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剥夺感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回顾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Aggression
DOI: 10.12677/AP.2023.135256, PDF, HTML, XML, 下载: 283  浏览: 517 
作者: 徐 宁, 张 颖: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陕西 西安;王 卉*, 冯廷炜, 乌日罕, 蒲 玥, 张玉婷, 郭亚宁 , 高云涛, 曾令伟, 申洋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心理学系,陕西 西安
关键词: 相对剥夺感攻击行为群体行为认知机制Relative Deprivation Aggressive Behavior Group Behavior Cognitive Mechanism
摘要: 相对剥夺感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通过不合理的社会比较影响个体的认知和情绪,使个体做出危害他人的攻击行为。当比较对象是某一群体时,在集群认同作用下,个体会倾向于参与群体行动。相对剥夺感作用于攻击行为的微观因素有个体认知偏差、自尊水平等个人特质以及性别、学历等人口学变量,宏观因素是社会转型导致的贫富差距。目前对相对剥夺感作用于攻击行为的研究大多是以问卷为主的横断研究,研究对象多为大学生等普通人群,今后的研究可以放在完善相对剥夺感的测量工具、注重对特殊群体研究等方向上。
Abstract: Relative deprivation is a subjective psychological feeling that affects individuals’ cognition and emotions through unreasonable social comparisons, causing individuals to engage in aggressive behaviors that harm others. When the comparison object is a certain group, individuals tend to participate in group actio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luster identity. The mechanism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affecting aggression at the micro level includes personal traits such as individual cognitive bias, self-esteem, and demographic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t the macro level, it is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caused by social changes. Currently, most of the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on aggression i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ased on questionnaires, and 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mostly college students and other groups. Future research can focus on improving the measurement tools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focusing on research on special groups.
文章引用:徐宁, 张颖, 王卉, 冯廷炜, 乌日罕, 蒲玥, 张玉婷, 郭亚宁, 高云涛, 曾令伟, 申洋洋 (2023). 相对剥夺感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回顾. 心理学进展, 13(5), 2087-2094.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5256

1. 引言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而言有了巨大的改善,但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加大,早已超出了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水平警戒线(王俊秀,刘洋洋,2023),加上近几年来新冠疫情的冲击,在经济下行与失业裁员的双重压力下,犯罪比例明显提高(靳高风等,2020),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相对剥夺感作为一种主观感觉,多产生于不良的社会比较中,并且极易导致社会失范行为,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之一,因此,探索相对剥夺感作用于攻击行为的内在机制,对于促进公民心理健康和社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 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是一种基于与他者比较而产生的负面主观心理感受(Merton, 1968),从感受情绪层面来看,即个体发觉社会中某一部分人拥有自己没有并渴望拥有的东西,从而体验到的一种不公平感(Davis, 1959)。根据不同参考对象,相对剥夺感可以分为个体相对剥夺感和群体相对剥夺感(Runciman),二者属于横向相对剥夺感;当参考对象是过去的自己时,产生的感受称为纵向相对剥夺感,即个体对自身价值期待与价值能力不一致的感知,或者说对自己应得与实得差距的感知(Gurr, 1971)。

综合分析上述相对剥夺感理论,可以归纳出相对剥夺感概念中包含的四个要素,分别是参照群体、社会比较、认知评价和情感反应(Smith et al., 2012)。相对剥夺感大致可以概括为一种通过比较产生的主观感觉,比较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者是过去的自己,比较后的认知评价会促使个体产生负面心理感受。

3. 攻击行为

关于攻击行为的定义有许多种理论,目前学界公认的定义内容如下:攻击是指有意对他人造成实质性伤害的行为(Anderson & Bushman, 2002),其潜在目的在于伤害他人、为他人带来痛苦,所以这种行为也是他人感到厌恶并且极力想避免的(李闻戈,方俊明,2004)。除此外,攻击还必须包含一定程度的心理唤醒和生理唤醒(张丽华,苗丽,2019)。以上是对以往研究对攻击定义的概括。

个体出现攻击行为之前的认知变化共有6阶段,包括对线索的编码、解释、选择目标、反应获取、反应决策和行为制定,这些阶段的任一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导致个体的攻击反应(Crick & Dodge, 1994)。

