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Red Culture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摘要: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高校图书馆肩负的时代使命和责任与担当。为此高校图书馆应开展卓有成效红色资源收集整理工作,加快建设藏借阅一体化的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保障体系和开放式共建共享的服务平台,依靠专业人才团队在虚实结合的红色文化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推广活动,让更多的青年学生更深入、更真切地了解、学习、体会党的历史征程,传扬红色精神,继承红色传统,做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Abstract: Carrying forward the red culture and inheriting the red gene is the era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For this reason, 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 carry out effective collection and sorting of red resources,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local red cultural resources security system integrating collection, borrowing and reading and an open ser-vice platform for joint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and rely on professional talent teams to carry out rich and colorful red promotion activities in the red cultural space combining reality and fiction, so that more young students can more deeply and truly understand, learn and experience the histori-cal journey of the Party, carry forward the red spirit, inherit the red tradition, and be a qualified successor to socialism.
文章引用:崔建伟. 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建设路径探究[J]. 新闻传播科学, 2022, 10(4): 155-161. https://doi.org/10.12677/JC.2022.104025

1. 引言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辉煌奋斗,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积累了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沉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1]。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撑高校人才培养的服务型学术性机构和思想政治的“第二课堂”,负有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时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好资源与场地优势,大力开展红色文化建设,运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做好红色资源建设,红色学习空间的筹划和改造,红色文化的推广和传播,立足建设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主阵地为目标,为社会培育具有红色精神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2. 红色文化与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建设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所凝练的先进优秀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支撑。当前学界对红色文化众说纷纭,没有明确的定义。本文采取学者游海华的定义,“红色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红色文化,主要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由中国共产党机关或各根据地出版发行的各种文献资料。广义的红色文化是指近代以来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即国家经济的现代化这两项根本历史任务中,所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红色文化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3个层面:物质文化指革命、建设和改革以来的遗物、遗址、遗迹、纪念碑、纪念地、纪念堂、纪念馆等实物;制度文化是指路线、方针、政策、理论和纲领等一整套规范体系与行为模式;精神文化是指所凝结的信仰、知识、精神、价值、道德等” [2]。

红色文化以红色资源为载体,最初往往指那些具有可见形态、具有典型意义的革命旧址、旧物和革命历史事迹 [3]。后来其含义逐渐扩大,红色文献、红色故事、红色影视、红色歌曲等也被视为重要的红色资源类型。红色文献是记录和表现红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研究红色文化的重要资料。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资源的重要保存和信息服务机构,应开展卓有成效的红色文化建设,努力将珍贵的红色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通过构建藏借阅一体化的红色文化资源保障体系,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学习党的历史,这也是自身传承红色文化、宣传红色精神,开展红色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3. 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建设的意义

3.1. 红色文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职责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有助于彰显高校的内涵和文化自信的底色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4]。红色文化资源不仅记录了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还折射出了他们高贵的革命精神品格 [5]。红色文化资源本身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文化精髓以及精神实质对于青年理解红色革命精神,掌握红色文化的内核与精髓,形成文化认同、文化自信至关重要。高校图书馆要发挥专业优势,建设好红色文化资源保障体系,用资源做服务,以服务促创新,利用阅读推广的实践经验参与高校校园红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实践,提升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自觉抵御错误思想,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自信心和政治认同感、归属感,积极贯彻党的政治理念、政治信仰、政治情感以及政治参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为实现全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3.2. 红色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建设是对师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保障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中明确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做好基本文献信息服务和科研平台服务保障外,应充分发挥其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基地的作用,主动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6],主动承担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的职能,助力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建设,助力大学生全面成长,以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和红色文化传播推广相融合,厚植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引导大学生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持续提升广大青年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

4. 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4.1. 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缺乏统筹规划,重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

在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中,高校图书馆普遍缺乏周密的规划和设计,红色文化资源多局限在物的层面,较少或不够深入其精神层面,未能凸显其红色属性;资源类型受限于馆藏内容,收集类型不全面,多数侧重于红色书籍的收集,忽视了手稿、书信、老照片等其他形态资源的收集;资源内容多有雷同、重复,重点不突出,地域特色不明显等。另外,高校图书馆对馆内红色数字资源库缺乏有效地梳理和整合,一方面其内部自建数据库之间存在重复条目,另一方面其购买、引进数据库与自建数据库之间多有重复,资源之间知识关联程度较低,缺乏相互链接和互操作,孤岛式数据阻碍了读者的发现和有效使用。

