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民航类人才人文素养培养研究——以高职民航运输专业为例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ivil Aviation Talents Humanistic Qua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ree Trade Port—Taking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E.2023.131017, PDF, HTML, XML, 下载: 278  浏览: 36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赵晓硕: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海南 三亚;李玉厅: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海南 三亚
关键词: 海南自由贸易港民航运输人文素养Hainan Free Trade Port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Humanistic Quality
摘要: 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人文素养是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对个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得出,高职民航运输专业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存在人文素养培养目标不能精准匹配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教师引导不够、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制定人文素养培养目标、提高师资队伍人文素养、激发学生人文素养需要内在动力、构建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等措施来提高民航类人才人文素养,从而提高高职民航运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输送更多优秀的技能过硬、人文素养高的综合型人才。
Abstract: The important tas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and high-skilled applied tal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Humanistic quality is the basis and prerequisite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erson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rough analysi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in the major of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example, the goal of humanistic quality cannot match the requirement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urately, the teachers’ guidance is not enough, and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This article makes recommendations in the following area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inan free trade port, to improv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Civil Aviation Talents, we should chang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set up the goal of humanistic quality training, improv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teachers, stimulate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humanistic quality, and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etc., that is the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for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at is the way to send more excellent skills, high humanities comprehensive talent for the Hainan free trade port.
文章引用:赵晓硕, 李玉厅.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民航类人才人文素养培养研究——以高职民航运输专业为例[J]. 教育进展, 2023, 13(1): 116-12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017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民航业持续、快速发展。截止2021年底,我国共有运输航空公司65家,比上年底增加1家,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数量为4054架,比上年底增加151架,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44,055.74万人次。海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民航在交通运输业的主导性地位,2021年海南省机场民航旅客吞吐量为3488.9万人,全国占比3.84%,比上年略有增长,增速排名全国第14位。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和发展,运输往来更加自由便利,航权的开放将极大地促进民航业的高速发展。

行业的发展需要人才作为支撑,人才不仅要在量上还要在质上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民航地面服务人员作为航空运输的一线员工,承担着为旅客办理地面各项服务业务的任务,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行为表现代表着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品牌和形象,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民航地面服务人员所从事岗位的窗口性和特殊性,要求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重新定位人才培养规格。2015年至2022年期间,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以制定和实施《民航运输专业顶岗实习标准》为契机,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将高职民航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航空公司和机场培养从事民航地面服务工作的德技并修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 人文素养内涵

人文素养就是将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成果和经验积累通过环境熏陶、各种教育活动以及自身体验、实践和总结等方式,转化为个人相对稳定的人格、价值观、意志品质等。人文素养不是通过能力体现的,而是以精神作为内涵,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为人处世的基本的“人格”、“价值观”和“意志品质”。

人文素养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应该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人文素养是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对学生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以及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3. 人文素养研究现状

2018年1月到2022年11月,以“人文素养”为核心词汇在中国知网上查询,搜索结果为10,893条,其中涉及到职业教育的研究有1266条,研究方向和民航相关的文章仅为7条。概括来看这些研究内容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人文素养培养路径,课程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改革研究等。

总体来看,各类院校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有一定的重视,多数学者集中在各院校人文素养的整体研究,少数以课程改革研究为主,结合专业进行研究的也较少,结合民航类专业进行研究的文章更少。据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系统统计,我国目前开设民航运输及空中乘务等专业的院校超过400所。但是因为各院校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开展人文素养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参差不齐,没有形成协同效应。

4. 高职民航运输专业人文素养培养现状

1、学校重视职业技能培养,对人为素养方面的重视不够

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根本区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方面,高职院校将培养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人才为目标,注重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的高度匹配性,非常重视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对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一,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加大了校内实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了先进的实训设施、设备,但是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投入较少。第二,在课程设置方面,高职民航运输专业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整体偏重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对人文素养类的课程进行了压缩。其中,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民航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未明确开设文学类、哲学类和艺术类相关课程,仅按照人才培养要求,学生需要在毕业前修满2个学分的公共选修课,部分学生按照公选课要求,可能会选择人文素养类的课程。第三,在师资培养方面,高职院校重视校内专职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分期分批次将教师送到一线岗位进行挂职锻炼,为对于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力度不足。

