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逐渐进入各个高校的课堂,课堂思政成为落实该理念的重要举措。在大学专业英语课堂上进行课堂思政思想教育,提炼优秀中华文化,将国外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统一结合,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发展目标。为此,在工程管理专业英语的课堂建设中,要进行课堂教育方法的改进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将专业知识、英语能力、思想教育三者统一引入教学,在引导同学们世界观、价值观、社会观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同学的全面发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virtue and putting moral education first has gradually entered the classrooms of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lassroom ideology and politic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is concept. Conduct classro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English classes, refine excellent Chinese culture, and unify and combine foreign culture with Chinese culture to improv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development goals. To this end, in the classroom construction of English for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improvement of classroom education method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ify the int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English ability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strive to guide students’ world view, values and social outlook, while en-hancing national pride and promo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1. 课堂思政建设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在高校课程建设时,要注重与思想政治并行发展,进行课堂思政的重点引入。不少教育者会问,课堂思政是什么?其实“课堂思政”并不是一门特定课程,而是一种需要贯彻人心的教育理念。课堂思政是一种思维方式,需要讲师在教学过程中与专业知识合理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思政课堂的建设当中,切勿一味地将专业课当成思政课来讲,而是需要体现出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以德育人,进行学科所拥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的提炼,与当代理念进行融合,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局,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淬炼 [1] 。
引入课堂思政,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推动了高校课堂上对学生三观培养的进程,为高校专业课堂上进行课堂思政等思想教育课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有效解决了当前高校思政课堂效果衰减、课时减少等问题,有利于政治素质的提高和道德人格的养成,给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2] 。
2. 工程管理专业英语的概况
工程管理主要讲述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方法、原理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是一门培养在工程建设领域能做出管理决策的双重人才的学科,全称:土木工程管理 [3] 。在国家商务部发布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情况,中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贸易,一直在增加,合同金额数占我国对外投资的8.5%,不仅如此,一大批重大工程正在逐步开发。建筑工程行业与人民日常基本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与国外也存在着紧密联系,在“一带一路”建筑业发展“走出去”的带领下,我国工程建设逐步走向国际化,工程管理的学生也逐渐参与到了国际工程设计施工当中,在进行国际工程建设当中,英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在进行沟通时显现的及其重要。故在我国工程管理业全球性发展的道路上,不是单单需要工程管理类人才,更需要的是工程管理专业英语人才,工程管理专业英语由然而生 [2] [4] [5] 。通过对于工程管理专业英语的学习,更能学习国外优秀的工程管理方法,了解国际工程管理的前沿模式,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同时学习英语也能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扩大未来工作范围 [4] 。
3. 工程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开展的现状
3.1. 课堂思政与专业英语结合不当
