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道社会治理思想之比较
A Comparison of Confucian and Taoist Social Governance Thoughts
DOI: 10.12677/ACPP.2023.128274, PDF, HTML, XML, 下载: 249  浏览: 347 
作者: 刘 仪: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儒家道家社会治理思想Confucianism Taoism Social Governance Thought
摘要: 先秦时期孕育着众多经典学派,它们的思想体系深刻影响着各朝代国家制度、社会治理、历史文化的建立与发展乃至朝代的兴衰胜败和更迭变迁。儒家的“仁政”和道家的“无为而治”等治理思想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仍具有时代价值。然而,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某些层面又有所差别,儒家强调“民本君末”的国家观,“天下为家”的社会观,追求“仁礼一体”的道德境界。相反,道家在国家治理上追求“民主君辅”,在社会观上追求“天下为公”,充分彰显了“道法自然”的天地境界。
Abstract: During the pre-Qin period, there were many classical schools of thought that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state system, social governance,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even the rise and fall of dynasties and their changes. Confucianism’s “benevolent government” and Taoism’s “rule by doing nothing” are still of contemporary value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today. However,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differ in some aspects, as Confucianism emphasizes the state view of “the 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government”, the social view of “the world is the family”, and the pursuit of “benevolence and propriety as one”. Confucianism emphasizes the state view of “the 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king”, the social view of “the world is the family”, and the pursuit of the moral state of “benevolence and propriety. On the contrary, Taoism pursues the “democratic ruler’s support”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state and the “world as a public good” in the view of society, fully manifesting the realm of heaven and earth of “the way of nature”.
文章引用:刘仪. 浅析儒道社会治理思想之比较[J]. 哲学进展, 2023, 12(8): 1648-1652.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8274

1. 引言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 。儒、道的社会治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先秦的奴隶社会到清末的封建社会,儒家和道家思想在巩固国家统治、营造社会风气和陶冶个体修养上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儒家社会治理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典型代表,从先秦的形成、汉代成为正统、宋明理学的革新以及明清时期的新发展,并随历史的更替一直延续至今。老子是道家社会治理思想的开创者,凝结出“道法自然”的哲学精华,后至庄子、列子等思想家得到进一步传承。在“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朝,道家思想仍散发光芒,后至魏晋时兼收并蓄,融合外来佛学文化,充分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科学性。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在社会治理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充分彰显了其学派思想的政治眼光、社会智慧和哲学价值,值得我们对之进行一种创造性转化和现代借鉴 [2] 。

2. 儒道国体为民的治理观

在国家治理方面,儒家和道家有着共同的思想认知,均以“君民”之辨,来探究国家治理的主体,二者都坚持“先民后君”的观念。君主作为一国之君虽有统治的权力,但国家的发展、制度的建设和社会的治理都要把人民摆在首位,这样才能保证王朝经久不衰,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2.1. 儒家:民本君末

从儒家国家治理主体来看,孔子的一生都致力于恢复周礼 [3] 。无论是孔子在《礼记·缁衣》中的“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还是在《孟子·尽天下》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亦或是《荀子·王制》中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孔子、孟子和荀子都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了儒家对“君与民”在国家社会治理地位中的独特见解。孔子的“民为君本说”、孟子的“民贵君轻说”和荀子的“君舟民水说”都借助理论的阐述来表明“民本君末”对国家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国家治理要“以君为武器、以民为保障”,只有这样统治者才能把聚民心、筑天下作为治国理政的警钟。让君主掌握国家权力,维系国家统治的前提是要用百姓赋予的权力为百姓服务、兴盛国家,而不是以民权限民心,这样将使统治者失去民心,权力也会分崩瓦解。儒学学派形成以来,儒学思想家一直崇尚“民本君末”的国家主体治理观,封建社会末期儒学思想家黄宗羲再次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表现形式向世人诠释了儒家的国家主体观。

2.2. 道家:民主君辅

道家的国家主体治理思想与儒家相得益彰 [4] 。道家提倡“民主君辅”的思想,儒道两家都充分凸显了人民的根本地位,肯定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老子认为,天地万物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统治者与人民应处于和谐的“君民”关系。老子在《道德经》中屡次阐述了“治国治民”的思想,道家倡导“治大国,若烹小鲜”和“小国寡民”等治国主张,道家认为治理国家要如同烹调一道新鲜的菜肴一样,需要精心调治,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怠慢。统治者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在治理国家时必须对人民高度负责、勤勉执政。这一点在历史上得到了充分的昭示:秦始皇虽灭六国而兼并天下实现大一统,但其不懂“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胜了天下却败了民心。汉初统治者深谙“无为之治”的治国奥秘,取得了“文景之治”的繁荣盛况,使汉朝强盛起来。可见,无论是道家倡导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还是“小国寡民”的国家治理策略都要坚持君民平等,使君者与百姓保持“百姓推举治国的君主,君权源自百姓,君主治国应以民为主,不可滥用百姓赋予的权力”的关系,即“民为主,君为辅”。道家的国家治理思想与儒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把国家的发展的出发点放在人民身上。统治者要百姓服务,国家才能长久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和谐,人民的生活才能有所保障。

3. 儒道天下为何的理想观

与社会主义国家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一样。从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视角来看,不同学派对于建设什么样的理想社会也互见差异,儒家希望构建“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相反道家则在“小国寡民”的基础上倡导“天下为公”的社会理念。