4.2. 红色文化空间匮乏,缺少吸引力

因限于馆舍空间的限制,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实体空间数量依然较少,而且大都主要以当代红色书籍或革命历史文献为展览内容,对其它形态载体文献资料关注较少。还有些图书馆只提供红色文献收藏和展览,缺少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同时,由于大部分红色文化实体空间都在线下,缺失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体验显得空洞、乏味,无法给读者更多新奇、深入的体验。

4.3. 红色文化活动创新不足,读者参与度低

高校图书馆开展红色文化活动的形式种类和内容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主要有讲座、展览、赏析、共读、朗诵、知识竞赛等 [7]。但由于单打独斗,缺少馆外机构、组织的交流合作,活动往往存在形式固化,频次不高,服务对象有限,服务手段单一,互动性不强等,难以适应移动化、社交化、叙事化等现代需求,限制了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与价值发挥。

4.4. 红色文化建设专业队伍不足,服务能力弱

红色文献资料类型多样,种类繁多,除了传统形式的书刊、报纸外,还有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团体发布的传单、文件、标语、信函、海报等,以及解放区根据地所使用的粮票、路条、各种证件、邮票、印章等,以这些方式呈现的也并非只有纸质这种载体,还有以歌曲、电影、石刻、图片等载体形式 [8]。有些红色资源本身属于历史文物,已被纳入国家文化遗产名录,具有不可再生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极高。高校图书馆通常缺少具有相关学术背景与专业资质的专门人才,对红色资源的真实性、历史性容易把握不到位。受限于自身专业素养,馆员在红色文化建设中存在自主性、创新性思维能力上的欠缺等问题,影响了其服务质量,无法真正体现红色文献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另外,由于对红色文化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重要性认知不到位,忽视其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导致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活动缺乏足够创新性和针对性,无法突出红色文化主题的独特性,无法调动和培养更多读者的阅读兴趣,大部分活动模式化、同质化,难以长期维持读者的阅读兴趣,阻碍了红色文化在校园内的广泛传播和影响 [9]。

5. 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建设提升路径

5.1. 注重顶层设计,明确建设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揭示了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价值和深远意义。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大力加强红色资源意识,围绕以建设红色文化资源体系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工作思路,将传承红色基因彻底融入机构职能定位与业务流程中,做好常态化、持续性红色资源保护、建设和宣传、利用工作。

5.2.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建设

5.2.1. 明确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的内涵和定位,树立服务意识

高校图书馆开展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不仅是为了履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使命,也是为了履行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支撑高校立德树人育人教育目标的基本职能。红色文化资源不是本馆所藏红色文献的简单集合,而是应该根据内容主题和读者的需求对红色文献资源进行系统且完整的整理、揭示,除了提供最基本的阅览与外借服务之外,还应围绕红色资源开展特色服务,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潜在价值,推动红色文化的高效利用。

5.2.2.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梳理与整合

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那些无法被他馆“复制”的资源才是馆藏的真正核心,其独特性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独一无二的素材 [10]。高校图书馆要依据本馆发展策略与区域红色资源存在状况制定发展规划,发展规划要注意满足一般用户的普遍需求和重点用户的个性需求,开展多渠道、多途径的积累和扩充,综合运用购买、征集、捐赠、交换等各种方式开展红色文献资料、实物资料、音视频资料等资源的收集、整理,并有针对性地资源进行主题聚类整合和知识链接,努力建设具有系统性、研究型的特色馆藏,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服务好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

5.2.3. 谋划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建设规范,推进标准化

目前,高校图书馆行业还缺乏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的政策制度保障,通常各馆根据实际情况自主推进,缺少必要的保障和约束。高校图书馆应适度参考《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规范化要求,研究制定本领域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同时为适合本馆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设想,谋划基于本馆的适用规范。

5.2.4. 深挖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红色专题特色资源

红色文化在产生、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各地区留存了大量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在馆藏资源的规划中,高校图书馆应注重资源结构的合理性与资源体系的多元化,谋划建设专题特色资源,凸显特色主题,适度拓展主题广度和深度,谋求建立完整性与多样性统一的专业特色红色文化高地。同时,要在特色馆藏资源基础上巧构专业化、动态化知识化服务场景,满足读者个性化、精细化学科专业科研需求。

