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观史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On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Micro Historiography 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DOI: 10.12677/AE.2023.132110, PDF, HTML, XML, 下载: 169  浏览: 277 
作者: 孙尉祖: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烟台
关键词: 微观史学初中历史课堂教学Micro Historiography History of Junior High School Classroom Teaching
摘要: 微观史学是相较于宏观的历史而言,将注意力放置于“小人物”“小事件”“小区域”之中,通过对历史小事件入手,在表象之下追根溯源,拓展出历史事件的本质。将微观史学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文章探索微观史学理论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旨在为历史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方法参考。
Abstract: Compared with macro history, micro historiography focuses on “small people”, “small events” and “small areas”, and expands the essence of historical events by starting with small historical events and tracing their roots under the surface.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historiography to the history classroom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an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rich the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and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level.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of applying micro historiography theory to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aiming to provide more reference for history teachers in teaching methods.
文章引用:孙尉祖. 浅谈微观史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教育进展, 2023, 13(2): 676-68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2110

1. 引言

微观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意大利,是相对宏观史学而言的一种史学研究方式,也是当代西方史学思潮之一。一般来说,微观史学是指这样一种历史研究:从事这种研究的史学家,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涵盖辽阔地域、长时段和大量民众的宏观过程,而是注意个别的、具体的事实,一个或几个事实,或地方性事件 [1]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年龄阶段,思维方式也逐渐从具体到抽象转化,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会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探索欲望,正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刻。初中历史课程中的内容多是以随着时间推进的宏观内容为主,在教材中的体现则是以结论性的话语叙事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形成相对浅薄的认知,将所学知识流于表面。教师若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需要带领学生发掘宏大的历史事件之下的“小历史”,培养学生的细节分析和归纳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2. 确定主线思路,推动学生思考

在一节课程的讲述过程中,有着鲜明的主线来贯穿着历史事件发展的始终,会提高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的思路伴随着微观视角的逐步展开而不断拓展延深,从而发掘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以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世界历史上册中的第十六课《开辟新航路》为例,欧洲开辟新航路的最大动力便是其经济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市场需求。为了使学生能简洁直观地认识到当时欧洲的经济发展状况,教师可以金银等贵金属这一微观视角入手,向学生举例:西欧城市日常生活中,市民购买商品需要用到金银;手工工场兴起,雇主给雇员的工资也是以金银货币形式体现;租地农场之中土地的拥有者收取的地租也从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这其中又用到了金银。然后向学生提问从这些现象中可以发现什么,经过讨论可以总结出对在当时的西欧社会,金银等贵金属已俨然成为个人财富的一种具体体现,而对金银的巨大渴求正是西欧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体现,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也也是西欧社会不断追求财富积累的过程。这样也就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在当时无数的航海家们为开辟新航路而前仆后继的动力以及对比分析以往学习过的郑和下西洋和欧洲新航路开辟之间的巨大差异。

3. 描绘好小人物,体现出大时代

不同于宏观的历史将视角凝聚在个别的“英雄角色”身上,微观史学将视角下移至普通人或者是诸多历史大事件中的“配角们”,这些人身上没有灿烂的光环加持却依旧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见证者,是广大人民群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是这些无数的“小人物”的默默付出,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之中利用微观史学的平民化,世俗化的视角,更加便于使学生接受其理论研究成果,并且激发学生探索欲,使历史课堂学习的思辨性更加鲜明。例如在统编版初中历史课本八年级上册第四课《洋务运动》一课之中,教师可不必局限于课本之中有限的内容,可为学生扩展其他的人物视角,例如以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留欧经历为切入口。首先,洋务运动的最主要成就便是创办了新式海军,而海军的主要将领都是从福建船政学堂毕业的,因此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留学这一事件便和洋务运动有着十分鲜明的联系,适合作为本节课的微观视角,以此来反映洋务运动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时代特点。首先,在课堂开始之初,向学生播放电影《甲午海战》中部分片段,之后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电影中的中国人的铁甲舰船是什么时候开始拥有的么,邓世昌等爱国将领是从哪里领悟到海军知识的呢?由此引出本节课要介绍的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事件。首先向学生介绍留欧学生多数来自于福建省并让学生结合前几节课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学生经过讨论后容易出结果,即福建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第一批被迫对外通商口岸如厦门、福州等城市皆位于福建,当地人较早与西方人接触,对国外有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对于出国留学这一事情上也能持相对开放的态度。教师随后还要补充一点,西方人较早来到东南地区传教并且创办教会学校,很多学生有一定的外语基础,这也是清政府选择该地区学生的重要原因。随后教师向学生展示史料介绍推动学生留欧的主要官员,如左宗棠,沈葆桢,李鸿章等人,这些大臣由于支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也被称为“洋务派”。其实最早主张儿童向西方留学的并非是政府官员,而是留过洋的中国学者,如容闳。作为近代中国毕业于西方的第一人,归国后一直在为中国留学事业奔走,但是一直不受重视,直到后来得到丁日昌的引荐和曾国藩的支持后才将其理想变为现实,由此可看出,权臣对于留学活动的重要性 [2] 。比如沈葆桢,作为第一任福建船政局的船政大臣,在其任内的十余年中成功推动了第一批学生留欧并学成归来。在其逝世之后虽然更换多位船政大臣,但是随后的几批学生留欧事业却难以取得显著成果,为什么早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学生经过讨论以及结合课本所提及内容可以了解到该事业并非是整个清廷官员支持,而仅是由个别的洋务大臣在尽力推动着,一但缺少强有力的人物的领导,便立刻停滞不前。由此事件也可以窥探出整个洋务运动由始至终都面临着此番困境。接下来,教师展示出船政学堂学生所学的课程种类:学生在国内进行留学的预先学习,主要学习英法两种语言,以及算法、画法课程,随后又根据所学专业不同进行选修航海理论,绘图等课程,到了欧洲之后主要学习军事理论和船舶驾驶与制造相关课程。教师提问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学生能明显发现留学生这时学习的主要内容便是以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为主。这一点也能侧面体现出洋务派大臣所希望学习的多限于技术层面,并没有向制度层面深入了解的意愿。教师继续出示资料展示这一时期也有很多学生主动辅修了法律,冶矿,政治等内容,这又能体现出欧洲留学客观上也将西方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等内容带入了中国人的视野之中,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教师在运用“小人物”进行微观分析时,要注重挖掘人物细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作为人文学科,要彰显其人文关怀。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之中,教师可以以容闳先生的人生经历作为切入点,向学生展示史料来分析这个经历了自洋务运动开始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者的奋斗人生。相较于李鸿章,林则徐,梁启超,孙中山等人来说,容闳并没有在教科书上留下名字,但是这个从未踏入权力中心的“小人物”自从外国留学归来起,就把救亡图存视为己任,一直在为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奋斗终生,体现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微观史料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4. 挖掘不同角度,反映历史本质

