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综述
A Review on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on Well-Being
DOI: 10.12677/AP.2023.136287, PDF, HTML, XML, 下载: 332  浏览: 721 
作者: 贾斯然, 李青燕: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关键词: 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大学生Personality Traits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College Student
摘要: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幸福感现如今逐渐成为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准,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对于幸福感的研究成为了其中重要的课题。基于不同的哲学渊源,现代幸福感的研究基本分为两个方向,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有研究表明,人格特质是预测幸福感的稳定且有力的因素之一。大学生作为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水平不容忽视。因此,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和幸福感关系的文献的梳理与总结,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对指导大学生塑造健康心理,提高幸福感水平有着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Abstract: With the ris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well-being is now gradually becom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standards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scholars, the study of well-be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Based on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origins, the research of modern well-be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direction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ersonality traits are one of the stable and powerful factors to predict well-being.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for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herland, their mental health level cannot be ignored. Therefore, through combing and summarizing the literat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which has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guiding college students to shape healthy psychology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well-being.
文章引用:贾斯然, 李青燕 (2023).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综述. 心理学进展, 13(6), 2316-2324.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6287

1. 引言

幸福是人类从古至今追求的终极目标,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个体心理的正向部分,强调使人们感受到快乐和幸福,致力于幸福感的研究。基于不同的哲学渊源,现代幸福感的研究基本分为主观幸福感和基本幸福感两个方向。主观幸福感(SWB)认为“幸福”是因为目前的生活状态而快乐,因此生活中“好”与“不好”的事件以及人们“愉悦”或“不愉悦”的情绪显得十分重要。实现论的哲学观点认为,“幸福”比“快乐”有更深层次的价值,幸福是人性愿望的实现以及由此带来的成长。因此幸福感并不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而是自身潜能的极致发挥,是自我完善的过程。

关于幸福感的研究,除了前人对幸福感的概念、测量工具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以外,还有大量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其中,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人格是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因素(万黎,夏凌翔,2004)。如Kyeong-Ho (2003)的研究表明很多人格特征都与幸福感显著相关;在预测幸福感时,人格特质是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Diener et al., 1999)。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及人格状态趋向于成熟稳定,且便于集中调研,故他们一直是幸福感研究的重点群体。因此本文将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人格特质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与分析,以期通过这些工作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这对指导大学生塑造健康心理,提高其幸福感水平提供了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人格特质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语“面具”。人格往往带有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仅仅是外在的,而且是隐藏在心灵的内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下意识的、潜意识的行为(方艳兰,2015)。综合以往研究者的观点,界定人格概念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的结构是极为复杂的,人格的特质流派代表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一种特定的动力系统,它属于个体的内部特征,决定着人们对环境的适应,例如顺应方式,而以上所说的动力系统和顺应方式都独属于个体,具有独特性。作为特质理论的开创者,奥尔波特更关注每个人的独特之处,他认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主要对象是特质这一基本元素,引导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这个系统恰恰是由这些组织经验的特质构成的。特质与特质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当然也是普遍的,特质既可属于个体也可属于群体,具体来说可以属于某个人,也可属于某个群体。

特质是构成人格的一个基本单元,而人类是具有生理基础的,稳定性格特征的形成离不开个体的人格特质与生理基础。从人格特质理论的角度来说,特质决定了一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基本属性,它不仅被认为是组成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被认为是可以评价任何一个人的基本单位,从而促进了人即使在不同的状况下也尽可能地表现出一致,包括对环境的适应和对行为的表现。王芳芳(2015)认为人格是在一定环境下的一种行为趋向性和独特的反应形态,它是一种定势,也是一种心理结构,能够使个人面对不同刺激做出相同反应。

