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与超越
Criticism and Transcendence of Marx and Engels’ Thought of Common Prosperity to Utopian Socialism
DOI: 10.12677/ACPP.2023.121028, PDF, HTML, XML, 下载: 346  浏览: 874 
作者: 李梦佳: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关键词: 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与超越Utopian Socialism Marx Engels Criticism and Transcendence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建立在他们对16至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与超越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的缺陷,深刻透视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引起的阶级矛盾激化的现状,在对时代背景剖析过程中形成共同富裕思想,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步骤以及阶段性的实现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成和发展共同富裕思想的过程中做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与批判性和建构性相结合,对如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Abstract: Marx and Engels’ thought of common prosperity is based on their inheritance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utopian socialism of Britain and France from the 16th to the 19th century. Marx and Engels overcame the utopian defects of utopian socialism, profoundly reveal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nsification of class barriers caused by capitalist private ownership, and formed the thought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feasible steps and the phased realization process. In the process of forming and developing the thought of common prosperity, Marx and Engels achieved the combination of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theory and practice, criticism and construction,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realizing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all people today.
文章引用:李梦佳.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与超越[J]. 哲学进展, 2023, 12(1): 147-153.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028

1. 引言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创立,同16至19世纪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空想社会主义者最早出现在16世纪初期,其代表人物托马斯·莫尔、托马斯·闵采尔和托马斯·康帕内拉要求废除私有制、进行人人劳动、社会产品按需分配,构建了未来共同富裕社会的一个粗糙轮廓;18世纪法国兴起了一场启蒙运动,出现了以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为代表的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脱离以往虚无缥缈的幻想,主张用法律条文的形式来构建未来社会,使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具有了制度性色彩;19世纪英国诞生了克劳德·昂利·圣西门、夏尔·傅立叶和罗伯特·欧文三位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和道德观念的批判为无产阶级劳动者描绘了一个人人自由平等富裕的理想社会状态。三个阶段以来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理想社会的理论成为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在一定程度上空想社会主义者建构了未来理想社会状态的初步轮廓,并在发展中使其具备了制度性与条文性的特点,但是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仍然停留在空中,只是单纯地从头脑中幻想出来的理论,还不是完善的理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精华,将建立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放到社会现状中去,指明未来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阶段性”的进程,并在探索理论的过程中付诸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做到了超越,做到了特殊性和普遍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和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结合,为后来马克思主义者探索共同富裕实现问题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2. 16~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理论建构

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积累发展,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使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日渐严重,资本给资本家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无产阶级劳动者带来了黑暗,无产阶级劳动者进入了无止尽的被剥削、被压迫的黑暗历史。基于此,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尽管这种理想社会脱离实际,带有空想性质,但是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对未来构建人类理想社会所建构的诸多理论,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建立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共同富裕思想提供了理论来源。

2.1. 16至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6至17世纪诞生了托马斯·莫尔、托马斯·闵采尔和托马斯·康帕内拉三位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吸收并转化柏拉图思想和当时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追求公有制、公平正义和按需分配的理想状态,构建了共同富裕社会的粗糙轮廓。

托马斯·莫尔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人文主义者之一,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先行者,在《乌托邦》一书中,他描绘了一个“羊吃人” [1] 的残酷现象,用模糊的语言描述了当时穷苦劳动者被剥削和欺压的悲惨现状,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政治生活的黑暗以及资本家企图凭借资本的优势完全征服无产阶级的丑恶嘴脸,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社会两极分化现象的万恶之源。为此,莫尔设想建立一个公有制社会,并把它称为“乌托邦”社会,物质充足,产品种类丰富,社会财富的分配实行公有制,没有阶级压榨和压迫,这些特点构成其主要特征,同时也成为莫尔共同富裕思想的集中体现。

闵采尔是当时德国农民起义的领袖和城市贫民的宗教改革家,他主张建立废除当时的剥削制度,设想建立一个没有阶级之分、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平等的“千载太平天国”,体现了其共同富裕的思想。闵采尔的改革思想具有“共产主义”的萌芽,恩格斯曾对其思想评价道:“自闵采尔以后,在每一次的民众大骚乱中都出现这种‘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直到它渐渐与现代无产阶级运动合流为止。” [2]

