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如何影响攻击行为
How Family Relationships Affect Aggressive Behavior
DOI: 10.12677/ASS.2023.128656, PDF, 下载: 168  浏览: 239 
作者: 许奕蓉: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关键词: 攻击行为配偶关系教养方式同胞关系Aggressive Behavior Spousal Relationship Parenting Style Sibling Relationship
摘要: 攻击行为高发于青春期,不仅伤害他人,也会反噬施加攻击行为的儿童青少年自身。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化动因中,家庭对个体的影响往往是持续终生的。故而,本研究基于家庭系统理论和前人研究,从配偶关系、教养方式、同胞关系三个角度展开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讨论发现,和谐有序的家庭关系能够给与子女更充分的支持和温暖,弱化攻击行为的形成,为其家庭教育实践和干预提供了更全面的理论基础和方向。
Abstract: Aggressive behaviors are most common in adolescence, not only hurting others, but also attacking the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ho commit aggressive behaviors. Among the socialization motives of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on individuals often lasts for life. Therefore, based on Symbolic Experiential Family Therapy Theories and previous research,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impact and mechanism of aggressive behavior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spouse relationship, parenting style, and sibling relationship. It is found that a harmonious and orderly family relationship can give children more adequate support and warmth to weaken the formation of aggressive behavior, which can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basis and direction for its family education practice and intervention.
文章引用:许奕蓉. 家庭关系如何影响攻击行为[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8): 4804-480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8656

1. 引言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数据表示,2015~2017年校园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尽管如此,截止2017年,每年审结的校园暴力案件仍有近800件,意味着平均每天有2~3件校园暴力事件发生。调查发现,在校园暴力案件起因中超五成是因口角等琐事引起;发生地点以宿舍和教室为主,占比分别为35.31%和19.22%。需注意的是,上述数据仅体现了报案并审结的案件数据,未报案的校园暴力事件并不在其列 [1]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总体阳性检出率达17.6% [2] 。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临近或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的发展阶段,本身具有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大、前额叶发育不完全、情绪敏感、冲动等身心发展不平衡的显著特点,产生人际冲突等系列问题行为的概率较之人生其他发展阶段要更高 [3] ,其中就包括攻击行为。故而,开展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仍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

攻击行为指的是个体有意地以暴力形式对他人造成身心伤害,是典型的问题行为之一,是个体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形式。攻击行为违背了社会道德和行为准则,其造成的威胁和伤害并不止于被攻击对象,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施加攻击行为的个体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

一方面,攻击行为的发展伴随着个体社会化的发展。个体的社会化发展过程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群体的不断交互逐渐形成和完善并最终达到适应社会的结果;另一方面,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为个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反向促进个体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社会适应的本质在于两个方面的平衡与和谐,一是个体与外在社会环境的平衡;二是个体与自身内在心理状态的和谐;进而,社会适应的评价标准也具有内外两个维度,外在表现主要表现为能够解决问题,能够良好的应对压力等;内在体验则主要表现在良好的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自我控制感等方面 [4] 。个体社会化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个体的社会适应水平。

另一方面,攻击行为的形成和产生还是多方面原因相互交织的结果,有家庭方面如父母夫妻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祖孙辈养育方式等;学校方面如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社区方面如暴力暴露 [5] 等;以及个体自身因素如自我控制能力等。其中,家庭是个体成长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对个体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故而,本研究尝试着从家庭角度出发对攻击行为的形成影响做一论述。

2. 家庭关系的理论基础

2.1. 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将整个家庭看作是一个情绪单位,家庭成员只是这一单位整体内的诸多要素 [6] ,成员间的互动也是同时在互相影响着对方,一位家庭成员的行为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家庭成员的行为、认识、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并不是简单单向的,而是多线条同时作用。在这一大系统中,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分别是:配偶系统、亲子系统及同胞系统;不同家庭成员在这些系统之间彼此作用、相互影响 [7] 。其中,亲子系统以教养方式为主要表现形式。

2.2. 家庭功能理论

家庭功能理论则是从家庭功能的角度出发理解家庭关系的,目前主要有两种角度:一个是以Beavers、Olson、Shek为代表的结构取向,另一个则是以Epstein、Skinner为代表的执行过程取向理论。在对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与归纳中,我国学者方晓义提出了横纵不同维度的分类。横向因素中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收入及所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关系;纵向因素包括家庭发展阶段与突发事件等 [8] 。

