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驱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路径机理研究
The Path and Mechanism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Driven by Tourism
DOI: 10.12677/SD.2023.134127, PDF, HTML, XML, 下载: 166  浏览: 26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丛 一, 沈和江*, 董宇博, 李旭娇: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院,河北 石家庄
关键词: 旅游扶贫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乡村发展政策衔接Pro-Poor Tourism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Development Policy Convergence
摘要: 巩固脱贫成果的情况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旅游产业在资源利用、产业特点、回报效率上具有其他产业无可比拟的扶贫优势,是助推乡村发展的良好引擎。在乡村战略升级的同时,旅游产业被宏观环境、产业竞争、市场需求、政策导向影响,也进行着由外源推动向内生驱动的转型,其过程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较高的适配性,可以有效驱动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但也不能忽视,旅游业的脆弱性使得旅游精准扶贫成果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需要社会各方在因地制宜的情况下,以内生驱动为主,外源推动为辅,发挥农村地区产业优势,从而驱动乡村全面振兴。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ch collective prosperity, it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le consolid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tourism industry has unparalleled advantage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esource utilization,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return efficiency, and an engine to boost rural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rural strategic upgrading,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influenced by the macro environment, industrial competition, market demand, and policy orientation, and is also undergoing a transformation from exogenous promotion to endogenous drive. However, it should not be ignored that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makes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ourism face challeng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all parties of society to take measur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dustrial advantages of rural areas, and drive th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文章引用:丛一, 沈和江, 董宇博, 李旭娇. 旅游驱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路径机理研究[J]. 可持续发展, 2023, 13(4): 1160-1166. https://doi.org/10.12677/SD.2023.134127

1. 引言

随着我国于2021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实现全面脱贫,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务院在2021年发布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指出,要持续推进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动扶贫工作体系平稳转型至乡村振兴战略 [1] 。旅游业具有市场公平性、资源依赖性和收益溢出性等产业优势,作为“老少边”等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扶贫产业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全国范围内因发展旅游业而脱贫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三成左右 [2] 。旅游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中的内生性转型也驱动着扶贫工作向乡村振兴平稳推进,分析其内在路径机理对于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融合乡村各类产业、全面振兴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2. 旅游驱动贫困地区发展的优势基础分析

2.1. 乡村特色旅游资源优势

乡村贫困地区一般为“老少边”,即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和内陆边境地区 [3] ,这些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导致其具有发展缓慢、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然而,其浓厚的红色文化、民族风韵以及未经破坏的自然环境恰好成为了优质且独特的旅游资源 [4] 。汪德根等学者 [5] 通过分析全国范围内国家级贫困县的旅游资源优势度及其空间分布,发现具有高度优势的贫困县均位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意味着优质旅游资源与部分贫困地区存在着明显的空间相关性。此外,国务院于2021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升了社会大众对于非遗的关注度,让少数民族地区和文化古村落保留的节事、语言、艺术、技艺等非物质遗产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旅吸引物。因此,不论是出于自然条件还是人文底蕴,贫困地区与旅游业都具有较高的适配度,旅游开发扶贫也可以成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2.2. 旅游产业自身优势

旅游产业在扶贫过程具有以下优势。首先,消费者必须亲自前往旅游目的地购买商品和服务,这让旅游业具有异地性的优势。游客的到来意味着其可能会出于出行、饮食、购物等目的进行旅游以外的消费,从而通过溢出效应增加其他产业的收益;其次,旅游业是就业门槛低、劳动力需求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6] ,因此可以吸收贫困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提升居民收入并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最后,旅游市场的竞争大多是基于旅游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对产业基础的依赖性更小,这让交通、能源、教育、娱乐等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地区更易在市场中立足 [7] 。可以发现,旅游在消费模式上的异地性,劳动需求上的密集性,以及市场竞争上公平性,使其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

2.3. 旅游回报效率优势

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可以用较少的资金快速撬动较大的收益。一方面,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完整,要想发展旅游业,只需在原有的森林、温泉、瀑布等自然资源基础上修建必要的旅游基础设施。这种产业开发模式不需要大规模修建厂房、运输线路等,具有投入小、回报快的特点。另一方面,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更依赖外源支持,如政府进行资金、资源投入,而旅游业是典型的造血式产业扶贫模式 [8] ,这种模式提升了贫困地区的内生驱动力,让其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收益。事实也证明,乡村旅游对扶贫脱贫具有显著效果:高立等学者 [9] 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四川省的旅游扶贫显著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同时惠及了周边地区。可见,旅游业不仅可以快速取得扶贫效果,其强大的推动力也可以提升贫困地区的内生性发展力量,保障脱贫地区持续稳定发展。

