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思想探究
Research on the Essence of Man in Marx’s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
摘要: 人是社会生活和历史的主体,人的本质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核心。马克思继承并超越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扬弃了黑格尔抽象的精神劳动与费尔巴哈脱离现实的类本质,重新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哥白尼式”的界定。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对象性活动理论为基础,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而自觉的活动。同时,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进行界定之后,从分析资产阶级财产私有制中提出了对现实生活批判的异化劳动理论并给出了恢复人的真实本质的唯一出路——共产主义。
Abstract: Human is the subject of social life and history, and the issue of human essence is the core of all is-sues. Marx inherited and surpassed the ideas of Hegel and Feuerbach on human essence, sublated Hegel’s abstract spiritual labor and Feuerbach’s class essence divorced from reality, and redefined the essence of human as “Copernican”. In his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Marx, based on the theory of objective activities, believed that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 was free and conscious activities. At the same time, after defining the essence of man, Marx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that criticized real life from the analysis of bourgeois private ownership of property and gave the only way to restore the true essence of man—communism.
文章引用:赵玉娟.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思想探究[J]. 哲学进展, 2022, 11(6): 2047-2051.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6351

1. 引言

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可以追述到古希腊时期,从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黑格尔的“人的本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再到费尔巴哈的脱离社会历史的、孤立片面的人的“类”本质,这一过程虽然各有其片面性,但无一不展示了哲学家们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马克思在他早年时期就开始了对人本身的探讨,他认为,动物生来只能在自然界规定的范围内活动,遵照着自己的本能来生存,而不是生活;人则能超越这个范围,能够自己选择和指定目标并为之努力,这种超越性就是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然而,这种能够区分人与动物不同的活动即劳动却发生了异化,使得人无法在劳动中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劳动从自由变为被迫,生活被降格为生存。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财产私有制带来的压迫,唯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寻得恢复人的本质的真理之路。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论来源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哲学都有其理论来源,而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德国古典哲学,其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大多继承自黑格尔与费尔巴哈。比如黑格尔“人的本质是劳动”“对象化理论”“劳动异化”以及费尔巴哈的“类理论”等。其中,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但这种劳动是一种纯精神的劳动并与生产无关,由人的“自我意识”得来的“绝对精神”将其自身特性对象化,通过人的精神“实践”而不断完善自身,最终成为“绝对精神”。费尔巴哈则认为人的绝对本质是“类”,但他没有将这种“类”的本质放入社会历史中来看待,马克思在继承“类”本质的基础上又丰富了“类”的内涵。

2.1. 对黑格尔哲学理论的批判继承

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等同于自我意识,他在《精神现象学》中把人的实践置身于理性的语境之下,认为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的外化,而自我意识的外化则是绝对精神,人通过不断实践来认识绝对精神,认识绝对精神的过程就是认识自我意识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人的本质”就是在精神的统摄之下将“意识”转化为“自我意识”,从而实现对自身本质的认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论所根据的是自我意识从同一到差别再到同一的辩证法” [1]。在黑格尔那里,人的本质是劳动,但这并不与自我意识相矛盾,因为这种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自然界就是人们劳动的对象,自我意识外化为绝对精神,人在自然界中进行对象性活动,改造自然、认识绝对精神从而创造人的本质。所以马克思才说“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是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对这种外化的扬弃,把人理解为自我劳动的结果” [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将人的类本质表述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显然是吸收了黑格尔“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以及“人的本质是劳动”的思想 [3]。但是,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比黑格尔更加深刻,他把劳动界定为物质生产劳动,从而脱离了黑格尔“精神劳动”的唯心色彩,这也是马克思被认定为唯物主义的重要一点。同时,在黑格尔那里,意识是具有在先性的,这也是黑格尔理论的推导前提;而在马克思那里,生命活动才是在先的,生命活动作为人的欲求对象而规定着人的存在,人又反过来追求这种外在的生命活动而使自己本质力量得以确证。

