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挑战与提升策略
The Development Challenge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DOI: 10.12677/APS.2023.112048, PDF, HTML, XML, 下载: 156  浏览: 375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向 齐*, 叶玉华, 宋淑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新课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新挑战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New Challenges
摘要: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构建新样态体育与健康课堂,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提出挑战,因此有必要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挑战与提升策略展开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解读新标准(2022版)政策文件新变化;分析体育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新理念;探究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体育教师教学发展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目标,以课程内容结构化理念为指导,以学业质量为标准等建议,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高质量体育教师高品质体育课堂提供保障。
Abstract: “Compulsory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Standards (2022 Edition)” em-phasiz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typ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lassroom, which poses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challenges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interpret the new changes in the policy documents of the new standard (version 2022); analyze the new concep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cept, curriculum objectives, curriculum content,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explore the new chal-leng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development,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teaching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be guided by core literacy, focus on teaching, diligent practice, and regular competitions, aim at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be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course content structure, and focus on academic quality, Standards and other recom-mendations provide guarantees for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s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in my country.
文章引用:向齐, 叶玉华, 宋淑华.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挑战与提升策略[J]. 体育科学进展, 2023, 11(2): 327-332. https://doi.org/10.12677/APS.2023.112048

1. 新课标背景下课程标准新要求

1.1. 课程理念系统化

新课标背景下课程理念在课程实施、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做出系统化的改变,其中课程实施强调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强调基本技术、体能、专项运动技能、健康教育以及跨学科知识整合学习教学理念;课程评价强调构建内容多维、主体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围绕系统化的课程理念,体育教师需要将各环节教学过程融汇贯通展开教学,构建“学、练、赛、评”一体化新样态体育课程,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1.2. 课程目标层次化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分层次将课程目标细化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维度,并将三个维度进一步划分,其中运动能力涵盖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三个维度;健康行为涵盖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情绪调控等四个维度;体育品德涵盖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三个维度 [1] 。课程目标层次化是对核心素养的具体化,层次化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教学质量评价的可操作性;有利于课堂内容安排的可选择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方向性;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性。所以依据层次化的教学目标进行体育课堂的设计,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更清晰的发展方向。

1.3. 课程内容结构化

课程内容结构化是指课程内容安排及课程内容组织的结构化。一方面,课程内容安排的结构化:在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及跨学科主题知识的学习,将原有的体育课程“只传授体育学科知识”迈向“多学科知识融合学习”;另一方面,课程内容组织的结构化:强调落实“大概念、大单元、大主题”的教学理念,按照知识自身特点,划分为多个大单元体系,将碎片化知识整合,改变当前学生学习九年体育未能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现状 [2] ,所以课程内容结构化有利于教师对课程进度的整体规划,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

1.4. 课程实施多样化

课程实施多样化体现在教学多样化、评价多样化、教材多样化、课程资源多样化以及教培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教培多样化是在2011版新课标基础上新增的内容,它强调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多样化,其中包含教育行政部门人员,体育教研员、体育教师的多样化,并且对体育教师培训多样化指出要开展单元、课时、课堂教学设计等多方面的培训,所以要全面贯彻课程实施多样化,为教学质量、教师发展提供保障。

1.5. 课程评价具体化

为保证教学目标可操作化、可评价化,新课标将各水平阶段学业质量具体细化,并根据不同内容列出该水平阶段所需达到的学业要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学生学业表现力与学业质量之间的差距来评估教学效果,所以学业质量为课程评价提供标准。解决以往评价标准模糊不可操作的问题;为课程教学提供目标,解决以往目标空泛不可实施的困境;为教学设计提供思路,解决以往自我满足无挑战的窘境,为教师发展提供方向。

2.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面临那些挑战?

新课标(2022版)的落实与实施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出新挑战。据《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了解到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分为专业理念及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其中专业能力又包含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实施、教学反思、教学合作等教学能力 [3] 。因此,围绕新课标的新挑战,体育教师需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2.1. 传统教学理念根深地固阻碍教师发展

教学理念是教学过程秉承的理念,是在教学价值观的影响下,形成的对课堂教学的稳定性、综合性、概括性表征,对认知课堂、组织课堂、实施学习支持服务和评价课堂起决定性作用 [4] 。新课标(2011版)执行的十年期间,体育教师在课程理念、课程实施、课程目标等方面形成自己固有的教学理念,形成以单个技术动作教学为重点,以知识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为目标的教学理念。相反,新课标(2022版)却注重推进大概念、大单元、大主题教学理念,构建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新课标更强调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实践性。体育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及路径依赖心理因素的影响,要想实现两者之间的跨越需要长时间的探究与思考,因此体育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能力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2.2. 职业倦怠幸福感低阻碍教师发展