3. 旅游驱动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动因分析

3.1. “三农”战略的转型升级

3.1.1. “三农”战略重点转移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既有共性也有差别,二者皆聚焦“三农”问题、以为农民服务为原则、以促进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也有所差别,体现在:1) 实施区域: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区域是具备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而乡村振兴包括所有乡村地区;2) 实施主体:精准扶贫主要由政府进行统筹规划,强调外源性援助,乡村振兴则强调政府、当地居民、外来资本等多主体共同治理,强调内生性发展;3) 实施目标:精准扶贫具有“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这一明确脱贫标准,实现目标时间较为紧迫,而乡村振兴依靠的是“二十字方针”,未设定明确的参考指标,时间也较为宽松,属于长期可持续的战略导向;4) 市场特点:精准扶贫由政府主导,具有很强的分配主导性,而乡村振兴主张多主体共治,具有更强的市场主导性。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战略是由逐个击破到整体发展的过程,分析其模式转变有助于进一步探究旅游在其中的驱动作用。

3.1.2. “三农”有关政策转轨

旅游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需要进一步高质量、规范化发展 [10] ,这意味着政府的政策优惠会为旅游产业高质量转型提供充足动力。乡村旅游是我国实现农村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抓手 [11] ,未来乡村旅游之发展模式也必然是高质量、高效率的。此外,快速的城镇化让许多乡村遭受外来资源和文化的冲击,如珍贵的古建筑被现代建筑取代,生态圈遭到外来物种侵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亡,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12] ,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业对脱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在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将更将注重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

3.2. 旅游产业的内部自发转型

3.2.1. 宏观环境变化

现代化进程中许多高科技项目涌入农村,对乡村旅游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网上票务预约、大数据分流、社交平台营销等,这些技术提升了人们的旅游体验,也为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提供了更多可能:重庆市的美心红酒小镇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科技,打造了新型智慧化景区,游客只要携带一部手机,就可以在景区内完成游览、导航、购物等活动,大大提高了其游玩过程中的便捷性 [13]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大众化、传统化的服务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智能化的“定制型”服务模式为大势所趋,为乡村旅游变革提供了外部驱动力。

3.2.2. 中观产业变化

旅游产业在不同生命周期中的转变也是其整体转型的动因。1) 产业内部竞争:随着产业发展成熟,资本和资源会逐渐向乡村旅游产业倾斜,更多有经验的投资者和管理者也会加入乡村旅游的竞争队伍中来。因此,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续,原有的经营者会创新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促使乡村旅游整体向更高质量发展。2) 经营模式:乡村旅游起初是零散分布的城郊农家乐和采摘园,随着收益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模仿者进入市场,导致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经营利润被“摊薄”,在此情况下,为了获得更高收益,部分主体会选择各取其长、联合发展 [14] 。因此,在市场竞争的“推力”和内部合作的“拉力”下,乡村旅游业的个体之间开始寻求有机结合,经营模式逐渐向规模化特色小镇发展。

3.2.3. 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也发生了转变。乡村旅游发展初期,其吸引物是与城市生活形成反差的田园生活,经营主体是个体农户,此时乡村旅游仍然是第一产业的衍生物;随着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传统旅游的边际效应减少,乡村旅游开始寻求创新,尝试与更多产业融合,其经营活动也被更专业、更有经验的企业接手,这些企业与当地居民合作,开发出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体系,实现了由农业向服务业的转变。与此同时,旅游产品顺应市场需求,由过去松散、粗放、单一的走马观花式游览向规模、集约、特色的沉浸式旅游业态转化。日本江户的极彩棚田使用各式各样的灯光效果,还原了田园一年四季的景观,游客行走在稻田之中,仿佛亲身体会到农家耕作。由此可知,市场需求变化促使乡村旅游向新业态发展,也为精准扶贫转向乡村振兴提供了推动力。

3.3. 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适配性较高

3.3.1. 旅游发展与生产振兴

随着经济繁荣和意识进步,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作为第三产业,旅游可以从不同方面促进乡村的生产振兴。首先,旅游活动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各类活动,让其可以充分辐射并带动各类产业发展,如游客在乡村旅游时会为当地的民宿、零售、餐饮产业增收,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其次,旅游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产业融合,充分挖掘产业的附加值,组成“旅游+”或“+旅游”的特色发展模式,从而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缓解政府治理压力 [15] 。因此,旅游强大的经济带动能力可以推动乡村地区的产业兴旺,并通过就业、创业等方式提升农民的生活富裕程度,最终促进乡村振兴。

