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0年我国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vestment of Loc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20
DOI: 10.12677/CES.2023.118331, PDF, HTML, XML, 下载: 195  浏览: 250 
作者: 何 玲, 王 荣: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安徽 合肥
关键词: 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经费结构生均经费Loc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ense Input Expense Structure Per Student Expenses
摘要: 地方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为了解2011~2020年我国地方高职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从经费投入总量、经费投入结构以及生均经费投入等角度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首先,虽然2011~2020年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断提升,但经费投入增长情况依旧不如地方普通本科教育;其次,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来源中政府投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经费投入结构呈现“一元独大”的态势;最后,虽然地方高职教育生均经费投入不断增长,但生均经费指数却不断下降。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大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坚持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积极拓展高职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落实产教融合政策,为民办高职教育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Abstract: Loc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education in 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vestment situation of loc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enses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20, research was cond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otal investment, investment structure, and per student investment.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firstly, although the total amount of expenses for loc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tinued to increase from 2011 to 2020, the growth rate of expense investment is still not as good as that of local regula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econdly, the proportion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loc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ense sources is increas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expense investment is showing a trend of “single source dominance”; finally, although the per capita expense for loc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the per capita funding index continues to decline. To implement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 increase invest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enses; adher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diversified financing mechanisms and actively expand the sources of funding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integrating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create a goo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文章引用:何玲, 王荣. 2011~2020年我国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8): 2239-2247.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8331

1. 引言

2022年11月,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详细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特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道路上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建设重点之一,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且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其发展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设成效,是构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教育经费投入是高职教育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也是教育发展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高职教育办学成本较大,根据发展中国家关于教育成本的统计,高职教育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的2.64倍。这是因为高职教育主要的培养对象为社会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使之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实践实操能力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点。这就意味着高职教育院校不仅要像其他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一样为学生提供校舍、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基本教育条件,还要比其他普通高等教育院校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相应的实验实训基地、购置与所设专业相关的仪器设备等,因此其教育成本理应高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而教育规模愈发庞大、教育成本高等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需要强大的教育经费作为支撑。地方高职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为我国高职教育总体规模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地方高职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最终决定了我国高职教育整体发展质量。

高职教育经费一直以来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高职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1] ‎[2] ‎[3] ‎[4] ,于是学者们纷纷对解决高职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认为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增加各渠道经费收入 ‎[5] ‎[6] ‎[7] ‎[8] ‎[9] 等是提升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有效途径。

当前关于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从某一特定角度对经费投入问题展开分析,如高职教育财政投入 ‎[10] 、生均经费投入 ‎[11] ‎[12] ‎[13] 以及经费结构 ‎[14] 。关于高职教育经费投入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较少,且随着时间变化,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亦有所变动,故本文将从经费投入总量、经费投入结构以及生均经费等角度对近十年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展开分析。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经费投入总量可以衡量高职教育的总体投入水平。高职教育规模一直处于不断扩大的状态,为了促使高职教育获得更好发展,教育经费投入应当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状态可以从总体上反映地方高职教育发展情况,便于掌握地方高职教育发展趋势。

如果说经费投入量的变化可以反映高职教育的发展状态,那么教育经费结构则可以反映高职教育经费来源的合理性。美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于1986年在其著作中提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以“谁受益,谁付款”为核心原则,强调高等教育的相关受益者均需承担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教育成本应由政府、学生或家庭、社会三部分承担,为解决高等教育财政紧缺、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提供了理论依据。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也纷纷拓展经费来源渠道,推动了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经费来源结构反映了各主体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情况,可以帮助分析不同来源投入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经费投入量也随之增加,但经费投入水平最终取决于生均经费水平。不同时期由于在校生规模的变化以及经费投入量的增加,很难判断教育经费的实际投入水平,因此利用生均经费这一指标可以较好地衡量每一位学生所获得的经费投入,也便于观察经费投入水平随时间变化而呈现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从经费投入总量、经费投入结构以及生均经费三个角度对我国地方高职教育2011~2020年经费投入变化展开分析。为保证年度间经费数据的可比性,本研究中所有以货币度量的投入都经过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调整,转化为按2011年的不变价格进行衡量,且文章中所有增长率都是基于不变价格进行计算的。

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3.1. 经费投入总量

经费投入总量可以直观地呈现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情况。根据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分类可知,我国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来源分为五大类,分别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事业收入、民办高校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投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将国家财政性几经费视为政府投入,事业收入、民办高校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投入以及其他收入为非政府投入。本研究将通过投入总量、政府投入以及非政府投入三个角度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绝对量进行研究,分析近十年的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2~2021版)。