3. 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发展得如火如荼,幸福感也被提上研究日程,成为了该领域目前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其中一个主题(王芳芳,2015)。关于幸福感的研究由来已久,张陆和佐斌(2007)认为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幸福是什么”的一种看法和最基本的观点;而彭怡和陈红(2010)提出幸福感是以个体感觉到的自己或他人的评价,是个体对幸福的体验和感知。以西方哲学史为基础,对幸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理解,从而形成了两种幸福取向,快乐取向和实现取向,之后又以此为基础上衍生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种研究。

主观的幸福感是以快乐论作为基础,其最具代表性的人之一就是Diener (1984)将其定义为“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主观幸福感强调了人的主观情绪感受,更加着眼于人们对现实事物的需求和满足之后所必然会伴随的精神体验。主观的幸福感被我们视为快乐构成的幸福感,当我们被满足了特殊的需要时,我们便感到快乐,人感到快乐了,这就是幸福(高淑燕,孙继民,2009)。

心理幸福感在20世纪80年代时最初出现,以实现论为理论基础,主要强调的是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强调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和对生存环境的良好适应。心理幸福感认为幸福并不只是情感上的体验,它是指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潜能的实现,也是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就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心理功能。然而,即使是在实现论的取向下,不同的学者对心理幸福感的内涵界定也有着不同的解释。

Waterman (1993)提出,心理上的幸福感其实是一种精神体验,这种精神体验基于一个个性化的活动,一个与自己的深层核心价值观最为相符合而互相匹配的个性化活动,在这个个性化的活动中,个体与真实的自我之间保持着协调一致,且都是全身心地投入,而个体则通过努力发展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实现了自身的潜能,因此获得了真正的自我体验。Ryff & Keyes (1995)同样也认为个体心理的幸福感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他将个体心理幸福感描述为一种通过努力充分发挥个体的精神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主要强调的特点就是一个个体在精神上处于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个体自我取得巨大成就的一种良好状态,即是自我精神潜能的完美发展和实现。

4. 人格特质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幸福感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人格因素是预测幸福感最稳定和有力的其中一个因素。本研究将从“大三”人格、“大五”人格、“大七”人格分别与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这三个视角进行梳理与总结。

4.1. 测量工具

4.1.1. 关于人格的测量

关于人格的各个维度,大部分研究都使用量表来进行测量。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测量工具,三个视角的测量工具总结如图1所示:

Figure 1. Comparison of research tools under differ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图1. 不同理论视角下的研究工具比较

4.1.2. 关于幸福感的测量

基于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角度国内外学者编制了丰富的量表来对幸福感水平进行衡量。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两方面来对主观幸福感进行测量: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生活质量是指个体对于自己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最早的生活满意度量表是Neugarten et al. (1961)的《生活满意度量表》;而Diener等(1985)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的应用最为广泛,该量表采用Likert 6点计分方式,分值越高说明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情绪情感的评价。如Watson等(1988)编订了积极与消极情绪量表(PANAS),量表要求被试评价自己在最近一个月内的情感状态;Kozma & Stones (1980)制定了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还有学者从综合的角度来测量主观幸福感。例如Campbell (1976)编订了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分为总体情感指数与生活满意度两个部分;Fazio (1977)编制了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该量表包括健康状况、正性和负性情感三部分;邢占军(2003)研究编制了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我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苗元江教授(2003)编制了《综合幸福感问卷》,该量表整合了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两种理论,其中关于主观幸福感分量表的应用在国内运用较为广泛。