3.1. 儒家:天下为家

孔子创立儒学文化思想的核心意义 [5] ,就是关于“家”的天道智慧,就是促进人类文明和谐社会,实现“天下一家”的崇高目标。儒家“天下为家”的社会治理理念是孔子在西周封建思想“家天下”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孔子在《礼记·礼运》中将“天下为公”的天下大同与“天下为家”的天下小康鲜明地对立起来。一方面彰显了儒家仁爱观念中潜含着“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理念,另一方面又揭示了儒家孝治观念主张“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小康实质。关于儒家究竟提倡“天下为公”还是“天下为家”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问题。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孔子在《礼记·礼运》多次论述了“小康之治”如:“禹汤文武之治,亦仅目为小康,无当于大道”,可见儒家在推崇的主流社会理想状态不是“天下为公”的“大道之行”,而是“大道既隐”的“天下为家”。在儒学发展历史中对天下观的阐述不仅局限于上述两种,而是多样的。儒家以仁政爱民为基,所以天下观的发展呈现出富有层次的社会治理体系 [6] 。

3.2. 道家:天下为公

孔子虽然在《礼记·礼运》谈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但是真正把天下为公思想发展起来的则是道家。《老子·十六章》中记载“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老子虽为明确提出“天下为公”,但这句话的核心思想充分彰显了“王道为公”的社会治理思想,“王道”即为“公”,“公”即显“王道”。有别与儒家所提出的“天下为公”的天下大同思想,老子的道家学说本身的核心思想就是“无为” [7] 。老子指出认识自然并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使社会公正,社会治理之道才能周全,符合自然的社会治理之道才能长久。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强调如何“知道”,如何“行道”和如何“传道”,给世人的启发就在于解决统治者国家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就要从根本上“依道而行”。道家的最大法则就是“公”,所以老子传道的根本目的在于希望历代王朝统治者做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当下,道家思想已经深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民族复兴的崇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下为公”,实现“天下为公”是解读历史的密钥 [8] 。

4. 儒道仁爱自然的境界观

冯友兰认为人生应分成四种境界,即追求人体机能的自然境界、追求自身利益的功利境界、追求道德修养的道德境界以及追求全社会价值的天地境界。显然,通过探究儒道两家的思想和文化的历史渊源不难发现儒家崇尚道德,道家崇尚自然。

4.1. 儒家:道德境界

儒家倡导从培养人的德性出发 [9] 。孔子谓“仁者爱人”,把“为仁者”看作人爱他转化为人爱己的道德实践,在人生观中儒家追求“仁”的实践,崇尚“仁礼一体”的社会治理的道德境界。孔子倡导的“仁爱”思想深入人心,仁爱在政治上则变为“仁政”的思想,儒家认为“仁政、治国之需要”,因此历代有志之统治者在政治上会极力推崇“仁政”治国的方针政策,在把“仁政爱民”落在治国理政的社会实践中,也就是今天所强调的“以德治国”。孔子曾在《论语·为政》中强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0] 可以看出,孔子对道德的看重和对刑罚的蔑视,后世君王深受儒家德政思想的影响。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孟子认为,仁政的落脚点是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仁政就是要统治者解决民生问题,施行仁政。对于儒家而言“为仁者即为圣,圣人亦为仁人”,这既体现了儒家社会治理的价值观,也充分凸显了儒家社会治理境界中重视礼乐、关心道德 [11] 。

4.2. 道家:天地境界

道家特别注重“无为”的重要性,强调“无用之用” [12] 。先秦众多学派中,道家最能体现哲学的精髓,其追求“天人合一”、“心物合一”的境界,使自身与自然高度融合,即天地万物和谐统一的哲学境界。老子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道”是指宇宙的本源。因此天地万物有共性也有特性,万物由道生亦由道灭,离开天道世间万物便不复存在了。国家治理也是如此,统治者在治理国家要遵循天地发展规律,不可做万物的统治者,要敬重自然,顺应自然,而后合理利用自然去巩固和发展国家。与孔子“为仁”的道德境界不同,老子把道德看作“自然之德”、“天地之德”。老子认为生于道德境界的是贤人,生于天地境界的是圣人,因此统治者要想巩固统治就要遵守全宇宙天地间万物的自然规律,只有达到这个境界的人,才是圣人,才能使统治者的江山永固。

5. 结语

儒道社会治理思想作为社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统治者进行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从历史史实来看,统治者或崇尚儒学的“仁政”,亦或是推崇道家的“无为而治”,都巩固了君主的统治。至于王朝的兴衰更替则受到诸多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而不应归咎于儒道的社会治理思想。历史和实践证明,探究先秦各派社会治理思想对当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13] 。

参考文献

[1] 李秀东.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启迪[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1(4): 153-156.
[2] 谢狂飞. 儒家伦理视阈下的基层社会治理文化实践路径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 2022, 44(8): 66-70+77.
[3] 吴玉敏. 中国传统儒家德礼治理思想及其现代转换[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1(4): 16-21.
[4] 赵逵夫. 先秦诸子产生的地域性与道家思想的形成[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59(6): 33-46.
[5] 李德嘉. 法治的道德维度: 儒家“德”观念的当代价值[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8(1): 18-25+206.
[6] 荆雨, 宋广文. 儒家道德政治视域下之社会治理思想[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45(5): 12-16.
[7] 柳震元. 儒家和道家文化思想的差异性及价值[J]. 文学教育(下), 2022(9): 27-29.
[8] 杨敏. 从儒学大传统视角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思考[J].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2, 2(1): 39-43+167.
[9] 马慧, 马蔚. 德性自觉: 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儒家伦理之道[J]. 现代交际, 2022(9): 97-104+123-124.
[10] 郭锡良, 等, 编. 古代汉语(中) [M]. 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8: 568.
[11] 贾磊. 孔子社会治理思想及当代价值探析[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8(1): 64-67.
[12] 安会茹. 儒家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社会治理[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6): 71-78.
[13] 吴晨. 探析儒家君子对培育积极公民的借鉴意义[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18(1): 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