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社会心理:《冲破天际》解构
Ideology, Nationality and Universality, Social Psychology: Deconstruction of “One Small Step”
DOI: 10.12677/ARL.2023.121006, PDF, HTML, XML, 下载: 248  浏览: 829 
作者: 张 迪: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冲破天际》人民民族性世界性认同“One Small Step” The People Nationality Universality Identify
摘要: 作为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提名影片,《冲破天际》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影片由中国太崆动漫(武汉)有限公司制作完成,制片人是美籍华裔动画师张少甫,同时张少甫也是该公司的创始人兼CEO。本文将从艺术与意识形态性、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艺术与社会心理等几个角度出发,对动画短片《冲破天际》进行解构,分析其在宏大与微观、写实与表意、历史与现实、艺术与市场中所存在的价值,剖析其具有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Abstract: As a film nominated for the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Award in the 91st Academy, “One Small Step” has produced a strong social response. The film was produced by China Taikong Animation (Wuhan) Co., Ltd. The producer is Chinese American animator Zhang Shaofu, who is also the founder and CEO of the company. This paper will deconstruct the animated short film “One Small Step”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rt and ideology, art’s nationality and universality, art and social psychology, etc., and analyze its value in grand and micro, realistic and ideographic, history and reality, art and market, as well as i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文章引用:张迪. 意识形态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社会心理:《冲破天际》解构[J]. 艺术研究快报, 2023, 12(1): 32-39. https://doi.org/10.12677/ARL.2023.121006

1. 引言

伴随着国产动画的国际化创作与传播,国内制作公司在国际视野中逐渐崭露头角,在国际文化传播与交流过程中,中国元素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认同与普及,本文以影片《冲破天际》为案例,从艺术与意识形态性、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艺术与社会心理几个维度入手,解码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2. 艺术与意识形态性

2.1. 至上:人民性的体现

不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毛泽东,都对“人民”这一概念做出了界定,同样也提出了艺术也应当是为人民所服务的。“马克思认为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艺术作品的内容上看,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式,它必然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1] 。即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意识形式,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影片《冲破天际》即是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故事讲述了一对移民美国父女的故事,尽管移民美国,但中国传统的父爱如山的形象依旧是影片的核心,这符合了我们中国人对于父亲形象的建构,同样也符合了国外观众对于中国人形象的认知。“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阐述‘艺术属于人民’的思想:‘艺术属于人民。它必须深深地扎根于广大劳动群众中间。它必须为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从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愿望方面把他们团结起来并使他们得到提高。它必须唤醒群众中的艺术家并使之发展’” [2] 。艺术属于人民即说明了艺术的服务对象是人民,艺术作品的产生要符合群众的审美期待。《冲破天际》故事情节的构造,以及女孩璐娜形象的构造,“乖巧–叛逆–成长”这一过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期待。

“同时邓小平提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这可作为建立文艺与人民新型关系的基础。‘人民需要艺术’是因为人民需要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心声,需要艺术来满足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从更高的要求说,人民需要在艺术熏陶中得到升华。‘艺术更需要人民’则是强调文学艺术对人民的依赖关系” [3] 。艺术与人民是相伴相生的,艺术来源于人民的生活,为人民服务。正如影片中璐娜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从儿时她便对航天有着热烈的追求,父亲在她生日时送了她一双印有“航天局”LOGO的“宇航鞋”,蹦蹦跳跳的她像是拥有了整个世界;儿时的梦想伴随着她的成长,大学时进入航天学校,本以为这样就可以实现梦想,却因成绩不好,向航天局投递简历被拒绝。这是常态的叙事手法,此事古难全,没有任何事情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历坎坷和转折。璐娜从小有着航天梦,不知导演是有意而为之,还是巧合,观照了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刘洋1997年毕业于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后,考入了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刘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2012年入选神舟九号乘组,进入太空。这是一种人民性的体现,是艺术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具化表现。

2.2. 崛起:女性形象的重构

“西方第一浪潮女性主义者是在启蒙主义重理性轻感性的二元论价值观视阈下的讨论日常生活的,所以不可避免也必然地带有重非日常生活而轻日常生活的倾向,她们从要求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与男性同等的权力出发,主张妇女走出日常生活,进入非日常生活领域,实现经济独立才真正有可能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获得尊严” [4] 。宇航员这个职业,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身体素质极高,其次是科学素养极高。在以往的印象中,身体素质好是男性的定位,但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认为:男女平等,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在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 [5] 。在现实中,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了两位女性宇航员:一位是刘洋,另一位是王亚平。也就是说明,在社会的生产生活中,不论是在政治、经济、教育、科研等领域,女性同样能够像男性一样,完成相同定量的任务和工作。《冲破天际》中璐娜的成功也映射了现实世界中的这一点。“中国当代也有不少描写普通人的优秀作品,字里行间透出小人物的韧劲和抗争,使读者强烈感受到普通劳动者的坚强和善良” [6] 。影片中的璐娜是一个普通女孩,出生在平凡的家庭,父亲只是一位开着修鞋店的修鞋匠,她的成功是自己作为一个小人物的成长与蜕变的完美见证。