3.2. 经费投入结构

经费投入结构是指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来源的各投入主体所占教育经费总量的比例情况。各来源所占比例情况能够反映我国高职教育对各经费来源的依赖程度,不仅可以较好地展现当前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所处状态,还可以掌握其变化趋势,是衡量高职教育良好发展的重要指标,各投入主体经费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2~2021版)。

3.3. 生均经费投入

生均经费投入是指每位学生获得的实际经费投入情况。生均经费投入这一指标可以用于衡量不同国家或地区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水平,还可以对不同时期的教育经费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利用生均经费支出作为生均经费投入的衡量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2~2021版)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地方普通高职高专教育)”项目。

3.4. 生均经费指数

根据《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020版),生均教育经费指数是指各级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占人均GDP的百分比。生均教育经费指数的指标值越大说明国家和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越大,可以衡量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对水平。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2~2021版)以及《中国统计》年鉴(2012~2021版)。

4. 近十年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变化

4.1.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数量分析

表1可知,我国地方高职教育近十年经费投入总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按照2011年不变价格计算,2011年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224亿元,2020年增至2244亿元,十年间增长了1020亿元,增幅为83.34%。同期地方普通本科教育经费总投入从3523亿元增至6023亿元,增加了2500亿元,增幅为70.96%。相比之下,我国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总投入增长幅度稍高于地方普通本科教育,但由于经费基数相对较小,故而经费投入总体增量不及地方普通本科教育的半数。

2011~2020年,地方高职教育政府投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3年除外),从2011年的661亿元增至2020年1543亿元,增长量为882亿元,增长幅度达133.23%,远超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的增幅水平。而非政府投入虽然也呈现不断增长的状态(2014年除外),但与政府投入相比,其每年经费投入的增长额度相对较少。2011~2020年,地方高职教育非政府投入仅增加了139亿元,十年增幅只有24.67%,与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以及政府投入量相去甚远。

从年增长率来看,2012~2020年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总投入年增长率平均值为7.03%。其中增长率最小的年份为2013年,只有0.5%,而最大的年份出现在2015年,达到12.08%,年增长率呈现波动变化状态,虽然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每年均在增长,但增长速度时快时慢。地方高职教育政府投入量年增长率平均值大于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达10.09%,增长率最大的年份为2012年,高达20.41%,随后在2013年政府投入则呈现了负增长。2012~2017年高职教育政府投入增长率波动较为频繁,表现为时高时低的变化状态,2018~2020年增长速度越来越快。除了2013年和2016年,政府投入增长速度均超过同年高职教育经费总投入,表明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比重在不断上升。非政府投入2012~2020年年增长率平均为2.54%,增长相对较小。其中,2012年与2014年的增长率均为负值,增长率最高的年份为2016年,为6.29%,可以看出高职教育非政府投入年增长率整体较小,变化幅度不大。与表2地方普通本科教育相比,我国地方高职教育总投入以及政府投入增长速度相对较快,但非政府投入增长速度较慢。

Table 1. Total expense invest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20

表1. 2011~2020年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总量

注:经费投入量单位为“亿元”;年增长率单位为“%”。部分年份政府投入与非政府投入经费由于四舍五入后相加会与总投入量不符。

Table 2. Total expense investment in loc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20

表2. 2011~2020年我国地方普通本科教育经费投入总量

注:经费单位为“亿元”;增长率单位为“%”。部分年份政府投入与非政府投入经费由于四舍五入后相加会与总投入量不符。

4.2. 近十年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民办高校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收入、事业收入以及其他收入。本研究将国家财政性经费视为政府投入,其余为非政府投入,事业收入中学杂费收入主要反映了学生及其家庭负担情况,将其视为家庭投入,将除学杂费以外的非政府投入视为社会投入。

4.2.1. 政府投入占高职教育总投入比例分析

根据表2,近十年我国高职教育政府投入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1年政府投入占教育总投入比例为54.04%,已经超过50%,占据主导地位,2020年这一比值更是达到68.75%,年增长率平均值为62.07%。除了2013年与2016年政府投入占比增长率出现负值以外,其他年份政府投入占比呈现了较为稳定的增长,平均每年增长1.36个百分点。说明我国高职教育政府投入占比越来越高,高职教育经费来源结构有“一元化”趋势。