目前Ryff与Keyes (1995)的《Ryff多维心理幸福感量表》是对国内外影响最大的心理幸福感测评工具,是基于六维度模型编制的,该量表共由84个项目构成,涉及自我接受、环境掌控、与他人积极关系、个人成长、生活目标和自主性六个维度,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之后,Ryff又依据84版本的量表发展了54、42和18版本的心理幸福感量表,每个版本的量表都是由六个维度构成。另外,Waterman (1993)根据其个人展现理论也编制了一套《人格展现问卷》来对个体的幸福感水平进行测评。Ryan和Deci (2000)根据其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编制出《主观活力量表》、《人格抱负指标》、《基本需要》问卷。国内方面,心理幸福感的测量工具主要是在Ryff六维度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修订而成(邢占军,黄立清,2004;周淑慧,2009)。刑占军在Ryff心理幸福感的基础上生成的心理幸福感量表运用于城市居民的适用研究中,信效度较好。周淑慧(2009)在Ryff理论的基础上融合其他理论观点编制了高中生心理幸福感问卷。苗元江教授(2003)在其博士论文中编制了《综合幸福感问卷》,该量表整合了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两种幸福感的理论模型。该量表的心理幸福感分问卷主要针对我国大学生,且问卷具有良好信效度,应用价值较高。

4.2. 大三人格维度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讨论大三人格对幸福感的影响时,是以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为基础,即从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外向三个维度来展开的。

学者在探究了影响主观幸福感可能的影响因素后,发现人格特质可以很好预测主观幸福感。苏娟娟(2005)针对大学生群体调查研究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人格的神经质和外倾性共同预测大学生的幸福感,而最能够预测大学生幸福感的是人格的稳定性;有些学者研究发现通过观察人格特质,十年以后检查主观幸福感都是比较可靠的;跨文化研究和跨民族比较研究都表明,即使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民族,外向性和神经质与幸福感的相关关系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外向性得分高,幸福感水平高;神经质得分高,幸福感水平低(Costa & McCrae, 1980; Tellegen et al., 1988; 唐洁,孟宪璋,2002;银小兰,朱翠英,2007;袁晓娇等,2018);之后也有研究表明,神经质性和内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较高,对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Salary & Shaieri, 2013; Li et al., 2022; 郑雪等,2003;尤瑾,郭永玉,2007;林洪冰,2013;刘洋等,2011;张亚梅等,2020)。近年来,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维度也对主观幸福感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袁晓娇等,2018;朱鑫钰,2020)。

而关于大三的人格与心理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国内外不是很多,许多专家学者都会把自己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充分地综合在一起来探究与大三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外向性和神经质最重要,即外向得分高的一个人心理幸福感水平较好,而神经质者得分高的一个人则可能心理上的幸福感水平较低(陈灿锐等,2012;蒋留敏等,2019),这个结果与之前的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外向性和神经质两个维度最能预测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总体幸福感,前者与幸福感的关系呈正相关,后者呈负相关。

4.3. 大五人格维度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以Costa & McCrae (1980)的五因素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展了大五因素人格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了外倾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心和责任感与幸福感的相互关系。

国外学者Schmutte和Ryff (1997)就把心理幸福感的六维度分析为与大五种人格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可以预测人们心理幸福感的基本特征有三个维度,神经质、尽责性和外倾性;神经质与除了具有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个体和个人身心成长的其他五个维度都密切相关,其中与自我接纳和对环境的掌握能力关系最紧密;外倾性和尽责性都与自我所接纳的各种相关处于一般水平,但是还有一点区别是,外倾性仍然还和积极的社会人际关系与每一位孩子的成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其尽责性则与对环境的掌握能力和每一种生活目标的实现密切联系。Ramesh等(2022)指出,除神经质外,人格特征与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以及心理幸福感均呈正相关。在一项各变量对幸福感预测作用的研究中,结果表示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外倾性和严谨性(尽责性)是预测幸福感的最强因子(Chilver et al., 2023)。而一项纵向研究表明,心理幸福感与开放性和外倾性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同发展;心理幸福感与严谨性和宜人性的关系是单向的,心理幸福感先于这些特质(Joshanloo, 2022)。

国内高淑燕和孙继民(2009)利用心理幸福感测评量表和大五人格问卷对西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人格确实被认为是预测PWB强有力的指标;同样,靳松(2018)在对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和心理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开放性、严谨性、外倾性和宜人性与心理幸福感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心理幸福感显著负相关。刘洁(2019)运用开放性人格分量表和心理幸福感量表中的个人成长分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施测,发现开放性人格与个人成长呈显著正相关,可以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人格特质可以预测心理幸福感。刘天一(2022)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五人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显著相关。