3. 家庭关系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

无论是家庭系统理论还是家庭功能理论,都强调家庭关系对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对理论梳理发现,家庭关系是相较于其他因素影响更为深远、也是相对人为可调节的因素之一,如亲子关系中教养方式可通过有效的亲子沟通、父母学习等途径获得改善与提高,而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收入等都是相对稳定的。

因此,为了更为立体、全面地梳理家庭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研究,笔者尝试基于家庭系统理论,从配偶关系、亲子关系(主要以教养方式为表征)及同胞关系三个方面的角度展开论述,以期能够为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改善提供一定解释与思路。

3.1. 配偶关系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配偶系统指的是夫妻二人的关系系统,作为家庭系统中最基础的子系统,夫妻婚姻质量的好坏对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习得的,当个体处于负性的父母冲突情境中时,通过观察父母冲突行为而习得了冲突与攻击能够作为问题解决的途径之一这一认知,从而导致了攻击行为的发生 [9] 。夏天生等人在一项研究中验证了这一理论,研究者认为父母冲突行为的示范促进了青少年攻击信念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攻击行为的形成,且攻击信念转变为攻击行为这一关系受到了亲子关系的调节,当亲子关系良好时,父母能够对青少年提供更温暖,更稳定的情绪支持,有助于缓解家庭冲突造成的紧张,弱化攻击信念的形成和转化 [10] 。另一方面,有研究者从情绪的角度对攻击行为的产生展开了探究。李菁菁等人基于班杜拉提出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理论,发现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密切相关 [11] ,并对攻击行为产生影响 [12] 。陈婷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发现父母冲突不仅在行为层面对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产生直接作用,还通过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与情绪不安全感间接影响攻击行为 [13] 。

在影响时程方面,王学思等人在一篇综述中提出,父母冲突不仅当下影响儿童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还具有长时影响,能够正向预测若干年后儿童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且这一影响还可能随着父母冲突的增加产生更多的问题行为 [14] 。无独有偶,有研究表明原生家庭父母的关系模式会延续影响到子女的夫妻关系模式,二者存在代际传递现象 [15] 。

3.2. 教养方式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在日常养育子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有稳定特征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包括有:父母拒绝、父母情感温暖以及父母过度保护。其中,父母情感温暖指的是父母关心爱护孩子,在情感和物质上为孩子提供支持,属于积极教养方式;父母拒绝指父母排斥孩子,经常性指责、批评孩子;父母过度保护则表现为父母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和选择,二者均属于消极教养方式 [16] 。

目前已有研究明确了父母教养方式,尤其是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17] [18] 。宋明华等人进一步探究了家庭教养方式对于攻击行为的具体机制发现,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如父母离异)对攻击行为有重要影响,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通过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对攻击行为的形成产生影响 [19] 。在其基础上,根据家庭系统理论的外溢假说(The spillover hypothesis),吴莹婷等人采用多主体报告的纵向设计开展研究,发现父母婚姻质量的高低会外溢到教养方式上,使得父母教养方式发生变化。若父母婚姻质量高,彼此满意度高,则更常采用积极教养方式,能够负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反之,若父母婚姻质量低,则更常采用严厉教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外化问题产生 [20] 。

另一方面,隔代教养已成为当下家庭教养的主要方式,是亲代教养的重要补充形式 [21] ,其教养对象多为婴幼儿及低龄儿童,随着孙辈的年龄增长及其自我意识发展,祖辈的教养影响逐渐弱化,父母教养方式及个体自我意识的话语权占据主导,但祖辈对孙辈生命早期的教养影响及其共同居住的交互影响仍在发挥作用。一方面,祖辈作为家庭中的缓冲器,为孙辈提供了替代性的情感支持,从而有效减弱父母严厉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 [22] ,另一方面,祖孙间的依恋关系能够直接影响问题行为:安全型的祖孙依恋能够弱化、减少问题行为产生,而不安全型的祖孙依恋则会导致更多的问题行为 [23] 。

