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新闻标题英译
Study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News Headlin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DOI: 10.12677/ML.2023.111011, PDF, HTML, XML, 下载: 387  浏览: 775 
作者: 李健民, 姜依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 广州
关键词: 新闻标题生态翻译理论翻译News Headline Translation Eco-Translation
摘要: 新闻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条新闻点击率的高低往往跟标题的选择有很大关系。一方面,为了吸引读者,新闻标题应力求新颖。而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版面的要求,它又必须精炼简洁。为了提升新闻标题对国内外读者的吸引力,本文试图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结合其相关的理论来探究新闻标题翻译的方法。从生态翻译学领域的相关理论出发,翻译新闻标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适应新闻标题翻译的生态环境;二,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做出选择。生态翻译学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刷新了人们对于翻译研究的认识,对于新闻标题英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 News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our life, and news headline is the soul of news coverage. On the one hand, novelty is required in a news headline to attract read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essence of news needs to be extracted for publication. To attract foreign readers, this paper aims to look into how to translate news headlines based on Eco-translatology and other relevant theories. The author holds that two important steps are involved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news headlines: firstly, it is translator’s adaptation to the eco-environment of news translation. The second is the adaptive selection of translators, namely, the analysis and choices made between language dimension, cultural dimension and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translation, translators can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n the translation of news headlines. Thus, both the skills of translators and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will be improved,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文章引用:李健民, 姜依玲.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新闻标题英译[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 76-8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011

1. 引言

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很多老百姓开始对精神层面有所追求,新闻便成为了人们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重点。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重要组成要素,标题作为新闻报道的“眼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报道的点击率,所以说,准确、简洁的新闻标题翻译尤为重要 [1]。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人学习英语的数量与日俱增;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的发展情况。于是媒体行业抓住了这一契机,开始推广中英双语媒介,让中国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方便快捷地学习英语;与此同时,我们也吸引了一大批想要了解中国的外国读者。为了吸引更多的英文读者,译者在翻译新闻标题时可将生态翻译学相关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中,着重关注读者反映,在复杂的翻译生态环境中来进行选择和适应的交替,从而给读者呈现出最佳的译文 [2]。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研究新闻标题的英译,通过“三维”转换法,译者可以有效地选择和判断适合英语新闻标题翻译的生态环境,充分拓展新闻标题英译的新视角,丰富生态翻译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3]。

2. 生态翻译学介绍

由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学术界思想碰撞的火花激增,“生态翻译学”这一概念也应运而生 [4]。该理论涉及生态学和翻译学两个学科的诸多方面,国内外学者从生态学的角度给予翻译新的研究视角,以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选择/适应”为原型,研究的主题是“翻译即适应与选择”,其核心为“以译者为中心”。生态翻译学能够以全新的方式对翻译研究做出解释,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生态翻译学理论从适应和选择的角度阐述了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标准 [5]。对于一个翻译剧本来说,其多维度改编与选择性改编的结合程度越高,其融合性就越好。该领域的学者认为,译文整合标准越高,质量越上乘 [6]。该理论自问世以来深受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青睐,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3. 新闻标题翻译的生态环境

“翻译活动中除了译者以外所涉及的一切皆是翻译的生态环境” [7]。社会、读者和作者是新闻英语标题翻译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使得中国老百姓对国内外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互联网和媒体行业也抓住了这一发展契机,开发了一系列方便快捷、形式多样的新闻移动APP、官微和微博等新媒体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一则好的新闻标题要做到形式简洁明快,用最少的文字将新闻中的信息告知读者。所以风格独特、吸人眼球的新闻标题确实能增加新闻的阅读量。新闻标题的英译需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和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译者须在不改变新闻内容的前提下将标题提炼出来,既可以向读者传达新闻信息,又保留了目标语的语言特色。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做出的适应原文与选择译文的交替转换是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新闻标题英译研究的关键,所以运用生态翻译学相关理论来指导新闻标题翻译对于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8]。