近年的研究中,相对剥夺感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被日益关注,相对剥夺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会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和情绪,并且多数伴随着现实中客观相对剥夺的情境因素,易引发个体不满、愤怒等情绪,在冲动之下表现出攻击倾向和行为。研究相对剥夺感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4. 相对剥夺感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研究回顾

4.1. 相对剥夺感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4.1.1. 对群体攻击行为的影响

朱迪斯·布劳和彼得·布劳夫妇在《不平等的代价:都市结构与暴力犯罪》一文中认为,当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就会引起公民的相对剥夺感和不公平感,从而导致愤怒情绪和犯罪行为。自古以来,社会的动荡革命往往都起源于底层人民被剥夺后的不满,中国俗语“不患寡而患不均”就说明了相对剥夺感背后隐藏的危险因素。

国外学者通过情景模拟操纵群体相对剥夺感,验证了其对群体攻击行为的影响(Grant & Brown, 1995)。实验开始时被试被告知将会获得10美元,但实际获得的美元数量取决于外团体的评估和建议;随后外团体按照实验设计建议部分被试只能获得4美元。结果显示,体验到相对剥夺的被试拒绝来自外团体的评估,并且更倾向于写抗议信来表达自己团体的诉求。

许多实验表明,相对剥夺感带来的紧张状态,容易使人产生不良的社会适应方式,如越轨、犯罪、群体性事件,甚至革命,对于社会下层群众影响更加显著(李静华等,2012)。这种攻击性不光出现在现实中,也会出现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对网络集群行为的研究发现,群体相对剥夺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群体愤怒、群体效能和网络集群攻击行为(宋明华等,2018)。相对剥夺感引起的变动不止局限在某一个国家,更可能会造成全球性的影响,成为推动21世纪跨群体、跨文化、跨背景的暴力极端主义的关键因素之一(Kunst & Obaidi, 2020)。

国内研究者通过模拟实验考察群体性事件的动因,令处在相对剥夺和相对满意条件下的个体自主摆放多米诺骨牌,摆放数量证实了相对剥夺个体比相对满意个体更易参加群体行为,而集群认同这一变量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高集群认同水平之下,相对剥夺个体更倾向于参加集体活动,低集群认同水平则相反(张书维等,2010),这说明对于所属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

4.1.2. 对个体攻击行为的影响

相对剥夺感会持续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造成巨大影响。童年时体验到较高相对剥夺感的儿童,长大后更易出现暴力、攻击等行为,并且会产生较多愤怒和不满的负性情绪(Zinner et al., 2008)。这种相对剥夺的感觉会通过代际传递,父母相对剥夺程度较高,儿童产生相对剥夺感概率越大,但感受教师情感支持可以减轻这种不良影响(Xuan et al., 2021)。

进入大学后,由于城乡生活的差异较大,许多农村学生往往会感受到价值期望与实际能力的巨大落差,产生纵向相对剥夺感,为了缓解这种落差感,他们或刻苦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来进行平衡,或产生激进的社会失范行为,例如攻击他人、自杀(翁堂梅,2018)。在工作环境中,当员工感知到自身利益被剥夺、遭受不公平对待时,会产生愤怒、嫉妒等情绪,并倾向于做出违反章程的反社会意向行为和行动(梁振东,陈建华,2021)。

研究表明社会相对贫困程度、公民间的凝聚力都是预测犯罪率的重要因素,杀人抢劫等暴力犯罪和财产犯罪中的入室盗窃通常与被剥夺和社会资本较低指标有关(Kawachi et al., 1999)。暴力犯罪通常是由于感受到资源被剥夺,导致了强烈的挫折和敌意(Kennedy et al., 1998)。对481名被试的实验证实了敌意对攻击行为的影响(Greitemeyer & Sagioglou, 2017)。一实验开始时被试被告知实验目的是计算自由支配收入,实际上所有被试都收到了虚假的反馈,部分被试收入被反馈比平均可支配收入少,另一部分则相反,随后让被试反馈自己的情绪和对收入的满意程度。结果显示,相对剥夺个体有明显的状态敌意唤起,并且会比感受到相对满足产生更强的攻击行为,但这种攻击行为只针对引起其相对剥夺感受的目标个体,不针对中性目标个体。