3.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3.1. 《冲破天际》所具有的民族性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文化具有民族属性,因此,艺术也同样具有民族性。“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7] 。正因此,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与文化息息相关,甚至与艺术也具有不可磨灭的关系。

《冲破天际》是中国武汉公司制作的,不可避免地具有中华民族的烙印,本部分将从道具、情节、人物形象三个部分解读《冲破天际》所具有的民族性。

3.1.1. 道具呈现:日常现实的映射

道具具有叙事的功能,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亦或是动画影片,画面内出现的元素都有存在的特殊意义,而并非是具有随意性和无序性。《冲破天际》中的道具可圈可点,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烙印明显。

如在图1中客厅的场景,这一场景展示了茶壶、带有龙图腾的日历(龙形象一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二是制作动画的年份是2012年龙年:刘洋与王亚平成为中国首批女航天员的热门人选就是在这一年),以及门玻璃上贴着的倒福字等。如图2,在门的两边高挂的红灯笼,很难不让中国人民联想起儿时自家门前也有着相似的灯笼,包括由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是加深了中国百姓对于红灯笼的印象。

3.1.2. 情节象征:民族性的感召

情节也是一部影片的重要环节。在影片中父亲三次在餐桌前吃饭的画面(图3),而三次餐盘中的食物均为饺子,女儿考试时信心满满,回到家时,吃饺子是开心的;而考试获得“F”评分,回到家时,父亲再夹饺子,女儿却是一边抱着书一边拒绝了这次的饺子;第三次是通过“跳切”的手法,直接展示父亲一人坐在餐桌前,盘中和碗中仍是饺子,此时女儿却直接抱着一摞书上了楼,父亲身体明显已经有些不适。饺子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吃饺子这一情节呈现出十分明显的民族表征。

Figure 1. Living room props

图1. 客厅道具

Figure 2. Lantern shape

图2. 灯笼造型

Figure 3. Dumpling display

图3. 饺子展示

另一情节便是图4中上香的情节,中国人祭奠去世的亲人都会有这一仪式,是对故去亲人的追悼及祭奠。此处情节整体的色调为暗调,唯独璐娜手中的三根香散发着微弱的红光,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元素,也是传递民族性的重要表征。

Figure 4. Incense offering

图4. 上香祭奠

3.1.3. 人物形象:内外表征的建构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任何一部影片中的灵魂。一是人物内部形象的建构,二是人物外部形象的表征。

首先是女儿形象的建构。从外部形象表征来看,女儿的形象更像是迪士尼动画《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的视觉形象,小女孩和周围人物相比,其实是亚裔的形象表征,如图5图6。从内部形象建构来看,璐娜的形象更像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从小努力学习奋斗,依靠自身的努力获得了这份荣誉,其身上坚强、拼搏、刚毅的品质更像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缩影。

Figure 5. The image of a little girl selling matches

图5. 卖火柴小女孩形象

Figure 6. The image of Luna

图6. 璐娜形象

其次是父亲的形象,从外部形象表征来看,父亲的形象略显沧桑,父女之间的年龄差距较大,另外从父亲的眼睛来看,其实是不符合中国人的实际情况,有近来批驳的“眯眯眼”嫌疑。从内部形象建构来看,父亲的形象是中国最为普遍的父母呈现状态:把自己一生最好的献给自己的儿女,辛辛苦苦工作奋斗一辈子,只是为了儿女的幸福,璐娜有宇航员的梦想,自己就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

以上均为影片所呈现的中国元素,这是《冲破天际》所具有的艺术的民族性。

3.2. 《冲破天际》所具有的世界性

“文艺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因为文艺是世界语言,谈文艺,其实就是谈社会、谈人生,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 [8] 。不同国家和民族通过文艺这一形式,能够建立起相互沟通与学习的桥梁,这是《冲破天际》世界性的具体表现。

3.2.1. 沉浸:无声的语言

除去影片中文字所传递出的信息,其余传递信息的方式为场景与动作,而文字、场景与动作都可统称为“无声的语言”,这是《冲破天际》所具有的世界性的一个具体表现。爱德华·霍尔曾在《The Silent Language》中按知觉程度将文化分为显形、隐形和技术性三个层次,而无声的语言便是隐形的层次,正如2018年火爆全网的“李子柒”,究其成功深层次的原因,其中一点便是其作品中并无大量的解说、旁白,主要叙事均通过一系列的文字、场景与动作完成,这是李子柒通过“无声的语言”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减少了传播过程中的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使得她在YouTube斩获大量的外国友人粉丝,《冲破天际》也是如此,展现了艺术作品的世界性。

3.2.2. 共振:跨文化传播

“ONE SMALL STEP”这是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的一句话,用在了影片英文版本的片名处,这是对人类伟大航天事业进程的致敬,也是跨文化传播的体现。其次是影片的版本区别,创作团队共出品了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这是为了符合不同人群的选择,这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尊重。作为美籍华裔的张少甫,从5岁开始便在美国生活,尽管接受西式教育,但也从来未缺乏中国文化的熏陶,后在武汉成立动漫公司,输出的动画同样兼具中西合璧式的美感。这也是《冲破天际》入围奥斯卡的世界性体现。