2.2. 对费尔巴哈理论的批判继承

费尔巴哈称自己的哲学为人本学,他以人本身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强调人的本质主要就是其自然本质。他对于“人的本质”有三重理解:“其一,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便具有了自然本质;其二,当人的本质异化为上帝时,便具有了宗教的本质;其三,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人” [4]。费尔巴哈同样批判了黑格尔把“自我意识”当做主体的唯心主义观点,提出人是“感性的人”,他赞同黑格尔关于“类”的普遍特性的观点,个体在“类”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只不过费尔巴哈认为人的这种“类本质”是一种自然属性,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是感性的存在物,而这种“类”在费尔巴哈这里指的是人与人的共同特征。然而,费尔巴哈没有将人的“类”和动物的“类”区别开来,他无法用实际的、现实的证据说明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只能用“爱”“毅力”“理性”等概念来界定人的“类本质”。但是,这些概念是不切实际的,与现实的物质生活相脱轨,费尔巴哈没有将它放在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之中。

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但最终却走向了唯心主义。这是因为费尔巴哈使得黑格尔“抽象的人”走向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不过是从一种抽象走向另一种抽象,他没有找到“纯粹的人”如何过度到“现实的人”的方法,而能把二者连接起来的只有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马克思则看到了费尔巴哈忽略了的“劳动”,认为人的“类本质”恰恰是自由而自觉的活动。

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存在方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对象性活动理论,马克思就是以对象性理论为依据来探讨人的存在和本质问题。马克思在《手稿》中虽然持有的是费尔巴哈的人学立场,但他已经渐渐意识到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的抽象性,与费尔巴哈之间产生了微妙的分歧。最终在对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超越中提出了人的本质是自由而自觉的活动。

3.1. 对象性活动理论

感性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具特色的概念之一。感性这个词语在近代哲学中是一个认识论概念,康德在其学说中划分了感性、知性和理性,其中感性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能力。马克思对感性的被动性进行积极扬弃,看到被动接受的实质是保持着一种向外的、被外物所规定的方面。因此,“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 [5]。如此看来,活动一词是对人去确证自己本质力量的主动性、主体性的表达,而感性一词在近代的语境中又是一种被动性、接受性的表达。那么马克思对感性活动一词的提出就词义本身而言就已包含对人类行为的双层界定:一方面,人类行为是一种具有主体性的活动;另一方面,这种活动又是感性的、受到外部刺激或规定的活动,即对象性活动。

马克思还说到:“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他感受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 [6] 人作为一种感性的存在者,在人之外是有其他存在者存在的,它们作为人类的欲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正是由于人们对这些人之外的存在者的欲求,证明了人之外的存在者的存在。同时,这些人之外的、作为人类欲求的存在者又限制着、规定着人;而人又主动的去追求这些规定着自身的对象,这种追求对象的激情和热情,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这里,人与世界的关系实际上是主动与被动二者的双层叠加,这种统一在人的本质中得以实现——人主动的追求着使自己被动的对象。追求的过程虽然体现着人本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这种激情和热情是以一种被动性为前提的,越是追求某一对象,被该对象的限制也就越多。

对象性一词由马克思继承黑格尔而来。因为对象性在费尔巴哈这里指的是一种直观的对象性,这是一种仅外在于主体的静止状态。但马克思的对象性侧重于活动也就是劳动。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对象性更多继承自黑格尔那种绝对精神对象化后又自我扬弃的过程,也就是劳动的过程,只不过马克思把黑格尔抽象的劳动、抽象的否定之否定批判继承为对象性活动,即实践劳动。在黑格尔那里,对象性是绝对精神把自身的特性或内容先验的体现在一个对象上,再由对象根据这些特性自己扬弃自身从而成长为或重现为绝对精神;而在马克思这里,对象性指人的活动是由人之外的对象所规定的,它所体现的是人的活动的感性性质。同时,对象是被人们所构造出来的,是人的生命本质的外化和确证。马克思强调人之外真实存在着一个自然界,即对象是在先的。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自然物能够创立对象并不是指黑格尔意义上的将意识外化出来,而是指人的这种激情和热情的本质力量必须通过在先的对象实现和确证出来。我们之所以在外部对象上证明我们的生命活动,仅仅是因为我们生命本身就是被对象所确定的。因此,“人并不是在创立活动中从自己的‘纯粹活动’转向对象创造,而是人的对象性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的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的存在物的活动” [7]。

