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爱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Study of Confucian Benevolence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DOI: 10.12677/ACPP.2023.121014, PDF, HTML, XML, 下载: 208  浏览: 860 
作者: 高 飘: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关键词: 仁爱历史渊源主要内涵当代价值Benevolence Historical Origin Main Connotation Contemporary Value
摘要: 仁爱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随着时代的发展,仁爱思想中“爱人”,“忠恕之道”,“克己复礼”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深入挖掘仁爱思想的内涵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bstract: The thought of benevolence has a deep historical origi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love”,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and “self-denial and courtesy” in the thought of benevolence still have important values of the times in today’s society. Deeply digging into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hought of benevolence will help to improve personal moral cultivation, build a common spiritual home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文章引用:高飘. 儒家仁爱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 哲学进展, 2023, 12(1): 74-77.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014

1. 仁爱思想的历史渊源

早在春秋以前,甲骨文和金文中就使用过“仁”字,《诗经》中“仁”指“亲爱”“慈爱”由此可见,“仁”的思想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仁爱思想的框架基本形成,孔子提出“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周易·系辞》),“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等思想主张,深刻阐释了仁爱思想 [1]。到了汉唐时期,董仲舒对仁爱之说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提出“以仁安人,以义正我”的仁爱主张,将仁爱思想与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合了起来。宋明时期,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施政、为民仅施仁政还不够,还应该施以爱。并且朱熹进一步提出,仁与爱是内核与表面的关系,进一步将仁爱思想推向了纵深。但他同时也认为仁是思想根本,爱是践行仁的途径,仁爱亦有远近、亲疏之分,但亦有层次、个体差异。到了清至民初时期,仁爱思想被赋予了特殊的时代特征,比如,龚自珍提出,施仁政就要推行人人平等的思想,康有为提出“与民同之,自主平等,乃孔子立治之本”(《中庸注》),这一系列的仁爱思想不仅推动了儒学内容的丰富,同时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爱主张也成为了推动中国社会制度变革的主要动力。

回归到“仁爱”二字本身,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仁”字的:“亲也,从人二。忎,古文仁,从千心。仁,外‘尸’内‘二’,古文仁,或从尸” [2]。由此可见,仁和爱是一体的,仁的本质就是爱人。并且从“仁”字的构成结构可以看出,仁和人是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的,表明儒家思想中所追求的仁爱是不可能离开人来讨论的。

2. 仁爱思想的主要内涵

2.1. 爱人

“仁爱”,即“仁者爱人”,可进一步阐述为爱亲、爱众。首先是爱亲,爱亲是仁爱思想的基石,“仁爱”的第一个要义就是要爱自己的家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出生之前,人类在母腹中就吸食着母亲的血液和营养才会慢慢长大,并且在成长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依赖着自己的父母,享有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论语·学而》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也。”这表明仁的根本在于孝,爱心源于孝心 [3]。孝是仁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先做到对自己父母孝顺,才能够将这份“仁爱”推及到社会众人。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始终践行如一的信念,“孝”这一思想涵养了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并且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关于“孝”的故事,一直传诵至今。其次是爱众,仁爱思想并不拘泥于爱亲,爱众也是仁爱思想所强调和传达的价值理念,更加体现出个人所具有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将“爱人”的对象范围扩大化,让周围的人,朋友、同学甚至陌生人都感受到这份“仁爱”,这更深刻体现了孔子不同于他人,超越了传统的小爱。

2.2. 忠恕之道

何为“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忠于自己的内心,面对是非好坏,要分得清看的明。何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要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思考。忠和恕都是推己及人的施仁办法,教导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宽以待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善于接受别人的过错和不完美,不要苛求他人。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为人处事不能只想着自己,要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忠恕之道,虽未提及平等二字,但是却处处体现着平等,只有将对方放置于与自身平等的地位,才能够真正做到“忠恕”,在差异中寻求共同点,肯定人们在地位、权利等方面的平等,以一种通达开阔的视角去审视涉及种种欲望的思想和行为。基于忠恕之道,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容易产生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学会推己及人,懂得尊重别人的看法和主张,做到体谅和宽恕他人,避免强行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别人。

2.3. 克己复礼

何为“克”,即克制战胜之意,“己”主要指自身的欲望,“复”即为恢复之意,要做到“克己”,首先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要懂得尊敬他人。孔子在教育自己的弟子时,总是要求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合理,待人接物是否诚恳。正如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克己复礼”同时也揭示了“仁”与“礼”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思想本质来看,仁与礼,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真正的礼,必包含着“仁”,仁是礼的内在原则,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完全的“仁”也必包含着“礼”,它们就像两个对立面,存在着相互渗透。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冲突问题,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从礼法出发克制自己,自身就能在此基础上达到“仁”,逐渐整个社会也实现“仁”,良好的社会秩序并不是天然形成的,是需要每个人懂得遵循“礼”的基础之上逐步去实现。

3. 仁爱思想的当代价值

仁爱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思想的中流砥柱历经风雨传承千年,其中所蕴含的大智慧,对于现如今公民道德的培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培育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3.1. 提高个人道德素养

“仁爱”思想为全体社会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底蕴。“仁爱”思想着重体现了对人们的道德教化以及社会规范,与现在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遥相呼应,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倡的个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与仁爱思想中对于人们做人做事的道德原则的规范是高度一致的。比如《论语·八佾篇》中写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就说明了“仁”是处世立身的依据和前提。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状,一方面,“仁爱”思想中“克己复礼”与现在社会中“自律慎独”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身处社会关系之中,在很多不自觉的时候,我们总会面对很多选择,这时我们就要懂得要做到克己复礼,时刻警醒自觉,控制好自己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仁爱”思想中所阐释的爱人、爱众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是相一致的,都要求人们要心中长怀感恩之情,不仅感恩父母,也要懂得感恩万物的馈赠,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践行善待万物的自觉行动,有助于个人养成积极乐观的健全人格。个人作为社会组成的单位,只有个人的道德修养真正做到提升,整个社会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仁爱”来涵养全体公民,有助于奠定整个社会的信仰根基,从个人出发,以求最终达到国家层面的完善。

3.2.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

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对精神生活的富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仁爱”思想为丰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生机活力,仁是人们安生立命的根本。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而想要真正能够做到在生活中始终活得自安,就要懂得知仁,行仁,基于此,人们才会逐渐形成坚强乐观的性格,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中华民族始终追求的“仁爱”思想,正是为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供方向遵循。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所形成且不断完善的仁爱思想,是我们在多元文化交织的今天,坚定我们理想信念的重要力量。比如,仁爱思想中所提倡的博施济众、民吾同胞等所传达的友爱精神,不仅对于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样对于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推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更加富足也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3.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各国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深入,全人类之间的关系都变得更加紧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正是要倡导全世界合作共赢,正如仁爱思想所阐释的,从不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谋求合作努力共同发展。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倡导“天下大同”“和而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样的理念,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华民族从不会去掠夺或者侵占别国的领土,即使在国家发展最困难的时期,中华民族也始终秉承着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别的国家共谋发展。除此之外,仁爱思想所主张的厚德载物与现在我们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谋而合,儒家思想提倡爱世界万物,世间万物皆是平等的,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我们人类应该做到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珍爱环境,保护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 史倩. 中华仁爱思想的历史演变、当代价值与时代发展[J]. 理论界, 2021(12): 53-60.
[2] 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161.
[3] 庞惠文, 迟海波. “仁爱”思想融入高校德育路径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 41(1): 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