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类招生下专业分流的大学生心理研究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Major Diversion under Major Enroll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P.2023.135261, PDF, HTML, XML, 下载: 149  浏览: 219 
作者: 朱佳琪: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大学生心理高校Major Enrollment Major Diversi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摘要: 在推进国家人才队伍建设中,大类招生与培养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全国各大高校逐渐推广。在这一模式推广中,处于高中与大学知识阶段衔接的大学生,为了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同时也面对巨大压力,产生心理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高校要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Abstract: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talent team, the major class enrollment and training as a new talent training mode has been gradually promoted in the major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In the promotion of this model, in order to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choose independently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mselves,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knowledge stage also face great pressure and ha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Facing these problem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文章引用:朱佳琪 (2023). 高校大类招生下专业分流的大学生心理研究. 心理学进展, 13(5), 2125-2129.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5261

1. 引言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一高考新政不仅引发基础教育的一系列变革,也对高等教育教学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之一便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本科招生环节采用大类招生模式(尹兆华,2021)。2023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要“严格规范高校大类招生行为,高校原则上按专业开展招生,少数探索大类招生的高校要精心制定培养分流方案,确保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现有研究偏重于对于大类招生政策本身的思考,难以窥见招生政策前后对于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本文试图在明晰当前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必要性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探究其改进对策,已期丰富大类招生方面的相关理论。

2. 大类招生

根据《通知》大类招生不仅带来高校招生方式的变化,而且会引发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方位变革。那么大类招生到底是什么?

2.1. 大类招生的渊源

其实在世界教育界一直存在着两种高等教育模式,洪堡模式和纽曼模式。前者特别注重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认为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技术人才,弥补国家技术性岗位的不足,推进工业化进程,使教育完全为产业发展而服务。而纽曼模式属于通才教育,注重对人的全面培养,让学生具有更广的知识面,通过强化基础学科的学习赋予学生更多的创新潜力。从长远视角来说,洪堡模式相较于纽曼模式更适合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助燃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开始显现。学生由于专业的限制形成极大知识盲区。“强化基础,淡化专业”的诉求越来越强烈,社会对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推动了纽曼模式在中华民族土壤中生根发芽。中国由此开始探索大类招生。

自2001年北京大学设立元培计划实验班起,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均陆续进行大类招生与培养的实践。通过探查各高校招生网发现,截至2021年我国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已有117所实行大类招生与培养,占总数的85.4%。目前,高校大类招生与培养的实施载体为专业大类和试验班,有面向全校所有学科门类、面向学校若干学科门类与面向单一学科门类的三种方案(谭颖芳,张悦,2021)。

2.2. 高校“大类招生”的内涵

关于“大类招生”,学者们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界定,大致可以归纳为:第一,大类招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大学本科招生时,按学科类别或文理科类别,而不是按具体专业类别录取(唐苏琼,2009;张扬,孙志良,2011);二是从大学的招生和录取环节出发,提出“大类”是一种按照专业类别(也可以按照专业类别)设置招生计划,并对学生进行录取的一种方式(张晓明,王燕妮,2010),一些学者把“大类”的招生方式描述为“按照一级、二级学科招生”(梁家君,2006)。三是从区别“大类”和“专业”两个方面进行了定义,指出“大类”是相对于“专业”来说的,大学在招生过程中要加强大学的基本教育,突破专业间的界线,把同一或相似的学科门类中的多个专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类”(陈海利,2010)。也有学者认为,大类招生是指高校按照专业大类制定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而专业是专业大类的组成部分(谭颖芳,2015)。尽管不同学者对“大类招生”的概念界定所持观点不一,但均肯定了其不同于按照具体专业进行招生的传统招生方式。通常情况下,高校在实施大类招生时,一个“类”里面往往会设置若干个专业。总的来说,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等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