新课标(2022版)增加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素养导向、综合性、实践性等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学习多学科的知识体系,挑战如何将跨学科主题转化为可以通过运动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内容,而不牺牲所需的活动时间,提高自己教学合作、教学设计等能力,保障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而许多老教师由于受到职业倦怠 [5] [6] 、幸福感低 [7] [8] 等消极心理的影响,表现出安于现状的心态,使其在固有的工作环境中失去斗志与信心,所以这就对体育教师的教师品德、教学反思等专业能力提出挑战。

2.3. 体育教师自身专业能力有限阻碍教学能力的发展

社交媒体应用时代的到来为师生之间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随着课程的开展越发暴露出体育教师在运动技能、专业知识、课外体育锻炼指导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专业能力发展不足问题 [9] [10] ,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是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受限阻碍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教学能力的提升。

2.4. 学校层面认知不足阻碍教师发展

学校层面认知不足成为阻碍教师发展的重要原因。学校领导未深入了解新课标(2022版)的价值与精神,一方面,不会为体育教师提供有关理解新课标改革的专业培训,造成体育教师对“新”的认知不深入,进而难对体育教师传统教学思想产生冲击。另一方面,学校领导认知不足,导致他们对高质量体育课堂的理解不同,如果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新教学模式将学、练、赛、评组合展开教学,评课领导会认为对新技术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认为安排比赛意义不大等现实问题 [11] 。所以学校层面的约束,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外环境提出挑战。

3. 新课标导向下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该如何发展?

3.1.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

培养目标是指导教育活动一般的、普遍的、长期的意图的陈述,这些对目标富有哲理性的陈述旨在给某一教育系统全面的指导 [12] 。培养目标是教学活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所以培养目标的制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与2011版“三维目标”相比,2022版提出的核心素养更具体化,实践化、可操作化,它不仅体现学科综合育人的独特功能,同时定位我国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目标,为体育教师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目标引领实践,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核心素养作为教与学的桥梁,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思路。新课标要求通过体育健康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也需要全面提升,这样才能肩负起以学科育人才的重任。基于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我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运动能力方面,体育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基础知识、体能、教学技战术的学习,为学生掌握1~2项以上教学技能提供师资上的保障;健康行为方面,体育教师应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并融入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品德方面,体育教师要在精神、道德、品格等方面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行为举止方面影响学生体育品德的形成。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教学能力为高质量教育提供保障。

3.2.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

新课标提出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实现“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那“教会、勤练、常赛”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教会,是指体育教师用体育教学的途径使学生学会并运用体育知识、技战术等内容,教会是学生进行自主锻炼的基础,同时也是进行“勤练、常赛”的基石。勤练,是指体育教师结合校内、校外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养成锻炼习惯。常赛,利用儿童青少年争强好胜,乐于表现的心里特点,经常组织开展比赛活动使比赛常态化,发挥以赛导学、以赛代练、以赛促评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功能。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要以“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为抓手,促使新样态体育课程建设 [13] 。新样态体育课程建设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出要求,一、体育教师要改变“一堂课只注重教学”的教学方式,应将“学、练、赛、评”等教学活动贯穿到自己一堂课中;二、体育教师要清楚“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技能练习的数量、参加比赛的次数,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运用情况,技战术的练习质量、参与比赛的类型及参赛人数,同时体育活动的开展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所以教师还应具备对安全隐患的预判能力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所以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新课程理念,督促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能力的发展

3.3.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目标

2021年联合国发布的《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机》报告展望未来教育,认为,教育法应该围绕合作、协作、团结的原则进行组织,课程应该强调生态跨文化、跨学科学习 [14] 。新课标(2022版)提出“学校应该根据课程的总体时数以不超过学科课程的10%安排跨学科主题的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瞬间引起各大学者的讨论,它是一种多学科综合性学习的教育方式,它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结合起来,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益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15] 。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需要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目标,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除了传授本学科知识以外还需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实现综合育人的目的。体育教师在进行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时候需要考虑为什么融?融什么?怎么融?等问题。基于此,体育教师需要加强多学科知识的储备丰富教学内容,增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教学能力,为落实新课标跨学科主题学习理念提供保障。

