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也存在着形式缺乏多元、载体不够丰富、吸引力不足、重理论轻实践等短板,而红色歌曲蕴含着峥嵘党史、领袖风采、英雄人物、光荣事迹、崇高品质、伟大精神、红色遗址、绿水青山等,富于生动性与教育性,将红歌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利于丰富教育载体,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提升育人成效,推进理论实践融合。本文以“六步四融”法,即“寻–赏–学–唱–思–用”,通过“每课一歌”、“以歌促践”、“以歌为媒”、“共富交响”,探索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新媒体平台、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路径。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faces new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in the new era. It also has shortcomings such as a lack of diversity in forms, deficiency in carrier, insufficient attractiveness, and emphasis on theory over practice. The red songs contain th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presence of leaders, heroes, glorious deeds, lofty qualities, great spirits, red sites, clear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nd are full of vitality and education. The red songs integrating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is conducive to enriching the education carrier,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position, improving the education effect and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ix steps and four integration” method, namely “seeking-appreciation-learning-singing-thinking-appli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ath of red songs integrating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new media platfor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on area for common prosperity through “One song for each class”, “Promoting practice with Song”, “Song as the medium” and “Symphony of common prosperity”.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红色歌曲主要是指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歌曲,久唱不衰、健康向上的,歌唱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歌颂领袖和祖国的经典歌曲 [1] [2]。红色歌曲与高校思政课有诸多相通之处,二者理论同化、主题一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促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尝试。
2. 现实逻辑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的质量关系到能否培养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然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存在着形式缺乏多元、载体不够丰富、吸引力不足、重理论轻实践等短板。特色鲜明、启人心智、意蕴深厚的红色歌曲作为教育教学资源,可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补齐短板、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2.1. 丰富教育载体
红色歌曲中的峥嵘党史、领袖风采、英雄人物、光荣事迹、崇高品质、伟大精神、红色遗址、绿水青山等与高校思政课内容息息相关,以红色歌曲为载体,将红色歌曲资源与思政课堂、教材紧密结合,可增强理论讲授的吸引力,引导学生主动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2.2. 筑牢意识形态阵地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极易受各种意识、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红色歌曲的思想性、政治性、人民性与思政教育一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生动、通俗地展现给大学生,栩栩如生地让其明辨善恶、是非、美丑,对大学生克服错误价值观、抵御意识形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增强文化自信,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3]。
2.3. 提升育人成效
红色歌曲蕴含着爱国、奉献、奋斗、团结、责任、理想等红色元素,作为“精神氧吧”融入思政课,是实现思政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创新了思政课程的“打开方式”。有温度的“红歌”使思政课更有意义、有意思,使其真正“接地气”“入脑入心”,对于大学生充分激发爱国情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提升审美情趣和综合素养等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4. 推进理论实践融合
根据高职教育重实践应用的特色,通过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将红色歌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挖掘地方红色歌曲文化资源,提出以红色歌曲赋能共同富裕的建议,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智慧方案,推动思政课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与互动。
3. 实现路径
为发挥红色歌曲对于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价值,本文以高职思政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通过“六步四融”探索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现路径,使学生在课堂内外“动”起来,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六步,即“寻–赏–学–唱–思–用”,四融,即融入思政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新媒体应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3.1. “每课一歌”:红色歌曲融入思政课堂教学
思政课教师多方调研、寻访对应的代表性红色歌曲资源,了解歌曲中的党史故事、人物事迹、家国情怀、人民立场、燃情岁月、名山大川、追梦历程,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红色歌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相关教学模块,如表1所示。

Table 1. Red songs integrating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ule
表1. 红色歌曲融入思政课堂教学模块
融入步骤如下:第一步,“寻”,思政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访谈、调研等寻访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红色歌曲,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位;第二步,“赏”,借助音视频资源让学生欣赏红色歌曲,以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深度讨论、分析、探究红色歌曲背后的人物、事迹、历史、故事;第三步,“学”,以小组汇报展示、教师评析总结等形式,将红色歌曲与当今时事热点相连接,引领学生通过红色歌曲学习理论知识,融通历史与现实;第四步,“唱”,学生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师生共同唱出红色歌曲,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与生动性;第五步,“思”,引导学生思考红色歌曲的精神内涵、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第六步,“用”,学生将红色歌曲蕴含的精神力量与思政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行动的科学指南,指导自身学习、生活及实践,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3.2. “以歌促践”:红色歌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
以红色歌曲为载体进行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歌曲主题教育活动,巩固思政课堂教学成果。如举办校园红歌赛、红色音乐剧比赛等,学生摘抄红歌歌词、描绘红色歌曲手绘报、书写红色家书,挖掘并宣传学校历史中的红色文化、红歌元素,校园广播在重要节日、纪念日播放红色歌曲及其背后故事,使学生沉浸在学红歌、唱红歌、用红歌的过程中,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蕴含的中国气派、责任意识、理想之美、思想之美、奋斗之美、创造之美,心怀国之大者,坚定文化自信。
3.3. “以歌为媒”:红色歌曲融入新媒体平台
引导学生结合现代流行音乐元素、时事热点改编歌词对红色歌曲进行新唱,拍摄红色歌曲配乐的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上分享,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红歌接力唱(对唱)等。思政课教师推出线上红色歌曲微课,打造网络媒体新课堂,建立校园红色网络阵地,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育人格局。
3.4. “共富交响”:红色歌曲融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基于红色歌曲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挖掘地方红色歌曲资源,充分运用红色歌曲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团结进取、高尚情操、优良作风等,为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注入文化力量,提出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建议,为共同富裕之精神富有贡献智慧,奏响共富交响乐。
4. 结语
红色歌曲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思政课拓展了生动、可感、史料丰富、精神饱满的资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思政课去单调、改刻板、解乏味、提新意,激起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心灵碰撞,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趣味性,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长效化与常态化。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现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是推进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有益尝试。
基金项目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优秀科研团队项目“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政课科研团队”,课题编号X2022023;2022年度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20225045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