4. “三维”转换视角下的新闻标题翻译

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适应与选择的统一 [9]。译者只有适应多维度的生态环境,在文化维度、语言维度和传播维度之间进行动态选择,才能翻译出吸引人的新闻标题。顾名思义,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必须在不忽视文化和交际维度的前提下,实现对语言维度的适应和选择。因此,译者须更多地关注目标读者的感受,从整体出发,实现文化、语言和交际这三个维度的统一 [10]。

(一) 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体现在语法、词汇、修辞等不同层面上,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层次、阶段和方面 [11]。新闻标题的一大语言特点在于简单直白,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把握其特点,选择的翻译方法也应该要凸显原标题中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 [12]。

例1习总书记接见全军新调整组建的84个军级单位主官并发布训令

译文:China reshuffles 84 corps-level military units (新华网)

在不熟悉新闻内容的情况下,新闻里出现的时态通常给读者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其次,英语新闻标题中不定式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指代将来时;而新闻一般报道已经发生的事或正在发生的事,此处不宜选择将来时。例1中“reshuffle”一词用是现在时,表示对一般事实的陈述,有助于吸引读者兴趣,增加对新闻标题的理解。译者在翻译时选择性地删减了原中文标题中一些次要的信息,只把最关键的信息保留了下来。

例2国产大飞机首飞在即C919完成首次高速滑行

译文:China-made C919 passenger jet to take off soon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表达和形式上千差万别,所以这要求译者在英译新闻标题时既要兼顾英文表达的习惯和特色,还要将原标题的意思传达到位。“国产大飞机”指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飞机,译者通过直译的方法即将其翻译为“China-made passenger jet”,时态为将来时,符合原标题的内容。译者如若将这一标题按照中文标题的语序译出,会给读者一种拖沓沉闷的感觉,字符过多,不符合新闻标题的规范。

例3习近平将出席并主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活动

译文:The 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o be held on May 14 and 15

译者从语言维的视角,适当调整了例3英文标题的选词。英文标题为了体现其客观性、简洁性和准确性,一般会将多余的修饰成分省略,而中文修饰语的使用较为普遍。为了避免英文标题冗长,可将“相关活动”这一部分在英译时删减。“一带一路”的官方翻译是“Belt and Road”,所以要避免直译。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中英文的音节和字符都不尽相同,在翻译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将主要信息提炼出来,尽可能详尽完整地综述新闻要点 [13]。

(二) 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在新闻标题翻译时,译者必须考虑文化因素 [14]。中国学者胡庚生也曾提出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可以反映不同的文化。翻译活动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译入语文化的可接受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翻译过程,影响着译者对译文的判断和表达。只有当译者确保目标读者能够充分理解译文的内容时,才能算是成功的翻译。笔者将以几个新闻标题为例,分析新闻标题对文化维度的适应。

例4《西游记》导演杨洁去世网友哀悼:斯人已逝经典长存

译文:Director of memorable TV drama “Journey to the West” dies (中国日报)

《西游记》这一部作品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宜。“《西游记》”英译名比较常见的有两个:Journey to the WestPilgrimage to the West,其在国外还是有一定量的忠实读者。而在这条新闻里,“《西游记》”指的是一步影视作品,如果不加以说明的话可能会给读者在理解上造成一定的负担。考虑到新闻标题的特殊性,译者在翻译时保留了原标题的主要信息,省略了细枝末节的要素。由于新闻标题须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原标题中“斯人已逝 经典长存”等表达在译入语中就没能再现。

例5淘宝再上美国“恶名市场”榜

译文:US Puts China’s Taobao Shopping Website back on Blacklist (环球网)

例5中出现的“淘宝”是中国的一个线上购物平台,和美国的亚马逊商店有些类似。但是大多数英语读者对这一网购平台并不熟悉,如果译者在翻译时不添加成分来解释“淘宝”一词,那么读者就会因此而放弃点击。出于“文化维”的考虑,译者将标题做了适当的调整,在“淘宝”一词后添加“shopping website”来加以说明,从而将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英文读者,这样一来新闻点击率也高了。