2.3. 大类招生的意义

首先,大类招生推动教育与学生、市场相衔接。有学者做了这样一个比喻:高校大类招生将知识世界划分为几个相互交叉的大圆,学生先在某个大圆内移动,经过交集部分进入其他圆时,继而跨越边界时遇到的阻力和跨越的边界数目会相对减少,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相对来说就会简单许多(李超,姜少婧,2012)。对于学生来说,大类招生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更好衔接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契合市场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方便学生更好适应市场需求。

其次,招生推动高校资源整合。美国卡内基促进教育基金会主席博伊(E. Boyer)在其著作《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经验》中认为:“我们最主要的敌人是‘割裂’,在社会中,我们失去了文化的内聚力和共性,在大学内部,是系科制的严重的职业主义和知识的分离。”(王英杰,1993)高校可以突破学科的限制,克服原有系科的框架,改善由于专业限制带来的资源分散、重复率高的问题,实现多学科的融合,有利于按需培养人才(李妍,2019)。

3. 大类招生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为某高校一年级学生,发放时间为2018年1月,第一学期结束后。共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收回问卷1070份,有效问卷1029份,其中工科学生69.0%,理科学生18.4%,文科类学生12.6%。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信度检测可以看到:其克隆巴赫α值为0.920,说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在效度方面,通过对量表的45个因素进行分析可知:其Kaiser-Meyer-Olkin值是0.932,说明所获得的数据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之后,通过利用SPSS对调查结果进行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郑晓宁等,2018),大类招生与培养背景下新生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说明了以下问题。

3.1. 心理适应性亟待提高

在心理适应方面,另外约28%的人“经常依赖家长或教师”;大约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偶尔会有焦虑感;39%的大学生“经常感到困惑”;47%的大一学生经常感觉到紧张。以上资料显示: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及学校的新改变,造成了一年级学生在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较为普遍且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分析亦显示,目前有关教师因素、专业辅导及社会工作与实习的有关措施,在提升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方面仍有待加强。

3.2. 未来目标定位不够清晰

新生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对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学生入学之前的准备情况方面,调查数据显示,将近40%的新生在大学适应方面没有做好准备,将近1/3的学生对自己将来的专业没有一个清晰的计划。这导致了大学新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适应能力较差。从整体上看,学生们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方式,他们还不能很好地确定自己的大学学习目标,他们对自己的专业选择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这从侧面反映了:在大类招生与培养的背景下,大学学习对新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对未来专业和学习目标的不确定性上。

3.3. 专业选择上焦虑

通过大类招录的大学新生,在入学后的一到两年时间里,都是按照大类进行统一培养,但经过大类培养后,他们将会面对二次选择,即专业分流。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进入大类后,不能将精力集中在某一专业知识上,只能在大类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去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并确定自己的专业目标。在专业分流之前,需要进行很长一段时间的专业兴趣的培养和目标的确立,在此期间,虽然大学生拥有了相对自由的选择权利,但是他们仍然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从而不能理性地确定自己的目标专业。一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校的教学特色,也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二是,由于就业形势、优势专业等原因,学生们会选择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或者不擅长的专业。根据研究,大部分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主要依据专业前景,即我们常说的“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而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4.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随着学生心理问题的逐渐增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受到国家及教育部的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及《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乐观健康的心理品质,在全校形成一种积极正向的心理氛围,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陈阳,2016)。