主观体验的相对剥夺感并不代表客观现实有相对剥夺情况,相对剥夺更多是一种不合理比较的结果。国外研究表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穆斯林个人和高收入者有时更有可能支持和同情暴力抗议和恐怖主义行为(Bhui et al., 2014; Tahir et al., 2019),而出生在西方的人往往比那些出生在冲突地区的人更倾向于支持暴力(Obaidi et al., 2018)。社会精英群体会产生相对剥夺感,是因为内心存有对传统平均主义的社会文化的幻想,当他们发现自己想象中的名声和财富无法实现,就产生了社会不公平感,进而便会采取非法手段来平衡内心的挫败感(刘亮,2010)。

5. 相对剥夺感作用于攻击行为的机制

感受到相对剥夺会对人的攻击行为产生影响,可以从个体认知机制、个体因素、社会环境几方面进行解释。相应实证研究有两类,一类是以量表为研究方式的横向研究,一类是通过实验操纵相对剥夺感,观察个体攻击行为的变化。量表研究为探究相对剥夺感导致攻击行为的因果关系打好了基础,实验研究则可以验证因果关系并拓宽外部效度。

5.1. 认知机制

一项元分析结果表明,感受到相对剥夺感会使个体认知产生偏差,从而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看待不同社会现象时,认知偏差会使个体将注意力集中在消极的方面,忽视积极的方面,对于区别于自身的外群体采取排斥诋毁的态度,使得领悟社会支持较低,相对剥夺感变得更强(Smith et al., 2012;杨晓丽等,2013)。

在相对剥夺感的产生过程中,感知劣势且评价劣势不应得是核心过程(杨东,倪萍,2022)。一些针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归因方式(李珊珊,2019)、心理压力感(余美洁,2020)都会对相对剥夺感作用于个体攻击行为的过程产生影响,越偏向外部归因、心理压力感越大,攻击行为越强,而个人公正世界信念能够调节这种压力感,降低攻击行为。此外,针对4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相对剥夺感通过道德认同影响攻击行为,道德认同程度较高时,个体会抑制其反社会行为倾向,表现出更多道德行为(张华威,张萌,2023)。使用CDI虚假反馈法范式探究女性被试的认知控制能力的实验表明,相对剥夺个体的认知控制能力本身并没有受损,但却表现出较弱的主动性控制能力,是因为他们调用认知资源的方式有所改变(张利杰,2020),这可能是导致相对剥夺个体出现一些认知控制能力受损的负性行为的原因,比如抽烟行为和暴力攻击行为(Smith et al., 2012)。

5.2. 个体特征变量

研究发现,大五人格中的尽责性、开放性和神经质三个维度与相对剥夺感显著相关(Callan et al., 2011)。个体情绪也会影响相对剥夺感和攻击行为,一味进行上行社会比较会使个体感受到强烈的负性情绪,并深陷于负性情绪之中,产生失控感,从而引发个体的攻击行为(刘林海等,2022)。个体自尊水平也会影响相对剥夺感,低自尊个体往往敏感多虑,容易通过比较感受到相对剥夺感,产生更多不良情绪,且较难抑制攻击冲动(韩磊等,2017)。个体羞怯水平越高,越容易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并会体验到更强的相对剥夺感,显示出较强的攻击倾向(高峰强,杨华勇等,2017)。

5.3. 人口学变量

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男生相对剥夺感较之女生更显著,可能是由于女生更愿意主动寻求社会支持,而男生则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导致不良情绪难以抒发。但也有研究发现,进入大学后女生的相对剥夺感比男生更显著,可能是由于成年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周三华,2019)。除此外,年龄越大学生相对剥夺感越显著;非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农村户籍、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更显著(Zhang & Tao, 2013)。对于成年人群体,年龄、实际收入和婚姻等变量对个体相对剥夺感有显著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群间具有显著差异,而性别和学历变量对个体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CGSS2015实证研究发现,原生家庭阶层会显著影响相对剥夺感,原生家庭阶层越高,个体相对剥夺感越低,对现阶层的认同越高(余佳欣,王舒雅,2022)。

