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学》课程改革与创新途径探究
Research o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urse Based on “Land Management”
DOI: 10.12677/CES.2023.117300, PDF, HTML, XML, 下载: 90  浏览: 129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李 兰, 吴 利, 周 婧:玉溪师范学院地理与国土工程学院,云南 玉溪
关键词: 课程改革教学创新课程思政过程性考核以课促研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Innovation Curricul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cess Assessment Promote Research with Classes
摘要: 《土地管理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占比较大,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实践教学创新不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难以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基于此,该课程从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课程改革创新的途径,使教学工作的重点真正落实到学生能力和素质提高上,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Abstract: “Land Management” is the core course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rocess, theoretical knowledge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the teaching mode and examina-tion method are relatively single, the practice teaching innovation is insufficient, lead to student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is not high,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demand of reg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talents. Based on this, this cours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urriculum, puts forward the way of curriculum reform and innovation, so that the focus of teaching work is really carried out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and quality, improve the level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com-prehensively.
文章引用:李兰, 吴利, 周婧. 《土地管理学》课程改革与创新途径探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7): 2016-2021.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7300

1.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密切相关,由于土地具有稀缺性特点,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日益重视,使得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专家学者已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思政建设路径等方面 [1] - [8] 进行研究。教育部表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因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 [9] ,目前课程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创新、课程思政的融入等方面,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实行教学改革关键在于课程,课程改革有利于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该目标是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政策的导向和要求。

玉溪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旨在培养立足滇中,服务云南,面向全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良好的学科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在自然资源、城建、测绘、不动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资源管理、调查和评价、土地整治、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地理国情监测、地籍与房产测绘、不动产评估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更好地激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服务,本文将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土地管理学》课程改革进行探讨,提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途径,使教学工作的重点真正落实到学生能力和素质提高上,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使土地管理学课程改革创新具有实际意义。

2. 《土地管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多为理论,教学形式单一问题

玉溪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从2008年开始招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多次修订,《土地管理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课程,课程由原来的72课时修订为54课时,以传统课堂授课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相应基本知识的应用难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高阶知识的应用,具体表现有:课堂多以知识灌输为主,以教为中心虽能让学生理清课程思路且识记相关理论知识,但终因知识传递的被动性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开展理论讲解,可顺利完成基础教学任务,但缺乏良好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环境,教学整体效果不好,导致学生对土地管理学课程普遍缺乏探索欲望与学习兴趣。

2.2. 课程应用性较强,但实践环节不完善问题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土地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因此需要确保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其中理论教学内容可以作为实践的核心参考依据。故要求教学面向滇中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教学过程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人数有5人,但存在教师团队“双师型”的优势教学成效不明显,在课堂中没有充分利用专业优势,教学内容设置不连续、实践教学环节与社会需求结合度不高等问题。

2.3. 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

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式是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为主,其中平时成绩占比30%,以学生到课率为主,期末占比70%则是闭卷考试,单一的过程性考核方式和缺失的考核标准造成部分学生“人在心不在”的现象。期末考核主要体现学生的识记能力,学生通过一个星期的复习,考试基本问题不大,但由于对课程内容的时政分析、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核少,造成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只需要在期末考试前好好背知识点即可。

3. 《土地管理学》教学创新实施途径

3.1. 构建满足社会需求的教学内容

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满足滇中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一方面以修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为反向设计思路,通过向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需求调研,结合文献资料,优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将《土地管理学》课程内容调整为两大内容三个模块,两内容为理论和实践,三模块为土地管理的原理、土地管理的内容、土地管理案例。

3.2. 课程内容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

《土地管理学》课程围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践行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及法治意识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综合应用型人才为总体目标。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土地管理理论、原理为基础,通过课程思政设计,充分发挥专业教学在育人中的地位。课程中从全国土地资源特点,结合云南省及玉溪市土地特点,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认同。以土地管理原理,结合我国土地利用规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有效融入新发展理念。以土地权属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土地登记制度加深对土地制度和法规的认识,强化学生土地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结合当前国家和区域的土地焦点和热点问题,政府出台的有关土地政策与法规,将最新的政策变化引入课堂,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参考教材,实现教学面向社会需求。真正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变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

3.3. 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注重过程性考核

课程考核从过去的“考核知识为主”向“知识、能力、素质”转变,教学内容考核与评价反映专业课程效果,为更好提升学生素质,教学有所创新,本课程在评价考核中设置评价标准、多样性的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体系学生素质。一是根据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内容进行考核,主要在期末试卷终结性考试中呈现。二是在课程中设置专题讲座,学生进行资料查询、PPT制作、专题内容汇报。在专题讲座过程性考核中评价主体多样化,学生自己打分,其他同学打分,老师制定专题汇报评分标准并打分,计算三者平均分后组成该专题讲座的最终分数。引导学生用已获取的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三是过程考核还体现在平时课堂和作业中,包括课前的预习、课中的练习,课后的巩固。引导学生应用相关知识,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将知识和实践有效融合。