4. 艺术与社会心理

4.1. 社会认同:群体感召中的个人奋斗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感受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并认识到群体内其他成员对于自己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加入群体,以群体原型认知及规范自己,是降低其自我不确定的主要途径” [9] 。社会认同所体现的是公众关于社会形态、社会发展逻辑以及社会群体对于自身认可。

《冲破天际》中璐娜是一位从小有着宇航员梦想的华裔小女孩,她的成长历程通过7分40秒的动画完整呈现,梦想的起航–成绩的不理想–航天局的拒绝–父亲的去世–心灵的成长–成绩的进步–毕业后的航天局offer–梦想的实现,正如“元神话”的叙事模式一般,和传统的叙事手法一样,元神话在英雄之旅的过程中遵循着线性的叙事方式:启蒙–启程–经历–归来。这一成长的过程,符合大众对于一个人物成长历程的审美期待,这也正是每一位观众即将经历或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的真实写照。我们渴望成功,我们期待认可,我们希冀完成人生的蜕变,这是社会心理中所包含的社会认同,同样也是《冲破天际》帮助每一位观众圆的梦。

4.2. 身份认同:阶级关系中的自我确认

“身份认同是指某一个体对自我在所属社会群体中角色与特征的认可程度与接纳程度,以及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10] 。也就是说某个体在社会群体中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这种自我身份的确认可通过与他人的比照来实现。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当代建构》中这样写道:“如当代小说中的一些‘底层叙事’,粗看起来描写了打工者等人物的艰难和种种不易,作者也对人物的遭遇寄予一定的同情,但整篇作品弥漫着作者的某种‘优越感’(也许是无意识的流露),仿佛叙述者也包括作者本人处于比故事中的人物更高的位置,他们是以一种悲天悯人的姿态俯视人间,哀叹这些人物命运不济” [11] 。《冲破天际》中父亲的身份是一个修鞋匠,这种身份在迪士尼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有着清晰的描绘,小男孩米格鞋匠的身份貌似从他一出生就被安排好了。父亲修鞋匠的身份也许也是对于这一阶层的诠释,而女儿璐娜的形象,在美国社会生活中艰苦奋斗,从一个底层,也就是地面,到宇航员,最后登月,前期是作者对人物的同情,后期是作者获得的“优越感”。

行文至此,笔者回忆起《观看之道》中的一段话:“所谓‘风俗’画,即‘下层生活’的图画,一般认为是与神话作品相对的作品。这类图画粗俗而不高雅。‘风俗画’的目的,是从正面或反面证明,这个世界上的德行,是由社会上或财务上的成功给予回报的。因此,凡购买了这类廉价图画的人,就觉得确认了自己的德行。这类图画特别流行于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他们认同的,不是画中人物,而是画中景象的道德寓意。油画上创造实质性幻觉的才能,又运用技巧,使一种感情性的假象变为可信:就是凡发达者必为诚实而又刻苦工作的人,而无用之辈则理应一无所有” [12] 。以上文笔可得知以下观点:1) 资产阶级看到画中穷人有一种事业成功的自豪感,这种感觉来自对比。2) 画中人在笑,这种笑可以看作是冲画外人笑,也就是购买这幅画的资产阶级。3) 画中人并未因穷困潦倒而绝望,相反他们的笑,在资产阶级看来就是一种底层阶级安于现状,并不会反抗,是一种阶级稳固的表现。

因此,《冲破天际》能够提名奥斯卡,理论上也是印证了以上的观点,作为影视动画艺术作品,实则是社会心理的反映。

5. 结语

通过上文从艺术与意识形态性、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艺术与社会心理等几个角度出发,对《冲破天际》进行了解构,剖析了作品所表现的人民性以及女性形象的重构。同时,通过道具、情节、人物形象三个角度展现了《冲破天际》呈现的民族性表征,世界性则从“无声的语言”和“跨文化传播”进行解读。在第三部分中对社会认同和身份认同的剖析,《冲破天际》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心理,璐娜的成长历程也鼓舞了一个又一个在奋斗中的你我,因此,影片同时兼具了极为丰富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得心. 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EB/OL].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81678787, 2019-09-08.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 列宁论文学与艺术[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435.
[3] 胡亚敏.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当代建构[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37.
[4] 陆兴忍.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J]. 湖北社会科学, 2010(1): 136-139.
[5] 京华时报. 十八大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EB/OL]. 共产党员网. https://www.12371.cn/2012/11/14/ARTI1352841209995870.shtml, 2012-11-14.
[6] 胡亚敏.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当代建构[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33.
[7] 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谈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2.
[8] 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谈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8.
[9] 徐玮. 青少年饭圈文化的心理机制解读——基于社会认同的视角[J]. 新生代, 2022(2): 23-27.
[10] 王佳佳. 《绿皮书》中身份认同的嬗变[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6(1): 105-109.
[11] 胡亚敏.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当代建构[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32.
[12] 约翰·伯格. 观看之道[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