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洞穴隐喻的网络短视频的价值困境思考
Thinking about the Value Dilemma of Internet Short Video Based on Cave Metaphor
DOI: 10.12677/JC.2022.104039, PDF, HTML, XML, 下载: 536  浏览: 1,204 
作者: 纪雯琪: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
关键词: 网络短视频价值困境柏拉图洞穴隐喻 Network Short Video Value Dilemma Plato Cave Metaphor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短视频成为一种当代的盛行文化,并且具有极其深刻的时代价值。快餐式接收信息的方式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虚拟社交更加符合现代人的交往方式、大数据的推算能够准确的计算出用户的需求并且准确推送,以上这些方式加大了用户对短视频的依赖。然而随着网络短视频的大众化、视频文化的泛娱乐化、传播文化的浅思维化,人们思维开始陷入价值困境。我通过了解柏拉图洞穴隐喻所表达的意蕴和特征对这种情况进行系统地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high popularity of smart phones, short video has become a popular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has extremely profound era value. The fast food way of receiving information has been favored by the majority of users. Virtual social networking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communication mode of modern people. The calculation of big data can accu-rately output the needs of users and accurately push, which increases the dependence of users on short videos. However,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online short video, the pan entertainment of video culture, and the shallow thinking of communication culture, people’s thinking has begun to fall into a value dilemma. I made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is situation by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lato’s cave metaphor.
文章引用:纪雯琪. 基于洞穴隐喻的网络短视频的价值困境思考[J]. 新闻传播科学, 2022, 10(4): 240-244. https://doi.org/10.12677/JC.2022.104039

1. 柏拉图洞穴隐喻的含义

柏拉图在其著作中对洞穴隐喻的描述主要是通过故事的方式呈现的:一群人生活在像山洞一样的地下室里,他们被锁链紧紧的捆住了手和脚,只能永远背对着洞口。洞口外是一条小路,经常会有人欢声笑语的走过,阳光和火光会把这些事物照射到在这些所面对的墙上,洞口里的人只能靠这些影射来认识外面的世界。由于他们并不了解真实的世界的样子,就理所应当的把那些影子当作全部的世界,并且深信不疑、不容置喙。但是有一天突然有个人逃脱枷锁,他看到了洞穴外的真实的世界,知道洞穴里面的人看到的只是一个虚假的世界。他选择再次回到洞穴告诉大家这个消息,可当他再回到洞穴和大家讲述外面的见闻时洞穴里的人并不相信他,反而觉得这个人在欺骗他们,并要将其杀害。影子中所呈现的影像世界与外面的现实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大家在得知有现实世界的存在后依然执着于自己的以前的世界。

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里可以很明显得出:我们就是居住在山洞里的人,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现实存在世界所折射出来影子,不想放弃旧时期的想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固化自己的思想,进而不能逃脱固有思维的牢笼。如果想要了解现实世界中的理性存在,就要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摒弃现有的通过感性经验堆砌起来的虚无的世界,把自己的想象转化成现实的理念。在柏拉图的理论中,理念世界也是存在其金字塔顶端的存在,理念是知识的最高点,因为它代表的就是事物的本质。“简言之,理念乃是那些不变的、永恒的、非物质的本质或原型,我们看见的实际的可见事物仅仅是这些原型的拙劣的摹本。” [1] 那些出现在洞墙上的影子所参照的就是现实事物–理念。影子只是诠释现实事物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取决于光照射的角度和距离。马克思在论述“人的本质”的时候从劳动或者实践、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三个不同的角度给“人的本质”下了定义。为什么马克思不能从一个角度对人的本质做出规定,因为这三个方面都规定着人的本质:实践活动是内容,社会关系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动因 [2]。所以我们无法从影子的一个方面其了解事物本质的全部。所以我们想要得出什么真理要从问题出发,通过实验或者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的忍认识,而不是从先有的文本入手研究。所以当我们通过短视频去认识和了解其带来的各种价值要从视频本身出发,经过实践的检验,而不是从其他人的言论里归纳总结出其想要表达的含义,不能人云亦云。

2. 网络短视频的价值困境

(一) 偏离主流价值观引导

现在很多人都生活在短视频文化之中,看不清自己所理解的文化的本质,并且认真切执着的认为只有自己所了解的文化才是真实的、先进的、优越的,别人所传递的文化则是虚假的、落后的、原始的、野蛮的。网络短视频的受众主体大众化使得一些未成年群体的价值判断标准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其中,为众人熟知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传播的正能量信息,也有游离于伦理道德边缘的灰色信息,甚至还存在消解、冲击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黑色信息。这使得一些未成年群体不仅好奇心、可塑性逐渐退化,而且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逐渐成人化,从而导致受众主体中一些未成年群体的价值判断标准逐渐模糊 [3]。

