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综述
A Review of Parenting Styles
DOI: 10.12677/ASS.2023.125340, PDF, HTML, XML, 下载: 214  浏览: 774 
作者: 钟采芸: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概念测量子女发展影响因素Parenting Style Concept Measure Child Development Influencing Factor
摘要: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发展的直接因素,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会对子女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章对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测量工具及相关的研究综述,有利于我们对父母教养方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Abstract: Parenting style is a direct factor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Different parenting styles have different impacts on children. This paper will review the concept, measurement tools and related research literature of parenting style to help u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parenting style.
文章引用:钟采芸. 父母教养方式综述[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5): 2512-2517.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5340

1. 父母教养方式概念

父母教养方式狭义上指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影响 [1]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育儿目标parenting goal (父母提倡的目标)、育儿方式parenting style (家庭内的情绪氛围)和育儿实践parenting practice (父母为达到育儿目标所做的行为) [2] 。育儿方式和育儿实践经常互换使用。然而,这两个术语应该加以区分,因为前者侧重于父母如何养育子女,后者更侧重于父母的具体行为 [3]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关注育儿方式的研究,而不是育儿实践,因为育儿实践无法预测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个体差异 [4] 。由此,可将父母教养方式理解为育儿方式。

还有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提出了不同的定义。Darling和Steinberg提供的模型将父母教养方式定义为一系列与孩子沟通的对孩子的态度,这些态度共同创造了一种情感氛围,在这种氛围中父母的行为得以表达。这些行为包括父母履行父母职责的特定、目标导向的行为(称为育儿行为)和非目标导向的父母行为,如手势、语调变化或情绪的自发表达 [2] 。Baumrind认为儿童的个性形成并非由父母的某一个行为决定,而是受到父母整个行为模式的影响 [5] 。

综上,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与儿童交互作用产生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氛围。

2. 父母教养方式维度

父母教养方式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不同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aumrind根据两个主要的亲子养育维度——“要求”与“反应”将父母教养方式类型化、模式化,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和拒绝–忽视型四种 [6] 。权威型的父母要求高,反应快。高要求体现在他们对孩子的高期望上,他们希望孩子既自信又有社会责任感,既自律又能合作等。但同时他们是温暖和支持的,对孩子的行为会给予明确的标准和监督,而不是用严厉和惩罚性的方法来实现父母的控制。专制型父母要求很高,但没有回应。这些父母重视服从和尊重权威。他们按照绝对的行为标准和通过严厉和惩罚性的方法,塑造、控制和评价儿童的行为和态度。宽容型父母要求不高,但反应强烈。他们对孩子采取宽容、接受的态度,表现得很低控制和监督,很少要求成熟的行为,在养育孩子时很热情,同时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拒绝–忽视型既不要求也不回应,他们既不支持孩子也不监督孩子,并且可能会积极拒绝或完全忽视他们抚养孩子的责任。Skinner等人提出了育儿方式的六大核心特征:温暖、拒绝、结构、混乱、自主支持与强制。我国学者根据我国的文化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进行了划分 [7] 。杨丽珠等人从溺爱性、民主性、放任性、专制性与不一致性这几方面探讨母亲的教养方式 [8] 。陈世民在控制论的视角下提出了父母教养方式的六个维度:关爱与支持、父母价值观与期望、意愿冲突处理方式、交流与监督、指导、目标达成与否反应方式 [9] 。

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国内外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方式主要以回顾性自称问卷为主,即让被试回忆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来考察父母的教养方式。较早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是由瑞士学者Perris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gnaMinnenav Barndoms Uppforstran) [10] 。标准版的EMBU包括四个核心维度:拒绝、情感温暖、过度保护和偏爱被试。问卷由父亲和母亲两部分组成,各81道题,题目内容完全一致,分别测量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后来我国学者岳冬梅等人修订了EMBU中文版。在预测之后通过因素分析对162个题目进行筛选,最后确定父亲教养方式问卷由58个题目组成,包含“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偏爱被试”六个维度;母亲教养方式问卷由 57个题目组成,包含“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被试”五个维度 [11] 。

