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投入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Learning Engagemen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DOI: 10.12677/AE.2023.139998, PDF, HTML, XML, 下载: 195  浏览: 540 
作者: 张 珂:格乐大学国际学院教育管理专业,泰国 曼谷
关键词: 小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Engagement Influencing Factors
摘要: 学习投入对学业成就和学生未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在小学阶段,学习投入的程度决定了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效果。本文通过搜集文献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学习投入的研究,发现小学生的学习投入受个体、家庭、学校因素的影响,通过提高其学习成就感,增加自控力,改善父母态度,完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我认知,以此增强学习投入度。
Abstract: Learning engagement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students’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the degree of learning input determines the learning habits and effect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on learning input by collecting literature, and finds that the learning inpu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s affected by individual, family, and school factors. Help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develop positive learning attitudes and self-awareness to enhance learning engagement by improving their sense of achievement in learning, increasing self-control, improving parents’ attitude, perfecting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文章引用:张珂. 小学生学习投入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教育进展, 2023, 13(9): 6416-6421.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9998

1. 引言

学会学习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一。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注重素质教育的过程性评价已成为学校和家长的共识。学习投入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指标,被视作是衡量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键标准。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将学习投入作为反映学生素质的重要评价指标,并用它来衡量教育质量。小学阶段是个人整体教育周期的基础,小学生的学习投入有助于加速知识的掌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未来学业的发展和成就具有重要作用。

尽管如此,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外对小学阶段学习投入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初高中和大学阶段。因此,本文加强对小学阶段的学习投入研究,以期丰富相关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2. 学习投入

2.1. 概念与结构

学习投入(academic engagement)的概念在国内外已日趋成熟。在国外,学习投入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Tyler首次研究了学习时间与任务时间之间的关系,发现学生学习的时间越长,学习效果越好。随后,Pace提出除了关注学生学习时间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专注程度,强调质量与数量并重。1992年,英国高等教育思想家Newman对学习投入进行了界定,认为学习投入是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或工艺时所投入的心理投资和努力。学者Schaufeli强调学习投入是个体在学习时具有充沛的精力、耐心和高容忍度,持续表现出积极的情感状态。学习投入包括三个维度:专注维度,即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奉献维度,即对学习及其意义给予肯定和热情;活力维度,即拥有积极的精力和愿意为学习付出努力。学者Fredricks等人认为学习投入包含认知、行为、情感三个方面,认知投入指学生使用学习策略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行为投入指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情感投入指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师、同伴等表现出的积极情感反应。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将学习投入定义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展示的行为参与程度以及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体验。

国内对学习投入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国内学者通常直接引用或借鉴国外学者的概念。石雷山、陈英敏等学者直接引用了Schaufeli的概念,孙蔚文则遵从了Jennifer Fredricks的观点。孔企平从“学习参与对学习结果的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单纯的行为参与无法提高学生的素质,只有在认知、行为和情感各个方面齐头并进,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乔晓熔认为学习投入包括行为成分和情感成分。舒子吁认为学习投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持久、积极、乐观、自律、专注和自我肯定的心理状态。王思思将学习动力纳入概念中,认为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包括状态、动力、态度和感受。杨超学者认为学习投入是指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付出的精力、时间和金钱等资源的总和,从而扩展了学习投入的范围 [1]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由于研究背景、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学习投入的概念界定存在差异。目前,国内普遍接受Schaufeli与Fredricks提出的概念,并认为这两种概念具有高度相似性。在本土化研究过程中,三维度结构被认为具有跨文化和跨情境的稳定性。本研究主要关注小学阶段的学习投入,认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体验兴趣和成就感等积极情感。同时,他们需要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2.2. 衡量

张娜等人提出学习投入的测量通常采用学生自我报告法,即学生回答问卷的方式,但考虑到学生可能受社会期望影响而隐瞒真实情况,一些研究者通过课堂观察法、访谈法、教师评价法等进行测量。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编制了多种学习投入问卷。

