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 。”这意味着高中地理教学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大,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教授,更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了“课程思政”这一概念,主张将思想政治教育渗入至各科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 [2] [3] 。课程思政强调“渗透”和“融合”,因此在地理课堂中,应自然、恰当、合理地将思政元素与地理知识结合,这也是高中地理课程思政的实施难点。
STEAM教育理念在美国的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主要是对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STEAM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真实情景,鼓励学生利用跨学科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 [4]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且自然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严谨的科学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导向,与课程思政和高中地理相结合的关键点相契合 [5] 。因此,基于三者的联系,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例,设计项目“白色垃圾知多少”,将STEAM教育理念应用于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探寻一种能够有效帮助地理教师思政教学的新模式,进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水平。
2. STEAM教育理念与课程思政
2.1. STEAM教育理论
STEAM教育最早是由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由STEM教育发展而来,既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后又加入了艺术(Art),成为STEAM教育 [6] 。STEAM教育是综合了上述五个学科的全新教育模式,但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贯通学科知识、联系真实世界、以问题为导向、形成严谨的和系统化学习经验的学习方式,通过训练解决问题所需的技能和素养,以培养职业兴趣来提升个体竞争力的教育形式 [7] 。
STEAM教育主张学生摆脱碎片化知识和机械性记忆,引导学生联系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自我实现的激励能力 [8] [9] 。在中学教育中,STEAM教育强调以项目或问题为驱动,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利用身边的工具或资源设计并开展实验,通过实际参与,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丰富的情景教学资源,将STEAM教育理论应用于地理教学,可以为学生跨学科解决地理问题提供帮助。
2.2. STEAM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STEAM教育理念强调跨学科教育、注重实践,通过创设情景,设计项目,将抽象的地理理论知识转变为贴近现实学生生活的案例,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主动学习模式,将地理中的思政元素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并通过亲身参与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STEAM教育是实现高中地理课程思政的有效方式和手段。
如图1所述,通过创设情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拓展延伸过程,使用STEAM教育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数据的收集、统计与分析;利用技术和工程知识进行设计并完成实验,得出结果;运用科学知识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寻找解决措施;应用艺术知识进行思想情感引导和审美水平培养。通过以上过程树立学生正确科学态度和生态文明观、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增强家国情怀,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Figure 1. STEAM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curriculum ideology
图1. STEAM教育理念与课程思政
3. 基于STEAM教育的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3.1. 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对的主要环境问题”中的“白色污染知多少”为例,通过具体的教学环节,来呈现STEAM教育理念下高中地理课程思政的开展模式,如表1所述。

Table 1.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white waste” instructional design
表1. “白色垃圾知多少”教学设计
3.2. 教学实施
3.2.1. 实施准备
【实施对象】:陕西省宝鸡市某中学高一1班、2班两个班级进行对照实验。1班为实验班级,2班为对照班级。在实验班级实施STEAM理念下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在对照班级进行传统地理课程教学。
【准备教学用具】:实践作业表;实验教室。
【划分小组】:按照学生成绩水平分为3个小组。
3.2.2. 实施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搜集资料
教师提问学生“以学校门口小吃街为例,常见的白色垃圾有哪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并将收集的数据通过excel制成图表。
活动二:发现问题,制定方案
通过对教师、学生提供的图表资料,提出驱动性问题:“白色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针对以上问题制定具体的探究方案。
活动三:分析问题,实验探究
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白色垃圾对空气、土壤、水体等方面的影响。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实验流程和操作、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活动四:解决问题,成果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各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展示实验结果并提出防治白色垃圾污染的措施。
活动五:拓展延伸,总结反思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学生课后思考我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填写知识测评卡,教师进行回收,以此来测评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素养的提升水平。
4. 教学反思
4.1. 创设真实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为了“思政任务”而生硬地将思政内容加入课堂,而是要根据地理课程的特点,寻找地理与思政的契合点,实现两者的融合。地理课程具有情境性强的特点,其自然和人文内容都适合通过真实情景进行教学,以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作为启发点,创设生动情景,利用身边的工具和资源,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为地理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4.2. 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是地理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教学方式都要考虑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在STEAM教育的引领下,教师提供资料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成为真正的课堂参与者和教学主体,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实地探究和模拟实验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需要的工具材料进行调查和试验,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实地走访调查和动手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养成学生知行合一、自强不息、乐于探究、爱护环境和积极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
4.3. 基于项目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高中生求知欲旺盛,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参与设计、组织、实践和反思,不断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锻炼学生不怕失败、敢于探索的品质,实现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变,让学生在项目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使学生具备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知识和世界的能力,为国家提供创新性人才。
4.4. 注重学科融合,实现地理教育立德树人目标
STEAM教育关注的不是某一个学科,而是多学科融合,鼓励学生运用多方位综合的眼光看待问题、采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在真实情景中,将思政元素融入到项目的各个流程,把地理知识与人类生存、发展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观察、体验和认识世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内容的熏陶,从而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水平,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目标。同时也为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丰富了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模式。
5. 结语
STEAM教育是一种超越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对地理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但目前多停留在理论研究上,本文初步将STEAM教育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通过设计地理教学活动,对STEAM教育进行实践研究,以期更新思维,打破单一学科的束缚,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知识技能、思想道德水平方面得到提升,实现全面全方位育人,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创新性人才。但是目前对STEAM教育评价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没有完整、具体的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探索,这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基金项目
宝鸡文理学院第十七批教学改革项目(22JGZD13)。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