2、人文素养培养目标不能精准匹配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人文素养方面的要求

人文素养类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 [1],对学生在专业核心课程、技能实操类课程的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对此类课程缺乏系统的设计,更未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在人文素养方面的要求达到精准匹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当充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特征,确立人文素养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省联通全球的成本逐步降低,海南将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友好人士。因此,民航类高校应当不再局限于实施传统的面向国内航空运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样应当以开放和包容的方式,创新构建适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发展要求的人文素养培养体系,使人才更具竞争性和适应能力。

3、教师缺乏对学生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引导和渗透

我国教育类型趋于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重要的教育类型之一,随着高职扩招,受教育者类型变得多样化,数量也迅速增加,大学教师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知识分子,单纯地追求真理,固守人文精神境界,而是过多的关注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重视学生操作能力,忽略了人的精神方面的探究和对人自身价值方面的提升和引导。

4、缺乏人文素养方面的考核评价机制

就业率、双证率是衡量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培养和考核评价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标准和体系,在实践教学环节、标准、内容、考核评价等方面均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结合校企合作情况开展考核评价,企业参与评价的各环节,针对评价和反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但是在人文素养方面的考核评价方面缺乏系统的体系设计及量化的标准,因此学生关于人文素养方面的评价不完善,不能给学生带来正向的引导。

5. 高职民航运输专业开展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应当不忘初心,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创造条件,促使人与外界相互作用,使其认知结构不断成熟和发展,使受教育者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人格,使其具有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并能够通过一系列社会活动实现自己的价值。由于学生在某些教育环节缺乏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能力、自我认知、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学生进入顶岗实习环节出现了不能很好的适应职业环境,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等一系列问题,甚至部分学生中途放弃实习 [2]。通过加强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良好品质、修养和心理素质。

6.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民航运输类人才人文素养培养要求

1、中国民航形象和中国服务质量对民航人才在人文素养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民航业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效、便捷、舒适,这就使得海南省民航业建设和发展必将对海南省提高运输往来自由便利起到重要作用,是向世界展示我国民航业发展水平的良好契机。“中国形象”和“中国服务质量”对民航运输类人才的人文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民航人应当忠诚担当,弘扬大国服务精神和服务风貌。

2、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成为联通世界的桥梁,民航类人才应当具备国际交流合作能力

随着第七航权的开放,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联通世界,促进全球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海南省航空运输量尤其是国际航空运输量的增加,要求民航类人才具备更高水平的国际交流能力,以严谨科学、精益求精的态度,服务好每一位旅客。

3、了解和掌握各国文化和人文特点,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民航服务保障能力不仅体现在高水平的业务技能,更体现在针对每一位旅客的人性化、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随着一站式维修、保税航油等一系列措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已经降低了联通世界的成本,并将迎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友好人士,这给海南民航业带来更大的挑战,高水平的运输服务保障工作需要知识面更广泛、学科知识更前沿的综合素质人才来匹配,民航人应当敬业奉献,不断提升自我,了解和掌握各国文化和人文特点,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4、提高跨学科学习和发展能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到: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业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有效促进自由贸易港的发展,需要高技能、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人才来支撑各产业发展。各产业协调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升级转型等,要求人才应该提高跨学科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携手助力海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

7. 高职民航运输专业人文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措施

人文素养的培育需要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民航企业对民航服务人员素质的要求,通过学校的一系列系统化、综合性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为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和推动职业发展的打下重要的基础。

