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关注的重点从院校资源和声誉等教育机构特征转移到学习经历和成就等学生特征 [1]。学生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载体、重要主体和最终体现,从学生视角出发,注重如何关怀、促进、发展学生,教育质量提升改进才会有着力点和方向 [2]。随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构建学习者参与教育质量评价的模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3]。对学习者的看法进行深入调查和问题剖析,成为参与教育评估最普遍的方式之一 [3],是评价改进教育质量、指导保障课程建设、制定规划人才培养、开展实施因材施教的参照体系和基础依据,相对普通满意度调查,能在侧面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满意或欠缺薄弱的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
随着世界新军事斗争变革的深化,要想打赢未来战场联合作战,需要打造一支精通各军兵种作战指挥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单纯依靠相对完备的院校培训的课程体系,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强化军事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理念以提高官兵科学文化素质和军事专业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已是世界各国军队的共识 [4]。进入新时代,我军也紧跟步伐开展了以在线课程学习为主要渠道的军事职业教育。在军事职业教育中,了解官兵对在线课程的看法和评价,既能反映人才培养情况,又能有针对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发展官兵职业素养和岗位胜任力。本文以海军官兵为例对此进行了调查。
2. 我国海军官兵感官学习风格调查
(一) 研究对象
2021年上半年,在海军范畴内,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发放10,000份问卷,有效回收8124份问卷(81.2%)。人员综合覆盖不同区域、性别、身份、工作性质等,具体分布资料因保密原因略。问卷采取匿名方式发放,所有填写者对此知情同意。
(二) 研究方法
综合问卷,包括学习动机简易评定量表,含12道正向反向题目,根据总分将动机结果分为弱、中等、强3类。此外设置“您认为大多数在线课程考试容易通过吗?”“您认为目前在线课程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的帮助作用如何”2题,采用李科特5点记分法了解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对岗位履职能力的贡献程度;设置“您认为有帮助的具体方面是”1道多选题(如认为没有帮助则不用作答),具体选项来自调查前官兵座谈会了解到的内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8,效度系数为0.88。
(三) 统计学处理
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多选题采取应答次数百分比的指标。P <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able 1.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that officers and soldiers think to pass most online courses examinations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
表1. 官兵认为大多数在线课程考试通过的难易程度及不同群体的比较(%)
由表1可见,被调查官兵认为大多数在线课程考试比较容易通过(41.8%),其次是一般(29.3%),再次是非常容易通过(15.1%),不太容易通过(12.0%),很不容易通过(1.8%)较少。除不同单位性质外,不同群体官兵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单位类型中,战区3和战区4官兵认为比较容易通过的百分比相对最高(分别占44.9%、43.2%);战区2、战区4官兵认为非常容易通过的百分比相对最高(分别占17.5%、16.8%),其次是战区3 (14.1%);很不容易通过的百分比相差不大;认为不太容易通过的百分比战区1官兵相对最高(14.5%)。不同性别中,女性认为比较容易通过的百分比(45.9%)高于男性(41.6%),而男性认为非常容易通过的百分比(15.3%)、不太容易通过的百分比(12.1%)均高于女性(9.9%、9.6%)。不同身份中,军官认为比较容易通过、不太容易通过的百分比相对均最高(47.3%、13.1%);文职认为非常容易通过的百分比相对最高(21.2%)。不同岗位类别中,从事指挥管理的官兵认为比较容易通过的百分比相对最高(46.0%);从事后勤工作的官兵认为非常容易通过的百分比相对最高(25.9%);从事专业技术的官兵认为不太容易通过的百分比相对最高(13.9%),其次是从事指挥管理的军官(11.5%)。不同兵种类别中,岸防官兵认为比较容易通过的百分比相对最高(47.1%);训练机构的官兵认为非常容易通过的百分比相对最高(22.5%);水面舰艇部队的官兵认为不太容易通过的百分比相对较高(16.1%)。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of most online course examinations among officers and soldiers with different motivation levels [n (%)]