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其背后往往包含着多种方面的诱因,是由多种不同方面的原因共同推动的。微观史学主要是对历史中的某一个人物、某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一种组织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探讨 [3] 。

教师在讲授一节课时,对于其中的重大事件要注意在遵循教材所提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之际,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对历史大事进行“全方面,多角度”地拓展介绍。例如在利用史料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时,一般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原因,教师可以利用多种视角的交叉讲解,来向学生展示一个政治上的改革背后的文化环境,或者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败背后的双方经济基础的不同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的差异从而对战争成败的影响,又或者向学生讲解一场科技运动背后的经济动力与政策支持。让学生去感受一个历史表象之下存在的多方面影响因素。以统编版教材中的八年级上册中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例。本节课在教材之中的重点内容在于三大战役的重点介绍,这无疑是从军事斗争的视角来向学生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实,对于解放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来说,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军事战略思路以及三大战役的胜利是其结果,而推动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则是多样且复杂的。因此,本节课选择在军事斗争之外,从经济的角度入手来对比分析中国共产党和南京国民政府之间的经济基础差异,以及为什么在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的统治必然失败的原因。本节课教师可以选取“税收”这一微观视角,国共两党的主要税收不同,代表二者的支持力量来源不同,也反映着二者代表的利益阶层不同。教师向学生展示史料介绍南京国民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是依靠沿海沿江地区的大城市的海关关税为主,而关税的主要来源在于进出口贸易所获得,所以对于当时的国民政府而言,想要增加税收就要促进外国商品的倾销以及国内的原材料出口,这样一来中国的经济就成为依附于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经济。这也是为什么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即使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也没能得到有效的恢复和发展,反而是继续衰落。这时若有学生提问到为何国民党政府不愿意支持国内民营经济时,让学生联系以往所学内容,学生会回想到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就是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之下成立的,因此该政府不会代表中国人民的利益,而是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代言人。对比来看当时的中共的解放区,教师展示史料介绍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税收收入是农业税,是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大幅度减少了对于农民的剥削压迫并且保证耕者有其田之后所征收的农业税。中国共产党在当时既然主要依靠农业税作为财政支撑,那么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广大的农民群众就是其革命的支柱,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就是保护好自身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所争取到的是中国人数最多,受压迫程度最深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自始至终都不得民心的国民党政府很快就在解放战争中失败了,解放战争本质上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国内外压迫争取自身权益的革命斗争。

5. 注重史料选取,微观联系宏观

微观史学在初中历史教学阶段的应用中鲜明的优点便是能改善初中教材中相对宏观且简短的内容所造成的学生对历史难以理解,逐渐缺乏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动力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教教材,而非用教材教”的行为从而导致整个历史课堂枯燥乏味的现状。运用微观史学理论,教师必然要跳出教材之外去寻找符合本节课程要求的微观史料,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教师不断学习探究的过程。要在有限的课时范围内去向学生合理地展示出“微观故事”并做到以小见大,从而实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这是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教师改进自己教学策略的机遇。教师在运用微观史学理论进行历史课堂教学之时要始终坚持微观服务于宏观的原则。即微观视角的选取与史料的展示只是手段,是为了突破本节课内容上的重点和难点,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之中所涉及到的宏观学习目标。一节课程之中的宏观内容的具体体现便是教材之中对于历史事件的定义和概念等,教师选取的微观史料要和教材内容相关,史料中的“小历史”所包含的特点一定要与教材之中的“大历史”相对应,做到微观之中处处体现着宏观。对于学生来讲,教材中的宏观内容给了学生历史结论,而微观史学理论则是通过众多“小视角”给学生提供了通向结论的分析过程以及方法。微观史学的引入势必会带来额外的史料阅读。学生对于这些新的史料的分析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视野,从新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个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去主动构建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理解历史事件本质。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对于微观内容的学习过程也是对教材中宏观历史概念,定义的理解逐步加深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陈启能. 略论微观史学[J]. 史学理论研究, 2002(1): 21-29+161.
[2] 李婵玉. 福建船政学堂的留学活动与清末北洋水师建设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https://doi.org/10.27292/d.cnki.gsxfu.2019.000941
[3] 赵亭亭. 基于微观史学观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研究[J]. 考试与评价, 2020(5):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