3.4. 持续改进教学方法

课程中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增加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实地调研法等教学方法,将传统“理论灌输”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单一、被动的课堂学习方式转变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师生双向互动”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内容讲解邀请同行、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同时请专家、同行、学生多方参与教学内容的交流与评价,提升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挑选案例,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如土地利用管理内容,结合教学知识点讲解云南省土地利用特点及影响的因素,将知识与区域特色结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如在用地获取中运用情景模拟法进行角色扮演,一方为政府,一方为房地产开发商,模拟土地出让过程中的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同时角色扮演中,同学之前相互配合、交流与沟通可培养学生的沟通、自我表达,相互认知等社会交往能力。实地调研法如在第七章土地市场管理中有关城市土地价格管理内容,根据老师讲述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土地价格活动,将班级成员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市场调研,让学生调查土地价格,分析价格上涨原因,并撰写调研报告。

3.5. 充分利用“双师型”教师优势

《土地管理学》课程涉及到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及土地市场管理等内容,结合课程内容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形成具有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资产评估师、土地登记代理人等执业资格证的“双师型”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保障。授课教师能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及当前执业资格考试内容、参考执业资格考试教材与课程内容结合,进行适当案例挑选教学,针对性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毕业时的就业能力。教学团队开展集体备课制度,积极参加教学观摩课和评课等学科教研活动。关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或行业的各种比赛,如互联网+大赛,国土空间规划大赛、不动产估价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利用学校职能部门学工部、教务处推行的素质拓展项目,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6. 运用现代化信息与技术手段

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在已有网络课程的基础上,引进智慧树、泛雅网络平台中的课程,对课程资料做好教学资源课件内容的更新、教案的重组修改、试题库的完善、教学视频的录制,将所有课程材料上传到网络平台,建立超星学习通中的线上 + 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结合现代化通讯手段如微信、QQ及超星学习通,建立师生互动平台,解决传统师生课内课外咨询与解答存在的时间空间的限制。

4. 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成效分析

4.1. 构建的良好教学思政平台有利于提升学生德育水平

结合专业特点,从2018级学生开始,团队教师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将思政理念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教师团队成员积极申报教改项目,具有云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及一流课程,构建的良好教学平台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德育水平起到作用。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是实现新时代高校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教学并非单一的知识技能传授,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德育观塑造的途径。在课程内容讲述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将最新的国家政策变化引入课堂,一方面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另一方面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实现教学面向实践,达到学生面向社会的需求,充分体现思政育人功能。

4.2. 教学成效评价模式显著提升课程目标达成度

从2018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加强过程性考核,从上课简单的点名转化为运用学习通里进行位置签到、上课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布置讨论题及章节测验、专题汇报等制定全方位考核,并在本课程中制定出专题汇报评分标准,作为考评标准之一,做到真正的可测可量。结合评价模式的改变,从历年考试成绩来看,学生成绩有所上升,特别是从19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始有很大幅度提升(如表1)。

Table 1. Results of “Land Management” in the major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of Yuxi Normal University

表1. 玉溪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管理学》成绩表

4.3. 以课促研创新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因学生认为自身专业知识有限或选题困难等原因,长期以来学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缺乏。从2018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开始,本课程在授课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积极宣传,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从心理上克服对科研项目的畏惧,基于“以课促研,学以致用”的思路,在教学中以土地中存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促进学生申报项目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近年来,本团队老师利用“双师型”教师优势,指导本专业学生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6项,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7项,校级创业项目1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土空间规划大赛获优胜奖。明显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实施价值

一是土地资源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进行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土地管理关注的重要命题。本课程的设置不仅仅局限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可向全校学生推广,作为一门选修课,将资源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二是在本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制定可评可测的考核机制,为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有职业道德的现代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提供有效途径。同时教学资源优势明显,课程建设至今,目前在线访问量达到239,186人次,累计选课人数358人。

三是《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团队通过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团队成员申报教改项目,避免了老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法治意识、资源保护意识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提升学生德育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起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示范带动效果。

四是教学团队利用“双师型”教师优势,以课促研,学生学以致用,培养了大批具有科研能力的学生,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思维的新青年,能有效地维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符合我国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性国家的发展战略,同时也为学生考研深造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

云南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不动产估价)、基于“SRF”课程思政模式的构建与创新实践项目(202210)、土地管理学一流课程及思政示范项目(2021szh17、2022kc07)。

参考文献

[1] 王湃.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 教育理论研究, 2018, 53(12): 53-54.
[2] 吴海中, 田晓田, 张乐勤. 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地质学课程体系建设[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4(1): 84-90.
[3] 徐枫, 王占岐, 朱江洪.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路径探究[J]. 中国地质教育, 2020, 29(4): 92-97.
[4] 张风丽. 论高校公选课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型——以《土地管理学》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19, 6(49): 73-75.
[5] 齐袁杨, 谭志娜. 智能驱动式课堂建设研究与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 527(5): 57-59.
[6] 吴利, 李兰, 阳利永, 等. 基于翻转课堂的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11): 196-197.
[7] 赵华甫, 吴克宁. 土地资源管理类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土地资源学”为例[J]. 中国农业教育, 2020, 21(3): 60-67.
[8] 文兰娇, 胡伟艳, 张安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和教学设计——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为例[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 39(2): 38-40.
[9]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 https://www.gov.cn/xinwen/2019-10/12/content_5438706.htm, 201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