦虑有正向预测作用,见表4

4. 讨论

心理复原力侧重于个体内部人格的发展,有研究表明,高心理复原力的个体能够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王秀希等,2010)。本研究拟通过问卷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以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为一个负性事件来探索大学新生的心理复原力状况,以及心理复原力与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

Table 4. Summary of results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f Freshmen

表4. 大学新生的心理复原力与抑郁、焦虑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摘要

4.1. 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水平整体良好

本研究中,大学新生的心理复原力状态较好,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黄百灵等,2020),与在疫情爆发时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相比较而言,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医学新生心理复原力稍高。本次调查还发现,大学新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9.3%,低于相关的研究结果(翟文海等,2022b),大学新生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11.3%,与(朱陶等,2017)相近,但是低于类似研究结果(翟文海等,2022a)。表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学新生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检出率有所降低,加上有研究表明复原力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的抑郁等心理健康水平(谢巧玲等,2009),反过也可说明当疫情有所好转时,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特质也有向好趋势,心理复原力越好时个体在面对负性事件时能积极应对(韩玉珠,2015),当产生负性情绪时能够调动身边可利用资源使得当下的消极情绪可以逐步向积极情绪转变。说明疫情风险性以及严重性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大学新生的心理复原力动态特质的形成,因此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以提升和维护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4.2. 不同性别的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水平不同

在性别方面,大学新生男女之间心理复原力总体水平上无明显差异,同(闫瑞红等,2010)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在自我效能和问题解决两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男生平均分高于女生,可能是因为男生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愿意去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在面对困难或阻碍时更加偏向于寻找解决方法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使得困境局面好转,愿意突破自己(唐建权,2022)。从小家里对于男孩子的教育都是要敢于承担,勇敢独立,所以对于女生来说男生心理复原力特质更易形成,在面对负性情绪时心理恢复能力较强。在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针对男女生特性的不同,开展一些行为和心理训练,采取相应的策略,加强女生面对负性事件的勇气以及解决问题的自信,提升其心理复原力,降低负性情绪的产生。

4.3. 家庭关系和同学朋友关系对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中,家庭融洽程度越好心理复原力也越高,家庭融洽的氛围下父母采用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孩子的心理复原力(雷璇等,2010),融洽的家庭环境作为孩子成长的外在保护因子,能够增强孩子的信任感以及足够的社会支持(Lu et al., 2017),使得孩子在处于压力和困境时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Cui et al., 2022),更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行为,提升其心理复原力水平。因此家庭氛围对于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是一个潜在外部影响因素,父母在扮演家庭角色的时候,应该多用关爱和鼓励的教养方式,引导孩子多与父母沟通,双方之间互相温暖理解,从而营造融洽的家庭情绪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复原力动态特质的形成产生深远而有利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同学朋友人际关系与心理复原力也呈现正向关系。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质量有助于提升心理复原力水平(Zhang et al., 2021)。在日常生活中,低心理弹性的个体,会产生自我怀疑,自我评价不足,在人际关系方面不能够有效积极面对和处理(林丽妮等,2021)。对于刚入学的大学新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构建新的人际关系圈子的变化过程中,良好的人际交往、丰富的社交活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情绪调节,因此学校应多开展集体活动,给学生创造人际交往的契机,人际关系融洽会让个体处于和谐氛围中,对于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有一定帮助,利于心理复原力的培养和发展。