继《乌托邦》问世大概100年后,另一本社会主义著作——《太阳城》在意大利空想社会主义者康帕内拉手中完成,书中包含着有关共同富裕思想的观点。康帕内拉通过对“太阳城”的描绘,展示了正义、幸福和富裕占统治地位的理想社会:第一,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前提;他认为只有公有制才能够保障人人享有公平正义的权利,在公有制这种社会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才最终不复存在,阶级对立的鸿沟终将被完全消除,真正实现物服从于人,把人真正从现实世界中解放出来,才能保证人们在生产资料公有的前提下通过自身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第二,普遍的义务劳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劳动前提;康帕内拉共同富裕思想的特色之处,在于他看到了义务劳动和科学技术对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3]。一方面,在他所构想的太阳城中,全民参与劳动,自觉服从分配,并且人们参加劳动是与自身的个人兴趣结合在一起的,人们是在自己兴趣的驱使下进行劳动和履行义务的。另一方面,相对于落后的自然生产而言,康帕内拉看到了先进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的重要性,并且主张用大机器生产代替落后的人工劳作,以此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第三,普遍的义务教育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教育前提;义务劳动和科学技术促进共同富裕社会的实现,那作为生产主体的人就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为此康帕内拉主张在国家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实行教育公平。

分析莫尔、闵采尔和康帕内拉对未来社会提出的理论主张,可以看出无论是莫尔的《乌托邦》,闵采尔的“千载太平天国”还是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都蕴含着未来共同富裕的思想,成为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2.2.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18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启蒙运动,法国作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也成为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中心。相比于16、17世纪,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开始摆脱对未来社会虚构的幻想,初次使用“法典”的形式来阐述未来理想社会的模式,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在《自然法典》和《巴齐里阿达》之中,摩莱里阐述实行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把劳动看作人类本性的自然要求,社会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以及实行按需分配。在《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马布利认为私有制是一切不平等现象的万恶之源,并且提出要用法典的形式来描绘未来社会模式,主张通过设立法律来对社会进行改造进而达到理想社会。作为18世纪平等派的领袖,巴贝夫的思想并没有形成著作,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大部分散见于他给游人的书信以及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中。在对未来新型社会制度的勾画中,巴贝夫提出要实行计划经济,利用机器进行社会生产,还提出要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新型社会的思想。

纵观18世纪法国当时的社会生活,空想社会主义者已不再使用乌托邦式的文字描写模式,而是直接利用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理性主义和人性论,着重从理论上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另外具有特色的是,使改革旧社会、构建理想社会的蓝图具有了制度化和法律化的色彩,使空想社会主义发展成为“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

2.3. 19世纪前期西欧空想社会主义

到了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既给资产阶级带来巨大的生产力,也给无产阶级带来无情的剥削,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日益拉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催促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最高潮,代表人物主要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恩格斯曾说:“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 [4] 基于对无产阶级痛苦遭遇的同情,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和道德观念的批判为劳苦群众建构了一个人人享受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社会,这些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共同富裕思想的雏形的主要表现。

圣西门的先进之处在于他提出和谐社会思想,设想未来社会是一种“实业制度”,高度重视劳动的重要性。圣西门认为社会的财富是人人创造、人人享有的,人们应该发挥人的自然本性为社会创造财富来获得生活资料,生活资料的多少取决于个人才能与贡献的多少,这一观点后来被概括为“按能力计报酬,按功效定能力”的原则。圣西门的共同富裕思想孕育着按劳分配思想的萌芽,为马克思恩格斯处理生产关系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傅立叶的共同富裕思想体现在批判绝对的平均主义,同时发展了圣西门的按劳分配思想,认为个人收入不应该单独按着劳动这一比例分配,而是按劳动、资本、能力三者的比例来分配。更重要的是,傅立叶提出“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乐生的需要” [5] 这一论断,如此既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也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且傅立叶用“协作制度”或“和谐制度”来代替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未来社会中,工农结合、共同劳动、人人均等。

