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干部教育信息化的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Promoting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Cadre Education
DOI: 10.12677/AE.2022.1212778, PDF, HTML, XML,   
作者: 张颖慧: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干部教育信息技术信息化建设Cadre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摘要: 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干部教育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推进干部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政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干部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干部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为干部教育提供了新平台。本文从历史性角度纵向考察干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把握当前干部教育信息化总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教育理念、加大政策支撑、建设多元主体、创新体制机制等路径以提高实效。
Abstrac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adre education work. Cadre education work is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socialist cause. Promoting the cadre education information is the only way to promote the Party information.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means in cadre education.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dre education and provides a new platform for cadre education. By longitudinall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nformationization of cadre education from historical perspective, we can grasp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adre education, it is proposed to chang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increase the policy support, build multiple subjects and innovate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文章引用:张颖慧. 推进干部教育信息化的路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2, 12(12): 5126-513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12778

1.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时代,信息化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特点,信息化与党的工作的融合是大势所趋,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替也对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新要求。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1],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将信息技术与干部教育相结合,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化的优势不断提升干部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建设新型干部队伍。鉴于此,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干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此为指导探索新时代继续推进干部教育信息化的路径。

2. 改革开放以来干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20世纪末,以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各国为适应信息革命均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也推动了我国电子和信息事业的发展。以1978年为开端,党和国家对信息技术的认识逐渐深入,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传播方式和教育方式带来冲击,为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满足干部培训的需求,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在干部教育工作上,要拓展教育形式,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2],为信息技术与干部教育工作的融合提供政策支持,拉开了干部教育信息化的帷幕。

2.1. 基础设施建设时期

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1993年美国提出要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即推进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助力经济发展,各国纷纷效仿。我国也于1994年正式开启“三金工程”(金桥、金关、金卡),以推动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物理基础。“九五”规划中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制定了详细的全国信息网络建设目标。

在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1995年开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校都开始探索网络建设,从建设小范围局域网到覆盖中央党校各个教学区域的千兆校园局域网,网络运行速度大大提升,网络覆盖范围得到拓展,足以支撑上千台计算机的运行,为干部教育信息化打好了网络基础。但由于资金、技术等多种原因,地方党校的网络硬件设施建设水平不高,计算机还未普及全国。同时,在这一时期,在干部教育工作中电化教育蓬勃发展,干部教育信息化的萌芽已经产生。199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在新时期要灵活运用各种大众传媒和社会教育手段开展党员教育,“要把报刊、广播、电影、电视、出版等有关部门的力量组织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为党员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3]。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使用的现代化教育手段仅限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

2.2. 远程教育建设时期

进入21世纪,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为搭建卫星、有线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等多网合一的远程教育平台提供了可能。2000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推进党校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建设全国党校远程教育体系的目标 [4],首次提出“远程教育”这一概念,为干部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次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明确在未来五年里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等手段,发展远程教育,逐步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系统建立远程教学网” [5],同时在培训内容中也强调要提高党员干部信息技能,“注重办公信息化、自动化等方面的技能培训” [6],培养干部信息网络管理的能力,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自此,远程教育在全国各地干部教育培训中快速发展,电化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成为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形式。

随着城市远程教育的高速发展,为构建统一的全国远程教育体系奠定基础,对农村的干部教育培训也提出了信息化要求,2003年我国开始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 [7],远程教育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新平台,解决了传统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课程资源不均衡问题。通过中央党校创办的远程教育网,为基层边远地区的干部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为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依托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为宣传开展干部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指导思想提供便利,有助于为相关教育活动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8],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

2.3. 平台建设时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对人类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互联网成为当下的主流媒体之一,在教育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干部教育工作必须顺势而行。随着干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为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开始探索网络平台和相关系统的作用,干部教育信息化进入平台建设时期。

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其中强调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媒介,“拓宽党员教育培训和党员自主学习活动场地” [9],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拓新阵地。以中央党校远程教育网为模板,各级党校纷纷效仿,干部教育培训网站层出不穷。网站功能也从单一的教育功能到集教育、信息传递、考核为一体的网站,从单向的教育内容输出到双向互动,各类学习阵地建设初有成效。发展至今,依托互联网实现了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为创造学习型政党创造了有利条件。

干部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在于教育过程的信息化,也在于干部教育工作整体的信息化。在这一时期,自动化办公得到实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教务管理系统,建立了干部信息数据库,收集分析教育培训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为干部教育质量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在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提供重要依据。同时,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可以更好地了解干部的需求,实现精准化培训,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办公效率。