3.2.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自由而自觉的活动——劳动

“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只是由于这个缘故,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 [8] 动物的生命活动生来就是被规定好了的,动物只能被动按照其本能完成并符合自己的生命活动。然而,人的生命活动与其生命本质之间存在着张力,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意识和意志去主动对待自己的生命活动。人是有自我意识和意志的,人可以选择自己想过的人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而动物只能依据自己的本能来进行生产。正是由于人把生命活动当为对象,因而可以超越肉体的本能需要,依据自我意识和尺度来支配。

正是因为人是有意识有理性的,所以人才是类的存在物。在以往哲学家的观念中,“类”是一个先集体后个体的概念,我们往往对某一种事物的集体下定义后,才能根据集体定义的特征来对个体命名。但马克思将这种理解倒转过来,他认为人的“类”本质不是先验存在的,而是人拥有意识的结果,是在现实生活中、历史背景下、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被人创造出来的。这里是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黑格尔把意识看作是在先的,意识外化为自然界,人的生命活动仅是绝对精神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的自我扬弃;而马克思认为生命活动才是在先的。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人是类存在物,所以人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意识不像黑格尔所认为的是一开始就具有的,而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生命活动对于人具有优先性,即客观世界对于人是有优先性的,因为人依赖并属于自然。劳动推动着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渐开始学会思考和使用工具,这使得人的意识逐渐变得严谨和智慧。具有智慧的用通过意识的自由选择进行生命活动,这样的活动就是实践劳动,通过这种活动,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人又通过这样有意识的对象化活动,确证了自己生命的本质力量。

4.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与共产主义思想

人的本质就是实践或者说劳动,人在劳动的过程中确证自己的类本质,即自由而自觉的活动。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具体表现或者说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自然界作为劳动的对象,人们通过劳动来改造自然界。正是因为人是一种感性的存在物,他不得不为了维持自身生存从自然界中获得生存的必须品而改造自然界,人又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了对现实社会的创造。因此,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包括人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二者之间由劳动或者说实践来连接。

人活着就需要外在对象来确证自身的存在,当人的感性欲求和外界需要发生矛盾时,人就要通过劳动来改造自然界从而为己所用。人用自己的工具来改造的对象理应归自己所有,然而在现实劳动中,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都不归劳动者所有,这使得没有劳动工具的人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是,由于生产工具不归劳动者所有,因而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归劳动工具甚至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越多、消耗的劳动力越多,他们所获得的或者说剩余的东西就越少。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异己的物质对象力量越大,他自身就越贫穷。这种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满足肉体的生存的劳动活动,本身已经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是一种被迫的、强制性的生存手段。

马克思看到了劳动的异化,但他知道,这种异化中纽结着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正如商品是一种感性的超感性物一样,它一方具有使用价值属性从而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具有价值属性而体现着人与社会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历史的产物,一方面体现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又体现着不同阶段的社会关系。因此,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寻找劳动异化的原因,发现财产私有制是导致异化劳动的主要原因。在财产私有制下,劳动工具并不归劳动者所有,在“劳动力成为商品被买卖”与“劳动产品归劳动工具拥有者所有”的假象下,劳动力与劳动对象的归属者即资本家理应是劳动产品的所有者。但是,正是由于劳动工具本应归属而未归属于劳动者,所以劳动者才会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满足感性需求。唯有消除财产私有制,即实现共产主义才能解决劳动异化问题。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存在,但资本主义终将灭亡。前半句话是就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言,后半句则是就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言的。

参考文献

[1] 焦文峰. 黑格尔关于欲望的自我意识的转化[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12(6): 55-59.
[2]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101.
[3] 吴雨星.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4] 李欢.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2019.
[5]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161.
[6]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126.
[7]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120.
[8]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