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Revolutionary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E.2023.1391011, PDF, HTML, XML, 下载: 141  浏览: 19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马 越:郑州经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关键词: 革命文化思政课价值逻辑Revolutionary Cultur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革命文化承载着铸魂育人的功能。正确认识并准确把握革命文化教育在丰富教学内容、培育情感价值、培养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同革命文化的融合机制,拓宽育人路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政课程育人功能。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is a key course for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Revolutionary culture carries the function of educating people.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and accurately grasping the role of revolutionary culture education in enriching teaching content, cultivating emotional value, and cultivating young people who are worthy of great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new era is conducive to further exploring 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nd revolutionary culture, expanding the path of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education, and fully exerting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文章引用:马越. 革命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J]. 教育进展, 2023, 13(9): 6494-649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91011

1. 引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革命文化,有利于充分发挥思政课程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强调,“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 [2] 。革命文化在内容、情感价值目标、功能契合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脉相承,是思政课铸魂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养分,给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丰富的教学资源。

2. 内容上相互融合

革命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密切相关,以其历史底蕴、精神特质和实践经验,生动回答了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革命文化的生成,来自党领导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进行的斗争实践。革命文化有多种形态,包含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信仰等诸多要素。不同形态的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各个环节,不仅使教学更加营养、鲜活、真实有据,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革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使学生对革命精神有更好的认识和传承。既能保证思政课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又能推动思政课实践创新、推进思政课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革命文化的融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在价值关联,另一方面是内容互补。

2.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革命文化的内在价值关联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思政课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3]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4] 而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革命文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始终保持着旺盛活力。

革命文化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历史,揭示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革命文化萌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与党和人民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相关联。通过革命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内心坚定党的领导,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弘扬革命文化,增强对革命精神、革命理想的弘扬,有效激发青年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实现以文化人、增强文化自信的功能。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革命文化内容互通

革命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共同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两者融合,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也有利于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5] ,利用革命文化诸多形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创新,有效融合革命文化各要素。如革命文化中的革命遗址、教育基地、文艺作品等都承载着一定的教育内涵,通过实地教学、文献阅读等方式,引导青年学生在自主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构建多元主体的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推动理论与实践、书本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革命文化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相互补充,也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革命文化的形成贯穿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实践历程,在课程讲授中,穿插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讲述、革命文艺作品的赏析、以及党在各个时期形成的政策、纲领、路线等内容的解读,讲述革命文化所蕴含的党的精神基因和力量源泉,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孕育出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让学生自觉产生身份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

3. 情感价值目标一致

弘扬革命文化,“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到弘扬好、继承好、利用好革命文化,激励广大青年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革命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承载铸魂育人的目标。

3.1. 培养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这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重要历史使命,要求他们要以家国天下为己任,以“小我”融“大我”,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思政课更需“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拨开迷雾,指明方向,坚定道路自信。

革命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精神内涵,包含了对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追随、对中国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强大的价值导向作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 。革命文化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革命文化中革命精神、革命道德蕴含着共产党人的价值理念、道德追求。真理味道之甜,信仰主义之真,艰苦奋斗、不负人民,中国共产党人所坚守的革命道德,塑造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健康的社会风尚。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加强革命文化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3.2. 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4] 不论是革命年代的救国救民的革命先辈,还是投身祖国建设与改革的奋进者,都为实现中国梦而接续前行。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文化蕴含培养大学生坚定崇高理想信念的丰富资源。革命文化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面对挫折而又重新奋起的精神支撑,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精神力量。

革命文化的思想内涵中,蕴含着深刻的革命理想,书写着初心使命。从南湖上的一艘小船,到领航巨轮,是无数革命先烈的坚守,在初心使命中坚守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这些生动事例,激励青年学生为理想而奋斗,传承革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

革命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所学所感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追求。

4. 功能契合

革命文化,也承载着共产党人永葆初心的精神追求,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与实践品质,对青年生活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4.1. 开展伟大斗争

夺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胜利,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是近代以来,赢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的重要法宝。

在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过程中,革命文化绝对不能被丢弃。革命文化自百年党史中生成,见证了百年奋斗。伟大斗争促生了伟大革命精神,革命精神反过来也为推进伟大斗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 [6]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历史的革命文化中积累斗争经验。革命文化中包含着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斗争经验,提供了取得新的斗争胜利的经验借鉴,有利于坚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信心。

4.2. 指导实践

伟大斗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开路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将革命精神始终坚持和发扬下去。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7] 。正是革命精神的坚守,坚持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取得一系列的伟大成就。新时代的青年应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自觉担当时代使命,在伟大社会革命中投入到新的伟大斗争。

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 [8] 。革命文化中蕴含着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 [9] 。青年在投身斗争实践的过程中,应将自我革命精神践行到底。坚持自我革命,敢于坚持真理,以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自我革命,锤炼品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干中磨砺完善自身。坚持自我革命,敢于担当,自觉担负时代大任。勇于自我革命、敢于自我革命、善于自我革命,是青年在面对复杂的时代局势,实现使命担当的重要法宝。

在思政教育中融入革命文化教育,以党的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指导他们的社会实践和人生实践,激励青年学生传承革命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激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民立场、投身伟大实践,不负青春、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5. 革命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高,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对知识接受程度低。同时,理论学习与日常实践相脱离,学生对革命文化感悟能力较差,情感共鸣差。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程,要保持思政课的“鲜活性”,有温度、有力量、有活力的引领,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发挥革命文化的铸魂育人功能,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实效性。

在教学内容上将“革命文化”分模块有序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拓展知识体系,将革命文化灵活融入课堂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文化认同。在备课中,充分利用革命文化,根据课程目标,到贴合度较高的革命文化要素作为切入点。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可以阐述革命文化中蕴含的科学规律和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思想基础在革命文化中的契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矢志不渝的坚守,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过程,理解“四个选择”;“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理解党在不同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其背后的深层逻辑;“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则可以选择反映革命人物人格品质和精神特质的故事作为案例,使学生情感认同、精神升华。

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线下课堂教学、线上互动衔接、实践教学相结合。丰富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展线上渠道,建立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如网上班级、网络课堂,建设网络课程,围绕每一课时主题,在网络课堂填充资源,如补充影视作品、革命文学、史料、革命旧址映像,丰富学生线下自主课堂,也弥补了线下课堂因课堂时间有限而无法呈现更多素材的缺憾;利用好社交软件、微信公众号等,推送英雄人物事迹、革命文化、一分钟党史故事等,开启线上打卡,利用碎片式学习,将思政课融入日常;用多样化、多元化考核形式,提升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的课堂实践的参与度,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灵活掌握,如鼓励学生分享党史故事、读书报告、制作微电影、开展主题讨论等,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加深学生感受,拓展革命文化教育的阵地,积极利用革命文化教育的社会资源,讲好革命故事。

6. 结语

把革命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引导青年学生重温历史、坚定理想、践行初心。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

基金项目

2023年郑州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革命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3 SZK 077”。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 2019-03-19(08).
[2]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3]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2).
[4]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7-02(02).
[5]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 人民日报, 2022-04-26(01).
[6]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N]. 人民日报, 2021-06-02(01).
[7] 习近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J]. 求是, 2022(18): 5.
[8]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3.
[9] 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主要篇目介绍[N]. 光明日报, 2021-0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