2.4. 移动教育建设阶段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也进入新阶段。从技术层面来看,微博、QQ、微信等新兴传播媒体迅速发展,信息平台的交互性大大提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信息化概念的兴起与普及,都证明信息社会高度发达,信息的传播载体不再局限于计算机,手机成为新时代获取信息最便捷的方式之一。2018年下发的《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强调要“加强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及其分院建设,建设在线学习精品课程库,迭代开发移动学习平台” [10],各种干部教育培训软件得到开发,干部教育工作从电脑端转移到手机移动端,更好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以学习强国为代表的学习型APP已经在干部的日常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干部能时时学习,处处学习。

2015年下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也明确指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网络培训制度,建立兼容、开放、共享、规范的干部网络培训体系。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用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 [11],丰富干部教育的载体,不断推进干部教育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十九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如何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的文件,进行整体规划,并对不同的教育主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强调新形势下要重视信息手段,继续提升干部教育信息化的质量。同时,线下的干部教育基地也开始探索虚拟技术,通过AR、3D等技术模拟相关情景,打造虚拟场景,融合线上线下教育方式,提升干部教育的质量。

除教育方式信息化和教育载体多样化,对干部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信息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12],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干部工作的方方面面。

经历二十几年的发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愈发成熟,取得了许多成果,为干部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极大地丰富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形式,进而大大提升了干部教育工作的质量,助力现代化干部队伍的培育。

3. 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信息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对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思维带来了挑战,不论是培训的受众还是培训机构都存在对信息化手段不会用和过度使用的问题,使得干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受阻,效果不明显。

“不会用”主要是由于信息化建设意识薄弱,对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信息化只是简单地将学习阵地转移到网络上,机械化地完成信息化建设要求,仅仅是建立了信息化平台,而没有投入实际使用,缺乏挖掘信息资源的积极性,信息化应用程度低,反而违背了信息化建设的初衷;与此同时,也存在信息化相关技能的缺失,对信息化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导致信息化建设滞后。

“过度使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线上干部培训模式,线上线下教育方式融合度不够,甚至完全忽视传统培训方式的作用,线下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在青年干部中,也存在依赖互联网的问题,倾向于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实际上,信息化模式不应该取代传统培训模式,而是弥补传统培训方式中存在的不足,更好地推进干部教育工作。

3.2. 资源整合能力弱

干部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在于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干部教育信息化平台建立以来,提高了干部教育的时效性,基本实现了精准化教育,降低了教育成本,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地区间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但由于平台建设的独立性,线下培训机构与线上培训机构之间的交流不够,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信息数据的传递仍局限于本地甚至本机构内部,资源存储的碎片化,增加数据储存成本。信息孤岛现象也导致组织部门无法充分掌握干部培训情况,对培训结果的应用不科学,课程的设计不够连续,无法激发数据活力,降低数据资源的价值,难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3.3. 考核管理方式单一

当前,干部在线教育的考核管理方式仍停留在传统阶段。一方面,仍采取手动签到的方式考勤,未发挥信息技术的实时监控作用,不能展现真实的学员到课率;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关注学员的学时,存在挂机学习的现象,在线学习过程中监管缺位,导致学习效果低。另一方面,学习考核方式仍为试卷考核或心得体会,无法体现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不能有效衡量课程效果。

3.4. 平台建设不完善

第一,存在平台重复建设问题。2018年印发的《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统筹整合网络培训资源,建设兼容、开放、共享、规范的全国干部网络培训体系” [10],而当前存在多个教育网站,全国性干部教育平台就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干部网络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等等多种干部教育在线平台;在地方,也存在着完整的从省、市两级甚至三级干部教育网络平台,许多平台的建设内容和功能基本一致,未能落实《规划》的要求。

第二,部分平台的操作复杂,复杂的流程反而降低了干部教育的效率。各个平台都需要注册,账户不互通,注册流程繁杂,重复性程序过多;个别网站页面设置不简洁,难以准确找到正确的学习入口,容易打消学习积极性。

第三,平台安全性低,存在数据泄露风险。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储存和安全尤为重要,而有些机构的在线教育平台忽视信息安全保护,忽视数据库的建立,暂未形成培训数据和档案的集中储存;软件技术的更新慢,重要信息的泄露风险高,缺乏网络安全意识。

4. 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4.1. 转变理念

理念指导实践,要真正实现干部教育信息化,必须转变教育思维和干部的思维,将信息化理念融入干部教育工作之中。第一,实现从教育主题为中心的理念向以学员为主的理念转变。过去的干部教育培训以主题为教育导向,全国课程设计统一,缺乏对学员需求的调查,培训后对学员的体验追踪不够,无法有效评价课程质量。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收集干部的学习需求和技能需求,精准化、个性化地制定课程,并实现与学员的实时互动,便于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授课方式;通过网络评分、留言获得关于课程的真实反馈,有助于更好地改进相关课程,注重学员的体验感,提升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破除信息孤岛,树立资源共享理念。建立全国干部教育信息平台,整合各地各类各级培训机构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打破信息孤岛,共享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实现优势互补。

