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路径比较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n Sports Health Promotion Path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Adolescents
DOI: 10.12677/APS.2022.104098, PDF, HTML, XML, 下载: 129  浏览: 23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李俊洪: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路径政策校内体育校外体育Youth Sports Health Promotion Path Policy On-Campus Sports Off-Campus Sports
摘要: 主要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从政策和行动计划制定、校内体育、校外体育三方面对中美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路径进行分析归纳,研究发现,美国的政策制定主体具有广泛性,并具备强大的执行资源网络;两国的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反映各自的价值取向和实践理念,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征;全社会合力共治造就了美国校外体育的高度社会化、市场化,促进了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的繁荣。提出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发展路径的主要启示:重视科学研究,依据科研成果,循证治理,制定政策、行动计划;课程标准引领,实现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多样化,构建地方和校本体育与健康课程;政府部门顶层设计,全社会协同,依靠市场化运作,大力推进职业化,协同校内、校外体育一体化繁荣。
Abstract: Mainly using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logical analysis, comparative research,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sports health promotion path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teenager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policy and action plan formulation, on-school sports and after-school sport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policy mak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broad and has a strong network of executive resources;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of the two countries reflect their respective value orientation and practical concepts, which have obvious loc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joint governance of the whole society has created a high degree of soci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of after-school spor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after-school sports activities for teenagers. The main enlighte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 in China: place emphasis on scientific research, evidence-based governance, formulate policies and action plans, lead curriculum standards,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construct local and school-bas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s, and coordinate the whole society, vigorously promote professionalism, and coordinate the prosperity of on-campus and off-campus sports.
文章引用:李俊洪. 中美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路径比较研究[J]. 体育科学进展, 2022, 10(4): 684-692. https://doi.org/10.12677/APS.2022.104098

1. 前言

WHO将健康促进定义为运用行政或组织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 [1]。国内学者汪晓赞在综合不同阶段健康促进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健康促进是一种融合了自然科学、健康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通过改善包括身体活动、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等在内的生活方式,寻求与整个环境的和谐统一,以提升生命质量的整体策略 [2]。而体育健康促进指通过各种科学合理的、系统规范的、以体育运动为载体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有效提高人们的身体活动水平,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2]。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及社会组织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青少年健康促进理论研究方兴未艾,实践性探索也是在逐步推进。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不足是现代青少年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大量的研究证明这是引起各种慢性疾病,威胁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人体身体活动水平已是健康促进研究领域的共识。身体活动指的是由骨骼肌完成的身体的运动,包括一些日常事务及活动 [3]。体育运动是体育活动的一部分,可以提高身体活动的水平。体育健康促进是教导青少年认清日常体育活动重要性的关键,同时它还包括提供关于健身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是融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全方位、全时段体育活动为一体的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行动战略 [4]。

2. 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理论溯源与历史演进

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诉求,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各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青少年是全世界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唯一途径。多年以来,人们围绕青少年健康促进的研究与实践从未停止,与时俱进。健康促进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充实和完善。

人们初识健康促进的概念源自学者温斯洛(Winslow)的首次提出,主张开展健康教育和制定健康政策的重要性。早期的健康促进与医学相关,认为是医疗环节中的首要步骤,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健康促进从疾病预防中分离,并置于同等地位,强调针对健康的人群采取积极有益的健康行为,通过改善教育、政策、环境等来获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奥唐纳(ODonnell)于1986年将健康促进从学术界引入公众的视野,认为健康促进是帮助人们改变生活习惯以达到理想健康状态的一门科学与艺术 [5]。本世纪以来,健康促进被认作为一种新的策略和工作方法,是应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所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 [6]。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WHO开始着力关注“健康促进”问题,青少年健康促进自此取得了大踏步的发展。历次的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针对适时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主题,实时的指导全球的健康促进实践与探索。截至目前,共举行了十次(见表1)。近百年的健康促进大会进程中,从早期的公共政策制度制定的理论探索。

Table 1. Previous global conference on health promotion

表1. 历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

迈向行动计划的实践,直到如今的健康促进全球均衡、可持续发展。其中体育活动始终被赋予重要地位,特别在青少年健康促进方面,体育教育被赋予重要责任。

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参与与协作 [17]。多年以来,世界各国的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实践性探索,主要集中于促进青少年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获得最适宜的发展。路径选择上多采用政策与行动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学校体育推进、家庭、社会广泛参与的途径。但由于国情因素,实践中存在差异。通过比较,了解实施体育健康促进战略

的先行国家美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路径的特色,探索出更符合国情的体育健康促进路径,从而实现青少年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

3. 中美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行动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路径比较

中美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行动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主体各不相同,主要是因为国情不同,体制差异。本研究列举了美国、中国国家的政策、行动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情况(见表2)。

不难看出,美国和中国的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有着共同的特征:政策制定和执行主体,主要由国家机构、执政党等具有行使公共权力机构构成。这也充分说明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已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有着各自的顶层设计和自上而下的执行。除了政府的主导以外,还存在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的身影,体现了全社会在解决这一难题上的共同努力。这充分说明诸国青少年健康促进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有法可依,每位青少年都应该健康的成长。