3.4.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以课程内容结构化理念为指导

新课标中16次提到“结构化”,课程内容结构化是新课标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形成规律构建的体育与健康内容体系,并且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水平设置不同学段的课程内容 [16] 。课程内容结构化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化、模块结构化、水平结构化三个方面,在知识结构体系中将“运动技能体系的培养”转向“运动能力的培养”;将“运动参与”转向“健康行为养成”体系转变;将“心理健康”转向“体育品德”形成体系转化;在模块结构体系中强调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教学”立足知识统整,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以期实现体育教学从“培养单一技术”转向“发展综合素养能力”教学观念的转变;水平结构化是指根据各水平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将课程内容具体细化到各水平阶段,并且随着水平阶段的上升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要求也呈螺旋式上升的特征。课程内容结构化强调从知识结构逻辑向核心素养生成的实践逻辑转换,课程内容结构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提供现实路径,而体育教师作为内容结构化的实施者,更应该清楚“结构化”的要求,将内容与课程协调融合,为建设新样态课程提供保障,所以体育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教学能力应该以课程内容结构化的要求为指导,针对性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5.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以学业质量为标准

新课标(2022版)第一次提出“学业质量”的概念,并且是第一次将评价标准以具体内容的形式呈现 [17] 。学业质量是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的重要依据;是评价核心素养形成度的重要标准,它引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教”上为教师改进教学模式提供方向,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学”上为学生明确自身学习水平提供标准,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需要以学业质量为标准,精准把握教学的进度与尺度,并围绕这把“尺子”进行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评价、场地器械、课程组织等的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体育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学业表现达成度与学业质量之间的差异,反思自己教学能力的不足,为自己教学能力的发展提供方向,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评价的能力,促进自身教学能力发展。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作为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平台;义务教育作为开展体育教育的关键期;体育教师作为实现高质量教学的主力军,党和政府应该严格把关,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提出高要求,对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出高标准,新课标(2022版)的出台为体育教师的发展指明方向,所以体育教师发展要把握课标新要求,迎接新挑战,建设新课堂,围绕“三新”为实现体育强国做好基层工作。

基金项目

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2022版新课标对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向研究》,项目编号(YJSJJ22-B31);第二批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付雯, 吴丽芳.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和变化解析[J]. 教育评论, 2022(8): 7-11.
[2] 于素梅, 许弘.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1, 33(4): 371-377.
[3] 詹秀娣, 郝勇. “教师专业素养”视角下国家政策变迁述评——基于NVivo11的政策文本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 2018(10): 71-78.
[4] 吴南中, 邢西深. 大数据支持大规模个性化教学的发生逻辑[J]. 终身教育研究, 2021, 32(2): 20-28+39.
[5] 戴洪娟. 探讨如何理解与调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 9(35): 170-171+173.
[6] 周天伦, 冯晓丽. 2000-2018年我国农村体育教师的知识图谱分析[J]. 四川体育科学, 2021, 40(4): 122-126+137.
[7] 孙卫红, 王华倬, 陈荔. 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基于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分析[J]. 体育学刊, 2016, 23(4): 106-109.
[8] 张欣欣, 张凯. 中小学体育教师情绪智力对工作投入的影响: 综合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8, 5(1): 40-44+50.
[9] 徐悦, 尹志华. 社交媒体应用时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与抉择[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21, 37(6): 52-60.
[10] 朱斌, 毛振明.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之惑与解决之策: 对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言(3)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 31(1): 12-16.
[11] 尹志华, 刘皓晖, 侯士瑞, 徐丽萍, 孟涵. 核心素养时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与应对——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J]. 体育教育学刊, 2022, 38(4): 1-9+95.
[12] 王国富, 王秀玲. 澳大利亚教育词典[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13] 朱伟强, 张旭琳, 杜鹃. 让“教会、勤练、常赛”成为体育课程常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 全球教育展望, 2022, 51(6): 118-128.
[14] 兰国帅, 肖琪, 邝启湛, 宋欣蓉, 田丰. 创新未来基础教育, 加强基础教育研究 基于UNESCO报告的启示[J]. 今日教育, 2022(2): 8-13.
[15] 王晖, 杨瑞.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学习的价值定位和路径——基于高阶思维的视域[J]. 体育教育学刊, 2022, 38(4): 16-24+95.
[16] 于素梅. 从一体化谈体育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设置[J]. 中国学校体育, 2020, 39(12): 19-21.
[17] 于素梅.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2: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