也有大量文献指出,看主观幸福感水平主要看人格。研究发现,人格特质特别能体现出主观幸福感的水平。其中,神经质这一维度对消极情感的预测力为正,对其余两个维度预测力为负,神经质上分数高的时候往往对消极情感更敏感(杨慧芳,郭永玉,2008)。闫妍(2015)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各维度均呈显著相关,对主观幸福感来说,人格特质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它;张瑞平和李庆安(2017)的研究中,人格的五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维度及其总分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外倾性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相关,但与积极情感具有最强的相关;同样,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相关,但与消极情感具有最强的相关。这与张兴贵和郑雪(200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对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幸福感研究中发现,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其余四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刘亚玲,2018;郝思建,2021)。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内国外对于大五人格和幸福感关系的研究非常丰富,但也基本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除了神经质这一维度,其余四个维度对于心理幸福感都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对于主观幸福感,研究结果有所差异。但可以肯定的是神经质、外倾性和尽责性对于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较好,而开放性和宜人性对于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在不同的研究中或有区别。总的来说,大五人格特质对幸福感具有相当不错的预测作用,无论是主观幸福感还是心理幸福感,人格特质都是有力且稳定的预测因素。

4.4. 大七人格维度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王登峰和崔红(2008)提出,对于中国人人格内容结构来说,最符合的是七个维度,而不是五个维度,分别是:活跃、爽直、坚韧、严谨、利他、重情和随和。最早有研究指出,坚韧、随和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严谨、重情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钱宇凤,2007)。唐慧敏,苗元江等(2010)对大学生的“大七”人格进行了研究,探索其对幸福感的预测能力,得到结果:七个人格维度都可有效预测心理幸福感,严谨、利他、重情和随和四个能预测主观幸福感。王芳芳(2015)的研究和苗元江教授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她发现大学生的七个人格维度与心理幸福感的各个维度显著相关,但正向预测力最好的是坚韧、随和和活跃,最好的负向预测作用是利他这一维度。严瑜和吴艺苑(2012)采用问卷法研究大学生大七人格对三种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活跃和利他维度能预测主观幸福感,坚韧、活跃和利他能预测心理幸福感,坚韧、活跃、严谨能预测社会幸福感。

大七人格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因而关于大七人格与幸福感关系只有国内有少部分研究。在现有研究中,没有明确的结论指出某个或某几个维度一定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综上,大七人格中的各个维度都能较好预测心理幸福感,尤其是坚韧、活跃和利他;但各个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目前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结论。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对于幸福感是具有相当的预测作用的。换言之,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其人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和预测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

5. 讨论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梳理,本文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人格特质和幸福感的状况有了大概的了解,并基本掌握二者关系的相关研究。本文主要是对近十年的文献和一些十年前经典的权威的文献进行整理与甄选,发现研究人格特质与幸福感关系的文献比比皆是,较为丰富和全面。大三人格是运用艾森克量表进行施测的,实际应用最为广泛,但近年来关于大三人格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逐步被大五人格所取代;大五人格区别于大三人格模型提出的依据,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查阅文献可知,近年来更多学者研究的是大五人格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从单纯二者之间的关系,到研究影响的内部机制问题;从横断面研究到纵向研究,各类研究数不胜数。