3.3.2. 旅游发展与乡风生活

旅游业为振兴农村居民的生活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在城市逐渐现代化的今天,田园生活成为了人们暂时脱离城市噪声和工作压力的出口,贫困和欠发达地区所保留的“乡村性”也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 [16] 。乡村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传统技艺等正是“乡村性”的最直接体现,受此影响,游客们会更愿意前往乡村风韵更浓厚的地区,这些会倒逼农村居民更加注重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游客的慕名也会进一步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从而更愿意传承当地民俗文化。另一方面,资源有限加之游客需求变化,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由以往的粗放型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此情况下,农村劳动力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收入、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会选择提升自己的就业素质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可以说,市场需求和产业生命周期都会促使农村居民产生文化保护意识并提升个体发展,促进乡风文明。

3.3.3. 旅游发展与生态宜居

旅游发展对改善乡村地区环境、促进人才回流、保持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为了顺应游客需求,农村地区的水、电、路、医疗等基础设施会得到极大改善 [17] ,同时惠及当地居民;更好的生活条件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更完备的基础设施吸引资本下乡投资,更优惠的政策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创业,这些都会提升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以此同时,乡村旅游产业的运转既需要“社会精英”的资金和智力投资,更需要大众的参与和贡献,如景区、酒店、餐饮、商业等的服务人员。可见,旅游产业推进了设施建设,促进了乡村地区的生态宜居。

3.3.4. 旅游发展与治理有效

旅游扶贫就业门槛较低,意味着其具有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可以有效消化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社会治安问题,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在要素充分流动的情况下,人们的思维会更开阔,从而更易实现高效高质的管理,为贫困地区的产业转型提供支持。如此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通过市场推动和政策优惠提高治理效率,从而推进乡村地区发展。

4. 旅游产业驱动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衔接机理

4.1. 产业融合驱动实施范围扩大

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很强的目标性,资金和资源几乎全部集中于旅游这一产业,其他产业由于缺乏资金和资源,导致发展乏力,因此贫困地区在脱贫后易出现产业不均衡的问题。宏观环境让旅游产业演变出更多业态,当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结合,形成“旅游+”或“+旅游”的新型发展模式时,形成的溢出效应有助于拉动脱贫旅游地产业整体发展,完成由单个产业扶贫向乡村地区整体产业振兴的转变。山东省蓬莱市的刘家沟镇以盛产苹果著称,其以果园旅游观光为核心吸引物,以农旅一体化为方针,建立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交叉融合发展,带动当地经济整体发展 [18] 。

4.2. 经营模式转化驱动实施主体多元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政府作为唯一参与主体单方面输送资金和资源,贫困地区的其他主体并未实际参与进来。因此,当精准扶贫工作向乡村振兴转型时,可能会面临内生动力不足的情况。通过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内部原有经营个体相互合作形成规模效应,加之外部资金进入乡村与当地居民合作,可以提升社会各方的参与度;同时,业态革新产生大量创业和就业机会,有助于吸引人才回乡就业、提升农村就业率,拉动农民加入产业发展的进程。因此,旅游产业在内部变迁过程中可以促进多主体参与,完成由政府统筹规划向社会多主体共治的衔接过程。

4.3. 旅游服务优质化驱动市场体制转型

精准扶贫只需要对特定产业进行帮扶,而乡村振兴需要全方位发展,二者在衔接过程中不仅可能出现资金剧增的现象;当扶贫工作结束时,政策的“急刹车” [19] 也可能会导致资金和资源链条断裂,对脱贫地区产生不利影响。科技进步、产业竞争与游客需求的变化驱动旅游产品向更优质、更个性、更新颖的服务模式的转型;外来资金也因基础设施的改善、投资回报的高效,以及减税等政策支持,从而更愿意进入乡村投资新的旅游项目。吉林省松江河镇位于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腹地,具有极佳的自然旅游资源,2009年吸引了万达集团进驻建立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在此之后,松江河镇在度假区的带动下,依托自身产业优势,成功打造了独特的地方品牌。因此,旅游业在市场主导下提高发展质量、缓解政府资金压力,让政策实现从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衔接。

