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阈下贺麟的哲学翻译研究
He Lin’s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Translatology
DOI: 10.12677/ML.2023.111020, PDF, HTML, XML, 下载: 447  浏览: 610 
作者: 郝敏钰:天津外国语大学欧美哲学文化研究所,天津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贺麟三维转换理论哲学翻译Ecological Translatology He Lin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of Philosophy
摘要: 哲学翻译有抽象性和严谨性的特征,其文本晦涩复杂,在翻译界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生态翻译学作为我国本土的翻译理论,其核心理念适应哲学翻译的特殊性。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理论入手,以哲学翻译家贺麟的译著《精神现象学》为例,在语言维度解读哲学文本翻译的适应性选择;在交际维度分析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文化维度研究如何实现适应译语的生态环境。从生态翻译学视阈探析贺麟的哲学翻译,对翻译界的学术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Abstract: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bstractness and rigor, and its text is obscure and complex, which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by scholars in the translation field. Ecological translation is a local translation theory, and its core concept adapts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Starting from the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ecological translatology, this paper takes the philosophical translator He Lin’s translation of Spiritual Phenomenology as an example to interpret the adaptive selection of philosophical text translation from the linguistic dimension. The adaptive selection transformation of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is analyzed in the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In the cultural dimension, how to adapt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target language is studied. An analysis of He Lin’s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translatology is of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the academ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文章引用:郝敏钰.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贺麟的哲学翻译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 140-14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020

1. 引言

在翻译界,贺麟先生所从事的哲学翻译属于对译者水平要求较高的一种翻译。哲学文本不同于其他文本,其内容大都是对世界基本和普遍问题的探究,具有晦涩难懂,深奥复杂,逻辑严密、注重理性的特征。因此,哲学翻译具有抽象性、严谨性、精准性,其不过分追求译文的“雅”,而偏重于对原文中真理的思辨及确定的翻译。由于文本的特殊性,哲学翻译译者需具备超凡的素养,不仅要求译者能够游刃有余地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深厚的哲学底蕴,此外译者本身的个性应当是认真严肃,万事精益求精。

贺麟哲学翻译向来是备受学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但大都为单独研究,或以国外传统翻译理论作为支撑。笔者将生态翻译学与哲学翻译进行融合,基于“三维”转换对贺麟译著进行例证分析,探究他如何适应其译著的翻译生态;并在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下对其哲学翻译进行研究。

2. 生态翻译学的内涵阐释

生态翻译学是我国教授胡庚申的原创理论。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可以将其理解为生态学与翻译学的结合。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对于“生态学”的认识,逐渐发展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上。这使生态学不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这一单独的领域,而是遍布于各类学科,研究重心转移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上。

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发展新时代下,胡庚申教授认为生态学与翻译学的结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提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翻译理论可谓恰逢其时。生态翻译学“是一种以翻译学科与自然科学的跨学科融合为研究视角,确立了以学科交叉、相似类比、概念移植与系统综观为研究方法来探讨翻译现象的生态范式” [1]。自然生态中的整体为“天人合一”,万物生生不息,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系统;引申到生态翻译学中,则表示译文、译者、译境三要素相互关联,合为整体。生态翻译学的理念蕴含两个观点。首先,翻译生态是原文、译者、译语的平衡统一,包括语言、译文、译者、读者、文化、交际等的整体;翻译则是和谐统一的系统,各个部分相互关联。其次,翻译过程是译者采用“三维”理论选择出最符合译语生态的文本。此外,生态翻译学还主张一些理念,如“汰弱留强”、“适者长存”、“译有所为”等。

3. 生态翻译学三维理论下贺麟译著实例分析

多向度的适应性选择是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原则,需要译者在不同向度选择出最适应译语生态的各个层面的文本。本章将基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理论,分析贺麟译著《精神现象学》,研究贺麟先生在语言、交际和文化这三个维度如何进行哲学翻译,适应哲学译语环境的生态。

