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大学问》中“知止”的探析
An Analysis of “Knowing and Stopping” in Wang Yangming’s College Question
DOI: 10.12677/ACPP.2023.128251, PDF, HTML, XML, 下载: 240  浏览: 336 
作者: 陈美荣:贵州大学哲学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大学问》至善知止良知知行合一College Questions Perfection Knowing and Stopping Conscienc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Determination
摘要: 对于阳明《大学问》的研究,学界主要从万物一体、诚意、格物致知以及致良知等角度展开讨论,实际上考察的视角都是基于阳明晚年的仁学思想建构。以往对《大学问》的研究主要基于对《大学》的三纲或八目入手进行研究,整体了解阳明的思想;通过对比,看朱熹与阳明思想的区别与联系,对于“知止”这部分内容得研究相对较少,但“知止”既为起点,又为“能得”之终点。基于此,本文通过基于阳明在《大学问》中仁学的基本框架。对“知止”的内容—至善的两条线索进行分析。一是至善本身的性质,其与明德、亲民的关系;二是知止于至善的后心理状态发展的路径。由此两条线索达到阳明“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一体者也”的目标。
Abstract: For the study of Yang Ming’s College Question, the academic circle mainly discuss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ll things, sincerity, material knowledge and conscience, etc. In fact, the perspective of investigation i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Yang Ming’s benevolence thought in his later years. In the past, the study of College Question was mainly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three main principles of The Great Learning or the study of the eight items to understand the thoughts of Yang Ming as a whole.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basic framework of benevolence in Yangming’s College Question. The content of “knowing and stopping” - the two clues of perfection are analyzed. The first is the nature of the supreme good itself,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bright morality and affinity for the people; the second is the path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st-psychological state of knowledge and perfection. The above two clues work togeth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Yangming “adults, all things in heaven and earth are one”.
文章引用:陈美荣. 王阳明《大学问》中“知止”的探析[J]. 哲学进展, 2023, 12(8): 1494-1498.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8251

1. 引言

陈来的《有无之境》中说:“整个阳明哲学的概念和结构都与《大学》有更为密切的联系。”并且表示《大学》对阳明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范畴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大学》在阳明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 [1] 而《大学问》是王阳明哲学体系的纲领性著作,是他教学生的入门,也是他最后的著作,更是代表他在哲学上的最后见解。因此,本文试图在对阳明整体思想的进行勾勒的基础下,对《大学问》中“知止”这条线索的分析,把“知止”中的本体及修养功夫表现出来,从而加深对其修养功夫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更好把握其整体的思想。

2. 知止的含义和内容

阳明在《大学问》中对“知止”进行详细的论述。

阳明子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于事事物物之中,生意支离决裂,错杂纷纭,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于外求,则志有定向,而无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矣。无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则心不妄动而能静矣。心不妄动而能静,则其日用之间,从容闲暇而能安矣。能安,则凡一念之发,一事之感,其为至善乎?其非至善乎?吾心之良知自有以详审精察之,而能虑矣。能虑则择之无不精,处之无不当,而至善于是乎可得矣。 [2]

1) 知止的含义

由“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可看出,这个“知”是我们出生本有的“能知”,知是知道的意思。这里的知主要是指知道我们的本性,知道本性如何就像在外漂流的游子,看到了家的方向。不管离得再远,也终有归家的那一天。止是停止的意思。我们知道了至善,知道了自身就是自身的原因,我们的行为由自身的条件而存在,不依靠外力,并且自身就是正确的,在自身的这个条件范围内虽表达为一种约束,实际上正是有约束才使我们心有定向,无妄念,不妄动。所以知止的含义就是知道本性,知道了生命的真谛,心在这个范围内才能够自我实现,也正是因为知心之本体,知有良知,才能够致良知,才能够格物,最终回归人的本心本体。