近年来,高校各个课程逐渐开设专业英语学科,用英语的方法进行各专业的讲解,这种英语教学方法,既可以让学生们在大学英语课程结束后继续统一的英语教学,又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去使用英语进行工程管理学科的学习,在高校开展的学科建设上对于教学专业知识的讲解都是极好的。但在近些年我国改革教育体系,强调“以德育人”的重要,为贯彻立德树人理念,我国提出课堂思政建设,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三观意识,树立明确的目标,增强民族自信,为我国实现伟大复兴提供教育上的思想建议。在专业英语的课堂上,对于课堂思政的引用却非常少,尤其是引入我国优秀文化的课堂思政,部分老师在进行课堂思政的时候,只是简单生硬的进行思政事例的套用,并未很好的将我国优秀文化与专业知识进行结合,使思政“立德树人”的效果大大降低 [4] 。
3.2. 优秀工程案例的缺少引入
在《工程管理专业英语》课本当中,对工程项目的整个管理流程予以系统整合的介绍,并附有几乎所有的工程管理专业术语和专业表达,是对学生有关专业课知识的最好补充。但是查看书中引入的工程案例,大多数都是国外的案例,对于我国的大型工程建设并未提及,认为外国的工程建设技术就是最好的,助涨了国外文化自信,导致不少学生缺少民族自信,出现崇洋媚外心理 [6] 。缺乏民族自信对于国民来说是极其不利于国家发展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工程管理专业英语中要进行课堂思政教育的引入,甚至是每个专业都要进行课堂思政的原因。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澳门、珠海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是我国自主研发进行的建造的大桥,实现了港珠澳“一小时通车”的佳话。但在通车运营的过程中,也遭受到了非议,因为迟迟不通车的原因,不少国内人士借题发挥,抨击港珠澳大桥为“面子工程”,不引入外国技术导致大桥无法正常使用,变成了一种“空桥”的流言蜚语。泛滥这些谣言的土壤便是国外技术依赖症,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他们大肆的产生这种言论。但是事实上,我们国家凭借自己的技术将工程完成的很好,仅用7年多的时间就建成了这座超高难度的桥梁,如:在部分沉管安装上,国外需要8到10个月,而我们自己的中国方案仅用了1天,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奇迹。在港珠澳大桥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现代社会中国技术的强大,我们完全可以依靠自己进行国家的建设。因此优秀案例的引入对于课堂思政理念的培养是必不可少。
3.3. 教学内容跟不上国际发展的步伐
目前大多数专业英语教材重点以工程的基础理论为主,绝大多数都是在按照书本讲述一些课本内容的讲述。在对于专业英语方面的交流与沟通不够重视,在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可能会跟不上步伐。所以我们不仅要进行课堂思政的引入,也需要提升对于专业知识的培养,不可错误的只将专业英语的学习归于语法、单词、句子的学习,更多的是需要沟通,将口语交流能力提升到可以适应国际复杂交流的水准,不可丢失专业英语原有的功能性。要较大的推动思想文化和专业英语文化的结合发展 [5] [6] 。
3.4. 学生对于专业英语以及英语中思政理念的重视度不够
大多数同学,仅仅将学习英语的目的定义为过四六级,形成了偏执学习,对于专业英语的重视性较低,课堂参与度低,走神,打游戏等等不良现象出现在课堂上,在本应该结合专业知识与英语能力的一门提高课上并未有所收获,使得专业知识学习水平与英语学习水平之间存在差异 [3] 。不仅如此,在开展英语课堂的思想文化教育方面,同学们的重视度也并未随着思政课堂的引进而增强。在英语课堂上,该思想的建设力度仍未达到标准。学校对于专业英语的重视度也较低,在专业英语上的投入不如基础英语的投入,形成学科断层,无法使学生自然过渡,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也有较大的影响。
4. 课堂思政融入英语教学的方法
4.1. 创新驱动课堂思政,大力推动德教融合
在我国创新发展战略的大力推动下,不仅仅是科技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因为各方面的创新等到了质量的提升。使用创新教育手段进行课堂思政与专业英语学科的融合将使效果显著提升 [6] [7] 。翻转课堂便是最具代表性的证明,传统的课堂学生们上课听讲,下课做功课,老师将主力全权归于专业教学。而创新型的翻转课堂理念,将听讲放在上课之前,上课的时候做功课。相比于传统教育,翻转课堂的引入极大促进了课堂互动效率,一定程度上使同学们更加自主的学习,培养了同学的判断能力与自我思考能力,也使老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堂思政内容的培养。运用翻转课堂的新型教育方式将课堂思政引入工程管理专业英语当中,取其精华,更加有助于德育教育的发展。在课堂上,主要促进学生的英语能力的培养与课堂思政思想的历练。这其中少不了专业知识与课堂思政的融合,以课堂思政思想灌溉专业知识,去增加工程人才对于我国技术的信任,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所以在工程管理专业英语上对于思政课堂教育的开设是及其有必要的。借助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共同发展,挖掘学生潜力,助力课堂达到价值导向、专业培养的目的,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实现多技能全面的发展 [6] [7] [8] 。
4.2. 利用数据搜寻案例,育人文化持续发展
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网络成为人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教育方面同样可以运用网络的便利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播。相比于第一课堂的固定性,第二课堂可以充分的进行文化传播,让育人理念贯彻始终 [6] 。在第二课堂中,利用互联网的天然优势,对于我国优秀工程案例进行搜寻挑选,进行更加生动、更加丰富的文化教育,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用不同的学习形式对于工程案例进行刨析,吸引更多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专业英语学科的建立。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使用,不只将工程项目讲解定义在国外工程上,而是要引入我国港珠澳大桥、青藏铁路等优秀大型工程,进行优秀案例的讲解,此类具有建设性意义工程的讲解,也可使学生增加文化自信,对于思想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帮助。中国由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转入的道路上,必须得靠自己的强硬技术、优秀方案、出色人才,不能因为外国发展时间早,就去盲目跟随。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脚踏实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发展。故在学科发展上,要使用正确的方法与合适的工程案例进行传播专业知识与文化知识,从而全面全方位的进行育人教育。
