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探析
Analysi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DOI: 10.12677/AP.2023.135268, PDF, HTML, XML, 下载: 256  浏览: 470 
作者: 韩心怡: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意识形态困境意识形态教育Educational Psychology Ideological Dilemma Ideological Education
摘要: 教育心理学是专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发展特点的社会心理学,意识形态教育则对于经济基础的发展和上层建筑的构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境,借助教育心理学工具,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思维和环境提出对策,为增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提供重要方向。
Abstrac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s a social psychology that specializ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uperstructure. Aiming at some problems and dilemmas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this pap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with the help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ools, combined with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thinking and environment, so as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文章引用:韩心怡 (2023). 教育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探析. 心理学进展, 13(5), 2172-2176.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5268

1.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心理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联系日益紧密,依托心理学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解决大学生意识形态困境,以提高育人方针的实效性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

2. 教育心理学视域下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主要因素

当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不断扩大,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态势中,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开发的主要受众群体,其思想更容易受到不良意识形态的冲击,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现状。基于教育心理学理论,这种困境是多方影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政治认同感、文化认同感、民族认同感三个方面。

2.1. 政治认同感

通过分析学者对政治认同的界定,可以发现“政治认同感”属于心理学范畴,与社会成员自身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主要指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相互作用,形成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认知和赞同(吕元礼,1996)这是一种潜意识里的归属感,政治认同问题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安全、国家发展环境稳定,因此被学者认为是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江和原,李景平,叶明,2022)。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飞速进步,原有的国民政治认同体系不再符合新时期社会的需求,加之当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深度不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偏差问题出现。我国社会的开放程度空前提高,人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观念在文化交流中更加频繁激烈地碰撞。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政治认同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状况,而教育心理学主要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为研究对象,为探究如何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心理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帮助其树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主流价值观,形成完备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观念,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建设的效果。

2.2. 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感是当前心理学领域中诸多学者密切关注的话题之一,我国学者大都认为文化认同具体来讲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个体认知、情感和态度,是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形成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董莉,李庆安,林崇德,2014)。文化认同问题对于构建国家民族命运共同体、使中国自立于世界之中至关重要。近年来,多元化、现代化的媒体传播工具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渠道,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有了更加便捷的途径。大学生群体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很强,很容易就成为国外敌对势力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重点侵蚀目标。与此同时,大学生面临的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养,缺乏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大都仅仅停留在短视频和电影、电视作品的表面内容,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表层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模糊甚至遗忘,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文化价值认同方面的薄弱。中华文化认同心理是知、情、意、信、行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心理学理论表明,个人的认知水平受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方法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而教育的意义则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王华敏,夏一鸿,罗琴,2022),他们能否有效将传统文化与现时代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创新性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前途命运的重要问题。

2.3. 民族认同感

民族认同,即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学者认为这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意识范畴(张积家,冯晓慧,2021),斯大林将其解释为社会生活中同一民族背景的人感觉到大家属于同一个集体的意识和心理,这种认同心理对于保持民族共同体至关重要并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日趋深入,同时也使得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对中华民族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活动的步伐越来越激烈,民族认同问题逐渐成为多民族国家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在心理学领域内,认知、情感和意志,是个体三种基本的心理活动形势,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心理就是学习、领悟并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理论观点的过程,需要经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最终才能上升到意志认同,这是民族认同观念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必经之路(李媛媛,魏晓文,2022)。大学生接受过一定的教育和引导,在理性上能够做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各民族人民,但是在情感态度上依旧出现了认同感疏离的问题。究其根本在于,改革和开放的不断深入带动了经济基础的进步,随之产生了上层建筑的变化,人们的思想开始觉醒,民主意识越来越强,对权利平等和政治参与的主张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3. 教育心理学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教育心理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根本落脚点都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二者完美契合旨在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强有力的基础。在教育心理学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通过借鉴教育心理学理论,借助教育心理学思维,借力教育心理学环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其道德品质与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

