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Therapy
DOI: 10.12677/TCM.2023.121009, PDF, HTML, XML, 下载: 181  浏览: 388 
作者: 李曼非: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关键词: 腹针疗法薄氏腹针临床应用综述Abdominal Acupuncture Therapy Thin Abdominal Acupuncture Clinical Application Overview
摘要: 腹针疗法是一种以针刺腹部穴位为基础,调节脏腑、气血、经络的新型针法,对脏腑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性,因具无副作用、疼痛度低、疗效好等优点在临床被广泛推广,本文将腹针疗法在头面部、腹部、妇科、四肢关节等方面诊治的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Abstract: Abdominal acupuncture is a new acupuncture method based on acupuncture points in abdomen, which regulates viscera, qi and blood,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viscera diseases. It is widely popularized in clinic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no side effects, low pain and good curative effe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ad and face, abdomen, gynecology and limbs joints.
文章引用:李曼非. 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J]. 中医学, 2023, 12(1): 45-50. https://doi.org/10.12677/TCM.2023.121009

1. 引言

腹针疗法是薄老先生所创立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它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人体的脏腑、气血和经络。薄教授认为以神阙为中心存在一个可能形成于胚胎期的调控系统,是一个被人们忽略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胚胎时期胎儿从脐带获取营养物质,出生后获取营养的方式改变,但脐周输布气血滋养脏腑的功能仍存在,所以该系统(神阙系统)从胎儿形成时就与脏腑就有着紧密联系,其形成特殊性,决定了腹针在治疗脏腑疾病中所具有的重要性 [1]。

腹针疗法可通过针刺腹部引经气来治疗局部疾病,还能对疾病进行宏观调控,使机体整体达到平衡状态,使用时还能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点 [2]。因其无副作用、疼痛度低、疗效好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涉及多个系统疾病的治疗,现将近年来腹针在临床上的应用综述如下。

2. 神经系统疾病

2.1. 失眠

周翀等 [3] 应用腹针疗法结合传统时间针灸治疗睡眠障碍症患者43例,并根据所属证型随证配穴,经治疗观察,腹针合传统时间针灸治疗优于传统体针治疗,具有良好疗效。刘一然等 [4] 的研究纳入83例被确诊为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病人,其中44例采用腹针加用艾灸治疗,并与只用艾灸组相比较,疗程为4周,结果提示腹针和艾灸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

2.2. 面瘫

张倩等 [5] 运用腹针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58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H-B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提示腹针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且不良作用小,值得推广。李志彬等 [6] 的研究纳入6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观察组采用腹针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显示腹针治疗能改善面部的血流,促进炎性吸收,加快面神经水肿的清除,疗效较常规针灸更好。

2.3. 中风后遗症

张贵锋等 [7] 治疗3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合薄氏腹针治疗,随证加减穴位,治疗4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0%,结果证实二者协同作用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有显著疗效。贾一波等 [8] 运用薄氏腹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12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HS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张娥铿等 [9] 用腹针疗法治疗56例卒中抑郁症患者,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100.00%显著好于对照组89.29% (P < 0.05),认为腹针疗法对卒中后抑郁症疗效确切。

3. 消化系统疾病

3.1. 便秘

毛丽等 [10] 运用电温针薄氏腹针穴治疗阳虚秘患者64例,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各项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 < 0.05),结论电温针薄氏腹针能改善阳虚秘患者便秘症状。易珍等 [11] 所做的研究纳入60例经诊断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老年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为主,观察组采用鍉圆针定量痧疗术进行辩证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不及观察组,结果表明该疗法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病痛。

3.2. 慢性胃炎

邓玫 [12] 纳入90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口服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加用腹针治疗,针刺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等穴位,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确切,表明使用薄氏腹针治疗症状改善明细。孙令军等 [13] 运用药物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68例,并与药物加用薄氏腹针治疗72例作为比较,结果提示薄氏腹针对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有确切的疗效,是一种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有效方法。

3.3. 腹泻

陈红等 [14] 利用腹针“调脾气”、“引气归元”治疗43例慢性腹泻患者,并与体针治疗35例作对照,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果提示腹针对慢性腹泻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疗效确切。覃武海等 [15] 的研究中共纳入215例诊断为脾气亏虚型慢性泄泻的病人,运用腹针加灵龟八法进行治疗,并与给予复合乳酸菌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2周后,结果显示腹针加灵龟八法疗效优于对照组。

