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探究
Exploring the Direction of Cultivating Talents in Touris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OI: 10.12677/ASS.2023.125354, PDF, HTML, XML, 下载: 161  浏览: 258 
作者: 姚 敏, 孙方烁: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山东 济南
关键词: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Touris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Direction
摘要: 旅游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优秀导游人员的重要场所,为适应现今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改变“同质化”的培养方向。文章在分析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思考,以期对旅游高职院校有效地实现旅游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有所启示,从而实现旅游人才供给与需求质的动态平衡。
Abstract: Touris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n important place to train excellent tour guid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change the training direction of “homogene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tourism in China, this paper gives deep refle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in tourism, so as to achieve the dynamic balance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ourism talent.
文章引用:姚敏, 孙方烁.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探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5): 2606-2610.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5354

1. 引言

随着全域旅游、智慧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者们通过各种移动网络设备对旅游目的地及各类旅游产品的整体认知度在不断提升,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旅行社提供的线路安排,游客在出游前、中、后的需求也都发生出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势必会要求传统旅游服务从业人员掌握更为全面、广泛的业务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以适应大众旅游者的需求 [1] ,因此,急需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转型和升级,然而人才培养存在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错位,这就要求旅游教育必须要跟上现代旅游业的变化,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急需增强。因为大多数旅游企业会更青睐出身于高职院校毕业的毕业生,他们职业思想较成熟,职业成长期望较为适当,更有愿意从最底层基本业务做起。基于此,本论文着重对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进行探讨,以期避免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同质化”。

2. 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现状

2.1. 专业课程设置过窄,与行业需求脱节

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类基本都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涉外服务导游、景区综合开发运营与投资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会展经营与管理等七个专业 [2] ,并且各学校旅游专业的教材也是非常相似的,大多都是旅游学概论、饭店管理、导游实务等方面的课程,课程并没有进行调整与创新。而现如今正处在信息化突飞猛进的新时代,人们消费的个性化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旅游院校传统专业结构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能满足现在游客个性化的需求,而且各类院校大多没有根据院校特点、地域特点以及旅游专业等进行合理的定位,不管是课程还是授课模式,院校之间基本没有差异,这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与技能大都相似,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很难满足现如今旅游市场的需要,从而影响整个旅游产业更深一步的发展。

2.2. 专业思想和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落后,毕业生就业率不理想

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培训关注度不高,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没有清晰的规划。例如,有人认为:“高职学校或高专学校培养的是初级或者中级管理人员”,这种错误的认识会让学生认为他们毕业之后就应该从事企业的管理岗位,这样学生就不会认真学习他们的实践课程。同时,大多数院校安排学生进行的实习也只是为了完成指标,每年实习的单位基本是一致的,没有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实习单位的筛选,大多数实习其实就是学生进行简单的基本劳动,很难学习到企业中的核心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对该行业失去原有的热情 [3] ,导致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以后从事该行业的可能性也较低。此外,教师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较少,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以及相关活动也少之又少,学生的职业规划欠缺。各院校教师在教学课程环节设计、实践指导环节、教材建设使用流程等相关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各教学环节方面的能力不足造成高校培养造就出来的应用型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太肤浅,实际工程操作运用能力不足。因此,毕业生从事旅游方面工作的意愿不高,就业率不理想。

2.3. 招生渠道单一导致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同质化”

在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中,尤其是本科教育的生源中,学生绝大部门来自普通高中,基本上没有来自中专或者职业高中的学生。这种单一的招生渠道使得旅游中等职业教育和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很好的衔接,旅游职业教育体系得不到继续延伸 [4] 。相比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通高中的学生只是学习文理知识,并没有直接接触过旅游的相关知识与相关技能,可能只是和父母或者朋友出游时,有见过一些导游讲解,学生对旅游的认识仅限于表层。而旅游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虽掌握了一定的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自身学习的特点,可能没有机会进入旅游高等职教学校进一步深造。在这样的招生背景下,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自然无法满足新时代旅游市场的需要。因此,招生模式的单一就从源头上导致了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同质化”。