从占比增长率来看,2012年、2014年和2015年我国高职教育政府投入占比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可能受到国家对职业教育政策影响,政府加大了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投入了较多经费。例如2014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指出应建立以地方为主,中央财政综合奖补的高职教育生均拨款制度。意见中指出,“到2017年各地高职教育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000元。”这项标准的提出为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

4.2.2. 非政府投入占高职教育总投入比例分析

我国非政府投入占比与政府投入占比实际呈现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如表3所示,与高职教育政府投入占比相反,非政府投入在近十年中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除2013年与2016年外,非政府投入占比不断下降,从2011年占比45.96%下降至2020年31.25%,下降幅度较大。其中,家庭投入从2011年35.66%下降至2020年的23.2%,下降了12.46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高职教育学生及其家庭所承受的负担随时间变化慢慢减少。社会投入占比每年维持在10%左右,变化较为稳定,其中2016年占比为最高,达10.99%,2020年最低,为8.05%。

从投入占比增长率来看,与政府投入相对,政府投入占比增长较快时,非政府投入占比下降速度也较快。家庭投入占比2011~2015年下降速度较快,此后该项占比增长率虽一直下降,但下降速度趋缓。社会投入增长率呈现较为频繁的波动,但由于其占比较小,故而实际占比变化不大。

表4显示,与地方普通本科教育相比,我国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不尽合理,政府投入占比过大,而且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至2020年此项占比已经高达68.75%。相比之下,我国地方普通本科教育经费结构近十年变化较为平稳,均在59%左右。在非政府投入中,地方高职教育家庭投入占比不断下降,说明高职教育学生及其家庭的负担在逐渐缩小,但与地方普通本科教育相比,社会投入占比较低,尤其是2016~2020年,此项占比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Table 3. The proportion of lo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ense sources from 2011 to 2020

表3. 2011~2020年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来源占比情况

注:占比单位为“%”。

Table 4. The proportion of loc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expense sources from 2011 to 2020

表4. 2011~2020年地方普通本科教育经费来源占比情况

注:占比单位为“%”。

4.2.3. 高职教育生均经费投入及其变化

表5显示,近十年我国地方高职教育生均经费投入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按照2011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相较于2011年,2020年生均经费投入增长了10,083元,十年增幅为66.89%。

近十年地方高职教育生均经费投入年增长率呈现波动变化状态,除了2013年,其他年份生均经费投入均不断增加,增长率最大的年份为2015年,达15.2%,但2017~2020年增长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11~2020年,地方高职教育生均经费指数不断下降,从0.42下降至0.35,说明地方高职教育生均经费投入低于同期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其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无法与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同步。

相比之下,近十年地方普通本科教育生均经费均高于地方高职教育,两者之间差距最大值为2012年的8549元,最小值为2020年3875元,十年差距平均值为5520元,差距较大。

虽然地方普通本科教育生均经费指数也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但生均经费指数值均高于同期地方高职教育,说明地方政府对地方普通本科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一直以来都高于地方高职教育,地方高职教育在经费投入上依旧处于劣势地位。

Table 5. Average investment of students in loc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loc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表5. 地方高职教育与地方普通本科教育生均投入情况

注:生均经费投入单位为“元”。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通过对我国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近十年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断增长,十年增幅与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期地方普通本科教育,但由于经费投入基数较小,故相对于地方普通本科来说,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量较小。一直以来,我国均重视基础教育,地方各省每年投入大量教育经费用于基础教育建设。其次,受到“重本科轻职业”思想的影响,各地方政府每年安排拨付给高等教育阶段的大部分经费流向了普通本科教育,这一举措挤占了高职教育院校所获得的教育经费。

第二,2011~2020年,我国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中政府投入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经费来源,而且随着年份不断增长,政府投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到2020年已经占据地方高职教育总投入的近70%,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其次,非政府投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其中社会投入占比一直较低,并且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影响力越来越弱。最后,与我国地方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呈现出“一元独大”的态势,经费投入结构亟待改善。

第三,我国地方高职教育生均经费投入近十年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增长幅度较为明显,尤其是2014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出台后,2015年生均经费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说明相关教育政策以及政府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努力情况对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用。其次,虽然地方高职教育生均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生均经费指数却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这从侧面说明,我国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增长速度低于同期经济发展速度,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依旧不够。最后,地方高职教育生均经费投入与生均经费指数明显低于同期地方普通本科教育,地方高职教育在经费投入方面依旧处于劣势地位。