2) 知止的内容——至善

从“知止而后有定……虑而后能得。”和阳明对其解读“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于事事物物之中,生意支离决裂,错杂纷纭,而莫知有一定之向。”可以看出“知止”的内容是知止于至善。这也正符合上文所说,知为本性知止。因而知止是知止于至善,就是知良知。因为在我们的本心中,本心也就是阳明后面所说的良知。至善在吾心,不能外求。知道在心内便可寻求常人看不到的原因,具体的实践方向和方式就能够由此出来。世人因不知至善在心中,总是把眼光向外面放,总是以为事事物物都有理,于是至善也在事事物物中求,不仅让自己陷在各种主观的意中,而且还会使自己迷失在其中,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离自己的本体越来越远。所以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最终归宿是什么,只有知道最终要去的那个地方,心才能够有定向,才能朝着这个方向走,而不让自己走偏。

3. 知止与明德、亲民的关系

3.1. 知止之至善为明德、亲民之极

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故止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故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则矣;长短而不止于尺度,乖其剂矣;轻重而不止于权衡,失其准矣;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至善,亡其本矣。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学。 [2]

至善是明德、亲民之极致,自然也就作为衡量是否达到明德、亲民之标准。而明德、亲民最高状态的至善,是灵昭不昧的,能够随时体现出自己的自明性。对轻重厚薄能随感随应,变动不居。它是一切事物的本有原则,其本身是无善无恶的,依其本性来,“则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有议拟增损于其间,是因受外物蒙蔽,意念发动造成。不知至善在吾心,总是向外求定理,而违背了本来的是非标准,使得人欲放肆横流,明德、亲民自然越来越远,于是天下大乱,在阳明看来,这也是当时社会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所以他才会主张在明明德的基础上是“亲民”而非“新民”。“亲民”的主体是民,统治者对民是教与养合一的关系。所以要做到明德、亲民就需要以至善为标准,以至善出发为目标,方向才不会错,明德、亲民才得以可能。

3.2. 知止之至善为明德、亲民之本体

至善为知止的内容;是明德、亲民之极;还是本体之体,表现的是我们天命之性。有至善的保障,人生最高境界才能是万物一体的仁体境界。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3]

这里针对朱子,提出“至善是心之本体”的观点。朱子“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之说见。“至善是心之本体”,是从本体本源上说。“心即理”“心外无理”,都强调至善在于心体,不应外求。此心纯乎天理至善,自然会思量如何在“行”中把至善落实下来,此是以“善”摄“智”与“知”的取向,至善是根本力量,能感召智慧与知识,实践智慧会服从、服务于德行至善。

天命之性的至善在《中庸》的第一章也有具体的阐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

性是天所赋予的性质,一切都顺从这种本性就是“道”,修习“道”的方法是教(用后天的学习,去达到先天的性。)这都是因为道总是不离开我们的,只是人受后天环境的影响障蔽了天性。所以君子不管有没有人在都保持小心、警惕。在喜欢、愤怒、悲哀、快乐这几种情感未发的时候叫做“中”,发出这些情绪都是合乎礼仪叫做“和”。中是天下事物共同的自然本性,和是通向中的各种道路。一个是体,一个是用。在达到极点后,天地各安其位,万物就可任其本性成长。

这跟阳明所说的至善是一样的。至善是本体,因意念发动易受蒙蔽,所以《大学》中也有说“君子慎其独也。”还有致良知、格物等都是通向至善的道路,这个我们留在后面讨论。 [5]

4. 知止的完成——至善的获取

1) 知止到至善的历程

了解知止于至善后,我们在理论上清楚地了解为人向本体回归的路径。接下来就是实际践行。这个过程是需要伴随心理状态变化的进行。也正是因为我们了解到止于至善后,后面的一系列的修养功夫就清晰地展现出来,心就有明确的方向,因而表现出定的状态。所以这个定有两层含义。一、有定向。此一点在“知止”的含义一节已有说明。二、心能够安定下来去做事,去致良知,去格物,以至于达到最后的至善。定后的静、安、虑、得便是从知道止于至善开始,因为有了定向,心便能够安定下来,只往自身本体求,而不向外求,不往外求也就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界脱离出来,能够达到静的状态,静后心里能安,能安就不再被外物蒙蔽,能够实现正确的思虑,自然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实现明德、亲民,达到二者之极的至善。