3.1. 语言维度

生态翻译学注重原文与译文的选择与适应,主张翻译不仅仅是单独的两种语言转换,而是多维度转换。“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翻译中想要实现语言纬度转化的基础是理解和分析语言学中中英文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英文看重形合,具有聚合的语言特征;而中文看重意合,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征。贺麟先生具有深厚的英文造诣,在进行翻译时,充分理解了双语的差异。英文中表达相对具有准确性,而中文因有时省略会削减一些确定性。中英差异为译者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面对哲学文献翻译,其文本艰涩难懂,译文需要很强的严谨性,译者往往需要具备深厚的哲学基础和超群的哲学素养,才能精确还原出文献旨意。中英文之间存在着构词、句法、语篇差异,尽可能还原哲学文献的原意,除此之外还要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因此,本节将基于生态翻译学对贺麟译著进行分析。

例:The spiritual alone is the actual; it is essence, or that which has being in itself; it is that which relates itself to itself and is determinate, it is other-being and being-for-self, and in this determinateness, or in its self-externality, abides within itself; in other words, it is in and for itself.

唯有精神的东西才是现实的;精神的东西是本质或自在而存在着的东西,——自身关系着的和规定了的东西,他在和自为存在——并且它是在这和种规定性中或在它的他在性中仍然停留于其自身的东西;——或者说,它是自在而自为 [1]。

分析:本句选自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序言》,具有明显的哲学文献翻译风格。“存在”和“自在”一词在哲学文献中十分常见,通常译作“being”和“itself”,贺麟先生将从句翻译成了名词“自在而存在着的东西”,十分有助于读者理解。虽然在普通的翻译中此翻译方法很常见,但运用到哲学文献中,会对读者的理解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在哲学翻译中,很难的一点代词的译法,在本句中就出现了非常多的“it”、“itself”,哲学学养不够深厚的译者通常会混淆概念,混淆词性。贺麟先生将“being-for-self”译为“自在而自为”,“being-in-and-for-itself”译为“自在而自为的存在”,而将多次出现的代词“it”直接原封不动地翻译成了“它”。为了不使哲学文本的逻辑变得混乱,翻译时通常不译指代的意思,而直接进行翻译即可。

在选择译文这方面,贺麟先生首先注重的是原作还原率,及是否适应译语环境的读者需求。在生态翻译学还没提出之前,很少有人将“选择”和“适应”相结合,更没有对其系统的研究和阐释。所谓“翻译适应选择”就是既要适应,又要选择。贺麟先生认为,康德、黑格尔等人著作一类的哲学原著,其语句晦涩难懂,逻辑性强。因此,他对哲学文献翻译精准的选择尤为重视。贺麟先生的译著达到适应性选择,建构了“生态范式”,适应了翻译语境的生态。

3.2. 交际维度

生态翻译学提出,翻译活动在交际维度的进行旨意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2]。在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对译者翻译素质的要求提高了层次,其停留在语言维度,只是完成了文本内容的交替或意义的阐释是不够的。此维度核心的聚焦于“交际”,译语中是否包含原语的交际意图决定了译文质量是否达标。哲学文献的目的是将哲学经典著作中哲学家的伟大辩证思考和发现转递给各国的哲学界,供各国哲学研究者和爱好者交流。

例:Pure self-recognition in absolute otherness, this Aether as such, is the ground and soil of Science or knowledge in general. The beginning of philosophy presupposes or requires that consciousness should dwell in this element. But this element itself achieves its own perfection and transparency only through the movement of its becoming. It is pure spirituality as the universal that has the form of simple immediacy. [3]

在绝对的他在中的纯粹的自我认识,——这样的以太本身乃是科学或普遍性的知识的根据和基地。哲学的开端所假定或需要的意识正是处于这种因素里的意识。但这种因素只在它的无形成运动中才达到完成并取得它的透明性。它是纯粹的精神性,纯粹精神性作为普遍的东西具有着简单的直接性的样式 [3]。

分析:在著作原文中,本句是具有重要性的内容——知识的生成过程。因此,译者在交际层面应当注重在受众能够正确的理解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还原原文的旨意。此句汉译中出现了两处“普遍的、普遍性”。为了不使受众混淆原文的概念,贺麟先生简洁地将“general”和“universal”都译作普遍性。其区别为前者是普通意义上的,用作副词;后者是哲学术语,表示哲学中“普遍”的意思,用作形容词或名词。