4.4. 心理复原力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关系

本研究中,心理复原力和抑郁、焦虑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心理复原力越强,抑郁和焦虑情绪的检出就越低,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穆菁菁等,2020)。电生理方面的研究也证实了此观点,大脑在心理复原力与脑负面情绪的神经生理学反应之间存在负相关(Tugade et al., 2004),高复原力可以缓冲创伤事件、焦虑和抑郁的负面影响(Ong et al., 2006)。本研究还发现,心理复原力对抑郁情绪有一个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与(王新宇,李彦章,2015)的结果相同,心理复原力低的人群,情绪波动较大,消极情绪得不到消化,容易造成抑郁等不良的健康行为。但是心理复原力对焦虑没有负向预测作用,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安连超等,2022),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抑郁是一种相对的负性状态,个体出现抑郁时,对于其心理和生活存在不利影响,但焦虑不完全是负性状态,适度的焦虑可以促进个体积极行为,过度的焦虑会给个体带来消极影响(蔡廷栋等,2015)。因此说明心理复原力高的个体也会存在部分焦虑情绪,因此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积极引导学生在面对焦虑等负性情绪时学会将其转化为有利的一面,促进其学校适应。大学新生进入学校会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周围适应的变化阶段,但是由于疫情的反复,校园管控使大学新生的心理产生一种强烈的落差感,心理复原力低的大学新生,个体无法调动自身周围的资源,不能够释放自己的情绪就会导致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新生中家庭关系融洽度和同学朋友关系融洽度这些外部保护因子对其心理复原力存在一定的影响,关系融洽度越好的同学其心理复原力就越高。心理复原力与负性情绪之间关系密切,心理复原力的高低会影响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发展。心理复原力对于个体的抑郁、焦虑情绪存在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大学新生从逆境中去获取积极因子,聚焦自身周围可以调动的积极的心理资源,树立一种逆境是暂时性而非永久性的认知,提升心理复原力水平,从而预防或减少抑郁、焦虑等情绪的发生,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新生心理复原力和促进学校适应提供路径。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是自评问卷,以及问卷均通过线上问卷收集,不免会出现被试受其他信息干扰而降低问卷准确性,一定程度上存在有报告偏倚,未来的研究则会选择多种测评方法。二是本研究只是一个横断面的研究,只能做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于因果关系的测定证据不足,后期会选择采取纵向研究加以干预研究,丰富文章内容。三是本研究所调查的人口学特征以及所运用的问卷较少,影响因素的探究缺乏数据支撑,未来的探索则会更加深入和广泛。