3.3. 同胞关系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早年受到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国内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关于同胞关系的研究较为有限。自2016年开放二胎以来,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了生育二孩,同胞关系成为了儿童个体及其家庭需要面对的新命题,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同胞关系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兄弟姐妹从意识到对方存在的那一刻起,通过身体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交流来分享与彼此有关的知识、观点、态度、信念和感受的所有互动(Cicirelli, 1995) [24] ,有研究者将其划分为积极同胞关系与消极同胞关系(Padilla-Walker et al., 2010) [25] ,积极同胞关系表现为同胞间亲密、友爱,消极同胞关系则表示为冲突、敌对和竞争。无独有偶,有研究提出同胞关系类型除了温暖和谐型及敌意冲突型之外,还存在有和谐与冲突并存型,且并存型占比40.8% [26] ,是同胞关系的常见类型。

在其相关研究中,赵凤青等人发现,积极的同胞关系能够为处于不利发展环境中的儿童提供决策辅助和情感支持,有利于促进其人际关系发展,缓冲其社会适应问题,减少其内外化问题行为。反之,消极的同胞关系如同胞冲突、同胞间的界限侵犯等能够显著预测儿童的内外化问题 [27] 。近几年来,人们加深了同胞关系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除同胞关系直接影响攻击行为这一路径之外,同胞关系还可能通过民主型教养方式和放任型教养方式间接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攻击行为) [28] ;另外,同胞冲突还可能使得共情能力高的个体更容易结交不良同伴,进而促进攻击行为的产生 [29] 。

在其影响机制方面,主要有:1) 依恋作用机制:孩子除与父母形成依恋关系之外,也会和同胞形成依恋,并作为父母依恋的情感支持补充,安全的同胞依恋关系具有保护性的作用;2) 社会学习作用机制:儿童通过与同胞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互惠利他或者观察同胞的积极行为来习得社会适应性的行为,另一方面,儿童通过与同胞之间的冲突和争斗或者观察同胞的不良行为来习得问题行为;3) 社会比较作用机制:同胞比较的一个重要内容即个体感知到父母对自己和同胞在养育投入上的差别对待,进而影响同胞自身的心理和行为 [30] 。

4. 讨论

本研究基于家庭系统理论,从配偶关系、教养方式、同胞关系三个角度,讨论其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关系因家庭成员个人、家庭整体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态的影响而不断变化。故而个体行为不应当孤立地解读和看待,而是要将其放在家庭这一整体中进行考量。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家庭内部各个子系统是嵌入家庭这个大系统的,家庭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动态且相互依存的关系。

配偶关系、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同胞关系这三个子系统的负性表现(如父母冲突、严厉教养、同胞冲突等)均能独立影响攻击行为的形成,增加其发生概率。然而夫–妻,父母–子女,同胞这三者作为家庭系统的子系统,无法完全割裂,其对于攻击行为的影响在现实意义上应是相互交织的。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其可能原因是:负性的关系系统更易使个体形成不安全性依恋关系,增加了其情绪不稳定性等心理特点,同时冲突行为为个体的行为习得提供了模仿范例和交往练习,促进了攻击行为的向外转化。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辩证的一面:当夫妻婚姻关系稳定、亲子关系温暖、同胞关系友爱,孩子更易形成安全性依恋,从父母处得到充分的支持与温暖,在面对冲突等负性事件时,更偏向从积极的角度进行应对,从而缓冲甚至避免了攻击行为的产生。

结合上述分析,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家庭成员要有意识的维护好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祖辈关系等,和睦亲密的关系有助于形成安全性依恋,能够保护、减少子女攻击行为产生,多采用积极、支持型教养方式,给与孩子充分的温暖和情感依赖。另一方面,在攻击行为的攻击方面也具有指导意义。可考虑父母从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家庭治疗等方式手段调整成员关系、教养方式,缓解孩子攻击行为问题。