4. 妇科疾病

4.1. 痛经

赵铭峰等 [16] 的研究共纳入68例原发性痛经病人,随机分为腹针组34例,与体针组34例进行比较痛经积分,结果提示薄氏腹针疗法比体针组临床效果显著,更能减轻患者疼痛,被其接受。刘春泥等 [17] 纳入6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病人,对照组30例患者口服艾附暖宫丸治疗,并与治疗组运用腹针和温经汤口服治疗进行比较,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疼痛症状积分分数,结果表明腹针和温经汤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确切。袁宏伟等 [18] 采用腹针和体针两种治疗方式治疗40例原发性痛经病人,结果显示长期治疗腹针组有效率较传统针灸治疗疗效确切,短期内两者均有效。

4.2. 慢性盆腔疼痛

徐继辉等 [19] 将60例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慢性盆腔痛湿热瘀阻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结论提示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治疗效果好。向东方等 [20] 运用薄氏腹针治疗48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按疼痛数字分级法为疗效标准,结果表明薄氏腹针能有效改善盆腔疼痛程度及性质,特别适合于疼痛性疾病患者。

5. 骨科疾病

5.1. 颈椎病

近年来,由于工作、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缺乏运动等因素影响,导致颈椎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梁宇 [21] 采用腹针治疗颈型颈椎病63例,并设对照组63例予传统治疗,结果提示腹针疗法较传统针灸可有效治疗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童翔等 [22] 的研究纳入298例颈型颈椎病,对照组149例采用传统推拿治疗,观察组149例加用腹针治疗,共治疗1个月,结果提示腹针加传统推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推拿治疗。薄聪雁等 [23] 采用腹针对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腹针疗法,并与72例电针加用夹脊针治疗进行比较,发现腹针治疗前后VAS分数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5.2. 腰椎间盘突出症

何建新等 [24] 应用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按WHOQOL-BREF量表进行评分,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腹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苏静等 [25] 的研究运用腹针加腕踝针对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治疗,提出其能迅速有效地缓解疼痛,对改善腰椎功能也有很好的作用。

5.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王成研等 [26] 采用腹针与传统针灸相结合的方法,对1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进行了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证实腹针与传统针灸相结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明确的临床效果。国郑 [27] 采用腹针与温针结合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疗法组与温针疗法相比,疗效显著降低,结果表明腹针加温针疗法可使疗效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刘娜等 [28] 对6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体针局部取穴和腹针疗法,体针组按《针灸治疗学》中膝关节痛治疗取穴:内外膝眼、鹤顶、足三里、梁丘、阳陵泉、膝阳关进行治疗,腹针组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大横(双侧)、滑肉门(患侧)、外陵(患侧)、气旁(患侧)、下风湿点(患侧),并结合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了腹针治疗,结果显示,腹针对疼痛的缓解效果比体针更好,都能有效地改善膝关节功能活动。

6. 其他疾病

6.1. 糖尿病

杨媛等 [29] 采用薄氏腹针疗法,将肥胖2型糖尿病60例,随机分成药物组和腹针组30例,药物组服用常规降糖药,腹针组以药物组为主,腹针组以引气归元、腹四关、天枢、大横、气穴等穴为一疗程,腹针组的有效率93.3%,均较药物组好,说明薄氏腹针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6.2. 类风湿性关节炎

吕善广等 [30] 采用“引气归元”加“腹四关”的方法,对104例RA病人进行了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总得分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薄氏腹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确的疗效。李吟侠 [31] 纳入66例确诊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疗法,治疗一个疗程后,结果发现腹针疗法对于活动期的类风湿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可以减轻其引起的疼痛和相关的症状。

6.3. 心理疾病

吴焕林 [32] 用薄氏腹针治疗抑郁症,采取腹针“引气归元”法针刺腹部穴位,运用HAMD进行评分,总有效率为85%,腹针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姜浩等 [33] 将80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腹针和程氏三才针,对照组只用腹针,结果显示程式三才针与腹针配合治疗组的有效率较对照好,腹针结合程氏三才针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肯定。于红娟等 [34] 应用薄氏腹针对68例产后抑郁症病人进行了治疗,取引气归元、气穴、气旁等穴,每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间断3天进行一疗程,6次,有效率92.6%,证实腹针疗法对产后抑郁由较好疗效。

