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花束般的恋爱》之意象表达
Discussion of the Image Expression of “A Bouquet of Love”
DOI: 10.12677/JC.2022.104033, PDF, HTML, XML, 下载: 125  浏览: 829 
作者: 夏光富, 张塑雅: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
关键词: 意象叙事关系变化Image Narrative Relationship Change
摘要: 《花束般的恋爱》折射出当下许多青春时期的爱情历程,堪称当代亲密关系的现实影像启示录,本文旨在阐述意象在电影叙事中的重要作用,对电影《花束般的恋爱》中的意象表达进行解读,将其与影片的叙事相结合,从而达到对审美与主题内涵高度的深层理解。
Abstract: “A Bouquet of Love” reflects the present many youth love process, is a contemporary intimate realistic image revel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lm narrative image, in the film bouquet of love image expression, combin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ilm narrative, so as to achieve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aesthetic and theme connotation.
文章引用:夏光富, 张塑雅. 刍议《花束般的恋爱》之意象表达[J]. 新闻传播科学, 2022, 10(4): 205-208. https://doi.org/10.12677/JC.2022.104033

1. 引言

《花束般的恋爱》讲述了文艺青年八谷绢和山音麦从校园到社会的五年“爱情长跑”,两人由最初灿烂炽热到最后黯然失色,最开始志同道合到最后张筋弩脉的故事。电影透视现代恋爱男女的心理,又用诗意化的电影意象展现纯真爱情在生活重压下也会失真变色,导演土井裕泰以电影的意象本体和其触发的意境传递出的“爱情”主题,折射了现代男女的婚恋态度,直击当下社会婚恋特点,符合青春爱情中现实男女的矛盾与无奈。

2. 鞋:意象化的人物塑造和叙事策略

庞德用意象这个审美范畴将二者融合,使意与象在诗歌中化合为同一个复合的视觉形象,把物象的外在形态特征和内在审美意蕴与创造者主观的情感体验的外化形态有机地同一 [1] 。影片中最明显的意象就是鞋,鞋在故事中承载了重要的叙事功能,又是人物塑造的核心意象。

男女主的相遇就像是镜子中的另一个自己,彼此间有很多的相似性:进入酒馆时两人穿着一样的白色匡威帆布鞋,鞋子的局部特写代表俩人的喜好相同,鞋子也是二人关系的隐喻,暖色调的画面充满着暧昧,一模一样的鞋子象征着二人的关系,也代表着小绢和小麦恋爱开始时正处于青春、不谙世事、单纯美好的年纪,二人都具有文艺气息。

影片中第二次出现鞋是在他们同居生活的房子里,依旧是一样的白色帆布鞋,此时的二人正处于爱情甜蜜期,相爱状态仍未变,但是空间由第一次的公共空间变为了私人空间,只有摆放和细节的差异,鞋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

第三次鞋子的特写和第二次的场景一样,但光线和色彩发生了变化,白色帆布鞋变成了黑色皮鞋,同样场景的明亮自然光线由昏黄的夜晚灯光所替代,象征着青春气息的白帆布鞋也被象征踏入社会的黑色皮鞋所取代。

田川流将意象作为电影叙事语言的一种范式,从“物我合一的写意性”“虚实相间的含蓄性”“意与境的互渗性”三个方面,总结了电影意象创造的特征 [2] 。鞋与人物、环境、情节相结合,共同参与电影叙事,鞋子的意象既是二人样貌心境的象征,也是二人关系的象征,在故事的叙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暗示影片的前半段和后半段将截然相反。鞋子和其摆放空间的变化,隐喻小绢和小麦关系的变化。最初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的两个人,发现了彼此的心意,因为生活、工作,他们开始渐行渐远的时候,鞋子就是他们此时样貌的展现:山音麦无法靠绘画谋生只能努力工作,八谷绢则用艺术的气息和精神去对抗,不仅仅是审美差异的变化,更是他们都走进了更广更远的生活,一个新鲜却少有重叠的外部世界。

3. 末班车和黑猫:意象化的情感表达

电影是以物质现实复原的影像为载体的视听艺术,因此不能得意忘象,没有“象”,电影美学就成了空中楼阁 [2] 。影片以一种真实而非矫揉造作、浪漫而非浮夸的表达,提供了一种共鸣的力量,实现了电影叙事美学的平衡——既让观众重新审视现实中的爱情,又着重表达了成年人的爱情因同频开始,因不同频而终结的残酷现实。

八谷绢和山音麦因错过一班末班车,遇到了灵魂契合的人,故事由此展开。列车有象征前行的意象,也有象征离别的意象,在影片中虽然没有对列车的写实镜头,但是从最初的错过末班车到最后列车时间越来越早直至二人分手,列车隐喻了二人关系的变化,他们之间的情感也发生了变化。列车在电影中不仅体现出了独特的虚拟叙事空间,更蕴含了富有意味和高度的爱情哲学。

黑猫作为活物,比鞋子更加写实的折射出二人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在日本文化里,黑猫象征着福气、好运。小绢和小麦在热恋时领养小猫,导演以红色光线充斥画面,是最后一次对美好的隐喻。刚领养时的小猫来回踱步,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感兴趣,就像二人的恋爱正处于彼此探索了解阶段。随着黑猫的逐渐长大,更多时候是卧着观察,二人的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在一次吵架后,黑猫哭泣的特写镜头更是暗示两人关系的冷淡,也反映出了二人情绪的低落、关系的冷落。

在山音麦工作后,两人的相处时间越来越短,和黑猫的互动也越来越少,而此时,恋爱中的两人也以相同的方式对待彼此,各忙各的,在同一空间里也鲜有交流。最后黑猫越来越肥,越来越懒,他们也懒于沟通,直到分手。

