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建构:浅谈唯物史观的形成路径——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考察
Criticism and Construction: On the Forming Path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Based o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First Volume of the “German Ideology”
DOI: 10.12677/ACPP.2023.122086, PDF, HTML, XML, 下载: 235  浏览: 418 
作者: 于 云: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批判建构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Criticism Constructi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German Ideology
摘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世,彻底批判了以往一切错误的思想观点,第一次完整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通过考察《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对唯物史观的形成展开分析和阐述,得出以下结论:“批判”和“建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路径;批判德国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思想,为唯物史观的理论建构澄清了思想前提,继而围绕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核心内容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展开了系统性阐释,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探析与辩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路径,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重大意义。
Abstract: The publication of German Ideology thoroughly criticized all the wrong ideas in the past, and completely expounde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for the first time. By reviewing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first volume of German Ideology, the form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analyzed and elaborated,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Criticism” and “Construction” are the formation path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t criticizes the idealist historical view of German Hegelian School and Feuerbach, clarifies the ideological premise for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n systematically interpret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core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human societ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clarifies the basic though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Exploring and identifying the formation path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 complete and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Marxism, and for mastering the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of Marxism.
文章引用:于云. 批判与建构:浅谈唯物史观的形成路径——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考察[J]. 哲学进展, 2023, 12(2): 483-48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2086

1. 引言

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一书中鲜明批判了以往一切错误观点,初步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在《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唯心史观思想,从而划清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界限;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书中提出诸多精辟论断,第一次建构起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批判”和“建构”是贯穿《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论证主线,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路径。

在《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中,笔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唯心史观思想,为唯物史观的形成扫清了理论障碍,通过阐述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核心内容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形成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和观点。在研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温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著作的今天,探析与辩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

2. 批判:唯物史观形成的基本前提

《形态》“序言”开宗明义地指出:“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揭穿同现实的影子所作的哲学斗争,揭穿这种投合耽于幻想、精神委靡的德国民众口味的哲学斗争,使之信誉扫地” [1] ,马克思、恩格斯庄严宣告了只有彻底地推翻一切唯心主义的谬论,才能消灭这个“怪影”,由此展开了对老年黑格尔派、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思想的批判与清算。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中,“批判”这一武器为唯物史观的形成扫清了思想障碍。

2.1. 批判老年黑格尔派哲学

老年黑格尔派信奉并维护着整个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主张把一切都归入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依照先验逻辑看待人类历史和生活,是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产生的右翼思想家集团、德国保守派的思想代表。在老年黑格尔派看来,人的自主自由的活动和创造历史的活动看作是“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产物,其中,“绝对精神”指的是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着的绝对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基础。然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老年黑格尔派的观点一味地脱离现实而空谈思想解放,没有指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的关系,既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也不利于社会文明进步。

2.2. 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哲学

青年黑格尔派反对黑格尔哲学中的保守因素,是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产生的激进派,他们指出观念、思想、概念等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类社会的真正枷锁,并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一切行为举止以及人们所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意识的产物:鲍威尔将“自我意识”解释为绝对实在,用以代替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把人的“自我意识”看作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施蒂纳则是将人视为一个概念主体、抽象主体,认为个人是世界的“唯一者”,是万事万物的核心和主宰,他从人的概念和想象中的人,引申出人们的一切关系。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将观念、思想、概念视为人类社会真正枷锁的观点,反对该学派仅从意识方面追求人的解放的做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解放”是一种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层面的活动,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既没有触及到现实的现存世界,也没有推动人类的真正解放。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尖锐地指出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思想从来没有离开“黑格尔的哲学基地”,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是以“人的主观意识”为出发点所作的抽象的哲学思辨,并认为该学派把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看作是人的“观念演化”的结果,既忽略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脱离了德国的社会基础。