欧文的共同富裕思想体现在他的“公社制度”中,他主张建立合作工厂,认为工厂制度是革命的起点,由于欧文的“公社制度”理论适用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建立的前提下,与当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制度不相符合,所以欧文的工厂制度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值得赞扬的是,欧文在他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总结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缺陷,对私有制形成了完整的认识,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当时英国社会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的最终源头,为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英国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把矛头直指私有制,为人们设想了一个美好富裕、没有阶级剥削压迫的社会,他们所构建出来的理想社会已经具备了共同富裕思想的一些萌芽,包含了其中一些基本特征,为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前提。

3.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与超越

空想社会主义经过三个世纪的发展,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是这种设想只是从主观意愿出发,如何让这种设想成为现实,他们却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没有真正使共同富裕理论付诸实践。并且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将所有的愿望寄托在统治阶级手中,希望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来建造理想社会,所以他们的理论只能沦为“空中楼阁”,最终流于空想。正因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的空想性,才使马克思恩格斯超越他们成为必然。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与他们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与超越是离不开的。

3.1. 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中逐步形成共同富裕思想

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和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现实的个人”的重要性,并把生产活动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并没有把实现共同富裕的希望寄托于劳苦大众尤其是无产阶级,而是寄托于上层富人和统治者;第二,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空前发展,资本主制度最终要被更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批判私有制,但他们并没有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而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幻想构建乌托邦社会;第三,马克思恩格斯从经济实事出发,强调无产阶级只有消灭资产阶级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打破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政权,才能向共同富裕社会过渡。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阐释,指出“现实的人”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一切两极分化现象的根源,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是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一步,加深了对共同富裕的深刻理解,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3.2. 在高呼革命“宣言”中系统阐述共同富裕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将唯物史观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批判现存社会,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周期性带来经济危机,并初步认识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一,阐明共同富裕的享有主体是“绝大多数人”,指出无产阶级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是享有者;第二,共同富裕不光包括物质生活还包括精神生活;第三,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是建立公有制,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为实现人的解放创造条件;第四,共同富裕的最终旨向是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6]。16世纪莫尔所设想的乌托邦社会依靠的是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生产,没有看到先进社会生产方式的作用;18世纪由于法国封建主义特征依旧明显,空想社会主义超越了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坚持以和平手段改造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无产阶级贫困大众给予同情,却用超阶级的观点呼吁社会上层人物乃至统治者用和平的方式去改造社会,完全忽略无产阶级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共同富裕实现的条件、共同富裕实现的主体、共同富裕实现的途径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脱离社会现实、虚幻性和超阶级性的局限,使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日益全面。

3.3. 在论述共产主义社会中深化对共同富裕实现道路的认识

马克思在批判拉萨尔机会主义时写下了一部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哥达纲领批判》,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论证,马克思构筑起了共同富裕思想的内容结构,同时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所造成的现状批判中,阐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人人得以享受社会利益的新型社会。

在书中,马克思指出,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拉萨尔回避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谈劳动,将资产阶级条件制约下的劳动当作人类所有财富的主要来源,实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掩盖了“资本”雇佣劳动的剥削本质。马克思认为私有制下,劳动者获得生活资料的唯一途径就是受雇于资本家,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劳动者创造的劳动成果全部被资本家所占有。第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拉萨尔一味地强调“公平分配”,实际上只是小资产阶级分配理论,仅仅停留在分配表面,没有深入到决定分配的经济关系层面,这样就无法从根本上铲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成为了空想。马克思首先从生产决定分配的原理对拉萨尔进行批判,认为拉萨尔颠倒了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机会主义观点。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必然会引起两极分化严重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随着新的社会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异化劳动逐渐消失,劳动不再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享乐的一种活动,进而推动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第三,共同富裕是一个分阶段进行的动态发展过程。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克思也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设想,但是这种设想的实现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根据当时社会实际“阶段性”地实现。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个阶段由于物质生产力的限制还只是按劳分配,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最高阶段,则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按需分配,体现了共同富裕实践过程中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三个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最大缺陷是没有立足当时所能达到的物质条件,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路径,最终沦为空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和《哥达批判纲领》中,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共同富裕的制度前提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依靠无产积极夺取政权,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三个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做到了继承与超越。