表2. 不同动机水平的官兵认为大多数在线课程考试的难易程度的比较[n(%)]
由表2可见,不同学习动机水平的官兵对大多数在线课程考试的难易程度的看法有统计学差异。动机强的官兵认为大多数在线课程考试“非常容易通过”和“比较容易通过”的百分比均相对最高(20.4%、46.3%)。

Table 3.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officers and soldiers think that the current online course learning can help work and study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
表3. 官兵认为目前在线课程学习对工作学习的帮助程度及不同群体的比较(%)
由表3可见,被调查官兵认为目前在线课程对工作学习有很大帮助(38.5%)和有较大帮助(33.1%),其次是一般(17.5%)、帮助不大(7.6%),没有任何帮助(3.3%)较少。不同群体官兵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单位类型中,战区4官兵认为有很大帮助的百分比相对最高(48.0%),其次是战区3 (37.2%);认为有较大帮助的百分比,各单位均在30.7%-36.4%之间;如果将很大帮助和较大帮助百分比之和视为有帮助,总体来看,战区4官兵认为有帮助的百分比最高(78.7%),其次是战区3 (72.6%),最后是战区2 (64.1%)和战区1 (62.2%)。不同性别中,男性认为有很大帮助的百分比(39.1%)高于女性(24.9%),而女性认为有较大帮助的百分比(41.9%)高于男性(32.7%);总体来看男性官兵认为有帮助的百分比(71.8%)高于女性(66.8%)。不同身份中,文职和战士认为有很大帮助的百分比相对最高(43.8%、40.0%);军官认为有较大帮助的百分比相对最高(40.1%);总体来看战士认为有帮助的百分比最高(72.2%),其次是军官(68.9%),最后是文职(65.0%)。不同岗位类别中,从事训练工作的官兵认为有很大帮助的百分比相对最高(46.3%);从事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的官兵认为有较大帮助的百分比相对较高(分别占37.7%和34.9%);总体来看从事训练工作的官兵认为有帮助的百分比最高(76.2%),其次是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均为69.2%),最后是从事后勤的官兵(66.0%)。不同单位性质中,基层官兵认为有很大帮助的百分比(39.1%)高于机关(28.9%);机关工作的官兵认为有较大帮助的百分比(38.5%)略高于基层(32.7%);总体来看基层官兵认为有帮助的百分比(71.8%)高于机关工作的官兵(67.4%)。不同兵种类别中,陆战队和训练机构官兵认为认为有很大帮助的百分比相对最高(占48.1%和43.8%);潜艇官兵认为有较大帮助的百分比最高(37.0%);总体来看陆战队官兵认为有帮助的百分比最高(78.8%),水面舰艇最低(59.6%)。

Table 4. Comparison of current online courses’ help to work and study that officers and soldiers with different motivation levels think [n (%)]
表4. 不同动机水平的官兵认为目前在线课程对工作学习帮助情况的比较[n(%)]
由表4可见,不同学习动机水平的官兵认为目前在线课程对工作学习帮助程度的看法有统计学差异。动机强的官兵认为目前的在线课程对工作、学习“有很大帮助”的百分比相对最高(63.9%)。

Table 5. The aspects that officers and soldiers think military continuing education is helpful to them (percentage of responses)
表5. 官兵认为军事职业教育对自己有帮助的方面(应答次数百分比)
在被调查的8124名官兵中,331人认为军事职业教育对自己没有帮助,该多选题均未作答,占4.1%;认为军事职业教育对自己有帮助的有7793人,占95.9%。
由表5可见,在作答该多选题,即认为军事职业教育对自己有帮助的官兵中,认为有帮助的方面分别是培养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应答次数百分比为69.7%;其次是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66.4%);再次是增加人文素养知识(64.2%);其他为9.5%、我们对各群体均进行了百分比的比较(为详细了解有帮助的方面,增加了以5年为区分的不同年龄段、与战士不同军衔等级对应的不同军龄段的比较)。不同单位类型之间,战区4官兵认为有助于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72.8%)、增加人文素养知识的百分比(66.8%)相对最高;战区1认为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的百分比相对最高(75.2%),其次是战区4官兵(72.5%)。