5.2.5. 加强共享资源与平台建设,建立红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我国红色资源分布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分散性,各地方、各机构的资源彼此分割,各自为伍,多源异构、同质化、语义关联较弱等现象突出,不利于红色资源的整体开发和科学利用。高校图书馆应拓展合作空间,加强横向联系,主动和收藏红色文献的相关单位、组织和个人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签订资源共享协议,逐步建立起文献资料交换、研究成果交流、信息沟通反馈的常态化文献信息共享机制,树立资源共建共享观,共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11]。同时,为顺应大数据、开放数据赋能行业的潮流,高校图书馆还应和其它文化机构开展更多的数据开放共享项目,充分释放数据在红色文化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带动红色文化资源应用取得更大的成果和进步。

5.3. 着力打造丰厚的红色文化空间、红色场景,提升红色体验

高校图书馆要聚力打造丰厚的红色文化空间。首先,红色文献资源空间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红色资源建设的重中之重,不仅要多途径、多类型地采集整理红色文献,尤其要加大对红色历史和革命文物等遗迹、史料、口述史的数字化采集,以音视频、虚拟现实等形式,把红色数字资源以活泼生动、富有创意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同时还要依托红色文献资源建设红色文献知识服务和科研支持平台,加强数字人文相关技术的应用,针对不同类型读者开展多元化、个性化、智慧化的知识服务。其次,高校图书馆应尽力争取学校和社会力量支持,在经费、空间等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开设长久性红色实体空间,立足本馆定位,突出红色主题,合理搭配空间元素和红色元素的整合,合理规划现有空间布局和功能区的协调性,以有利于读者阅读、交流与思考和开展红色文化活动为出发点进行总体筹划、分部实施建设。再次,高校图书馆还应和其它公共文化机构加强合作,整合各自的资源,拓展红色实体空间的使用用途,不仅可以作为展览空间使用,还可以面向校内外机构、团体、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或作为现场教学、红色寻访、社会实践等党史教育学习基地或体验馆。最后,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努力提升读者红色文化体验,力图打造良好的党史学习智慧空间。用VR、AR、全息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新兴技术创造性地再现革命历史的场景,使革命先辈和英模的抗战事迹生动鲜活起来,让读者有沉浸其中式“真实”体验,从而更加有效地理解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实质;通过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在对红色文化研究、数字化资源分析和挖掘的基础上,展现其抗战路线图、据点分布等,让读者更加具体地感受先辈们背后的故事,更加有效地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效果。

5.4. 广泛开展红色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红色文化

5.4.1. 多元化促进机构协作,丰富红色文化活动内容

高校图书馆开展红色文化推广仅仅依靠自身力量,无论从推广效果,还是从宣传效果来说,其影响力较为有限。同时,红色文化资源类型的多样性也决定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推广主体多元性的特点。只有立足多元主体合作化共同开发,才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

首先,高校图书馆应走出馆舍,走进校园,积极争取政府、学校等的政策、经费和宣传等资源支持,联合学校的宣传部、学工处、教务处、校团委、工会等党政群团部门和二级学院,深度合作,融合学校“三全育人”体系、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建工作等,共同开展红色文化推广活动,努力成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努力谋划校内外红色文化交流、合作项目,邀请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和学者开设红色文化讲堂,分享红色经典作品,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激发大学生红色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形成良好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传承好红色基因、红色精神。最后,努力推动红色文化嵌入课堂,嵌入学生活动。主动与学校思想政治教学院部及任课教师合作,上门提供红色文化专题类综述、定期或不定期的动态简报;或者以教师、以课题为导向开展个性化专精深的高品质知识服务;还可以积极参与校内外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通过和授课教师合作,开展将红色文化引入新生入学教育及各类社团活动,可以通过课堂授课、实地参观、做游戏、知识竞赛、红色图书共读和荐读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红色文化,感受红色精神。

5.4.2. 加强媒体宣传内容的策划和新媒体技术的使用

高校图书馆应首先开展各种途径的读者调查和数据分析,获取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偏好,有针对性地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尤其要结合重大事件节点进行定期高频次的重点地推送和不定期反复推送,吸引读者的关注。其次应着力提升媒体宣传内容的质量,注意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生动性、标题的吸引性 [12],尤其要加强在微信、微博和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布局,积极回复用户的评论,加强与用户互动,形成图书馆与用户的正向反馈。最后,应积极谋划建设红色文化智慧服务平台,以本馆和其他开放式获取红色资源为基础,并通过资源整合模式、技术与方法将这些红色资源内容通过多元协作方式实现有效的知识组织和语义关联,以智能知识服务情境为依托,为不同类型用户建立精准化、个性化的用户画像,为其提供智慧化、实时化、精准化、高效快捷的红色文化知识服务,进而实现其资源整合与知识服务的有效联动。