第三,提高干部学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推动部分干部转变对信息技术的态度,主动投身信息化大潮,运用互联网更及时地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理念,提升自身素养;加强干部的信息技能培训,以适应信息化办公的环境,和社会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更好地服务群众、治理社会。

第四,各教育培训机构尤其是党校,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对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文件精神,对标相关要求,完善自身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干部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将信息思维贯彻于干部教育工作全过程。

最后,树立线上线下培训相融合的思维,发挥信息技术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教育方式的作用,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创新干部教育模式,焕发线下教育基地新活力,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4.2. 加大政策支撑

要解决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信息孤岛、资源不平衡、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推进干部教育现代化,一方面,要科学制定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加强顶层设计,统筹管理干部教育工作,颁布和下发全国性政策条例,为全国干部教育信息化提供建设依据和方向,为干部教育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同时,网络安全也是推进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要出台制定关于保护网络安全的政策法规,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保障干部教育培训数据和干部个人信息的安全,清除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隐患。

另一方面,整合全国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共享、共建的全国性资源平台和教育平台,打破“信息孤岛”,方便部门间协作和跨部门数据共享,建立干部信息档案,逐步搭建全省全国的干部信息数据库,实现组织部门、培训机构、学员之间数据的实时共享,简化培训记录的查询手续和减少数据存储成本,为组织部门制定今后的培训规划提供依据,也便于人事部门掌握干部学习情况,提升相关部门工作效率。

最后还需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之快,意味着干部教育平台也需要不断更新,相关平台的建设和维护不是一劳永逸的。首先,各培训机构要做好年度预算,建立经费使用制度,加强经费管理,明确各环节的支出标准,优化资金配置;但仅仅依靠各机构的资金不足以维持,因此要加大财政投入,为干部教育信息化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4.3. 创新体制机制

如何评估干部教育的效果对干部教育信息化有重要意义,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能为干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方向和目标,促进信息技术与干部教育工作的融合,让信息技术真正助力培训工作。当前的评价体系主要由干部的自我评价、考勤和课程打分组成,缺乏客观性和系统性,同时培训机构掌握课程打分系统的主动权,可能存在虚假评分情况存在,无法有效衡量培训的质量,因此可以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从学员评价、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平台建设、管理模式等方面综合评信息化培训的质量,逐步形成系统完整的评价机制,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优化,有针对性地提升干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效果,全面提升干部教育质量。

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机制,一是创新干部教育信息化的组织领导和机构保障,细化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制度;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相关负责人,培养一支信息化建设专门性人才队伍,为干部教育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二是,完善经费管理机制,设立信息化建设专项基金,为信息设备的维护和人才引进提供资金保障;拓展机构业务和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干部教育培训,完善资金引入和监管制度,做到专款专用,资金的合理利用。三是保障网络安全,加强平台建设,提高平台的防攻击能力,筑牢信息安全防线,维护教育秩序。

4.4. 建设多元教育主体

首先要发挥干部教育部门的主体作用。干部教育部门虽然不直接开设课程,却是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机构,对干部教育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是干部教育工作的主体。因此要提高相关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能力,适应干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其次,不断创新党校教育模式,实现干部教育现代化。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党校一直处于重要位置,是干部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培训领导干部的主要渠道。为更好发挥党校的作用,必须推进党校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建设“智慧校园”;加强在线学习平台建设,积极发展网络培训,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创新党校教育模式 [13]。

还可以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允许高校承接干部培训需求,发挥高校资源在干部教育中的作用,展现高校的社会责任感;对有能力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资格审查,允许参与干部教育工作。通过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有效地减轻党校的培训压力。

4.5.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是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首先,要加强平台建设,现有的干部教育平台建设不够完善,经济发达地区多同质性网站,浪费教育资源,对各类平台进行整合和管理,完善基础性教育功能,发掘新功能,搭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干部教育平台;其次,在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性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系统,推动干部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实现全国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解决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问题,增强对全国干部教育工作的管理;最后,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信息技术创新,推动成果转化,为干部教育信息化提供技术保障,为干部教育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5. 结语

干部队伍作为党和国家形象的代表、连接党和群众的重要桥梁,必须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这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成为党和国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传统干部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工作需求,互联网思维以及信息的快速传播对干部教育工作带来机遇与冲击;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对干部提出信息化要求,干部教育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因此,新时代要继续坚持信息化建设,在干部教育工作中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思维,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坚持党的引领作用,发挥社会主体在教育中的作用,逐步打造信息化、精准化、现代化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干部教育实效,全面提升干部教育质量,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551583, 2022-10-25.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 106.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6: 799.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1266-1267.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1616.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1611.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617.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574.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502.
[10] 新华社. 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N]. 人民日报, 2018-11-02.
[11]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11-12.
[12]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308-309.
[13]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03/content_5448149.htm, 201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