4.3. 加强实践教学教育,促进学科国际发展
专业英语与课堂思政的融合都需要在不断实践、锻炼中积累语言与思想方面的经验,在进行专业英语中,可组织工程案例英语演讲比赛,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还加深了对优秀案例的认识与思考。也可组织关于招投标合同书的撰写比赛,锻炼同学们的英语语言使用能力与管理合同能力,也可以将工程管理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运用。这自我寻找资料、自我整理的过程中,感受大国风采,与国际轨道进行衔接,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的。为更好使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跟上国际的步伐,促进专业英语人才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可举办英语研讨会,探索工程管理专业的历史,寻找国内外优秀工程建设中的观念精神,搜集涉及的专业知识。若研讨会效果良好,可一个月举办一次,让学生积极收集资料,为学科更能适应国际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6] 。
4.4.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解决重视度不够问题
对学科除了提高学生能力外,在专业英语学科与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上也需要加强。翻转课堂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运用案例、问题、视频、任务等多种启发方式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在课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8] 在对工程管理专业开设双语教学意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际,基于翻转课堂提出工程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路径选择。此方法的引用极大推动工程类专业群建设和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依据和支持,也可供其他类型人才培养借鉴。翻转课堂的使用,成果显著,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度,对于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上也有很大的提高。将学习的重点、主力归还于学生,而非老师的用英文的句句讲解 [6] 。增强师生交互性,让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转变为工程管理专业英语课堂的主体。如:在2020年课堂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学生选择的主题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以及青藏铁路等章节完全覆盖2020年12月12日全国六级英语考试中翻英试题。在此过程中,体现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以及敏锐的视察视角。下面是引用翻转课堂的小组展示主题。展示主题分别有:水立方、鸟巢、大兴国际机场、火神山医院等工程案例均为学生自己探讨而定[见表1]。通过此方法的引用,使工程更深入学生心里,提升学生对于工程的热爱与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使同学们在工程分析上取得了思想的提高。

Table 1.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art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group presentation theme in the 2020~2021 academic year
表1. 2020~2021学年工程管理专业部分翻转课堂小组展示主题
5. 结束语
为响应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着重培养学生们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工程管理专业英语与课堂思政教育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课堂思政与专业英语的融合当中,运用翻转课堂、第二课堂等新型教育方法与互联网的合理利用,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思政的融入效率。在不断改进教育方法中,实现专业知识、英语能力、思想教育的融合,帮助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与社会素质。在引入历史与现实意义下,促进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学生不怕艰苦的信念,提高大学生的内涵。在思想文化的建设下,工程管理专业英语现存在的问题,也在慢慢得到重视并解决,专业英语在各个高校中也取得了相应的学科重视。
思政课程应当在每门课程中均被重视看待,尤其是像专业英语这类需要引进外国文化的学科中,让学生们在两种文化哺育下,形成正确学习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告别国外技术依赖症,在新型专业英语学科教育下,结合本国优秀文化理念,提高思政效果,筑牢青年学生的思想根基,在强大的文化自信下,进行专业技术方面的不断发展,成为具有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9] 。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