在研究方面,当前研究大多以城市普通家庭为研究对象,未来研究中可考虑以贫困地区、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等群体为研究对象,扩展、补充现有研究成果;另外,家庭作为一个单元整体,各关系元素彼此作用互相影响,其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未有完整且成熟的模型能够用来解释攻击行为,这也将是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之校园暴力[Z/OL]. 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119881.html, 2021-01-10.
[2] 徐静, 储康康, 徐斌, 张久平, 王晨阳, 刘青香, 柯晓燕. 南京12~16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现状及相关因素[J]. 中国公共卫生, 2018, 34(4): 489-492.
[3] 廖友国, 王峥, 陈建文, 张妍, 张本钰. 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1, 29(2): 297-300+305.
[4] 陈建文. 论社会适应[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6(1): 11-15.
[5] 张林, 刘燊, 徐强, 吴晓燕, 杨梦圆. 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对攻击行为的长期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学报, 2017, 49(1): 50-59.
[6] 张志学. 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与现状[J]. 心理学探新, 1990(1): 31-34+20.
[7] 姜学清. 儿童发展的社会学观点——帕森斯等人的家庭系统理论[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9(1): 41-45.
[8] 方晓义, 徐洁, 孙莉, 张锦涛. 家庭功能: 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4): 544-553.
[9]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10] 夏天生, 刘君, 顾红磊, 董书亮. 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 32(4): 503-512.
[11] 李菁菁, 窦凯, 聂衍刚. 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 26(6): 1168-1172.
[12] 马德森, 矫志庆. 道德推脱对儿童青少年校园体育欺凌行为的影响: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9, 34(1): 80-85.
[13] 陈婷, 张垠, 马智群. 父母冲突对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情绪不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 28(5): 1038-1041+1037.
[14] 王学思, 李静雅, 王美芳. 父母婚姻冲突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1, 29(5): 875-884.
[15] 毕爱红, 郝树伟, 吴任钢. 原生家庭对子女婚姻的影响[J]. 中国性科学, 2019, 28(9): 157-160.
[16] Arrindell, W.A., Sanavio, E., Aguilar, G., Sica, C., Hatzichristou, C., Eisemann, M., Recinos, L.A., Gaszner, P., Peter, M., Battagliese, G., Kállai, J. and van der Ende, J. (1999) The Development of a Short Form of the EMBU: Its Appraisal with Students in Greece, Guatemala, Hungary and Italy.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7, 613-628.
https://doi.org/10.1016/S0191-8869(98)00192-5
[17] Danzing, A.P., Dyson, M.W., Olino, T.M., Laptook, R.S. and Klein, D.N. (2015) Positive Parenting Interacts with Child Temperament and Negative Parenting to Predict Children’s So-cially Appropriate Behavior. Journal of Social & Clinical Psychology, 34, 411-435.
https://doi.org/10.1521/jscp.2015.34.5.411
[18] 邵海英.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22(3): 439-441.
[19] 宋明华, 陈晨, 刘燊, 李俊萱, 侯怡如, 张林. 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 越轨同伴交往和自我控制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 33(6): 675-682.
[20] 吴莹婷, 郭菲, 王雅芯, 江兰, 陈祉妍. 父母婚姻质量与青少年外化问题的关系: 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 33(3): 345-351.
[21] 卢富荣, 宋煜静, 刘路培, 方选智, 张彩. 隔代教育对孙辈和祖辈的影响: 双刃剑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20, 28(10): 1733-1741.
[22] Liu, R.X. (2019) Harsh Parental Discipline and Delinquency in Mainland China: The Conditional Influences of Gender and Bonding to Paternal Grandparents. Sociological Focus, 52, 274-291.
https://doi.org/10.1080/00380237.2019.1668320
[23] 闻明晶, 滕树元, 李璐.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祖孙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影响: 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4): 84-91.
[24] Cicirelli, V.G. (1995) A Measure of Caregiving Daughters’ Attachment to Elderly Mother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9, 89-94.
https://doi.org/10.1037/0893-3200.9.1.89
[25] Padilla-Walker, L.M., Harper, J.M. and Jensen, A.C. (2010) Self-Regulation as a Mediator between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Early Adolescents’ Positive and Negative Outcome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4, 419-428.
https://doi.org/10.1037/a0020387
[26] Buist, K.L. and Vermande, M. (2014) Sibling Relationship Pattern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Child Competence and Problem Behavior.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8, 529-537.
https://doi.org/10.1037/a0036990
[27] 赵凤青, 俞国良. 同胞关系及其与儿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 25(5): 825-836.
[28] 朱静. 同胞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杭州师范大学, 2020.
[29] 张潮, 柴亚星, 刘赛芳, 刘金蕙, 赵若晨. 初中生同胞冲突对其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1): 119-124.
[30] 陈斌斌, 赵语, 韩雯, 王逸辰, 吴嘉雯, 岳新宇, 吴英挺. 手足之情: 同胞关系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12): 2168-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