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典故英译的翻译方法研究——以《长生殿》英译本中典故翻译方法为例
On English Translation Methods of Chinese Allu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Exemplified with Allusions Translation Methods of Chang Sheng Dian
DOI: 10.12677/ML.2023.111031, PDF, HTML, XML, 下载: 317  浏览: 535 
作者: 郭 野: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江苏 徐州
关键词: 《长生殿》关联理论典故翻译方法Chang Sheng Dian Relevance Theory Allusion Translation
摘要: 《长生殿》作为京剧的传统剧目,反映了当时历史时期政治文化生活,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其中典故的运用使得《长生殿》增色不少,同时也成为翻译的难点。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对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采用的各种翻译方法的适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分析各种翻译方法的语用效果。作者发现,总体而言,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译文尽可能地跨越语言的樊篱,帮助原文与译文重建了关联,交际意图得以实现,进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最后,为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典故的英译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Abstract: As the traditional repertoire of Beijing Opera, Chang Sheng Dian reflects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life of that historical period, and is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culture. The use of allusions makes Chang Sheng Dian more attractive, and also makes obstacles in translation. Based on Relevance Theor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translation methods adopted by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and analyzes the pragmatic effects of various translation methods. The author finds that, on the whole, Yang Xianyi’s and Dai Naidi’s translations transcend the language barrier as much as possible, help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 translation to re-establish the relevance, realize the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and thus promote th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Finally, it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llu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文章引用:郭野. 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典故英译的翻译方法研究——以《长生殿》英译本中典故翻译方法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 218-22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031

1. 关联理论

斯珀泊(Dan Sperber)和威尔逊(Deirdre Wilson)于1986年合著出版的《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 Cognition)一书,标志着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的诞生。认知环境和相互明白是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概念。认知环境被定义为对于某个人能够明白的一组事实。认知环境是认识主体获取正确推理结果的基础,任何推理和结论都必须以具体的认知环境为根基,而不能凭空想象和杜撰。认识主体之间的认知环境做到相互明白交际才会成功。所谓相互明白,就是指认知环境里认识主体的环境的交集 [1] (刘绍忠,1998)。这种交集指两个人都能明白的一组存在的事实。相互明白的衡量标准是语境或认知环境。相互明白是在认知环境里实现的,只有相互明白才能相互理解。

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做是一个示意–推理过程,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语言交际是在关联原则支配下按一定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交际双方基本遵循如下模式:说话人在明示过程中,为使话语具有最佳关联性,必然会对听话人的认知语境进行合理预测,会在话语中省去双方认知环境里共有的无须赘言的内容,将其处理为预设信息。而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会结合自己的认知语境,填补未表达的细节,通过推理,找到话语和语境的最佳关联,从而获得语境效果,达到交际的成功。

2. 关联理论翻译观

1991年,斯珀伯和威尔逊的学生古特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一书中,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在古特看来,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 [2]。翻译行为包含两个示意—推理过程。翻译活动涉及两个交际者和两个接受者,其中译者兼有交际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 [3]。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 [4]。

为使译文达到最佳关联,译者应根据关联原则从潜在的认知语境中选择正确的相关语境假设,从各交际线索中推断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并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进行充分的考虑,继而选择适当的译文。为了译文读者能理解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为了译文读者和原文作者能相互明白,应帮助译文读者找出正确的语境假设,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有时译者应将对于原文读者来说无须赘言的内容明示出来。

3. 《长生殿》中典故的翻译方法

《长生殿》原著的对话中含有大量典故。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利用各种翻译方法灵活翻译这些典故,包括直译、直译加注、音译加注、增词加注和意译。笔者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门别类地探讨这些处理方法的适用情况。

1) 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的字面意思翻译。由于人类情感和社会经历等的相似之处,少量典故是中英对照的,其字面意思是相同或近似的,其暗含意思也是相同或近似的。由于文化的全球化,有些典故通过在彼此国家间的流通,变得为人们所熟知。换句话说,英汉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存在该典故。因此,直译可以传达原文的交际意图。或者如果原作提供足够的语境,典故直译不妨碍推断出原文的交际意图,典故是可以直译的。典故直译可以保留文化意象和语言风格,带来文化异域感和新鲜感,减少翻译中的损失,丰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

例1:

原文:妃子,朕想牵牛、织女隔断银河,一年才会得一度,这相思真非容易也。

译文:Look, my love, At the Weaving Maid and the Cowherd. Separated by the Milky Way, they can only meet one night each year. How they must long for each other! [5]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和牵牛星,牛郎织女彼此心心相印。但是天条律令不允许两个人私自相恋,随后把牵牛贬下凡间。牵牛被贬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做牛郎。后来父母去世,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老牛本是天上的金牛星,可以开口说话。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织女结为夫妻。王母娘娘知道后,用一条银河将他们分开,让他们不能再重逢。后来,王母同意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该典故家喻户晓,即该典故在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中是存在的,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做到了相互明白,因此采用直译的方法,译文读者根据信息意图就能推理出原文的交际意图。译文读者付出一定处理努力可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该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

2) 直译加注

直译加注,顾名思义,直译法加注释法。采用注释法时,一般在注释中适当地介绍典故的来源、含义或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中不存在原文中的典故,或者存在该典故,但对该典故的由来不了解,同时原文没有提供足够的语境时,可以采用注释法。注释法可以把深层含义体现出来,增进译文读者对原文的了解,帮助译文读者获得更大的语境效果。直译法加注释法,既可以保留文化意象,又可以保留典故文化内涵,换句话说,既实现了信息意图,又实现了交际意图。