2.4. “双师型”教师资源短缺,致使“1 + X”教师证书制度建设推进明显受阻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师除了需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较之其他专业,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开设时间并不长,加之其较特殊的学科地位,造成了目前旅游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学历背景较为复杂,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接受过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培训,多数是从中文、历史、外语、地理、管理、金融等其他相近的学科专业中转型而来的,绝大部分教师不具备旅游专业教师的实际经验 [5] 。虽然这些教师在学历上达到了高校教师的需求,但是专业教育背景缺失,缺少一定的行业实践经验,他们大多只专注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这与旅游行业强调“实践性”、“应用性”的行业特征以及旅游专业对师资“双师”素质的根本要求是相背离的。而“X”证书所需要的教师要既具有理论知识,也能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帮助,也就是复合型的教师。而学校现有的教师不具备“X”证书对教师的要求,从而延缓了“1 + X”证书制度的进一步推进。

3. 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考

3.1. 专业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相结合

各高校可以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着力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创新课程设置,开发出一些具有特色的课程,从而适应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基础课程模块,各专业可以根据专业特征,系统地增加人工智能、虚拟实训等相应的科技类 [6] 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基础;在专业课程模块,文旅元素、智慧旅游等新课程的开设是促进人才培养科技化转型的重点 [7] ,如表1所示。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贯彻学科设置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原则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新形势下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Table 1. Suggested courses for some majors in touris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表1. 旅游类高职院校部分专业课程开设建议

3.2. 加强职业规划,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和职业思想

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时,要使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教师在授课时,要将本行业的最新知识及发展动向及时告知学生,并将本专业自身所具有的服务性与管理性始终融入到课堂授课过程中。其次,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职业层次的学生 [8] ,传授属于其对应的就业层次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使每位同学能够明确他们的职业方向,并且对自己的职业能有清晰的规划。此外,教师要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学生对待未来的职业具有美好的憧憬 [9] ,养成健康、正确的择业观。最后,教师还可以请优秀的师哥师姐分享自己的求职及工作经历,让学生提前对旅游行业有一定的认知。

3.3. 扩大招生面,实现终身教育

在学历要求方面,应该加大非普通高中毕业生的生源比例,从职业中专或职业高中等专业学校定向录取优秀毕业生。5月1日起实施的新职业教育法,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职业教育,且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和选择普通高中的学生同样具有升入本科院校的机会,这样就为职业教育发展拓宽了路径,扩大了职业教育的招生面。

在年龄方面,适当放宽年龄限制,让更多愿意接受旅游方面的知识的人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职业热情,这样会使旅游高等学校的生源更加丰富,推动全民教育。通过对生源的调整,从源头上保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范围。

3.4. 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保障“1 + X”证书制度的推进

各旅游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比如提前做好规划、制定标准、政策 [10] 、制度等。同时也可以外聘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这样校内的教师和外聘教师共同教学,可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同时学生也可以接受到更多的企业知识和技能。此外,校内的教师也要经常挂职锻炼、定期到国内外院校进行进修,提升自身的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各专业教师之间也要经常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要发挥好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同时以企业经理和行业专家为辅助,共同助力“X”证书的有序推进。

4. 小结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到了要持续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合。这就说明,在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也能够拥有本科学历。同时我国高职院校也应该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以我国旅游产业人才发展需求规律和培养趋势为研究导向,探索在跨界创新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观思想引领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基于学生职业素养能力养成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组织手段和方式、推进教学师资队伍的教练化、搭建人才培养实践立交桥以及全面细化旅游人才培养过程性的评价指标和有效反馈评估机制,从而为整个旅游行业市场精准化供给出更多专业的旅游优秀人才 [11] ,提供更为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祝晔, 殷红卫. 供给侧改革驱动下高职导游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35): 111-114+120.
[2] 殷剑. 同质化背景下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差异化”办学思考[J]. 职教论坛, 2017(30): 49-52.
[3] 刘立红, 刘增安, 张素娟.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 教育与职业, 2021(23): 70-74.
[4] 何剑波.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非同质化”模式研究[J]. 职教论坛, 2014(8): 66-69.
[5] 白秀兰. “1 + X”证书制度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 101-103.
[6] 王志毅. 解析现代学徒制与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意义[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 29(22): 290+294.
[7] 张骏, 卢凤萍, 顾至欣. 科技革命视阈下文旅融合旅游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职业技术, 2022, 21(5): 18-23.
[8] 马欣悦, 石伟平. 高职扩招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审视与变革[J]. 现代教育管理, 2021(4): 121-128.
[9] 郑洪利, 张驷宇, 孙会扬. “三方协同、四维一体”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26): 5-9.
[10] 姜海涛, 王艳丽.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旅游类专业“1346”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28): 92-96.
[11] 陈昱霖. 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变革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14): 61-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