由于中文版的EMBU问卷题量过多、父亲和母亲问卷维度的不一致以及我国实施计划生育之后,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偏爱被试”这一维度已失去意义。Arrindell等人根据题目内容和心理测量学指标从标准版EMBU中抽取出46道题,形成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hort-Egna Minnenav Barndoms Uppforstran)。从而成功简化了标准版EMBU。修订后的s-EMBU只存在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三个维度 [12] 。后来,蒋奖,鲁峥嵘等人又在s-EMBU的基础上修订了s-EMBU-C (Short-Egna Minnenav Barndoms Uppforstran for Children)问卷,分为父亲版和母亲版,将题量减少到42题,各由三个维度组成,分别为: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 [13] 。

还有学者根据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分类理论也编制有相应的问卷。Buri根据Baumrind父母教养方式分类,编制了父母权威问卷 [14] 。该问卷是用于评估青少年对其父亲和母亲所采用的教养方式的回顾性自陈问卷。问卷包含父亲和母亲两个版本,每个版本各包括30个条目,其中权威维度,专制维度和放任维度各10个条目,该问卷中文版由周亚娟等人进行了修订 [5] 。Abidin等人编制了社会背景问卷–印度尼西亚版青少年报告,该工具由六个父母维度组成,即温暖、拒绝、结构、混乱、自主支持和胁迫,这六个维度与Skinner等人提出了六个核心育儿维度相契合,每个维度有四个项目 [7] 。参与者以4点利克特量表(1 = 完全不正确,4 = 非常正确)回答问卷。研究报告称,社会背景问卷–印度尼西亚版青少年报告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可靠性 [15] 。

综上所述,父母教养方式的问卷编制呈现简化的趋势,题量不断变少,维度也根据现实的国情发生了改变,对问卷维度的划分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4.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4.1.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发展的影响

4.1.1.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认知发展的影响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微观系统,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的影响不容小觑。有研究指出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的学业成就,而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则不相关 [16] [17] 。有实证研究发现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与创造性正相关,而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与创造性负相关 [18] [19] 。李明提出权威型和宽容型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发展总体上优于专制型和放任型。但对不同认知能力儿童群体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在普通认知能力的儿童群体中,权威型教养方式更加有利;在高认知能力的儿童群体中,宽容型教养方式更为有利 [20] 。李寿欣和李波考察了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父母教养方式与认知方式的关系,指出父母对子女采取较多的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及惩罚、严厉的教养行为,会促成儿童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形成,因为过分控制或者惩罚子女,迫使他们顺从权威,会失去独自锻炼的机会,从而形成了场依存性的认知方式。研究还发现,父亲偏爱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形成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因为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父亲是家中的权威,受到父亲偏爱的儿童会让儿童更自信,愿意去尝试新鲜的事物,形成独立意识,发展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此外,母亲采取拒绝否认这一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发展成场独立性认知方式 [21] 。单梦肖等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子女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结果发现父亲温暖、理解与女性子女的发散思维负相关,父亲惩罚、严厉与女性子女的发散思维正相关;母亲温暖理解、偏爱被试和拒绝否认与男性子女的发散思维正相关 [22] 。

4.1.2.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人格发展的影响

人格研究一直是心理科学领域中的重点和热点 [23] 。张建人等研究发现父母关爱与子女的反社会人格障碍症状呈显著负相关,父母对子女的温暖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形成积极乐观、自信的人格特点。而父母控制则与子女的反社会人格障碍症状呈显著正相关 [24] 。孙岩等研究发现民主性的教养方式正向预测小学生人格外倾性、亲社会性的发展 [25] 。王中会和张建新提出在积极的教养方式下,儿童倾向于形成积极的人格特点 [26] 。赵辉等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在校医学生人格特征的关系发现父亲冷漠拒绝与人格中的忧虑性呈正相关,与稳定性、有恒性呈负相关;母亲冷漠拒绝与敏感性呈负相关,与活泼性和怀疑性呈正相关 [27] 。寇冬泉以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创造性人格量表为研究工具,对337名幼儿进行为期18个月的追踪研究,考察幼儿创造性人格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发展变化及其二者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幼儿创造性人格与专制型教养方式之间呈负相关,与放任型教养方式无相关,与民主型教养方式呈正相关 [28] 。