4.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与超越的价值意蕴

共同富裕,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追求的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与超越,为如今构建共同富裕社会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4.1.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丰富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

“共同富裕”是一个价值性规范,不能被准确勘测、衡量,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们所愿景的未来美好社会的一种寄托,是对未来社会状态所提出的崇高目标。作为一种普遍性规范,通过对私有制的批判,对劳苦群众的同情,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指引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为之奋斗。与空想社会主义不同的地方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克服了空想,将其可行性与现实性体现在他们的著作中。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未来“最先进国家”提出了“十条措施” [7];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论述了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资本的“逐利性”所带来的社会动荡,论证了共同富裕实现的必然性;在《哥达批判纲领》中,马克思通过对萨拉尔机会主义的批判提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以及具体的经济分配模式 [8],有力地论证了共同富裕的可行性。作为一种特殊性规范,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生产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9],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并不是具体的结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并且在运用时要与自己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普遍性为特殊性提供理论指导,以特殊性为普遍性提供现实路径。

4.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保持共同富裕思想的内在活力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构想仅仅是从空想出发,只存在于理论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是一种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是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是丰富全体社会成员精神世界的实践。

实践性使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富裕思想脱离理想色彩。空想社会主义者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也对未来理想社会做出美好愿景。莫尔在《乌托邦》中,描述了一个物资充裕、财产共有的乌托邦社会,但是莫尔描述的乌托邦是一个封闭的岛国,里面的人口结构和地理环境不会发生变化,这样这个社会存在就是一方静止的池塘,社会生产力不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失去了基本的动力条件,并且莫尔所描述的理想社会是依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手工业发展的,失去了普世价值;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中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人们的义务劳动和义务教育,但是太阳城里却没有发达的科学技术来支撑社会的发展;18世纪由于法国的封建主义色彩浓厚,无产阶级解放不具备一定的条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幻想超越了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当时英国社会政治生活的黑暗,并且欧文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尝试建立合作工厂来改造旧社会,由于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制度,最终失败。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痛恨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同情劳苦大众,但是他们的思想缺乏实践应用价值,最终沦为空想。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背后的经济根源,预测到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必然引发社会动荡,并且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私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障碍,私有制是资本家获取资本的通行证,是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的导火线,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实现共同富裕无疑是天方夜谭。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冲破空想的枷锁,带领着全世界无产阶级推翻私有制的压迫,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去,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探索共同富裕的进程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

4.3. 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创新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意义

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是从批判性的角度来阐述的,批判直接对勘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引起的贫困现象及其制度根源。为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社会需要向前发展时,资本家雇佣劳动者从事社会生产,劳动者为了获得收入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但是劳动成果全部被资本家占为己有工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资本家通过资本周转扩大生产,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延长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方式压榨劳动者,工人的贫困日益加剧。无论工人如何辛苦地劳作,都不会改变贫困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解放只是国家和资本家获得了解放,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也就成为了必然。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又从建构性的角度来阐述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废除私有制之后,无产阶级实现了与其他群体利益的一致性,但是,破除旧的制度体系就要建立新的制度体系,以此来构建一个全新的社会机体。基于此马克思恩格斯从多个方面建构了未来社会的基本走向:在政治关系上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联合起来”,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在社会所有制关系上推翻资产阶级私有制,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关系中消除异化劳动带来的不公,实现未来社会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在社会产品的分配关系中铲除资本雇佣劳动的分配方式,实现一开始有差别的“按劳分配”到最后人人共享社会产品的“按需分配”。

5. 总结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16~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肩膀之上,从国内社会实际出发,针对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对空想社会主义完成了继承与超越,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的历史局限。马克思恩格斯将理论运用到了社会实践中去,创新发展了共同富裕思想,做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以及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对如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M]. 戴镏龄,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0: 44.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0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1: 21.
[3] 康帕内拉. 太阳城[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9.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18.
[5] (德)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5: 29.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422.
[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2-53.
[8] 潘斌. 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哲学逻辑及其当代价值[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2): 76-84.
[9]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