基金项目

本研究得到2021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1SKGH0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XJC190002);重庆市渝中区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项目(20200124);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22年度研究项目“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心理复原调节行为控制的机制研究”;重庆市新型培育智库“公共卫生安全研究中心”2022年政策研究项目(ggwsaqyjzx202208)的资助。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安连超, 马子媛, 肖鹏(2022).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心理弹性和风险感知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 黑龙江高教研究, 40(7), 138-143.
[2] 蔡廷栋, 高光珍, 贾天俊(2015). 适度焦虑: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心理指标.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 118-119.
[3] 陈晓霄(2015). 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预期、负性生活事件与状态焦虑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3(2), 295-299.
[4] 邸倩, 刘景利, 陈凯迪, 李滔, 吴佳铭, 陈雨琴, 任磊, 李俊丽, 胡小冬, 方鹏(2021). 局地再发疫情对医学新生心理状态与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35(4), 266-270.
[5] 韩玉珠(2015). 儿童虐待、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及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硕士毕业论文, 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
[6] 黄百灵, 任玉明, 李冬云, 郭慧荣(2020). SARS-CoV-2疫情下在校大学生心理复原力及心理状况调查.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47(5), 855-857+862.
[7] 雷鸣, 戴艳, 肖宵, 曾灿, 张庆林(2011). 心理复原的机制: 来自特质性复原力个体的证据. 心理科学进展, 19(6), 874-882.
[8] 雷鸣, 张庆林(2009). 创伤后心理复原的生理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17(3), 616-622.
[9] 雷璇, 闫瑞红, 张澜(2010).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相关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 31(6), 679-680+682.
[10] 李晓敏, 罗静, 高文斌, 袁婧(2009).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及人际关系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7(5), 620-622.
[11] 林丽妮, 刘梅, 邝家旺, 朱唤清, 南江(2021). 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链式中介效应.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9(6), 932-936.
[12] 柳静, 王铭, 孙启武(2021).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返校后适应的影响因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9(6), 1337-1342.
[13] 穆菁菁, 苏普玉, 李龙春, 王瑞斌, 孙婷婷, 张欣尚, 杨会(2019). 某高校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蚌埠医学院学报, 44(6), 787-791.
[14] 舒良(1999). 抑郁症的评定与治疗. 中华医学杂志, (5), 78-80.
[15] 唐建权(2022). 社会支持对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影响与干预. 硕士毕业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16] 王新宇, 李彦章(2015). 大学新生抑郁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及心理弹性的关系. 成都医学院学报, 10(3), 379-382.
[17] 王秀希, 高玉红, 刘卫洁, 谢巧玲(2010). 复原力和生活事件对邯郸高职高专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中国学校卫生, 31(5), 565-566+569.
[18] 王征宇, 迟玉芬(1984). 焦虑自评量表(SAS). 上海精神医学, (2), 73-74.
[19] 邬欣欣, 洪颖珊, 李宋冬, 吴燕鸿, 郭为静, 黄伟伟(2022).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弹性相关研究. 心理月刊, 17(10), 80-82+86.
[20]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治理研究课题组(2020). 防疫常态化下公共卫生治理的思考与建议. 学习与探索, (6), 1-7.
[21] 谢巧玲, 王秀希, 王博, 高玉红, 任云(2009). 大学生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 邯郸学院学报, 19(4), 126-128.
[22] 闫瑞红, 雷璇, 张澜(2010). 大学生健康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8(2), 174-176.
[23] 阳毅(2005). 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4] 翟文海, 张琼, 闫俊(2022a). 新冠肺炎疫情前后中国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及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43(7), 1055-1060.
[25] 翟文海, 张琼, 胡卫, 闫俊(2022b).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后中国大学生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6(7), 626-632.
[26] 朱陶, 李健, 张树山(2017). 川北医学院大一新生焦虑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职业与健康, 33(11), 1549-1552.
[27] Auerbach, R. P., Alonso, J., Axinn, W. G., Cuijpers, P., Ebert, D. D., Green, J. G., & Bruffaerts, R. (2016). Mental Disorde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6, 2955-2970.
https://doi.org/10.1017/S0033291716001665
[28] Chen, L., Wang, L., Qiu, X. H., Yang, X. X., Qiao, Z. X., Yang, Y. J., & Liang, Y. (2013). Depression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Prevalence and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 PLOS ONE, 8, e58379.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58379
[29] Cui, C. et al. (2022). Mediating Effects of Coping Styl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Resilience and Self-Care Status of Adolescents with Epilepsy Transitioning to Adult Healthcar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China. Journal of Pediatric Nursing, 63, 143-150.
https://doi.org/10.1016/j.pedn.2021.11.021
[30] Harvey, J., & Delfabbro, P. H. (2004).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Disadvantaged Youth: A Critical Overview. Australian Psychologist, 39, 3-13.
https://doi.org/10.1080/00050060410001660281
[31] Lu, C., Yuan, L., Lin, W., Zhou, Y., & Pan, S. (2017). Depression and Resilience Mediates the Effect of Family Function on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Archive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71, 34-42.
https://doi.org/10.1016/j.archger.2017.02.011
[32] Ong, A. D., Bergeman, C. S., Bisconti, T. L., & Wallace, K. A. (2006).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Positive Emotions, and Successful Adaptation to Stress in Later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 730-749.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91.4.730
[33] Pacheco, J. P., Giacomin, H. T., Tam, W. W., Ribeiro, T. B., Arab, C., Bezerra, I. M., & Pinasco, G. C. (2017).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mong Medical Students in Brazi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razil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39, 369-378.
https://doi.org/10.1590/1516-4446-2017-2223
[34] Tugade, M. M., Fredrickson, B. L., & Barrett, L. F. (2004).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ositive Emotional Granularity: Examining the Benefits of Positive Emotions on Coping and Healt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2, 1161-1190.
https://doi.org/10.1111/j.1467-6494.2004.00294.x
[35] Zhang, X., Huang, P. F., Li, B. Q., Xu, W. J., Li, W., & Zhou, B. (2021). The Influenc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n School Adaptation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during COVID-19 Control Period: Multiple Mediating Roles of Social Support and Resilience.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85, 97-104.
https://doi.org/10.1016/j.jad.2021.0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