(二) 网络视频泛娱乐化

不仅未成年人受其影响,成年群体的价值认知能力也被逐渐弱化。在早期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介以静态文字和图片为主导,其信息内容的主导权掌握在专业领域的特定人群中。然而,当前网络短视频的去中心化特征,在为社会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提供公共空间的同时,社会主流文化的原有空间逐渐被非主流文化所抢占,最终导致网络短视频受众主体中的一些成年群体难以辨别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大量的网络短视频中的信息内容是通过娱乐化的形式、音乐节奏以及感官视觉所呈现出来的,借助感性的逻辑来获取网络短视频观看用户的关注,从而消解网络短视频观看用户的理性思维与辨别能力。在网络短视频泛娱乐化的冲击下,娱乐话语进入新闻、政治、历史等文化领域,并逐渐成为一种“强大的、充满诱惑力的手段” [4],同时泛娱乐化中的娱乐价值使其他价值失去生存基础和活动空间,并且具有冲抵一切传统价值的倾向 [5],使得现存的主流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例如,当前一些网络短视频的创作用户为了获取更多流量,通过对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进行娱乐化解读,以娱乐化的形式来包装社会现实与历史事件,使人们除了获得感官刺激和满足情绪宣泄外,也逐渐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甚至一些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的低级短视频使人们对理性的价值追求逐渐边缘化、低俗化、庸俗化 [6]。短视频文化泛娱乐化与洞穴隐喻相似的是大家都选择避开真正的世界和文化,否定见过现实世界和真正理念。

(三) 知识体系浅显思维化

在智能手机还没有被普及,网络传播还没有更为广泛的时候,许多网络传播都是依靠静态图片和文字来传达思想文化的,需要读者对其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更深一层的解读,进行反复的思考,全面的了解,全方位的掌握。而现在的网络短视频是依靠动态影像。当前,动态影像信息产品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现代视觉艺术的主要表达方式 [7]。在当代的动态影像传播的条件下人们不经过思考就把文化传递到我们所认知的知识体系中就浅思维化了。

3. 洞穴隐喻网对认识络短视频的价值困境的意义

(一) 困顿于视频外部的娱乐

人们对短视频的认识就像是被困在洞穴中的人,没有办法真正理解短视频背后所传承的价值观念。无论是成年人群体还是未成年人群体都不能准确区别短视频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对信息边界认知模糊,从而对其受众主体的价值认知造成了一定干扰和阻碍。与洞穴隐喻更为相近的是洞里的人们更相信自己在洞墙上看到的影子,那些片面的存在并非现实世界的存在,所表达出来的事物也不及万分之一,甚至偏离了现实世界所表达的理念。更为惊叹的是在有人冲破了牢笼的束缚,打破了以往的旧的观念的困顿,将真正的现实世界和理念告知世人反而遭到的大家一众人的反对。就如现在的网络短视频信息内容的泛娱乐化,大家更愿意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观看和理解网络短视频中娱乐化的知识。

(二) 局限于感官刺激的简单思考

在洞穴中的人不能够感受到现实世界中真实事物的存在,从而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评判,只能通过碎片化投射出来的影子来了解并不全面的外部世界,也不能进行更好的思考,只能单纯的信赖洞墙上的影子。正如在人们观看网络短视频过程中,网络短视频在直观地呈现场景的同时,还配有声音的情景传递,其所呈现出的感性信息为人们带来了最直接的感官刺激,而且人们不需要过多的时间对网络短视频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深层思考,其本质仅仅是一种抛弃真相与逃避现实的表面快乐和满足。进一步来说,当网络短视频按照其自身的组织方式运行,并且似乎越来越能够满足人们的感官快乐时,也就意味着人们的“独立思考、意志自由和政治反对权的基本的批判功能就能逐渐被剥夺” [8]。另一方面,网络短视频浅思维化易消解人们理性价值观的形成逻辑。网络短视频的快速崛起是资本投资运营与市场需求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资本逻辑的运营下,一些网络短视频披着娱乐的外衣,其信息内容逐渐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裹挟着一些不利于人们理性思维形成的价值观念。

(三) 打破视频“洞穴”的禁锢思维

洞穴隐喻不仅揭示了人们现存的对文化认知的基本状态和不同类型,也显示了人们认识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而且把人的认知层次与人的道德实践层次对应起来,它为我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文化、认识自身提供了深刻而形象的理论模型。提出我们现今所处的文化困境,我们要突破文化束缚,突破短视频文化的价值困境,打破以往文化传播的泛娱乐化、浅思维化。什么样的文化才是真正值得传播的文化?我们应该应用什么样的形式去传播?已经形成的错误的价值观念应该如何去改正?