例2:

原文:乌鸦与喜鹊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

译文:Like the crow that travels with the magpie [5], I do not know to what fate I fly.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认为乌鸦喜欢在空旷的地方呆着,比如坟地里,食物主要以腐肉为主,如果人死在野外,乌鸦就会来盘旋,所以人们看到它就会感觉恶心,下意识的避开它,久而久之也就留下了各种不详的传说。因此,人们认为,乌鸦是不祥之物,会带来坏的运气。然而喜鹊被认为会给人带来好运。对于该典故,译者首先采用直译的方法,该译法保留了文化意象。同时在西方读者的认知语境里,乌鸦虽然在中国和西方都代表不祥之兆,但是喜鹊在中国与西方代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喜鹊在中国代表吉祥之兆,在西方代表多嘴多舌的形象。因此,译者采用脚注的方式,在脚注中将与原文相关的语境假设及时充实,保证译文读者得到足够的明示信息,帮助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做到认知语境的相互明白,使译文读者顺利推理译文的交际意图,以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3) 音译加注

音译法,顾名思义,是一种译音代义的方法 [6]。音译法常用于专有名词的翻译,包括人名、地名、机构名等。如果专有名词在原文中没有特殊含义,采用音译法,可使译文与原文获得语音上的关联。但是对于译文读者来说,仅仅音译,无法推理出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因此通过明示的方式及时补充与典故相关的语境假设或语境含意,才能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例3:

原文:似观音飞来海峤,恍嫦娥偷离碧霄。

译文:Like the goddess Guanyin [5] who rises from the waves, Ir the moon goddess stealing from the deep blue sky.

在中国,观音菩萨的崇拜最早于公元前1世纪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开始,并于7世纪中叶由朝鲜传入日本。观音菩萨在七世纪也传入到西藏。中国宋朝以前,观音菩萨的形象为男性。宋之后则出现了按中国古代仕女形象而创作出来的观音菩萨像,并成为主流。因观音以救苦救难为己任,所以在民间影响深远。译者首先进行了音译,保留了语音形式,译文和原文获得语音上的关联。“观音”很容易激活汉语读者大脑中储存的百科知识,从而建立起相关的语境假设:“观音”的道场是南海的一座岛屿,是佛教中慈悲与智慧的象征。经过翻译,原来的语境假设在译文读者的大脑中便不复存在。因此采用脚注的方法,及时补充“观音”相关的语境假设,使得译文读者对典故更加了解,帮助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做到认知语境的相互明白,译文读者付出一定的处理努力可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译文获得最佳关联。

4) 增译法

典故反映着各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含有很大的信息量,因此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增添词语,进行补充说明,可以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词汇,进而获得较好的语境效果。

例4:

原文:那里有独醒行吟楚大夫!

译文:Where is Qu Yuan the poet [5] Who alone stayed sober to sing in a land of drunkards?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国占领的消息传来,屈原心丧若死。屈原披头散发地游荡到了江边,他在汩罗江边一边吟唱着诗歌一边行走。屈原说道:“众人皆醉我独醒。”最终,屈原怀抱石头,以身投汨罗江。屈原的一生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悲伤情怀,他空有满腔的报国情怀却郁郁不得志。该典故起源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含有很大的信息量。译者首先采用增词法,点明“屈原”身份,并采用加注法说明屈原的相关故事,提供了足够的明示信息,帮助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做到认知语境的相互明白,有利于译文读者顺利推理译文的交际意图。

5) 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和字面意思,译出其隐含义或比喻义。如果典故在译语中没有对应的典故,直译给译文读者造成困惑,增译或者加注使得译文变得啰嗦时,可以采用意译法。虽然舍弃原典故的形式,失去异域风味,但是译文变得流畅易懂,译文读者获得更佳的交际效果。

例5:

原文:呀,早则是五更短梦瞥眼醒南柯。

译文:Life is nothing but a fleeting dream, From which all too soon we wake. [5]

典故“南柯”会使人联想到“南柯一梦”的故事。“南柯一梦”的主人公是淳于棼。有一次,因为淳于棼醉酒,便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之后他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并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淳于棼睡醒后,发现原来这是一场梦。该典故在译文读者认知语境中是不存在的。如果采用直译或音译,译文读者会一头雾水。译者采用意译的方法,该翻译没有实现信息意图,实现了交际意图。

4. 结语

典故的处理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学作品翻译的成败,而译者对典故的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长生殿》英译本中典故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差异很大,为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为做到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认知环境的相互明白,译者采用各种翻译方法。译者使用这些方法努力使译文的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相互匹配。如果交际意图无法实现,译者要及时充实语境假设或者呈现出缺失的语境含意,主要通过加注法、增词法和意译法,以弥补译文缺失的关联性。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在译文中采用各种措施,重建译文的关联,确保翻译交际的成功,使得《长生殿》成功走入西方的文化语境,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此同时,希望该研究对其他作品的典故翻译研究有一定启示。

参考文献

[1] 刘绍忠. 认知环境、相互明白与语际语言交际[J].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8(1): 8.
[2] Gutt, E.A. (2004)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hanghai, 22-25.
[3] 张新红, 何自然. 语用翻译: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 现代外语, 2001, 24(3): 9.
[4] 薄振杰, 孙迎春. 国内关联翻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9): 57-59.
[5] Yang, X.Y. and Yang, G. (2004)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Foreign Language Press, Beijing.
[6] 刘祥清. 音译与可译性限度的消解[J]. 中国科技翻译, 2000(2):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