例6“天下第一锅”亮相潍坊口径8米可容40人围坐

译文:Massive hot pot unveiled in East China, can serve up to 40

例6中,“天下第一锅”指中国所特有的大型火锅,原标题中出现了两个数字,而译者在翻译时将“口径8米”这一部分省去,目的是为了不给读者造成错觉,简洁明了地介绍了这口锅的功用;“潍坊”是山东省的一个市,译者在翻译时直接用“East China”来代替,减少了读者的阅读障碍。

(三) 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实现两种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是译者的职责所在。没有交际功能的信息都是没有意义的。而翻译作为一种以交流为目的的活动,其交际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新闻报道已经成为国际传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新闻标题的翻译必须适应目标语的交际维度,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新闻标题的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揭示了报道的主题和阅读的预期;除了要实现新闻标题通俗易懂的特点以外,还要体现出自身的特色,体现新闻标题的交际功能。

例7 7岁无臂男孩成双优生

译文:Finding strength through adversity (中国日报)

上述例子的主语是“男孩”,其余的都是些修饰成分。译文只是将新闻中的信息尽量完整地展现出来,传达原标题的交际意图。“7岁”,“无臂”,“双优生”等修饰信息在译文中均未出现,译者甚至连改变了原标题的句式和主干信息。由于中英文读者阅读习惯的差异,中英文标题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信息的提炼也会有所差别。如果按照汉语标题的语序把信息全部译出,会影响英文标题的交际功能。

例8“箭”在弦上天舟一号20日至24日择机发射(新华网)

译文:China’s first cargo spacecraft Tianzhou-1 to be launched

“箭在弦上”是一中国成语,通常比喻势态到了十分紧张的时刻,一触即发。汉语和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方式截然不同。英文读者习惯于客观事实的陈述,无须过多华丽的辞藻,而汉语读者的喜好更英语读者截然相反,所以原中文标题强调了发射航空飞船势在必行。译者采用不定式被动态翻译此新闻标题,符合原标题的传递意图,但译者未将具体发射时间译出,只传递了中文标题中的基本信息。

例9电影《花样厨神》曝预告杨紫琼Henry同台开撕

译文:Super Junior’s Henry Lau talks about new film Final Recipe

上述例子中提到了一个人名“Henry”,作为韩国偶像男团Super Junior中的一员,中国的电视女观众对他应该不陌生。但由于受众群体是英语读者,所以译者在翻译时特地对他的身份进行了补充说明,以此来博眼球。译者在英文标题中没有沿用原标题的句式,也没再现原标题中的全部信息,只是选择了英文读者熟悉的要素进行补充说明。

5. 结语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媒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网络成为老百姓了解国内外新闻、认识世界的重要媒介。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标题翻译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这则新闻的点击率。因此,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念,结合新闻标题翻译的实例来研究新闻标题翻译的过程和方法确实是明智之举。这类型的研究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符合生态取向的大趋势;既可以提升译者的综合素质,又可以提高译文的质量,对翻译理论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谭海琼. 互文视角下的新闻标题翻译[M]. 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1.
[2] 葛茜. 生态翻译视角下的新闻标题翻译[J]. 新闻战线, 2015(3): 2.
[3] 胡庚生. 生态翻译学: 建构与诠释[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
[4] 胡庚生.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J]. 上海翻译, 2004(4): 5.
[5] 胡庚生. 生态翻译学: 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J]. 上海翻译, 2009(2): 6.
[6] 蔡新乐. 《翻译适应选择论》简评[J]. 中国科技翻译, 2006(1): 58-59.
[7] 思创哈格斯. 生态翻译学的国际化进展与趋势[J]. 上海翻译, 2013(4): 1-4.
[8]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 中国翻译, 2011, 32(2): 5.
[9] 刘素惠. 汉语新闻标题英译的生态翻译学视角[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2.
[10] 林婷婷.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网络新闻标题英译[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6): 5.
[11] 穆婉姝, 程力.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鲁迅翻译思想[J]. 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5): 4.
[12] 王银泉. 实用汉英电视新闻翻译[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2.
[13] 张浩.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J]. 新闻界, 2014(11): 187-188.
[14] 张健. 新闻翻译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