1、高职院校应转变教育理念,确立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言,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包含两层含义,一种形式通过职业技能表现出来,一种通过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渗透到受教育者思想中。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一直追求就业率、双证率,侧重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认为通过职业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一项技能是职业教育的全部内容,以技能来换取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一直忽视个人思想、个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技能的提高会受到企业的青睐,但是单纯的具备职业技能不能使学生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在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适应性、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当转变教育理念,深刻的认知到人文素养对人才发展的重要性,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阶段加强人才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

加强高职民航运输专业人文素养教育是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内容。转变职业教育理念,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民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融合“民航精神”和“三个敬畏”,明确职业院校民航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技能目标和人文素养目标(见表1),确立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地位。从而缓解教育教育与企业要求脱节的重要问题,让高职院校成为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的同时,更是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促进者。

Table 1. Objective of humanistic quality of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表1. 高职民航运输专业人文素养目标

2、提升师资队伍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职业教育的践行者,教师的人文素养和行为等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传授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教师的根本任务。

首先,高职院校民航运输专业应加强师资队伍人文素养方面的建设工作。在教师引进环节,不仅重视教师的资历、民航业务能力、教学基本功等,还要重视教师本人的人文素质情况,将人文素养考核纳入到入职考核的重要方面。在教师培养环节,通过民航论坛、民航运输专业建设研讨会、民航行业或者企业专家讲座报告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教师人文素质提升培训。

其次,教师应当提高对“人文素养”的认识,将人文素养目标和职业技能目标进行融合 [3],重新梳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主动、有意识地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3、激发学生人文素养需要内在动力

人文素养教育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 [4],与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传授方式也不相同,不是硬性、强制性的传授。因此需要激发学生人文素养需求的内在动力。通过“伟大人物学习”、“向英雄机长学习”等专项学习形式、及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开展专题讲座等方式,激发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动力。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民航运输专业于2005年成立,是“全国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同时也是“海南省特色专业”,经过15年的实践与发展,已向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3000余人,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部分优秀毕业生已担任公司或者部门的要职,为民航事业贡献者自己的力量。通过向优秀毕业生学习,将民航精神进行传承,让学生树立更伟大的理想,积极投身到民航强国的建设中来。

4、完善人文素养教育过程及课程设置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和民航强国战略的推进,民航旅客运输量逐年递增,旅客的出行需求和要求不断发生变化,这就对民航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从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民航服务旅客满意度评价报告中,可以看出,满意度采用5分制,在航空公司方面,得分低于4分的服务项目包括客服服务、机票使用和变更、航延信息告知、延误旅客安排,得分低于3分主要是投诉的处理等;在机场方面,得分较低的有婴幼儿服务、值机服务、机场餐饮和商业服务,低于4分的服务项目包括航延信息告知、延误旅客安排投诉的处理等。以上涉及到的几个岗位正是高职民航运输专业人才培养面向的岗位。

从以上信息可见,旅客不仅关注航空运输的正常性,还关注民航运输整个过程的体验,提高旅客满意度就要提高民航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服务水平。因此,高职民航运输专业必须构建和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提高服务人员在沟通、应急处置、特殊情况处理、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能力,从而给旅客出行提供个性化、优质的解决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因地制宜,从高职民航运输专业建设实际出发。

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 [5],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既要保障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要考虑开课教师和学生的现状,同时还要兼顾特色院校和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及现实可操作性。

2)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文素养类课程体系。

适当加大人文素养课程的数量,从人格、价值观和意志品质培养三个模块入手,设置相应的课程见表2,例如,在人格模块设置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近代史、艺术欣赏等课程;在价值观模块设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哲学概论、法律基础、民用航空法等课程;在意志品质模块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民航服务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压力与调试等课程。

人文大讲堂是课堂教学之外的有力补充,使空乘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精神引领和人格教化,调动学生了学习的积极性,讲授内容的与时俱进、微信的灵活互动,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Table 2. Humanistic quality courses of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表2. 高职民航运输专业人文素养类课程设置