意象派诗人庞德认为:“诗歌创作的目的应是塑造意象,而不是情感的直接抒发” [3] 。诗歌如此,电影亦是如此。黑猫是他们在热恋时共同领养的,时间和现实让他们逐渐走散,在爱情的轨道上各走一方,相交线变为平行线,这种从“灵魂契合”和“相视无言”的遗憾变化组合成一种遗憾的情感意象,影片开始出现的“开始是结束的开始”也很早印证了两人的结局。末班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邂逅;黑猫不仅是运气,更幻化成了交流的需要、隔阂的见证……这些情感的意象通过诗意的暗射再次凝结成“爱情与现实”的意象表达。

4. 有生命的影像:意象化的情境营造和文化传递

(一) 时间与空间

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如能通过一种特定的适应新时代审美需要的开放型结构如实地、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即使走的不是静态美的老路,而是采用高速的以象显情的动态方式,也一样可以造成天女散花式的意境美” [4] 。影片在时空上的选择与设计,既体现了时代的趣味,又创造出了当下社会所追求的爱情理想愿景。

影片在时间上采用颠倒蒙太奇的叙事手法,从2020年转向2015年,采用平行叙事,以人物的内心独白来展现俩人内心的矛盾和对这个世界的不真实感,二人的文艺青年气质也在此体现出来,塑造了符合人物特质的情节。

影片在空间的设计上独具匠心。拉面馆的设计为文艺特质的小绢营造了性格塑造的语境;卡拉OK店、木乃伊博物馆、天然气储罐所在地、小麦先前居住地既是两人的爱情叙事空间,也是爱意释放的意象空间;同居场所的空间意象中隐含了甜蜜、疏离、脆弱和自由。

小绢和小麦的互动越来越少,之前喜欢的游戏书籍都无法一起分享,小麦独自在椅子上看着书,小绢则在沙发单独看着电影,此时的两人虽处于同一空间,但却毫无交流,而书架就像一堵无形的墙将空间割裂开来,象征二人的悲剧,暗喻两人矛盾与沉闷的情绪,营造出令人压抑的情境。

(二) 光线与色彩

西方诗人对意象的解释,也许以庞德最有见地,他这样认为:‘意象是理智与感情刹那间的错综交合’” [5] 。从叙事的角度观意象,其“体微而言大”,有传达情意、递进审美的重要功能 [5] 。影片中,黄色与蓝色营造出意蕴悠长的意境之美。故事中的男女主出现的场景中,无论是店里的灯光、街头的灯光亦或是白天的太阳光都是以黄色的暖色调为主,为影片奠定轻松、愉悦的氛围,也预示结局不会是悲伤的走向。另一个经常出现的是蓝色的冷色调,隐喻感情的降温,与黄色交替表现两人情感的转变。

两人告白时,先开口的是小麦,而小绢的指甲颜色是代表忧郁的蓝色,她对这段没有确定的关系感到忧虑,担忧他只会成为朋友,所以在确定关系后,小绢戴上了黄色围巾,而小麦则身穿棕黄上衣蓝色牛仔裤,同一画面里的蓝黄对调,表示初为情侣的二人内心的紧张、喜悦与无措,完成了意境的诗意表达。两人的感情从炙热到冰冷,黄蓝色调的互补也随之减少,直到最后变为了灰白。

红色在片中也起到了空间叙事和意象表达的独特效果。在告白过后,两人在红灯前接吻,隐喻关系美好的转变,在之后的滚床单时也再次出现。当小麦父亲告知要断掉生活费时也出现了局部红色,此时故事已进行一半,在画稿费一降再降,小麦不得不放弃画画时,红色再次布满整个阶梯,两人感情的转折是小绢听到小麦找到工作的那一刻,画面布满红色,两人的生活节奏也在此时开始不同步。终于在别人的婚礼上他们决定分手,小绢再次把指甲染红,穿上了红色衣服,黑夜中望着红色的摩天轮,彼此间的感情画上了句号。在红灯前的接吻到红色摩天轮下分手,原本象征浪漫的摩天轮此时却显得悲凉,感情的开始与结束都以红色为意象颜色,让观众有了“不可言说的惋惜”。

5. 结语

编剧坂元裕二说:“影片中涉及了大量的人、物、作品以及事件,每一条相关的信息都体现出两位主人公的兴趣爱好、性格与特点,同时也能帮助观众理解两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身边其他人的相处方式、差异等” [6] 。爱情就像花期会有变质的一天,但不必因为失去而遗憾,我们总会和意气相投的人恋爱,拥有爱和被爱的机会还有很多,更多是在保质期的爱情里享受和成长。观众可以破解《花束般的恋爱》的“物象”,去发现那些有情感的意象,在弥漫着现实气息的诗意浪漫表达中,体味日本爱情独有的情调。

参考文献

[1] 马新国. 西方文论史(修订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37-338.
[2] 张宗伟, 石敦敏. 中国电影意象论[J]. 当代电影, 2022(4): 100-106.
[3] 黄晋凯, 张秉真, 杨恒达. 象征主义·意象派[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135-136.
[4] 饶曙光, 殷诗华. 着手成春 大爱无疆——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之意象读解[J]. 当代电影, 2022(2): 27-30.
[5] 何千帆.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中意象叙事功能研究[J]. 名作欣赏, 2022(5): 41-45.
[6] 进藤良彦, 李莘梓. 刻画人物就是要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花束般的恋爱》编剧坂元裕二访谈[J]. 世界电影, 2022(1): 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