美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具有广泛性,不仅存在于国家顶层权威机构,也来自广泛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发布的文件中,美国把体育健康促进政策提升到健康医疗和社会保障的高度,目标高瞻远瞩。基于政策目标制定的执行方案和标准联系紧密、层次分明,构成完整的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方案体系。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主体呈现明显的网络特征,各主体目标清晰明确,并能相互合作,相互协调,构成强大的政策执行资源网络,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Table 2. Chinese and American youth sports health promotion policies, action plans and implementation paths

表2. 中美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行动计划与执行路径

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制定与执行自新中国成立后才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开始逐步推进,由于历史原因,发展曾一度受到阻滞,改革开放后,得以迅速发展。相较美国,政府的主导地位更加明显,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的参与程度不高。

4. 中美校内体育健康促进路径比较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体育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身体活动教育,而是要通过身体活动进行教育,是给青少年以心灵、身体、社交方面的指导,是青少年健康促进最重要的环节和最主要的途径。校内体育健康促进主要依靠体育课程实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能清晰的反映出国家在体育健康促进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实践理念。

4.1. 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比较

体育课程标准是引领国家体育教育发展的纲要型文件,反映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指导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代表国家未来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向。美国发布过3个中小学体育课程国家标准(如表3)。

美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依赖于坚实的科研成果,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学习水平内容要求和项目设置考虑各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地区差异,对世界各国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极具参考价值,美国的体育课程标准是一元化的体育核心素养培育架构,目标指向是与健康相关的健身,以及终身参与健康和令人满意的体育活动所需的行为能力和运动技能。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也是经过多次修订,不断完善(见表4)。体育课程目标经历了双基→三维目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演化历程,现在的体育课程标准也是一元化的体育核心素养培育架构。现在两国课程目标都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对接。

两国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体现在动作技能、知识、体能、个人与社会责任、价值认同等方面,和健康密不可分,目标指向都是基于身体活动,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形成健康行为,最终实现“健身育人”。

Table 3. American hom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s

表3. 美国家体育课程标准

Table 4. China’s n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s

表4. 中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

从两者目标导向来看,都是要引导学生达成健康目标,包括学习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素养、学会安全运动、形成终身健康意识和能力、促进他人和社会健康等,覆盖了与健康相关的多个方面,凸显了体育健康促进的主要功能。

基于课程目标引领下的课程内容选择和构建上,两国的内容范围都实现了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体能、比赛、健康教育的覆盖,项目选择体现了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层次划分依据年龄实现年级水平学习成果与能力表现标准相对应,体育课程实践目标清晰可见。两者相较,美国更加注重现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4.2. 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比较

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 [25]。美国、中国是当今世界的教育大国,在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每一种的体育教学模式都反映了价值取向和目标实现的侧重(见表5)。

Table 5. Chinese and America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表5. 中美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两国的诸多体育教学模式都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各个模型都有适合的内容领域,体现了课程标准目标指引下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针对不同年龄对象的具体选择。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体育健康促进的理念始终坚持与发展。

中美两国地理、自然环境相似,我国在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借鉴了美国的许多做法,但是由于国家治理体制的不同,美国地方在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制定、实行过程中体现出更多的价值取向、适用形式和内容、形成更加多样性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5. 国内外校外体育健康促进路径比较

健康促进是每个国家的国家战略,是全社会共同的目标,校内外体育健康促进协同是执行的主要路径之一,各国均在大力推进,但管理、实施、效果方面不尽相同。

5.1. 美国的校外体育健康促进

美国政府从顶层来设计治理框架,通过政府相关组织及部门的宏观调控,实现与多个部门联动协同,从宏观层面营造了推进健康促进的治理环境。体育管理以市场调节配置资源、以社会主导型模式为主体的构架。美国实施的是一个由联邦政府工作组、社区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个人等构成的一个多方联动体系,充分相互协作。

虽然美国政府中没有专门的青少年体育管理部门。但相关的社会组织多元化,分类复杂,专门提供青少年体育活动。美国有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管理组织,他们提供研究支持、提出建议、规划全国性的青少年体育教育方案及推广青少年体育运动;其他各级单项体育管理机构管理具体俱乐部,关注运动项目本身相关的体育培训、教育、训练比赛等。美国校外体育活动场所广泛分布于社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联盟等社会公益性组织当中,美国的社会力量成为推动和保障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的关键因素。此外,美国有完善的体育健康服务平台体系,共有5个运动健康促进指导服务平台,分别是:政府主导的服务平台(HHS)、倡导“运动是良医”的服务平台(ACSM)、提供体质健康信息的服务平台(NCHS)、提供体力活动指导的服务平台(PAGAC)、基于科学研究的服务平台(NIH),每个服务平台都从自身的职能特征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健康服务策略,也为青少年校外体育健康促进提供坚实的保障。