3) 专业课程课程教学融入人文素养教育。

高职民航运输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专业课和第二课堂三个组成部分,其中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依照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民航运输专业2019级课程体系,专业共计3120课时,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为914课时,占比30%,其余专业基础课及核心课等占比70%。专业课具有占比大,学生比较重视等特点,因此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将大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4) 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人文素养教育。

完善民航专业人文素养养成制度,按照日常教学管理、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几个部分开展。

首先,日常教学管理方面。将诚信档案、早晚操、课堂考勤、系服日着装、文明举止等纳入学生人文素养考核内容,有利于学生在忠诚担当、诚实守信等方面人格的形成和完善,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增强沟通、交际、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专项活动和主题教育方面 [6]。如开展抗疫英雄学习、绿色出行、爱心互助、诚信应考、捐款捐物等活动,在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通过参与等方式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素养氛围。

最后,实践方面,主要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个部分。在校内教育、实践活动的人文素养培养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大赛、安全知识竞赛、民航基础知识竞赛、读书比赛、主题演讲比赛等。以上大赛可按照学年度每年开展一次,让学生以赛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人文素养培养主要包括企业观摩、岗位认知、顶岗实习及博鳌亚洲论坛保障、亚沙会等各项会务服务的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职业精神,锻炼社会交往能力,提升独立自主等方面的意志品质。

5、针对人文课程建立健全考核与评价体制

人文素养培养过程的特殊性,也就要求人文素养在考核和评价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人文素养考核和专业课程的考核有着明显的区别,专业课程可以按照客观题、主观题、实操题等方面进行设计,人文素养考核不可能仅通过简单的答题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不仅仅是针对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还应该包括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行为表现。因此需要系统地制定人文素养的考核评价机制。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分模块考核。将人文素养按照开展方式划分为人文素养课程模块、日常教学管理模块、专项活动模块、实践模块四个模块进行考核,每学期开展1次。

2) 合理划分考核比重。因人文素养教育的形式多样 [7],考核内容繁多,应当加强过程考核,将综合成绩按照过程考核、专项考核和最终考核等几个方面进行合理地划分。

3) 多方参与,灵活考核。教师、学生、企业等各方都参与评价的过程,将企业评价也纳入到学生人文素养考核的部分;采用企业评、教师评、辅导员评、同学互评等多种方式开展。同时,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案,将部分模块进行灵活性的考核。

4)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人文素养教育作为高职民航运输专业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应当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学分、内容等方面所占比重需要经过严格的论证和实践,并不断总结完善,在考核和评价环节应当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灵活处置,体现人性化和人文关怀。

8. 结语

我国民航业发展迅速,民航旅客数量不断增加,民航从业人员不仅要在量上满足不断增长的行业需求,还要在质上满足旅客的综合性、个性化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应当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立足海南省自由贸易港建设,同时注重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以“开放和包容”的思想为引领,全面推进民航运输专业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海南省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职业技能过硬、人文素养高的综合型人才。

基金项目

2020年海南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乘务学院(琼教思政[2020]30号)。

参考文献

[1] 张广鹏, 刁振梅, 刘文增. 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J]. 文教资料, 2020(4): 189-191.
[2] 金蕾. 浅析人文素养在空乘专业课程中的建设[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9(32): 97-98.
[3] 陈耀. 打造民航服务文化,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J]. 上海教育, 2012(Z1): 46-47.
[4] 成青. 高职语文应用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思考[J]. 长江丛刊, 2020(22): 78-79.
[5] 吴奕璇. 高职学校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的路径探索[J]. 冶金管理, 2020(7): 223+225.
[6] 袁红兰.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以“三类课堂”的建设为例[J].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0, 49(2): 151-152.
[7] 胡文静. 内涵发展背景下高职教师人文素养提升的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 2020, 22(3): 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