2.3. 批判费尔巴哈唯心史观

在谈及费尔巴哈及其思想观点时,马克思、恩格斯曾这样写道:“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1] 。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思想,即费尔巴哈承认在人的思维之外有客观世界的存在,并且承认人的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并把握其规律性,但是彻底否定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之所以会陷入唯心主义思想,原因就在于他只是从客体的方面或者直观的方面去理解事物,而没有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也不懂得人的实践活动本身的意义。换言之,虽然费尔巴哈致力于将宗教归于世俗基础、将哲学归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但是他完全从客体出发,却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当他进入社会历史领域观察事物时,他又回到了唯心主义的园地。

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先知先觉的圣人,在其青年时期也曾受到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但是通过不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体验,他们在思想上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伟大转变,他们彻底清算了唯心史观,并总结出唯心史观的致命缺点——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颠倒了思维逻辑和现实生活的关系。通过批判德国黑格尔派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思想,为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形成提供了基本前提。

3. 建构:唯物史观形成及其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核心内容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唯物史观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现实进路:第一,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第二,核心内容是基于“现实的人”前提之上所探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关系;第三,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共产主义。

3.1. 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

正如《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开篇所指出的:“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资生活条件” [1] 。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从建构唯物史观基本体系的那一刻起,便决定同唯心主义、同自己过去的错误思想划清界限,以社会现实条件和人的现实活动为出发点,开启了唯物史观基本前提的探索之旅。

3.1.1. “现实的人”的提出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是受黑格尔单一的“理念的人”的影响,后经过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最终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现实的人”的思想。

马克思在青年时期曾推崇过黑格尔的“理念的人”思想,然而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自身阅历的丰富,他渐渐发现黑格尔“理念的人”思想仅仅是从精神角度看待人的本质,甚至将精神本体视为人的本体,从抽象的角度探索人的本质,缺乏应有的现实基础。但是在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启示下,马克思在关于人的解放问题上取得了巨大突破,为形成人的现实性思想提供了有益启示。随着不懈的理论求索和社会实践,马克思认识到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思想与黑格尔“理念的人”思想一样停留在抽象角度,没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也忽视了社会现实和实践活动在研究人的本质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批判继承黑格尔“理念的人”的思想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思想后,马克思更加注重从人的现实性和社会性出发,对人的本质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与讨论。

《形态》第一卷第一章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1] 由此观之,马克思、恩格斯最终摒弃了黑格尔“理念的人”、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等错误思想,基于社会现实和人的活动,形成了“现实的人”的思想,他们认为只有把人放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中加以考察研究,才能真正揭示出人的本质;只有“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于现实,才能创造全部人类历史。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现实的人”是指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人,是处于现实世界里具体发展的人,而不是抽象的理念的人。“现实的人”思想一经形成,不仅成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更是一次在人的本质认识上的伟大飞跃。

3.1.2. “现实的人”的三种生产活动

在阐述“物质生产活动”这一基本前提时,马克思、恩格斯基于社会现实条件,从物质生产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考察原初历史的物质生活生产、物质生活的再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等因素进一步深化了对“现实的人”的理解 [2] ,阐明了“现实的人”的三种生产活动:

第一种是作为维持生存所需的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马克思鲜明地指出其科学内涵和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1] 。人们通过最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来满足现实生活所需,实现生存和发展。

第二种是新的需要的生产。随着实践的深入,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考察到当人们已经满足的第一个需要的时候,满足这一需要的活动和为满足需要而使用的工具又会引起人们新的需要的产生,并由此衍生出反复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物质生活的再生产活动,这是人类历史延续和发展的继续,也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社会演进的动力。同时,这一新的需要也包括了人在精神方面的需要,从而从事精神资料的生产。

第三种是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命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 [1] 人们通过自身的生产,能够实现自我繁衍,以免灭绝,是实现人的本质的关键所在。

总之,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最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新的需要的生产活动和人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三者构成有机的整体。人类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改变了人类历史。