2) 知止到至善的具体工夫

除了心理的上升路径,还有实际功夫论的展开。上文已经讨论到明德、亲民一为内,一为外,都是比较抽象的无实体之意。至善是真实存在的,是衡量以上二者的标准。而明德、亲民则是表现在个体,有个体就会表现为无限杂多的差异性。这里如何能够得到统一,就需要从个体的自身修身开始,修身在正心、诚意,致其良知,也就是找回本体,找回至善。良知也是实有的,其体现在格物。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以至于先修其身,以吾子明德亲民之说通之,以既可得而知矣。敢问欲修其身,以至于致知在格物,其工夫次第又何如其用力欤?

曰:此正详言明德、亲民、止至善之功也。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何谓身心之形体?运用之谓也。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何谓修身?为善而去恶之谓也。吾……其条理功夫虽无先后次序之可分,而其用之惟精,固有纤毫不可得而缺焉者。 [2]

《大学》中要完成至善就得以修身为本,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从阳明以上的这段话来看,达到明德、亲民、止至善之功夫要从修身开始。格、致、诚、正、修是功夫所用之条理。也就是说以这个次序进行。要了解清楚修身功夫,首先得明白何为身心。身是心的形体,是心之用。心是身之灵明,身的主宰。修身也就是为善去恶。只有心想去为善去恶,身才能为善去恶。然性是无善恶的,心也无善恶,为何要做这个功夫呢?这是因为意念发动就有了善恶,善恶皆从意念而来,而且还分不清善恶。因而要辨别善恶就必须要正心,而正心就得诚意,诚意就必须明白作为对象的物,也就必须要致知,致知也就是达到心之本体,达到内心本来的灵昭明觉,能达到灵昭明觉,也就自然能分善恶,不被善恶所蒙蔽。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我们能分清善恶,但是做不到恶恶臭,好好色,那就不是真达到良知,也就不是知行合一。此前说了,致知有对象,致知在于格物。即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就是为去善为恶。只有实现了明善恶,并且能够做到恶恶臭,好好色,即是知行合一。知与行本来就是一物,不可分为两物。 [6]

这里,徐爱也问过王阳明:“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是被思欲蒙蔽,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未行者,知而未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大学》指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知行是分不开的,本来就是一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由此可见阳明从万物为一体开始,最后要达到的目的也是知行合一,其中的逻辑始终是为一旳。这一套修养功夫在王阳明的四句教中也有提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

心之体本是无善恶之分的,之所以有善恶是意念发动,能够让我们知善恶的是我们的良知,而能让我们做到为善去恶的是格物。

5. 结语

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明确回答关于至善的内容只有两次,第一次是诠释至善与明德、亲民的关系。第二次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处。但至善的思想却是贯穿于全文。通过对至善本体的及其与明德、亲民的关系,我们引出了回归至善的修养功夫及其条理,使得完成至善成为可能。在讨论“知止而后有定”处,我们清楚了通往至善之功夫途中心理状态的变化,使得达到至善不仅从理论上可行,从心理状态的实践操作中也同样可以。二者合力使得我们凡人最后达成万物一体的至善境界清晰、可成。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陈来. 有无之境: 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118.
[2] 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1068-1071.
[3] 陈永胜, 译, 注. 传习录[M]. 北京: 中华书局, 2022: 13-14, 21-22.
[4] 杨伯峻. 四书全译[M]. 北京: 中华书局, 2020: 22.
[5] 翟奎凤. 王阳明论《大学》至善[J]. 哲学研究, 2018(7): 81-88.
[6] 黄一洲. 王阳明“诚意” “致知”的思想内涵——以解释《大学》为例[J]. 学理论, 2019(5): 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