5.4. 社会因素

社会抗议等集体行为更易发生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更不是经济衰退时期,因为经济的快速增长会加强人们被剥夺的不平感,加上现代社会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全球化的趋势,人们能够轻易看到别人的生活,会加强这种相对剥夺感(Seamus A Power et al., 2020),此外,个体也很容易受到社会中不良群体的影响,参加一些暴力的活动,对社会安全稳定造成影响(马皑,乐国安,2004)。

改革开放几十年,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分化、解组、整合、流动都比较剧烈(曾钰泽等,2020)。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会让部分公民产生基本权利被剥夺的感觉,非常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付允,牛文元,2009)。国内学者认为相对剥夺感产生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是不同个体或群体在物质水平、社会地位、名声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差距;主观原因是不合理的社会比较和认知偏差等(王思斌,1988)。根据人们在改革开放中获利和受损的状况,可以将中国社会分为四个利益群体或称利益集团: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李强,2004)。当社会底层群体对于自身权益的表达未能得到想要的反馈时,就会产生对社会共同体的离异感和对其他社会阶层的隔离感,也会激发更多社会矛盾和问题(Obaidi et al., 2008)。

6. 相对剥夺感导致攻击性的理论依据

社会应变理论认为,当个人被剥夺向上层社会流动的合法渠道时,他们可能会寻求获得社会地位和成功的替代手段,结合挫折感和失范感的理论,可以解释社会中暴力和攻击行为的增加(Merton, 1968)。

挫折–攻击理论认为当个体感受到挫败时,很容易采取带有暴力的攻击行为进行宣泄。当个体与他人比较后体验到相对剥夺感,就会体会到自己不如他人的挫败感,从而激起个体的攻击行为(Gaskell, 1984)。

从诱发攻击的因素角度提出的一般攻击模型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包括输入、途经和结果三阶段,该模型解释了个体诱因和情境诱因,即输入变量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和评价决策的影响,以及激发个体攻击行为的过程;个体诱因主要包括个人特质、态度、价值观、长期目标等;情境因素主要包括攻击性线索、挑衅、挫折、疼痛与不适、酒精和药物等(Anderson & Bushman, 2002)。相对剥夺感产生既有情境诱发,又有个体认知、情感以及唤醒的内部状态,通过引发个体的评估及决定过程,促使个体做出冲动行为(陈允丽,2018)。

描述相对剥夺感经历的模型认为,相对剥夺来自于个体在社会等级中客观地位引发的比较,而劣势的经历来自个人和其他较富裕的人之间的人际比较。因此,个体对自身的不利条件产生愤怒和怨恨。反过来,这些情绪反应可能会引发攻击行为或暴力的活动(Smith et al., 2012)。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公正世界信念,假设个体都有这样的需要:相信自己生活的世界是公正的,每个人都能够并且应当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这种世界是公正的信念,可使个体产生对于社会环境稳定的秩序感,从而有利于个体适应这些环境。如果这种信念动摇,个体就很难以对长远目标进行追求,难以遵循社会规范行事(Lerner & Miller, 1978)。

7. 小结与讨论

近几年研究者对相对剥夺感的关注逐渐增加,相对剥夺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情绪来影响个体行为。对个体或群体攻击行为的影响主要涉及两个维度,第一是宏观社会环境的影响,第二是个体自身因素。宏观社会环境决定了个体的经济收入、声名地位等外部条件,当感受到与他人外部条件的差距时,个体易产生愤怒、不满,以及对社会的怨恨。不仅社会底层易产生剥夺感,精英阶层也会通过与更上层群体比较而产生剥夺感;个体自身因素则涵盖个体认知、情绪、人格、自尊水平以及性别人口学变量等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对个体攻击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使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产生失范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危害社会的道路。

目前,国内外对于相对剥夺感和攻击行为的研究以问卷形式为主,近几年模拟情景激发相对剥夺感的研究有所增加,但大多还是停留在横断研究的基础上,无法推断其严格的实验结果,也无法看到相对剥夺感随时间改变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后期研究可采用纵向追踪研究,考察相对剥夺感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为研究增添更多实证支持。