其中,罗彻斯特学校评价包(RAPS)是Connell和Wellborn开发的常用问卷,广泛用于中小学生学习投入的测量,包括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成为该领域的主要参照量表。Miserandino对RAPS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问卷包含54个题目,涵盖了6个行为维度和5个情感维度,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我国学者乔晓熔参考上述问卷开发了适用于中学生数学学习投入的问卷,包括积极情绪体验、努力和专注三个维度。孙蔚雯也结合Miller等人的问卷编制了适用于高中生的学习投入问卷。Martin开发了动机与投入量表(MES),主要研究学生的认知投入和行为投入,在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三个版本中共有44个题目,涵盖了11个维度。Schaufeli等人编制的学习投入量表UWES-S主要针对大学生和研究生,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共有17个题目。国内研究者方来坛、时勘等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随后李西营和黄荣也对量表进行了修订,将原有的三个维度改为动机、精力和专注。国内许多研究者在研究小学阶段的学习投入时,多采用经过修订后的UWES-S量表。黄建红对方来坛修订的中文版UWES-S量表进行了再次修订,使其更适合小学生的语言理解特点 [2] 。

国内关于学习投入测量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者主要直接翻译或修订已有问卷进行测量。也有一些国内研究者自行编制了学习投入问卷,如舒子吁与廖友国针对大学生,王思思与金璐针对中学生。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研究发现,学习投入的概念界定尚不统一,研究群体以及测量工具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和中学生。在国内,目前关于小学生学习投入的研究中,多使用适合中学生和大学生的问卷,但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认知理解水平较低,这些问卷可能不太适合。因此,研究小学生的学习投入并开发适用于他们的测量工具将成为该领域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3. 学习投入影响因素

3.1. 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变量和人格特征。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女生在专注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城市小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小学生。邓燕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并发现非班干部的学习投入水平低于班干部,单亲家庭的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低于非单亲家庭,父母学历低的学生的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水平低于父母学历高的学生 [2] 。研究结果还显示,家庭收入低的学生比家庭收入高的学生更难投入学习中。这些研究表明,生活环境、家庭条件和父母文化水平等因素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

杜瑶等学者认为情绪控制能力较强的学生通常具有更强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 [3] 。张孔燕通过研究发现,积极的学业情绪与学习投入呈正相关,消极的学业情绪与学习投入呈负相关 [4] 。由于小学生的大脑皮层尚未发育成熟,情绪容易波动,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还在不断完善中。然而,如果小学生学会了管理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情绪转移和认知调整等技巧,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调整负面情绪。当小学生处于冷静或积极情绪状态时,他们会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事物,并更愿意采取行动,增加学习投入。

很多研究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小学生的学习投入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程度越高,关联越大。梁宇颂认为学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在学习行为上能否成功的主观评价。拥有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小学生对自己和未来充满自信和期待,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当他们付出努力后得到积极的回报时,他们会得到鼓励并进一步增加学习投入。

3.2. 家庭因素

家庭对小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研究者一直关注家庭对学生的影响。韦芳玉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家庭对学习的支持与学生的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对学习困难的支持、学业和学习策略的辅导、物质支持以及学习压力的缓解对学生的学习投入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陈桃丽指出,农村家长的教育参与同样对小学生的学习投入,特别是在认知投入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5] 。认知参与、学业辅导、监管规范和活动交流对学生的投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父母的陪伴与支持对小学生的学习非常关键。

姬梦璇,姚玉婷,冯喜珍研究还发现,父母的教育期望越高,对子女教育的投入越多,子女的学习投入水平就会越高,学业成绩也会越好 [6] 。此外,当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教育期望匹配程度越高时,小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也越高。父母的教养方式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教育期望匹配与学习投入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陆娜强调,家庭的文化资本对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投入产生积极的影响 [7] 。由于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尚未成熟,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父母。如果父母能够及时察觉到他们的困难和负面情绪,并提供帮助、陪伴、支持和鼓励,小学生会更加勇敢和自信,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

3.3. 学校因素

卢国庆学者认为,学校、教师、同伴和班级氛围等因素会对小学生的学习投入产生影响 [8] 。曾婧指出,教师支持在小学生的学习投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9] 。她通过研究发现,教师的支持,尤其是情感支持,对小学生的学习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越高、内容越均衡,小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就越高。杨亚威,张敏强,杨参研究了一项对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的追踪研究发现,师生关系质量在学习投入以及小学生阅读和数学成绩方面起到中介调节的作用 [10] 。此外,教师的情感支持还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小学生来说,教师是除父母之外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权威的代表。如果教师以肯定的目光、鼓励的言辞和温和的态度对待学生,小学生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喜爱,这将激发他们更愿意学习,以赢得教师更多的情感支持。