4.1. 借助教师专业沟通方式,了解受教育者心理状态

在高校中,要想对大学生进行好的心理教育,教师必须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准确、全面的把握,并以大学生的年级阶段、所学专业、学习和生活情况等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关于教师因素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显示,76%的大学生认为,辅导员对大学生适应能力有很大的帮助,60%的大学生认为,班主任对适应能力有帮助,73%的人认为,导师对适应能力有帮助,近80%的人认为,授课教师对适应能力有帮助。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新生的适应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任课教师和高年级学长与新生的环境适应和学习适应都有明显的正相关。尤其在环境适应方面,在教师的协助下,可以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高校应首先建立明确的心理教育教师队伍。这不一定是专业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在教育中,要想达到教育效果,最重要的是感同身受,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问题,可以通过日常观察、个别咨询、问卷调查、询问访谈等方式(张晓宁,2023),这样的心理疏导才能更好起到治愈与抚慰学生心理伤口作用。同时要整合学校已有的师资力量与资源,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服务学生作用。例如在南京大学的心理育人工作中,每个院系安排1名以上有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辅导员负责心理育人工作,指导心理委员在院系层面,以院系心理健康工作室为依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学校前后一共12场专题讲演,有近2500人到现场聆听,同步开通的校内线上直播,收看人数超过15,000千人次。17场沙龙与团体辅导,线下参与人数超过500人。通过每一场精彩纷呈的活动,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人更加积极、阳光,让同学们了解心理、学习心理、爱上心理,从你我做起,积极改变。

4.2.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解读大类招生

学校应该加强对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国家政策与学校专业开设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明确国家现阶段人才任务与标准。数据分析显示,通过学校的宣传和详细的解释,大类招生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学生(超过80%)的广泛认可。88%的大一新生觉得,学校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平台,87%的学生觉得,大类招生的教学和实践可以让他们对相关专业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交叉融合程度,87%的学生对大类招生下的各类特色教育活动表示认可,觉得自己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就一般科目而言,有84%的学生认为本科目可以拓展了自己的职业兴趣;近80%的大学生表示,“导师制”对他们的适应有很大的帮助。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本科招生和培养的模式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相关性分析显示,对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的认同程度越高的学生,他们的学习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也就越高,大类招生的模式认同感对环境适应性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561,具有较强的正相关。

4.3. 定期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培养正确心理观念

在大学的心理教育过程中,要定期组织心理类活动,帮助学生排解学生学习与生活上的压力。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应一味拘泥于常规的课堂讲授。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导作用,构建线上线下课堂,并定期开展多种创新形式活动,如心理案例分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树立正确健康的心理观念。同时运用榜样示范法,通过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主动与人沟通交流,提高面对日常生活挫折的能力。南京大学举办了“重返童年计划”的活动,共引发了18,000多人关注,吸引了上百人到现场踊跃参与,引发了强烈的精神共鸣。所有参与者都表示留下了温暖美好的治愈体验,独特的活动设计也让其的心灵获得了慰藉。

5.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要发现学生心理问题,运用各种策略有效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其更好与社会要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陈海利(2010). 地方性普通高校基于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价值工程, (16), 209.
[2] 陈阳(2016).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与应用研究. 兰台世界, 513(19), 45-49.
[3] 李超, 姜少婧(2012). “自由教育观”下“大类招生”之剖析——通识自由教育观下的大类招生学生培养模式. 科技创新导报, (35), 205.
[4] 李妍(2019). 新高考改革下高校招生大类设置研究(p. 25).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南昌大学.
[5] 梁家君(2006). 学分制下高校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p. 8).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6] 谭颖芳, 张悦(2021). 大类招生与培养: 历程、方案与走向. 教育发展研究, 41(1), 81-91.
[7] 谭颖芳(2015). 选择与引导: 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专业分流研究(p. 38).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8] 唐苏琼(2009). 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 (1), 88.
[9] 王英杰(1993).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p. 99). 人民教育出版社.
[10] 尹兆华(2021). 我国高校大类招生的困局与解困. 中国考试, 345(1), 47-51.
[11] 张晓明, 王燕妮(2010). 深化实施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再思考.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6), 82.
[12] 张晓宁(2023).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与高校心理教育探析.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报, 36(1), 71-79.
[13] 张扬, 孙志良(2011). 高校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SWOT分析. 煤炭高等教育, 29(6), 57.
[14] 郑晓宁, 高静, 刘淼淼(2018). 大类招生与培养背景下大学新生适应问题探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4), 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