此外,研究方法上也可多多创新。目前研究由于相对剥夺感测量参考群体不同,且涵盖维度不同,国内外尚无信效度较高、适用人群范围较广的相对剥夺感量表,因此,日后的研究可以将重点放在编制一套涵盖认知情感双维度的信效度较高的量表上。也可多使用生理学数据进行研究,探索相对剥夺感产生时个体内部机制的变化。实验对象选择上,国外对特殊群体研究较多,国内则把视角放在普通群体身上,如大学生、员工等,日后可以更加注重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如空巢老人、服刑人员等,这些特殊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较之普通群体会更强,更有研究意义。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曾钰泽, 孙嘉秀, 马皑(2020). 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及作用机制研究.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13), 474.
[2] 陈允丽(2018). 敌意归因偏向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脑基础.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3] 付允, 牛文元(2009). 社会群体多维剥夺感模型及应用. 中国管理科学, 17(3), 107-114.
[4] 高峰强, 杨华勇, 耿靖宇, 韩磊(2017). 相对剥夺感、负性生活事件在羞怯与攻击关系中的多重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5(2), 347-350.
[5] 韩磊, 任跃强, 薛雯雯, 高峰强(2017). 自尊与攻击: 相对剥夺感和领悟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作用. 中国特殊教育, (2), 84-89.
[6] 靳高风, 郭一霖, 李昂霖(2020). 疫情防控背景下中国犯罪形势变化与趋势——2019-2020年中国犯罪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36(3), 1-9.
[7] 李静华, 申田, 郑涌(2012). 少年犯与普通中学生攻击敌意归因偏向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33(5), 550-552.
[8] 李强(2004). 社会学的“剥夺”理论与我国农民工问题. 学术界, (4), 7-22.
[9] 李珊珊(2019). 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对攻击性的影响: 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10] 李闻戈, 方俊明(2004). 工读生和普通生攻击行为行为归因方式的比较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51(9), 81-85.
[11] 梁振东, 陈建华(2021). 相对剥夺感对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2), 13-19.
[12] 刘亮(2010). 相对剥夺感与“精英犯罪”.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5(5), 111-115.
[13] 刘林海, 李月华, 张行进, 刘子扬, 张彦歆, 滕洪昌(2022). 相对剥夺感对高职生攻击行为的影响: 控制感的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30(5), 753-758.
[14] 马皑, 乐国安(2004). 弱势群体与心态失衡.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2(2), 155-163.
[15] 宋明华, 刘燊, 朱转, 祝阳君, 韩尚锋, 张林(2018). 相对剥夺感影响网络集群攻击行为: 一个有调节的双路径模型. 心理科学, (6), 1436-1442.
[16] 王俊秀, 刘洋洋(2023). “均”与“寡”阶段性变动下中国居民公平感的变迁. 心理学报, (3), 406-421.
[17] 王思斌(1988). “相对剥夺”与改革环境的建造. 社会科学, (3), 32-37.
[18] 翁堂梅(2018). 从纵向到横向: 农村户籍大学生的相对剥夺感探究. 中国青年研究, (7), 73-81.
[19] 杨东, 倪萍(2022). 相对剥夺感研究工具的效度探讨.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2(5), 36-46.
[20] 杨晓丽, 佟丽君, 刘勇, 王群(2013). 浅析我国相对剥夺感的研究现状. 学理论, (36), 67-68.
[21] 余佳欣, 王舒雅(2022). 原生家庭阶层, 相对剥夺感对阶层认同的影响——基于 CGSS2015 的实证研究. 应用数学进展, 11(1), 418-426.
[22] 余美洁(2020). 大学生相对剥夺感与攻击性的关系: 心理压力感和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的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3] 张华威, 张萌(2023). 相对剥夺感与大学生冲动性攻击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31(4), 577-582.
[24] 张丽华, 苗丽(2019). 敌意解释偏向与攻击的关系. 心理科学进展, 27(12), 2097-2108.
[25] 张利杰(2020). 女性个体相对剥夺感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及其机制.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6] 张书维, 王二平, 周洁(2010). 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 公共管理学报, 7(3), 95-102.
[27] 周三华(2019). “相对剥夺感”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法制与社会, (14), 195-196.
[28] Anderson, C. A., & Bushman, B. J. (2002). Human Aggress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3, 27-51.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53.100901.135231
[29] Bhui, K., Warfa, N., & Jones, E. (2014). Is Violent Radicalisation Associated with Poverty, Migration, Poor Self-Reported Health and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PLOS ONE, 9, e90718.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90718
[30] Callan, M. J., Shead, N. W., & Olson, J. M. (2011). Personal Relative Deprivation, Delay Discounting, and Gambl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 955-973.
https://doi.org/10.1037/a0024778
[31] Crick, N. R., & Dodge, K. A. (1994). A 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chanisms in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5, 74-101.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15.1.74