4. 洞穴隐喻对改善网络短视频的价值困境的启示

我们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中得出了现在短视频文化出现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洞穴隐喻的洞见中得出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 丰富创作类型、调动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

鼓励网民用户以喜闻乐见的创作形式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当前网络短视频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那么我们要想改变这种“洞穴”文化,就要把这种单一的、泛娱乐的、浅显的文化转化成其核心内容是包裹着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不能仅依靠洞墙上的影子传递信息,而是要从每个人全方面入手。以“李子柒”现象为例。网络美食博主李子柒的短视频,在了解广大网民用户喜好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美丽乡村的自然景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等视听场景的呈现,向人们展示了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魅力与质朴的中国乡村生活景象,而由此得到海内外数千万粉丝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作品,李子柒的网络短视频不仅是对当下人们所向往生活的凝练与写照,而且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其次,很多人为了博取流量不惜打扰别人安静的生活,例如:“大衣哥”生活质朴,成名后为了自己的家乡出钱出力,然而很多人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流量,每天夜以继日的打扰别人家的生活,对别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我们要改变类似于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且正确传递这种思想,将最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展示给众人看。网络短视频的网民以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为创作素材,促进网民用户提高原创质量,提升对网络短视频信息内容的辨别能力与思考能力,防止为“虚假流量”“毒流量”提供生存舞台,从而净化网络短视频生态环境。

(二) 完善网络短视频的科学治理、提高其科学性

洞穴里的人不能突破禁锢就是缺乏对事物的科学认知,并且不能通过科学的手段改善现阶段的状态,不敢去打破原有的“平衡”。

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为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而诞生的 [9]。只有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互联网平台进行科学治理,才能将网络短视频有针对性地推送给多元的观看用户,实现合适内容匹配合适的观看用户。网络短视频在内容推送上有着严密的算法,可以快速、精准地帮助观看用户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完成内容创作与内容消费的高效链接,以此实现网络短视频的精准传播。将网络短视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影音识别等科学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更精准推送。优化互联网的治理体系,调动互联网用户的参与度、与短视频发布者积极互动,调动思想思考。加强技术管理与技术研发,从理论层面及时掌握智能媒介的运作机理,从实践层面探究智能媒介工作效能的最大化,构建起精准把握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机协同能力,从而推动网络短视频传播的专业技术发展。

(三) 将网络短视频与主流价值观念融合与发展

网络短视频平台在为主流媒体提供传播空间的同时,能够将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主流媒体的网络短视频不仅要注重时政内容的选择,而且还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入驻抖音引起大家的轰动,很多人不相信其是正规的中央电视台,并且通过多方求证最终得到最后的认证了确实是大众熟知的国家正规媒体。从大家的反应可以看出网民希望能够与国家媒体进行交流,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念能够更好在网民中传递。

在新闻、时政、社会思潮等类型的话题中,主流媒体应打破以叙事报道和影响为主的传统传播方式,提高网络短视频观看用户的参与度与互动性,激发网络短视频观看用户进行深刻审视,从而使网络短视频的信息内容富有价值和深度,同时还应提高主流媒体在网络短视频中的舆论影响力。另外,主流媒体应坚持多平台、多主体的协同合作,有效利用互联网多元化特征实现多渠道传播,从而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

参考文献

[1] [1] 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 詹姆斯•菲泽. 西方哲学史: 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M]. 邓晓芒, 匡宏, 译.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47.
[2] 闵繁盛. “视界”与“影子”——由柏拉图“洞穴隐喻”引发的“投影”思考[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17(8): 44.
[3] 尼尔•波兹曼. 童年的消逝[M]. 吴燕莚, 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5: 4.
[4] 斯蒂芬•贝斯特, 道格拉斯•凯尔纳. 后现代转向[M]. 陈刚, 等, 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10.
[5] 黄一玲, 焦连志, 程世勇. 网络文化“泛娱乐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J]. 湖北社会科学, 2016(11): 175-182.
[6] 约翰•奈斯比特, 娜娜•奈斯比特, 道格拉斯•菲利普. 高科技高思维: 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M]. 尹萍, 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0: 1.
[7] 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严蓓雯, 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110.
[8] 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M]. 刘继,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3-4.
[9] 理查德A.斯皮内洛. 世纪道德: 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M]. 刘刚, 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