不同性别之间,男性认为有助于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的百分比(66.8%)高于女性(57.2%),女性认为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的百分比(77.3%)高于男性(69.4%),而对于增加人文素养的百分比,男女相差不大(64.1% vs 67.3%)。不同年龄段之间,20岁以下的官兵认为有助于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百分比(74.3%)相对最高,其次是41~45岁(71.0%);46~50岁的官兵认为有助于增加人文素养知识的百分比(76.9%)最高,认为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的百分比(76.9%)也相对最高,此外31~35岁、36~40岁官兵认为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的百分比也较高(75.7%、75.1%)。不同军龄段之间,1~2年官兵认为有助于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百分比(71.8%)最高,其次是22年以上;22年以上官兵认为有助于增加人文素养知识的百分比(70.6%)相对最高,其次是17~21年(69.4%);17~21年官兵认为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的百分比相对最高(77.6%)。不同身份之间,战士认为有助于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68.0%)的百分比相对最高;战士认为有助于增加人文素养知识(64.6%)的百分比相对最高,其次是军官(63.5%);军官认为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的百分比(75.5%)相对最高。不同岗位类别之间,从事训练工作的官兵认为有助于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71.2%)、增加人文素养知识的百分比(66.3%)最高,从事指挥管理、专业技术、训练的官兵认为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的百分比(71.5%、70.6%、69.7%)较高。不同单位性质之间,基层官兵认为有助于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有助于增加人文素养知识的百分比(67.0%、64.7%)高于机关工作的官兵(56.6%、57.4%),认为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的百分比,基层官兵和机关工作的官兵相差不多(69.7% vs 71.1%)。不同兵种类别之间,训练机构、陆战队认为有助于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百分比相对最高(73.2%、72.7%),航空兵认为有助于增加人文素养知识的百分比相对最高(69.5%),潜艇官兵认为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的百分比相对最高(75.3%)。
3. 讨论
(一) 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难度适中
对官兵的看法情况进行调研是提高在线课程建设质量的前提。本次调查中,官兵认为大多数在线课程考试容易通过的百分比为56.9% (非常容易 + 比较容易),一般占29.3%,很不容易通过仅占1.8% (考虑到分布可能涉密等因素,表格中均仅列出百分比)。可见,目前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考试总体对官兵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尤其是动机强的官兵,认为“非常容易”和“比较容易”通过的百分比均相对最高(20.4%、46.3%),合计高达66.7%。可见,课程的难易程度是相对官兵的学习动机而言的,动机强,学习积极性就高,因而课程相对官兵难度就下降,正如俗语说“你弱它就强”。因此,学习动机对于官兵学习军事职业教育非常重要,要引导官兵正确看待岗位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除不同单位性质的官兵认为在线课程通过的难易程度没有差异外,不同群体官兵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因此海军官兵对在线课程的评价看法受到不同单位类型、性别、身份、岗位类别、兵种类别等一般人口学因素的影响。
(二) 官兵总体对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的作用比较肯定,但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的意义尚未凸显