[32] Davis, J. A. (1959). A Form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ory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Sociometry, 22, 280-296.
https://doi.org/10.2307/2786046
[33] Gaskell, G., & Smith, P. (1984). Relative Deprivation in Black and White Youth: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3, 121-131.
[34] Grant, P. R., & Brown, R. (1995). From Ethnocentrism to Collective Protest: Responses to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Threats to Social Identit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58, 195-212.
https://doi.org/10.2307/2787042
[35] Greitemeyer, T., & Sagioglou, C. (2017). Increasing Wealth Inequality May Increase Interpersonal Hostil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Aggression.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57, 766-776.
https://doi.org/10.1080/00224545.2017.1288078
[36] Gurr, R. T. (1971). Why Men Rebel.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7] Kawachi, I., Kennedy, B. P., & Wilkinson, R. G. (1999). Crime: Social Disorganization and Relative Deprivation.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48, 719-731.
https://doi.org/10.1016/S0277-9536(98)00400-6
[38] Kennedy, B. P., Kawachi, I., Prothrow-Stith, D., Lochner, K., & Gupta, V. (1998). Social Capit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Firearm Violent Crime.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47, 7-17.
https://doi.org/10.1016/S0277-9536(98)00097-5
[39] Kunst, J. R., & Obaidi, M. (2020). Understanding Violent Extremism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e)emerging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35, 55-59.
https://doi.org/10.1016/j.copsyc.2020.03.010
[40] Lerner, M. J., & Miller, D. T. (1978). Just World Research and the Attribution Process: Looking Back and Ahead.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5, 1030-1051.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85.5.1030
[41] Merton, R. K. (1968).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Simon and Schuster.
[42] Obaidi, M., Bergh, R., Sidanius, J., & Thomsen, L. (2018). The Mistreatment of My People: Victimization by Proxy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to Commit Violence among Muslims in Denmark. Political Psychology, 39, 577-593.
https://doi.org/10.1111/pops.12435
[43] Power, S. A., Madsen, T., & Morton, T. A. (2020).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Revolt: Current and Future Direction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35, 119-124.
https://doi.org/10.1016/j.copsyc.2020.06.010
[44] Smith, H. J., Pettigrew, T. F., Pippin, G. M., & Bialosiewicz, S. (2012). Relative Deprivation: A Theoretical and Meta-Analytic Review.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6, 203-232.
https://doi.org/10.1177/1088868311430825
[45] Tahir, H., Kunst, J. R., & Sam, D. L. (2019). Threat, Anti-Western Hostility and Violence among European Muslims: The Mediating Role of Accultu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73, 74-88.
https://doi.org/10.1016/j.ijintrel.2019.08.001
[46] Xuan, Z., Gao, F., Zhou, Y., Wang, H., Zhao, J., Han, L., & Luo, J. (2021).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120, Article ID: 105770.
https://doi.org/10.1016/j.childyouth.2020.105770
[47] Zhang, J., & Tao, M. (2013).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Psy-chopathology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50, 903-907.
https://doi.org/10.1016/j.jad.2013.05.013
[48] Zinner, L. R., Brodish, A. B., Devine, P. G., & Harmon-Jones, E. (2008). Anger and Asymmetrical Frontal Cortical Activity: Evidence for an Anger-Withdrawal Relationship. Cognition and Emotion, 22, 1081-1093.
https://doi.org/10.1080/0269993070162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