4.1.3.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儿童的社会化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受到关注。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化的最先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 [29] 。父母作为儿童发展的重要他人,是儿童社会化学习的榜样,在与儿童互动的过程中,其社会化的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化的道德观念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儿童,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产生影响。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将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提高社会化水平;相反,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会使青少年形成不良的人际交往方式,不利于其社会化发展 [30] 。这一结论也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中得以证实。何晓燕等人发现父母情感温暖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子女的社会适应,负向预测消极适应;父母拒绝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父母过度保护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消极适应 [31] 。社会化情绪是儿童应对社会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的重要心理技能 [32] 。研究表明父母拒绝、强迫等消极教养态度程度越高,儿童的情绪性问题行为越多 [33] 。另外,有研究发现父母采取不同的鼓励独立与探索及控制施压等积极的教养方式对12~36个月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能力起促进作用,母亲采取惩罚的教育方式对12~36个月幼儿情绪社会性的外化情绪有影响 [34] 。自我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单纯是个体生物成熟的结果,而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研究发现母亲情感温暖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子女形成较高的自我概念,而父亲过分干涉、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干涉与保护形成较低的自我概念 [35] 。

4.2.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发展 [20] [21] 、人格发展 [24] 、社会化发展 [30] 、学业成就 [16] [17] 等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又有哪些呢?有研究发现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越倾向于权威教养方式 [36] ,受教育水平高的父母较少使用消极的教养方式,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父母倾向于消极的教养方式,如挑剔挖苦、限制干涉等教养方式。另外,父母性别的不同教养方式也有所不同,母亲比父亲对孩子更常使用鼓励理解方式 [37] 。从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子女自身的特点(包括先天特点)是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38] 。还有研究结果发现,城市与农村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也有所不同,城市父母教养方式比农村父母有更多的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这可能与城市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而使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有更高的期望,使子女成才,从而采用严厉惩罚、过多干涉的教养方式有关 [39] 。此外,人格也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父母较为外向、积极情绪较多时,其对孩子的需求更为敏感,表达更多的温暖;而当父母的神经质得分较高、消极情绪较多时,则会更多地关注自己而非孩子,对孩子采取惩罚、回避、过度控制等方式 [40] 。