此外,座位的安排对学习投入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白润琴研究发现,坐在活动区(教室前排及中央区域)的学生更容易投入学习。同时,师生关系越好,学生的学习投入也越高 [11] 。坐在活动区的学生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喜爱甚至偏爱,从而更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进而加强学习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同伴关系对小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陈三妹认为,从积极的角度看,同伴关系对学习投入有促进作用 [12] ,而黄婷婷等人研究发现,同伴关系并不会促进甚至会阻碍学习投入 [13] 。可能是因为小学生的友谊还不够稳定,在面对冲突和矛盾时很难有效解决,容易产生同伴压力。同伴关系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可能因情境和身心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4] 。

从以上文献中可以看出,研究者主要关注教师对小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但研究点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教师的情感支持方面,还不够全面和系统化 [4] 。值得进一步探究的方向包括教师的教学风格、人格特质以及与学生的关系等。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提高小学生成就感

父母和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多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总是拿自己的缺点与他人的优点相比较。同时,教师和父母也应该少进行横向比较,更多进行纵向比较。特别是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需要引导他们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并以分目标和小步子的方式逐步前进。每当他们完成一个小目标时,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做到。通过不断体验到成就感,小学生会自愿加大学习投入的程度 [15] 。

4.2. 提升小学生自控力

小学生的情绪容易波动,同时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当他们面临消极情绪时,我们应该引导他们首先冷静下来 [16] ,而不是通过权威性地吼叫或压制来解决问题。作为父母和教师,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冷静,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平静下来。只有在冷静的状态下,他们才能理智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在培养良好习惯方面,我们仍然需要教师和父母的监督。如果小学生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我们应尽量采用积极正向的语言来支持他们,并充分利用期望效应。使用负面的暴力语言可能会对小学生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引发心理阴影。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负面语言,而是通过鼓励和支持的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4.3. 改善父母教养态度

小学生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都需要依赖父母。因此,父母需要持续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养方式。同时,他们也需要处理好夫妻关系,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在家庭中,多进行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和孩子应该互相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沟通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包括面对面交流、书写信件、留言便签,或者利用现代技术如微信、QQ等进行交流。通过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将获得更多的心理资源,更愿意在学习上付出努力,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父母的支持和陪伴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们可以为孩子提供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同时,父母也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这样的家庭环境,小学生将更有动力和愿望去追求学习上的成就。

4.4. 完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效处理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面对不遵守规则或未完成作业的学生时。我们应尽量使用平和的语气与他们进行沟通。只要我们多一点耐心和关心,小学生一定能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情感支持。

此外,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赞美的力量。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不仅对小学生的学业有帮助,还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通过给予肯定和赞美,我们可以激发小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在与学生互动时,我们还要注重倾听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努力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让他们感受到他们的声音被重视和理解。这样可以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参与度。

总之,教育工作者的情绪管理、耐心、关心、鼓励和赞美对小学生的发展和学习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给予情感支持和积极的反馈,帮助小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我认知,以此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燕. 重庆市S区小学高段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重庆师范大学, 2019.
[2] 杨超.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投入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淮北: 淮北师范大学, 2022.
[3] 陈三妹. 流动儿童亲子互动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D]: [硕士学位论文]. 湘潭: 湖南科技大学, 2020.
[4] 卢国庆. 智慧教室中情境感知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5] 黄婷婷. 线上学习背景下小学生课外作业学习投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牡丹江: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
[6] 姬梦璇, 姚玉婷, 冯喜珍. 父母教育期望对中小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山西青年, 2021(8): 18-20.
[7] 陆娜. 家庭文化资本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8] 张孔燕. 提升小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度的干预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22.
[9] 曾婧. 教师自主支持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岳阳: 湖南理工学院, 2022.
[10] 杨亚威, 张敏强, 杨参, 等. 小学生师生关系类型及其与阅读成绩和数学成绩的关系[J]. 心理研究, 2017, 10(3): 88-93.
[11] 白润琴. 座位安排对中小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大学, 2020.
[12] 杜瑶. 儿童学习动机、学习投入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情绪的调节作用[D]: [硕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18.
[13] 陈桃丽. 农村家长教育参与对小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
[14] 黄建红, 易小芳. 小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及提升策略[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8(4): 147-150.
[15] 杨潇. 小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自主性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 2021.
[16] 谢静. 小学生在线学习情感投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