但是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大多还是从两个视角开展研究的,即大五人格和大三人格。通过这两个视角探讨其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格对于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内部机制问题,大七人格则是我国学者对人格维度进行了本土化,因而研究较其他两个视角来说并不是很多。国内未来可以着重研究大七人格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幸福感的研究提供跨文化研究的资源。除此以外,本文在梳理过程中发现,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甚为丰硕,相比较而言,对于心理幸福感的研究便略显薄弱,无论是大三大五人格还是具体的人格特质,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要远远超于心理幸福感的研究。鉴于此,今后的研究可以更加关注心理幸福感,丰富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而且不难发现最早开始大量研究人格特质和幸福感关系的主阵地是西方,无论是在选择理论上,还是在选择测评工具上,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文化色彩。因此,未来的研究在二者关系的本土化研究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 陈灿锐, 高艳红, 申荷永(2012). 主观幸福感与大三人格特征相关研究的元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0(1), 19-26.
[2] 方艳兰(2015). 独立学院大学生人格特征、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3] 高淑燕, 孙继民(2009).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S4), 63-67.
[4] 郝思建(2021). 高中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
[5] 蒋留敏, 张荣娟, 张秋菊(2019).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幸福感的关系: 人生目的的中介作用. 心理技术与应用, 7(1), 39-44.
https://doi.org/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9.01.006
[6] 靳松(2018). 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幸福感关系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34(5), 23-25.
[7] 林洪冰(201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0(3), 154-160.
[8] 刘洁(2019). 大学生开放性人格、自我反思、个人成长与智慧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9] 刘天一(2022).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大五人格和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10] 刘亚玲(2018). 师范类大学生大五人格、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汉中: 陕西理工大学.
[11] 刘洋, 孙丽君, 朱金富(201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与其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9(6), 744-746.
https://doi.org/10.13342/j.cnki.cjhp.2011.06.022
[12] 苗元江(2003). 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13] 彭怡, 陈红(2010). 基于整合视角的幸福感内涵研析与重构. 心理科学进展, 18(7), 1052-1061.
[14] 钱宇凤(2007). 女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河海大学.
[15] 苏娟娟(2005). 关于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8(4), 54-56.
[16] 唐慧敏, 苗元江, 杜夏华(2010). 大学生“大七”人格与幸福感的结构模型研究.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15), 135-136.
[17] 唐洁, 孟宪璋(2002). 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0(4), 316-320.
[18] 万黎, 夏凌翔(2004). 试论幸福感与健全人格的关系.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 19-21.
https://doi.org/10.13718/j.cnki.xdsk.2004.06.004
[19] 王登峰, 崔红(2008). 中西方人格结构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和西方五因素人格量表(NEOPI-R)为例. 心理学报, (3), 327-338
[20] 王芳芳(2015). 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邮电大学.
[21] 邢占军(2003).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2] 邢占军, 黄立清(2004). 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试用研究. 健康心理学杂志, (3), 231-233+223.
https://doi.org/10.13342/j.cnki.cjhp.2004.03.036
[23] 闫妍(2015). 大学生归因方式、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4] 严瑜, 吴艺苑(2012). 大学生的人格与幸福: 一般自我效能的中介机制. 见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 (CPSH2012) (pp. 466-469). 美国科研出版社.
[25] 杨慧芳, 郭永玉(2008). 大学生个人奋斗、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4(3), 58-64.
[26] 银小兰, 朱翠英(2007). 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子及其增进路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3), 66-68.
[27] 尤瑾, 郭永玉(2007). 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心理与行为研究, 5(1), 65-69.
[28] 袁晓娇, 陈秋燕, 程科, 吉木哈学(2018).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幸福感——跨民族比较研究.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6(1), 81-86.
https://doi.org/10.14045/j.cnki.rhen.2018.01.015
[29] 张陆, 佐斌(2007). 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15(1), 134-139.
[30] 张瑞平, 李庆安(2017).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儒家心理资产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40(3), 657-663.
https://doi.org/10.16719/j.cnki.1671-6981.20170323
[31] 张兴贵, 郑雪(2005). 青少年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1(2), 98-103.
[32] 张亚梅, 黄海, 胡梦岩, 周春燕, 李林(2020). 大学生神经质人格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主观幸福感和认知失败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8(2), 359-363.
https://doi.org/10.16128/j.cnki.1005-3611.2020.02.029
[33] 郑雪, 王玲, 邱林, 严标宾(200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1(2), 105-107.
[34] 周淑慧(2009). 高中生心理幸福感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35] 朱鑫钰(2020). 初中生人格特质和主观幸福感: 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硕士学位论文, 四平: 吉林师范大学.