只有掌握官兵对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的评价情况,才能有效提高在线课程管理服务水平,更好的帮助官兵成长成才。本次调查中,官兵认为目前在线课程对自己工作学习有帮助的百分比占71.6% (很大帮助 + 较大帮助),而作答多选题(认为有帮助的具体方面有哪些)官兵的百分比为95.9%;认为目前在线课程没有任何帮助仅占3.3%,这一比例与未作答多选题(认为有帮助的具体方面)的百分比(4.1%)基本吻合。可见,官兵对目前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学习的作用还是非常肯定的,军事职业教育的成效初步显现,大多数官兵能够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意义。尤其是动机强的官兵认为目前的在线课程对工作、学习“有很大帮助”的百分比相对最高(63.9%),学习动机越强的官兵,对于军事职业教育学习的作用和意义越肯定。不同群体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因此海军官兵对在线课程的贡献程度的看法受到不同单位类型、性别、身份、岗位类别、单位性质、兵种类别等一般人口学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95.9%)官兵认为军事职业教育对自己有帮助,而认为有帮助的方面比较平均的分布在培养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增加人文素养知识3个方面,彼此相差不多,均在64.2%~69.7%,其他为9.5%,结合官兵填写的开放性问题,官兵认为除上述选项外,还能提升教育素养、个人谈吐等。官兵总体对军事职业教育的作用比较肯定,但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的意义尚未凸显。
从实践层面看,军事职业教育有具体的要求,例如有的单位规定每年学习完2门在线课程,但应学习哪些种类的课程,学习完成后对本职岗位有何贡献,交由“上级领导”负责。结果出现了个别重视输入忽视输出,注重学习的在线课程数量,忽略了在线课程学习的产出效益,导致学以致用不够,对岗位履职的贡献率不足。
(三) 针对不同官兵的看法有重点的提升在线课程质量
通过对官兵的看法调查,可以1) 发现对在线课程教学较为满意的人群。如不同身份中,战士认为在线课程有帮助的百分比最高(72.2%),认为有帮助的具体方面是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68.0%)、增加人文素养知识(64.6%)的百分比相对最高。可见战士对于军事职业教育的学习目标能够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即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而这正是军事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此外不同岗位类别中从事训练工作的官兵认为在线课程有帮助的百分比最高(76.2%),认为有帮助的具体方面是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的百分比(71.2%)、增加人文素养知识的百分比(66.3%)最高,可见从事训练的官兵对目前的军事职业教育的效果最为肯定。再如不同单位类型之间,战区4官兵认为有帮助的具体方面是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72.8%)、增加人文素养知识的百分比(66.8%)相对最高,认为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的百分比也较高,总体对军事职业教育的评价较高。2) 总结不同类别人群的看法特点。如不同性别中男性认为大多数在线课程考试非常容易通过的百分比(15.3%)、不太容易通过的百分比(12.1%)均高于女性(9.9%、9.6%),呈现两极分化的特征。3) 寻找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如不同单位类型中,战区1官兵认为不太容易通过的百分比相对最高(14.5%),虽然课程通过的难易程度可能与所选课程的性质、难度有关,但也暴露出学习者的学习基础与课程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加强战区1官兵学习的指导。4) 挖掘在线课程需要提升的方面。调查显示在线课程几乎对于所有官兵(后勤工作者相对略为不明显),都有培养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的效果,尤其是军官(75.5%)相对最高,而我军开展军事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官兵岗位履职能力。再如年龄段在20岁以下的官兵认为有助于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百分比(74.3%)相对最高,其次是41~45岁(71.0%),前者刚进入军营、亟待熟悉新环境、掌握新的生活学习本领,后者已经在军营工作学习多年、积累了一定经验甚至小有成就,需要掌握新技术新装备新武器等知识,他们对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有着较高的期待;这些与1~2年军龄段的官兵(对应义务兵)认为有助于提升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百分比(71.8%)最高、其次是22年以上军龄段官兵(对应六期士官)的情况吻合。这些要求我们在开展在线课程建设时,深入了解军事发展动态和未来战争形态,密切追踪世界军事领域最新动态,仗怎么打就怎么教,挖掘官兵潜力、增强打仗本领,帮助军队人员成长进步;顺应部队军事人才战略需要,促进部队战斗力提升,最终提升军队人员军事职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十三五”规划教育部级课题《军事职业教育终身学习账户制度研究》(项目编号:JYKYB2020010)、2020年海军军医大学高等级教学成果培育资助项目《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建设与学习激励体系研究》(项目编号:JPY2020A15)。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