5.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另外,国内外学者针对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也编制了许多的问卷,问卷总体上呈现简化的趋势。在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主要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发展的影响以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叶冬娇. 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亲子依恋、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
[2] Darling, N. and Steinberg, L. (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 487-496.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13.3.487
[3] Power, T.G. (2013) Parenting Dimensions and Styles: A Brief History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Childhood Obesity, 9, S14-S21.
https://doi.org/10.1089/chi.2013.0034
[4] Orlansky, H. (1949) Infant Care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46, 1-48.
https://doi.org/10.1037/h0058106
[5] 周亚娟, 梁宝勇, 蔡颖, 陈坡. Buri父母权威问卷的中文修订[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18(1):8-10.
[6] Baumrind, D. (1991)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on Adolescent Competence and Substance Use. 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1, 56-95.
https://doi.org/10.1177/0272431691111004
[7] Skinner, E., Johnson, S. and Snyder, T. (2005) Six Dimensions of Parenting: A Motivational Model. Parenting, 5, 175-235.
https://doi.org/10.1207/s15327922par0502_3
[8] 杨丽珠, 杨春卿. 幼儿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选择[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浙江省人民政府. 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66-267.
[9] 陈世民. 控制论视角下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探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1, 29(7): 1106-1110.
[10] Perris, C., Jacobsson, L., Lindstrm, H., von Knorring, L. and Perris, H. (1980) Development of a New Invenlory for Assessing Memories of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61, 265-274.
https://doi.org/10.1111/j.1600-0447.1980.tb00581.x
[11] 岳冬梅, 李鸣杲, 金魁和, 丁宝坤. 父母教养方式: 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3): 97-101+143.
[12] Arrindell, W.A., Sanavio, E., Aguilar, G., et al. (1999) The Development of a Short Form of the EMBU: Its Appraisal with Students in Greece Guatemala Hungary and Ital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7, 613-628.
[13] 蒋奖, 鲁峥嵘, 蒋苾菁, 许燕.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26(1): 94-99.
[14] Buri, J.R. (1991) Parental Authority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7, 110-119.
https://doi.org/10.1207/s15327752jpa5701_13
[15] Abidin, F.A., Joefiani, P., Koesma, R.E. and Siregar, J.R. (2019) Parental Structure and Autonomy Support: Keys to Satisfy Adolescent’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Opcion, 35, 2899-2921.
[16] Boateng, S., Amoco, E.T., Selah, E.A., Baha, A. and Azamara, M.A. (2021) Pontific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yle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Kumasi Metropolis, Ghana.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20, 247-262.
https://doi.org/10.1007/s10671-020-09278-2
[17] Amani, M., Nazifi, M. and Sorkhabi, N. (2019) Parenting Styl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Early Adolescent Girls in Iran: Mediating Roles of Parent Involvement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39, 49-72.
https://doi.org/10.1007/s10212-019-00422-y
[18] 张景焕, 李建全, 郑雪梅, 张舜, 刘桂荣. 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创造思维的影响: 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 12(2): 145-150.
[19] 胡春鲜.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J]. 高教论坛, 2018(1): 90-95.
[20] 李明. 家庭教育也需因材施教——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能力影响的群体异质性[J]. 当代青年研究, 2022(6): 67-77.
[21] 李寿欣, 李波. 父母教养方式对学生认知方式发展的影响[J].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2): 156-157+144.
[22] 单梦肖, 高岩, 李文福, 徐芳芳, 李功迎. 父母教养方式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性别的调节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 27(9): 1430-1435.
[23] 杨丽珠. 幼儿个性发展与教育[M].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3.
[24] 张建人, 孟凡斐, 凌辉, 龚文婷, 李家鑫. 童年期虐待、父母教养方式、不安全依恋与大学生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1, 29(1): 28-32.
[25] 孙岩, 刘沙, 杨丽珠. 父母教养方式、同伴接纳和教师期望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J]. 心理科学, 2016, 39(2): 343-349.
[26] 王中会, 张建新. 春蕾班学生人格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2): 200-202.
[27] 赵辉, 蒋桂磊, 李明月, 戴江红, 刘金宝. 父母教养方式与在校医学生人格特征的关系[J]. 广西医学, 2022, 44(21): 2516-2521.
[28] 寇冬泉. 幼儿创造性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交叉滞后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6(4): 85-92
[29] 王丽, 傅金芝. 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05(3): 298-304.
[30] 杨阿丽, 方晓义, 涂翠平, 李红菊. 父母冲突、青少年的认知评价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2): 127-134.
[31] 何晓燕, 郭成, 李佳忆, 杨勇, 熊天生. 职业中学生社会适应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5(2): 2-11.
[32] 苏林雁. 儿童情绪早期社会化发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 27(9): 929-931.
[33] 倪丽梅. 父母的消极教养态度对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影响: 自尊的中介作用——以韩国小学四年级学生为例[J]. 丽水学院学报, 2021, 43(4): 89-96.
[34] 刘国艳, 王惠珊, 连光利, 黄小娜, 张建端, 石淑华. 中国城市12~36个月幼儿情绪社会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25): 3534-3537.
[35] 李锐. 大学新生自我概念与父母教养方式[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22(9): 1421-1424.
[36] 张晓燕.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及其与儿童心理适应的关系[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6.
[37] 李彦章. 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J].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1, 9(2): 106-108.
[38] 左占伟.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发展特点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 2003, 24(8): 21-22.
[39] 屈风晨, 李国华, 李艳祥. 城市、农村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J].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2001, 13(1): 33-40.
[40] 陈世民, 张莹, 陆文春.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综述[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 28(4): 857-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