贺麟先生认为翻译是一种译者与文本的交际活动,其蕴含着生态翻译学中的“译者中心”理念。贺麟先生对“译者”的标准有严格要求,他注重译者的学识素养、品格性情。其译作大部分也是自己主导的。生态翻译学的“译者中心”思想在贺麟先生的翻译思想中能得到印证。一般来说,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的高素质译者使用个人的学养和判断所进行的哲学文献的翻译,其译作质量大都会同等或超过原文。因此,译者需要在充分理解哲学文献原文的基础上,把握住交际意图,再进行交际维读的适应性选择,将原文原汁原味地转化为译文,要准确地将原文献地思想,使受众能够接收到准确的哲学思想。

3.3. 文化维度

生态翻译学认为在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此维度相较于前两个维度,需要译者具备更多文化背景学识。一个国家的语言是该国整个文明体系的体现之一,蕴含着特有的传统文化。因此,译者关注的重点在于文化间差异。原文和译文中蕴含的文化存在历史逻辑、意识思维等多方面的不同,需要从文化底蕴入手,以正确客观地理解和转换原文。汉语和外语存在着差异,因此中外所涉及的文化生态也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译者务必熟知源语和目的语间的文化差异,尤其是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在理解原文旨意的基础上,严谨准确地传播原文的意蕴,寻求文化维度的平衡与和谐。

贺麟先生在翻译哲学作品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翻译思想。哲学文献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其原文晦涩难懂,非常人能读之物。其蕴含的文化包括不同国家的传统哲学,因此,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需考虑到哲学底蕴,文化内涵、和哲学名词准确性。贺麟先生表明在文化维度上翻译具有重要的价值,“就学术文化上之贡献言,翻译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华化西学,使西洋学问中国化,灌输文化上的新血液。”

例:The situation in which consciousness knows itself to be at home is for Science or he marked by the absence of Spirit. Conversely, the element of Science is for consciousness a remote beyond in which it no longer possesses itself. Each of these two aspects [of self-conscious Spirit] appears to the other as the inversion of truth. When natural consciousness entrusts itself straightway to Science, it makes an attempt, induced by it knows not what, to walk on its head too.

在这个科学的对立中意识只知道自己在其自身,这毋宁是完全丧失了精神;那么反过来说,科学的区因素乃是意识的一个辽远的彼岸:在这辽远的彼岸里意识不再占有它自己。这两方面的任何一方,在对方看起来都是真理的颠倒。尝试,它不自知其受什么力量的驱使而朴素的意识将自己直接托付给科学,这乃是它的一个也想尝试一次头朝下来走路。

分析:这句话的汉译用词具有中式文化的特色。在此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原文的选句中,第一句如果直译的话是“意识知道自己在家的情况是为了科学,或者他以精神的缺失为标志。”,让人觉得云里雾里,甚至摸不着头脑。但贺麟翻译成“在这个科学的对立中意识只知道自己在其自身,这毋宁是完全丧失了精神”,对哲学没有基础的人,也能理解其意。并且此句话运用“毋宁”这种蕴含中国文化的词语。此外,他将“remote beyond”翻译成“辽远的彼岸”,在中国语言文学中具有美学意义。他将“to walk on its head too”翻译为“头朝下来走路”,也存在着中国文化的语言特色。另外,本句的翻译中还多次运用“乃”、“其”、“托付”等词,这些都是适应中国翻译生态的译文选择 [4]。

贺麟先生非常注重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表明要想在儒家思想中进行全新的发展,最首要的就是以西洋的哲学使儒家的理学得以发挥。在对朱熹与黑格尔的比较研究中,他就明确了其研究特点,即中西哲学比较参证。这一点与生态翻译学“和谐一体”的理念相似。潜入西方文化内部,对西方哲学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使各国哲学文献在文化层面上得以相互传播。

4. 结语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视域探析和解读贺麟的翻译思想,其目的在于为哲学家及哲学翻译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能够重读贺麟的同时,也能使其在更多的学术领域得到应用。基于生态翻译学“三维”理论对贺麟译著进行了分析,探究其中的适应性转换。对于哲学文献的翻译,译者需要按照生态翻译学中的核心理念进行翻译,使翻译实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何刚强. 生态翻译生机勃发, 学术大树频长新枝——生态翻译学研究十大趋势谫识[J]. 上海翻译, 2022(1): 16-21.
[2]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 中国翻译, 2011, 32(2): 5-9+95.
[3] 陈宏薇, 著.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9.
[4] 贺麟. 关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J]. 哲学研究, 1962(1):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