3.1. 借鉴教育心理学理论,完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教育心理学理论一再表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学习心理是该领域的核心内容。借鉴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探究教育过程中影响育人效能的主要心理因素及意识形态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拓宽意识形态教育思路,完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教师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尤其将教育需要理论和教育情感理论应用至教学行为中,充分适应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首先,作为受教育者主体的大学生在不同的具体学段具有不同的主要心理需求,教师应当充分把握需求导向,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定时间内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充分发挥价值导向的积极作用。例如,大一学生初入校园,对新的生活环境还具有一定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此时应当加强对其的环境心理疏导,帮助快速适应新一阶段的学习生活。大二学生的心理需求则侧重于集体意识和集体归属感等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加强人际关系教育。大三作为毕业的前置学段,此时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开展道德品质、责任意识教育。大四阶段,学生主要的心理困扰又转变为就业与升学的选择问题,教师可以着重开展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为其做出正确的选择贡献力量。

其次,作为教育者主体的高校教师应当丰富情感储备,提高自身共情意识与共情能力。教师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这样的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意识形态安全的知识基础固然重要,但情感力才是激发个体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只有具备高效的情感感受能力,才能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卢家楣,2015)。因此,教师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应当渗透真实情感,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同时帮助其应当厘清个人的社会坐标,坚持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社会责任与自我责任的统一。

3.2. 借助教育心理学思维,革新意识形态教育方法

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方法多采用教师单向传授的方式,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学生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教育心理学思维能够深入分析大学生智力、认知、情感、社会和道德等方面的特征,理解他们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心理需求,以便更好地设计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意识形态教育方法(窦凌,丁婷香,2022)。例如在融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教学媒介的更新,将新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创新“互联网+”教育模式,提供更加新颖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能够有效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此外,利用教育心理学思维,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意识形态内容的时代价值。意识形态教育不仅是传达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判断。意识形态教育方法的革新就要求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这就需要教育者从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优秀典范出发,通过开展优秀毕业生代表、杰出校友事迹等分享活动,深入挖掘这些活动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内涵,鼓励学生积极了解身边的优秀人才、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并提供正向的激励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达到良好的意识形态教育成效。

3.3. 借力教育心理学环境,引领意识形态教育导向

狭义的教学环境指进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物理环境,而广义的教学环境除此以外还包括了学生群体、师生关系以及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与控制等心理因素。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校园,想要取得实效,离不开课内外教育环境的影响,必须将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有效结合(杨秀清,2022)。营造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充分发挥意识形态教育的导向作用,不仅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同时也对其完整人格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一方面,加强师生合作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环境。课堂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因素,充分利用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平衡教学主体和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于大学生三观的塑造和身心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充分尊重大学生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心理诉求,重释大学生能够接受、认可并内化为自身政治认同的意识形态内涵,培养大学生应对意识形态侵蚀的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优化课后实践环境。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融媒体平台主动开发教育的创新形式,将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进行拓展,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机结合,用其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实践活动,如组织参观博物馆,开展主题活动日,有效提升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从表层看是一种认知性的教育,但考虑到所有的理论都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活动,因而想使得大学生真正理解和内化这些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观念,必须通过开展校园实践活动来落实。

参考文献

[1] 董莉, 李庆安, 林崇德(2014). 心理学视野中的文化认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68-75.
[2] 窦凌, 丁婷香(2022). 基于教育心理学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47), 88-90.
[3] 江和原, 李景平, 叶明(20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提升路径探析——基于S省8所高校的实证调查.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34(4), 12-22.
[4] 李媛媛, 魏晓文(2022).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心理机制优化研究. 黑龙江民族丛刊, (4), 15-21.
[5] 卢家楣(2015). 对情感教学心理研究的思考与探索. 心理发展与教育, 31(1), 78-84.
[6] 吕元礼(1996).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危机及其克服. 社会主义研究, (3), 44-47+17.
[7] 王华敏, 夏一鸿, 罗琴(2022). 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6), 195-206.
[8] 杨秀清(2022). 教育心理学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46), 1.
[9] 张积家, 冯晓慧(2021).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心理建构与影响因素. 民族教育研究, 32(2),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