7. 小结

薄教授提出的腹针疗法以中医理论特色、神阙系统、经络系统、脏腑理论为主要理论,阐述了脏腑与腹部在生理及病理之间密切相关,针刺腹部穴位可以调理脏腑阴阳平衡。综上所述,发现腹针作为新型针刺疗法,对大多疾病均能发挥其作用,不仅能单独治疗,还能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提高疗效,并且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尽管在临床上有较多的应用、研究及报道,但是对于某些慢性病和疑难病,尚缺少大样本的资料和长期疗效观察,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今后应多提供疾病的治疗新方法及思路,尽量实现针灸的规范化,强化机理的研究,以达到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的目的,使腹针疗法能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薄智云. 神阙布气说与腹针的关系[J]. 北京中医, 1993(4): 13-14.
[2] 薄智云. 腹针的临床应用[J]. 北京中医, 1992(6): 44-45.
[3] 周翀, 黄玲. 薄氏腹针配合灵龟八法治疗睡眠障碍症43例[J]. 广西中医药, 2018, 41(3): 40-42.
[4] 刘一然, 周薇. 腹针联合艾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1(4): 552-557.
[5] 张倩, 伊天爽. 腹针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22, 37(16): 2995-2997.
[6] 李志彬, 廖健民, 黄文彬. 腹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 13(4): 129-131.
[7] 张贵锋, 黄泳, 曾统军.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薄氏腹针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J]. 针灸临床杂志, 2014, 30(4): 29-31.
[8] 贾一波, 冯先霞, 罗凯, 周友龙.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5): 78-79.
[9] 张娥铿, 王婧, 张瑾. 腹针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 2016, 31(10): 1623-1625.
[10] 毛丽, 王薇, 张真瑜. 电温针薄氏腹针穴治疗阳虚秘32例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 29(15): 109-111.
[11] 易珍, 赵刚, 叶稳田. 腹针治疗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 2021, 27(23): 119-120.
[12] 邓玫. 薄氏腹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22): 66-67.
[13] 孙令军, 苏强, 郎萱. 薄氏腹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140例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6(3): 312-313.
[14] 陈红, 陈小刚, 刘元, 朱志强, 吕春燕, 程少威, 赖克道. 腹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0(7): 85-86.
[15] 覃武海, 刘辉华, 陆石俊. 腹针结合灵龟八法治疗脾虚泄泻110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 23(10): 30-31.
[16] 赵铭峰, 王聪, 陈秀华. 薄氏腹针治疗原发性痛经34例临床观察[J]. 新中医, 2014, 46(10): 175-177.
[17] 刘春泥, 张玲丽, 沈俭. 腹针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J]. 中国现代医生, 2021, 59(20): 135-138.
[18] 袁宏伟, 俞立丰, 袁青晨, 张云舒, 李欣蔚, 刘云霞. 腹针分期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0, 12(6): 48-50+59.
[19] 徐继辉, 杨建华, 屈少彬. 薄氏腹针联合中药封包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慢性盆腔痛湿热瘀阻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35): 113-114+117.
[20] 向东方, 梁雪芳, 陈秀华. 薄氏腹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48例[J]. 陕西中医, 2008(3): 337.
[21] 梁宇. 腹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 内蒙古中医药, 2021, 40(12): 108-109.
[22] 童翔, 钱挺, 辛彦萱. 薄氏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新中医, 2020, 52(6): 138-140.
[23] 薄聪雁, 杨军, 唐莹莹. 薄氏腹针治疗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C]//中国针灸学会. 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 2019: 307-310.
[24] 何建新, 林伟容, 陈俊琦, 黄泳, 王升旭, 林欢欢, 陈海旋. 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2, 31(7): 501-504.
[25] 苏静, 沈素娥. 腹针加腕踝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1, 30(10): 691-692.
[26] 王成研, 王琢琳. 腹针结合常规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21, 37(3): 135-136.
[27] 国郑. 腹针结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10): 175-176.
[28] 刘娜, 蔡承穆, 丁艳亭, 魏良燕, 李多多, 赵晋昕, 杜琳. 腹针对虚寒性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13(10): 1410-1413.
[29] 杨媛, 刘云霞. 薄氏腹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 2015, 35(4): 330-334.
[30] 吕善广, 刘昊, 杜嘉, 阮晨, 张伟波, 冯培培, 张艳艳. 薄氏腹针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对ESR、RF及CRP水平的影响[J]. 中国针灸, 2021, 41(9): 999-1002.
[31] 李吟侠. 腹针刺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33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 19(16): 32+68.
[32] 吴焕林.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抑郁症临床分析[C]//首届腹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出版者不详], 2005: 162-164.
[33] 姜浩, 王铁云, 李海燕, 师钢毅, 宋斌, 杜娟娟. 腹针疗法结合程氏三才针法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J]. 新中医, 2019, 51(8): 218-220.
[34] 于红娟, 张巍, 王晓光. 腹针治疗产后抑郁症68例[J]. 上海针灸杂志, 2015, 34(3): 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