3.1.3. “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

在阐述“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一内容时,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物质生活条件的核心概念。在《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中的“生活”一词所加的边注中,曾这样写道:“黑格尔。地质、水文等等的条件。人体,需要,劳动” [1]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自然地理环境、有生命的人及其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而从事的劳动实践活动,三者共同构成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从而形成了对自然、社会、人做出全面科学解释的“大唯物史观” [3] 。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的自然观的基础上,用历史的眼光指出了自然的客观实在性和历史基础性,基于此,笔者将人与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归纳为制约性、继承性、发展性的特点。第一,人与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具有制约性。马克思认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总是会受到各种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这种制约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基础,包括人的生理条件和各种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等);二是历史基础,包括每一代人所必须面对的历史遗产和历史起点等。第二,人与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具有继承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人都会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在继承了前一代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也预先规定了后一代的物质生活条件。第三,人与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具有发展性。基于人与物质生产条件关系所具有制约性和继承性的特点,笔者认为人与物质生产条件之间的关系是随着社会历史而不断发展着的、能动的辩证关系,这些物质生活条件才是社会历史的现实基础,也是建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现实基础。

3.2. 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物质生产和交往活动,阐述了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由此可见,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 [1] ,在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基本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揭示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关系,最终得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结论。

3.2.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关系

无论是为了生存繁衍,还是旨在追求美好生活,或是为了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人类首先必须解决的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的问题,而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力量就是生产力,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就是生产关系。马克思针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矛盾运动关系的论述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和全部历史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时,将会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代替了原有的生产关系,使得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产生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关系会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在《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借用“交往形式”“交往方式”等来表达生产关系的概念,就其实质而言,生产关系是分工基础之上的不同个体、民族和国家间的物质和精神交换活动。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交往概念正是生产关系概念的粗糙表达 [4] ,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进行生产,相互之间会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这种联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书中所提及的:“因此,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1] 。这里的“交往形式”指的就是生产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解决这些冲突的关键在于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进而推动人类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3.2.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关系

在《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恩格斯同样建构起市民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马克思把社会比喻成一座大厦,把社会关系区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部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在针对经济基础的论述中,马克思、恩格斯在书中对市民社会的概念有了初步理解和认识:“受到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1] 。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思考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社会”的核心内涵,他们认为“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但是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1] 。综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市民社会(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它能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以及变化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时,上层建筑必须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产生相应变革。

在针对上层建筑的论述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能够服务于经济基础,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旦产生,便会积极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具体表现为:政治上层建筑如政治法律制度、政党、军队等,运用强制手段,将人们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秩序的范围内;观念上层建筑如法律、宗教、文学艺术等,利用舆论工具,不断论证所维护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规范着人们的思想与行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后果主要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

3.3. 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从共产主义的内涵、形成条件以及实现的必然性三个方面,建构起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在对共产主义的内涵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形态》第一卷第一章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1]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现实的人”的逻辑起点,指出共产主义是具有现实性的革命运动,而绝不仅仅是理想目标或价值目标,共产主义通过革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以此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在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形成条件这一问题的认识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第一,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形态》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私有制,以生产资料的社会共同占有和社会生产的共产主义调节方式,那时,城乡之间的对立将会消灭,阶级差别将会消失,国家失去存在的必要,劳动将成为人的高度自由自主的活动,每个人的才能和天赋将会得到充分全面发展。第二,共产主义应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共产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和“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基础上,没有生产力总量的增加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作为物质基础,实现“世界历史性”的共产主义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三,共产主义的实现应以世界交往为前提,克服民族的、地域的局限性。马克思指出只有建立在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和世界交往,以及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不断积累社会财富,才能使每个个体、每个民族意识到彼此之间的相同境遇,从而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反抗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共同力量,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在对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这一问题的认识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理论和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更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形态。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共产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

4. 结语

《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文本,其理论意义重大,成果丰富。在《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批判”和“建构”为基本路径,第一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唯物史观,分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对于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其思想精华、掌握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对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新的时代特点,应注重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理论和实践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10, 516-519, 530-532, 539-540, 544, 567-568, 582-583.
[2] 刘玉萍.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物史观的建构[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8, 20(2): 12-16.
[3] 安启念.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思想的逻辑结构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J]. 哲学动态, 2017(2): 5-15.
[4] 金晓艳.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物史观及其当代价值[J]. 现代交际, 2020(22): 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