5.5. 加强红色文化课题研究,提供更高层次的知识服务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应从实际出发、建立长效机制,在制度保障到人才建设上做好顶层设计,激发馆员的科学研究热情,鼓励馆员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和相关课题的申报,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本专业的研究优势,抓住红色文化研究的重点、热点、难点、关键点并开展有时效性、针对性的红色文献整理和资源建设体系构建,又能通过具体科学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加强馆员通过与院系学科专家交流合作,这既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挖掘红色文化的精髓要义,又有助于通过学科专业间的碰撞、交融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让更多的研究成果推动红色文化的影响和传播,为校园红色文化研究提供智力支持和智慧支撑。

5.6. 健全红色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凝聚智慧激发创新活力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高校图书馆现有馆员大都从事资源收藏整理、读者服务、学科信息服务等工作,其专业背景多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等领域,围绕红色文化宣传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红色文化学术研究相对薄弱,不成体系,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也比较分散,多数为独著,缺少合作。因此,建立一支政治过硬、理论扎实、熟知革命历史、富有创新精神,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层次知识队伍尤为重要。

首先,应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员工培养机制,通过举办或组织馆员参加专题培训班、高级研修班等形式,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来提升馆员业务能力水平。同时,还应鼓励开展学术研讨及课题研究,通过学术交流、论坛、沙龙等学术活动,积极邀请国内外相关学科专业有较深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到馆进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馆员专业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

其次,还应重视优化和完善人才招聘机制,引进兼具相关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此进一步优化工作队伍人员结构。同时,还可以通过聘请党史专家和思政课老师来馆做专业指导或客座嘉宾宣传红色文化,既有助于发现利用更多的智慧进一步挖掘红色文献资源的使用价值和科研价值,又可以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红色文化推广活动,让更多的读者接受红色滋养,传承红色精神。

再次,应推动红色文化专业推广队伍建设,培育特色品牌。馆员是图书馆阅读推广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馆员队伍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质量和水平,决定了阅读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13]。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设立专门的红色文化推广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和长期规划,优化人员配置,依托馆内资源优势和空间优势,发挥馆员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并辅以学生社团力量为重要补充,结合重大历史事件结点、热点话题和学生的兴趣、品味,开展更多新颖鲜活、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文化推广活动,让红色文化传播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最后,要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发红色文化推广人员的创新活力。高校图书馆应在原有业务考评的基础上作出适当调整,立足推广岗位的特点,优化评价指标内容和权重,从用户满意度出发,综合服务态度、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效等方面,采取馆员自评、成员互评和用户评价等方式科学地考评红色文化推广人的表现和业绩,对考核优秀人员在年终绩效奖金、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晋级和职务调整晋升等方面予以奖励 [14]。

6. 结语

“十四五”时期,我国图书馆事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红色文化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15],也是高等学校图书馆加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抵御各种错误思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的重要抓手。高校图书馆要主动出击,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色,做好红色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在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共享、空间场域建设、活动推广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筹划、实践探索,为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红色精神,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杨梅鱼.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N]. 人民日报, 2021-05-24(001).
[2] 游海华. 红色文化概念再探[J]. 红色文化学刊, 2017(1): 68-74+111.
[3] 高翔. 充分认识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J]. 党建, 2019(5): 17-18.
[4] 陈铭彬, 王炜.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路径[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2(4): 171-176.
[5] 王忠宝. 红色文化资源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引领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6): 52-55.
[6] 李言荣. 图书馆是大学“四馆”的核心——四川大学图书馆馆长党跃武教授采访校长李言荣院士访谈录[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1, 39(2): 5-9.
[7] 明均仁, 陈晓禹, 陈蓉. 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J]. 图书馆论坛, 2021, 41(12): 87-94.
[8] 陈晋, 陈颂, 梁欣悦. 我国红色文献资源研究综述[J]. 新世纪图书馆, 2022(3): 90-97.
[9] 吴春浩. 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调查与分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2(5): 97-104.
[10] 王乐. 略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价值与发展方向[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0, 38(3): 12-17.
[11] 张敏, 杨颖. 陕西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J]. 当代图书馆, 2022(2): 60-66, 73.
[12] 司莉, 何依. 我国图书馆“一带一路”资源建设和服务发展现状调查[J]. 图书馆论坛, 2021(9): 20-28.
[13] 丛全滋, 李春利, 王师爽. 图书馆阅读推广构成要素及其主要作用关系研究[J]. 图书馆, 2022(4): 21-27.
[14] 李景成. 多元视角下高校阅读推广人队伍建设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9(9): 101-105.
[15] 刘郑. 区域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承工作为例[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1(S1): 146-14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