5.2. 我国的校外体育健康促进

我国的校外体育健康促进主要依靠政府主导下的各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国家级青少年户外体育营地,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开展校外体育活动。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28]、《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29]、《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30]、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要求各地、各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动员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各界共同维护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俱乐部作为体育社会组织,具有公益性质,有效分担政府职能,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依据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运作,开展有健身、教育和娱乐等功能的多样化活动。国家级青少年户外体育营地依托一定的特色地理环境开展户外活动,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对青少年免费开放。由于体制的因素,长期以来,我国的校外体育依赖于政府部门的主导,造成半社会化、半市场化、半职业化的尴尬境地,阻碍了校外体育的发展,直接限制了校外体育健康促进的作用。

6. 美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路径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政策、学校体育、校外体育三维的视角纵观中美两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路径,可以清晰的了解两国体育健康促进的历史脉络、演变历程,寻找美国于我国体育健康促进路径的启示。

6.1. 政策、行动计划、体育课程标准等纲领性文件修订要依据坚实的科研成果, 遵循循证治理理念

政府、社会组织(协会、科研机构)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形成全社会共治。例如: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三次修订和实施,整个过程以积累的相关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来构建课程理论基础,体育课程推进建立在学校体育实践的全面深刻的调查研究基础上,顺应和契合了时代的发展。

6.2. 增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作用

科学制定全国性体育课程标准,实行标准指导下的形式多样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构筑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和校本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体能训练和基础项目专项体能练习,做到因地制宜,适宜地方,顺应时代,确保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可持续发展。

6.3. 协同发展校内外体育健康促进,加强校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作用

政府部门从顶层设计全社会体育健康促进共同目标,合力共治。加强组织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创建校外多元体育活动模式,提高校外体育参与度。大力开展职业体育,充分运营市场职能整合校外体育资源,保障校外体育健康促进深入实施。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体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体育健康促进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1SJA127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 Health Promotion.
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health-promotion#tab=tab_1
[2] 汪晓赞, 郭强, 金燕, 等. 中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理论溯源与框架构建[J]. 体育科学, 2014, 34(3): 3-14.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 Physical Activity.
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physical-activity#tab=tab_1
[4] 唐立慧, 郇昌店, 唐立成. 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研究述评[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3): 201-205.
[5] O’Donnell, M.P. (1986) Definition of Health Promo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 4-5.
https://doi.org/10.4278/0890-1171-1.1.4
[6] 刘书元. 健康促进与青少年体质三层次说[J]. 体育与科学, 2007, 28(2): 7-8.
[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86) 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8] Policy, H.P. (1988) Adelaide Recommendations on Healthy Public Policy.
[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0) The Fifth Global Conference on Health Promotion: Bridging the Equity Gap.
[10] Downie, R.S., et al. (1996) Health Promotion Models and Valu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1] Lusk, S.L. (1992) Health Promotion Planning: An Educ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Approach. Mayfield Publishing, Mountain View.
[1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7) European Observatory on Health Systems and Policies.
[13] Petersen, P.E. and Kwan, S. (2009) The 7th WHO Global Conference on Health Promotion—Towards Integration of Oral Health (Nairobi, Kenya). Community Dental Health, 27, 129-136.
[1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4) The 8th Global Conference on Health Promotion, Helsinki, Finland.
[1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 Speech by Premier Li Keqiang at Opening Ceremony of 9th Global Conference on Health Promotion.
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6-11/23/content_27465089.htm
[16] 人民网. 孙春兰在第十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EB/OL].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9471812/6271saXaErZk0T4PF9M3w0lPXsj6o_1SoSq34sz1kq-VdDfTHM8ICnRKn49Hd6HkElYVPv5YzjbY09LUI3A3Grx7rmjJwd8-pBbwNQaNKvVtYJ66qjbFJixt3g, 2022-01-20.
[17] 赵洪波. 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联动机制研究[J]. 体育学刊, 2018, 25(3): 44-50.
[18]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1995) Moving into the Future: N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Standards: A Guide to Content and Assessment. McGraw-Hill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 World Languages.
[19]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2004) Moving into the Futur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NASPE Publications, Reston.
[20] SHAPE America (2013) National Standards for K-12 Physical Education.
[21]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 体育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2-36.
[22] 刘桂云, 李英民. 一标多本各具特色: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体育与健康》教科书评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27(17): 13-15.
[23] 季浏. 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 体育科学, 2018, 38(2): 3-20.
[24]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204/t20220420_619921.html, 2022-07-09.
[25] 毛振明. 近阶段中国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若干成果和建树[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2): 232-235.
[26] Lund, J. and Tannehill, D. (2014) Standards-Based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Jones & Bartlett, Burlington.
[27] 毛振明. 对十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J]. 体育教学, 2000(5): 4-6.
[28] 国务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022-07-12.
[29]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7/15/content_5409492.htm, 2022-07-12.
[30] 国务院.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09694.htm, 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