4.4. 政策转轨驱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精准扶贫“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考核指标虽然让许多贫困人口解决了收入问题,但由于发展初期就业门槛低、可替代性强,因此就业质量普遍较低,目前从事的工作能否帮助这些脱贫人口实现持续收入也是一个未知数。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岗位需要更高级别专业人才胜任,这不仅会吸引高质量人才回乡就业,同时也会促使当地政府注重培养专职人才,增加当地居民学习新技能的机会,开辟新的职业发展路径,从根源实现乡村经济的长期增长。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旅游业也会由最初的粗放扩张发展模式转向集约生态模式。因此,旅游业的转型会驱动产业向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状态演进,从而驱动乡村政策由精准扶贫的“目标导向”转向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导向”。

旅游业驱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路径机理如图1所示。

Figure 1. Mechanism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driven by tourism

图1. 旅游业驱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路径机理

5. 结论

旅游产业扶贫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这也意味着旅游产业的作用范围有限:旅游扶贫的对象是有一定旅游发展基础的欠发达地区,其他过度贫困地区就算给予一定支持,也会因为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居民素质、教育医疗水平落后等原因无法继续发展旅游业 [20] 。若不瞄准旅游开发扶贫的“靶心”地区和人口,可能会出现投入资金与扶贫收效不匹配的浪费现象 [21] 。因此,旅游产业扶贫并不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万金油”,更需要因地制宜,在当地自然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优势产业,保证扶贫致富效率。

同时,旅游产业具有一定的脆弱性,淡旺季变化会让产业收益出现巨大的波动。因此,乡村地区还应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让道路通起来、人才留下来、资源动起来,在资金、政策、监管等“外源力”的推动下,尊重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当地地理布局、当地企业发展路径,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内生性”动力,巩固脱贫成果、振兴乡村经济、留住乡风文明、保护乡村生态,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课题项目

河北省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立项建设项目“河北省全域旅游典型片区开发的社区影响”(KCJSZ2021037)阶段性成果。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2021-03/22/content_5594969.htm?eqid=a70bc079000e410300000004645de976, 2021-03-22.
[2] 张志银. 代表、委员热议脱贫攻坚: 文旅扶贫、乡村旅游大有可为[EB/OL].
https://www.nrra.gov.cn/art/2020/5/28/art_3262_124603.html, 2020-05-28.
[3] 何琼峰, 宁志中. 旅游精准扶贫助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思考[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9, 40(5): 721-727.
[4] 孙九霞, 徐新建, 王宁等. 旅游对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作用的途径与模式——“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专家笔谈[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0): 2604-2614.
[5] 汪德根, 沙梦雨, 朱梅. 国家级贫困县旅游资源优势度与脱贫力耦合分析——以433个脱贫县为例[J]. 人文地理, 2020, 35(5): 111-119+149.
[6] 马忠玉. 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旅游开发与贫困消除[J].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2): 191-195.
[7] 蔡建刚, 周波.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J]. 贵州民族研究, 2020, 41(4): 93-97.
[8] 李燕琴, 崔佳奇, 施佳伟. IRT框架视域下的中国旅游减贫特征与模式[J]. 资源科学, 2023, 45(2): 361-374.
[9] 高立, 杨靖芸, 宋宇. 旅游扶贫效率与经济增长——以中国四川省为例[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1(6): 25-36.
[10]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3/22/content_5276447.htm?trs=1, 2018-03-22.
[11]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19/content_5366917.htm, 2019-02-19.
[12]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govweb/zhengce/2021-08/12/content_5630974.htm, 2021-08-12.
[13] 李姝敏. 智慧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EB/OL].
https://www.sohu.com/a/656813415_121124601, 2023-03-20.
[14] 霍震. 农村旅游发展格局的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经济, 2021(6): 60-61.
[15] 刘娟娟. 扶贫背景下我国农村旅游产业链问题和优化[J]. 农业经济, 2019(5): 33-34.
[16] 邓小海. 从“脱贫”迈向“振兴”: 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转换[J]. 贵州社会科学, 2021(2): 163-168.
[17] 王公为, 赵忠伟. 行动者网络视域下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赤峰市雷营子村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1): 57-66.
[18] 孙士银, 吕山花, 樊颖伦, 朱明霞. 基于水果产业的农业文旅融合模式探析——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J]. 中国果树, 2022(12): 104-108.
[19] 曾迎霄. 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及政策选择[J]. 农业经济, 2022(3): 62-64.
[20] 高舜礼. 对旅游扶贫的初步探讨[J]. 中国行政管理, 1997(7): 22-24.
[21] 周歆红. 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 旅游学刊, 2002, 17(1):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