[36] Campbell, A., Converse, P. E., & Rodgers, W. L. (1976). The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 Perceptions, Evaluations, and Satisfac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 694-696.
https://doi.org/10.2307/257525
[37] Chilver, M. R., Champaigne, K. E., Schofield, P. R., Williams, L. M., & Gatt, J. M. (2023). Predicting Wellbeing over One Year Using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Personality, Health Behaviours, Cognition, and Life Events. Scientific Reports, 13, Article No. 5565.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3-32588-3
[38] Costa, P. T., & McCrae, R. R. (1980). Influence of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Happy and Unhappy Peo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 668-678.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38.4.668
[39]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95.3.542
[40] Diener, E., Emmons, R. A., Larsen, R. J., & Griffin, S. (1985).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 71-75.
https://doi.org/10.1207/s15327752jpa4901_13
[41] Diener, E., Suh, E. M., Lucas, R. E., & Smith, H. L. (1999).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 276-302.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25.2.276
[42] Fazio, A. F. (1977). A Concurrent Validational Study of the NCHS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Vital and Health Statistics. Series 2, Data Evaluation and Methods Research, No. 73, 1-53.
https://doi.org/10.1037/e409022004-001
[43] Joshanloo, M. (2022). Recipro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London, England: 1953), 114, 54-69.
https://doi.org/10.1111/bjop.12596
[44] Kozma, A., & Stones, M. J. (1980). The Measurement of Happiness: Development of the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 (MUNSH). Journal of Gerontology, 35, 906-917.
https://doi.org/10.1093/geronj/35.6.906
[45] Kyeong-Ho, C. (2003).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62, 455-477.
[46] Li, G. M., Wu, Y. L., Wen, H. Y., Zhang, F. D., & Yan, D. S. (2022). Influence of Intellectual-Cultural Orientation as Family Culture o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A Moderation Model. INQUIRY: A Journal of Medical Care Organization, Provision and Financing, 59.
https://doi.org/10.1177/00469580221103924
[47] Neugarten, B. L., Havighurst, R. J., & Tobin, S. S. (1961). The Measurement of Lif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Gerontology, 16, 134-143.
https://doi.org/10.1093/geronj/16.2.134
[48] Ramesh, P., Yashavanth, B. S., & Rao, R. V. S. (2022). Role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Wellbeing Attributes in Predicting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Post-Graduate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Students. As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Economics & Sociology, 40, 569-578.
https://doi.org/10.9734/ajaees/2022/v40i111747
[49]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68-78.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5.1.68
[50] Ryff, C. D., & Keyes, C. L. (1995).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 719-727.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69.4.719
[51] Salary, S., & Shaieri, M. R. (2013).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ppiness and Dimensions of Psychosis, Neurosis and Personality Extraversion.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84, 1143-1148.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3.06.716
[52] Schmutte, P., & Ryff, C. D. (1997). Personality and Well-Being: Reexamining Methods and Meaning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 549-559.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3.3.549
[53] Tellegen, A., Lykken, D. T., Bouchard, T. J., & Rich, S. (1988). Personality Similarity in Twins Reared Apart and Togeth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 1031-1039.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54.6.1031
[54] Waterman, A. S. (1993). Two Conceptions of Happiness: Contrasts of Personal Expressiveness (Eudaimonia) and Hedonic Enjoy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 678-691.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64.4.678
[55] Watson, D., Clark, L. A., & Tellegen, A. (1988).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Brief Measur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The PANAS Sca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 1063-1070.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54.6.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