5.2. 政策建议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地方高职教育又是我国高职教育的主力军,加大对地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是当前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当前,为加大地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促进地方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5.2.1. 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大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地方政府是地方高职教育获得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主体,政府有关教育政策以及相关政府行为等深刻影响了地方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为有效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意识。首先,地方政府要加强对高职教育的经费倾斜程度,使得新增教育经费真正投向高职教育领域,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准备充分的财政支持。其次,地方政府应做好调研工作,并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生均经费标准和学费标准,不断提升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最后,积极建立与本省省情相符的高职教育筹资机制,出台相关处理措施和落实办法,为本省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5.2.2. 坚持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积极拓展高职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来源主要分为五大类,即国家财政性经费收入、民办高校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收入、事业收入以及其他收入。事业收入是我国高职院校第二大教育经费来源,其中学杂费收入是高职教育事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各地区应根据本省经济发展水平更新学费收取标准,根据专业实验实训需求可适当上调学费标准。其次,社会捐赠收入作为我国高职教育经费的来源之一,政府对此渠道要加以重视。当前我国公民以及企业捐赠意识并不强,也没有完善的捐赠奖励和相关优惠政策,因此,为了拓展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各地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公民、企业以及相关单位对我国高职教育实施捐赠。同时制定相关奖励和优惠政策,给与实施捐赠的公民、企业或者相关单位以税收上的优惠待遇,必要时,可以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捐赠方正当权益,对其捐赠行动给予肯定。除此以外,各地区政府应当积极开拓其他教育经费筹措路径,扩大高职教育经费收入来源。

5.2.3. 落实产教融合政策,为民办高职教育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产教融合为高职教育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实习机会和锻炼条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力。同时,产教融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繁荣,让高职教育走向更健康的未来。为了促进本地区高职教育更好地和当地产业融合,互进互促,各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政府可以对本省产业与高职教育院校作资源整合与规划,将高职院校设置在产业园区内,实行以工促学,以学养工,工学结合的合作办法,让在校学生借助产业园地,以所设专业为标准对接相关产业,建立互帮互助的融合平台。其次,各地区政府应当做好本地区产业需求调查,鼓励本地区有关产业开具“人才需求清单”,并与高职院校建立信息互通平台,使相关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更具针对性,适时增添新兴专业,淘汰落后专业,提高高职院校经费使用效率和人才培养效率。最后,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过程相结合,让学生实地感受和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产业信息,在实际生产中加强对本专业的理解。

民办高职教育院校是我国高职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增添了多样性。相对于公办高职院校,我国民办高职教育数量较少。鉴于当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数量较少,公办高职院校数量居多,为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可适当鼓励本地区企业举办高质量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在企业筹备开办高职院校期间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对于现有民办高职教育,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其教育经费补助,为民办高职教育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NOTES

1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710/t20171009_315865.html

参考文献

[1] 张健. 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学术界, 2006(4): 221-225.
[2] 秦福利. 高职教育的经费问题与对策[J]. 纺织教育, 2008(3): 48-50.
[3] 梁卿. 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与对策[J].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0(6): 5-9.
[4] 李玲.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经费不足的思考[J]. 会计师, 2016(21): 71-72.
[5] 马宽斌. 我国高职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与补给路径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34(12): 23-25.
[6] 郭艳梅, 李中国. 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 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J]. 职教论坛, 2015(1): 65.
[7] 朱爱国. 关于完善地市高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6): 5-9.
[8] 马茜. 高职教育经费多元化筹措途径及捐资机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5): 216.
[9] 陈国玲. 浅析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困境与路径[J]. 经济师, 2021(12): 111+113.
[10] 解福泉, 刘向杰. 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优化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27): 19-25.
[11] 周金城, 戴文静, 刘大尚. 我国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水平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 2018(7): 104-108.
https://doi.org/10.16298/j.cnki.1004-3667.2018.07.18
[12] 沈华, 邱文琪. 高职高专生均经费支出省际差异研究——基于Shapley值分解的方法[J]. 教育学术月刊, 2019(4): 55-62.
https://doi.org/10.16477/j.cnki.issn1674-2311.2019.04.007
[13] 周维莉, 蔡文伯. 我国高职教育生均经费投入省际差异实证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 2021, 42(13): 45-51.
[14] 屠立峰. 高职院校经费投入主体多元化战略研究——基于“事业收入”来源结构视角[J]. 职业技术教育, 2014, 35(19): 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