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琉璃砖装饰艺术及图案意义分析
Analysis of the Decorative Art and Pattern Significance of Xinjiang Glazed Bricks
DOI: 10.12677/Design.2023.83194, PDF, HTML, XML,   
作者: 钟 娜: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琉璃砖伊斯兰教陵墓建筑装饰艺术图案Glazed Bricks Islam Tomb Architecture Decorative Art Pattern
摘要: 伊斯兰文化和艺术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漫长的文化交流中,伊斯兰建筑装饰已经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风格。在伊斯兰宗教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后,融合了本土少数民族生活习性与文化特征,带有地域性的新疆伊斯兰建筑逐步发展成一朵璀璨的奇葩。其中,新疆传统陵墓建筑上一种名叫琉璃砖的釉面彩色瓷砖独具特色,在装饰艺术上体现了伊斯兰文化的特点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这种新疆琉璃砖进行了分析,并分成了其来源、建筑体现、色彩、纹样及图案意义几个部分,有利于人们了解新疆琉璃砖装饰艺术,以及所承载的伊斯兰宗教文化和民族特色。为现代设计师如何将古韵的民族装饰艺术和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提供了宝贵思路。
Abstract: Islamic culture and art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world, and in the long process of cultural exchange, Islamic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has formed a unique style.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Islamic religion to the Xinjiang region of China, it has integrated the living habit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 regional Islamic architecture in Xinjiang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brilliant masterpiece. Among them, a type of glazed colored ceramic tile called glazed bricks on traditional tomb buildings in Xinjiang is unique,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slamic culture and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decorative ar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is type of Xinjiang glazed brick and divides it into several parts: its source, architectural manifestation, color, pattern, and pattern significance. It is beneficial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decorative art of Xinjiang glazed brick, as well as the Islamic religious culture and ethnic characteristics it carries. This provides valuable ideas for modern designers on how to combine ancient ethnic decorative art with modern architecture.
文章引用:钟娜. 新疆琉璃砖装饰艺术及图案意义分析[J]. 设计, 2023, 8(3): 1612-1618.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3194

1. 引言

神秘的西域之地新疆坐落于中国的西北边陲,深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其辽阔的土地在肩负古代丝绸之路这一重要的文明下,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东西文化的交融,使多元的民族信仰彼此交流传播。在伊斯兰教传播过程中,吸收了不同特色文化传入新疆。伊斯兰教主要是新疆少数民族维吾尔族信奉的宗教,在漫漫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影响着新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建筑、语言等等的发展。尤其是建筑的装饰,更是体现了它特有的美学艺术和民族文化。在新疆传统古建筑中,麻扎建筑的装饰艺术对新疆建筑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独特的形态,精致的外观,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新疆麻扎建筑上的琉璃砖装饰与其它地方的琉璃砖有很大区别,它是将多国工艺手法与新疆本土民族特点相结合而成的一种独特的装饰艺术。

2. 新疆琉璃砖的来源

早在我国古代,琉璃就被视作珍宝。其透彻晶莹的外表与质地被人赋予洁净美好之意,同时也代表着财富与权利。如此珍贵的琉璃与陶瓷、玉石、金银、青铜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名器,琉璃则排在最首。琉璃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不仅用作医药、摆件、装饰还用做建筑方面。中国传统建筑中琉璃作装饰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方式,例如琉璃瓦。琉璃瓦为皇家建筑专用,包括宫城、国家礼制建筑、敕建寺院道观以及亲王府第,其他阶层极少僭越 [1] 。宋代的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中记载,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使用琉璃作装饰,施以金、黄、蓝、绿、红等绚丽多彩的铅釉。并且,在古代等级森严的阶级制度下,琉璃装饰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等级。例如,尊贵至高无上的帝王宫殿则使用金色、黄色的琉璃装饰。

在我国新疆古建筑群中,琉璃砖装饰最早以蓝色最为常见,呈现出清新、典雅、高贵的气息。而这种蓝色的琉璃砖与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上的琉璃砖不同,但却有些联系。根据史料记载,唐朝经济的高度发展,自信开放的政策,促使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在工艺文化上,与西亚、波斯、印度等国家有着良好频繁的交流。唐朝盛产白色瓷器,珍贵的艺术品白瓷远销国外。其中,波斯从中国进口白瓷,然后再在白色的瓷器上用一种蓝色的颜料作画,形成一种带有波斯文化特色图案的瓷器。在文化交融中,我国把这种在白瓷上作画的技术带回,这也就是中国青花瓷的雏形。然而,新疆古建筑群中的琉璃砖,就是从西亚地区波斯传入的一种含钴的矿物质作为蓝色染料与白色瓷砖烧制而成的一种釉面瓷砖。这种琉璃砖的染料叫做“苏麻离青”,简称“苏料”与明朝传入我国制作青花瓷的颜料同源。

在新疆,最早的琉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喀喇汗王朝时期的陵墓常使用浅蓝色的琉璃瓦进行装饰。帖木儿帝国时代,盛行用琉璃瓦完全覆盖弯顶、墙面和塔身等建筑外部空间,这一装饰传统一直沿用至今 [2] 。新疆古建筑群中麻扎建筑最早就是用这种白底蓝花的彩色瓷砖装饰,这种琉璃砖大部分从伊朗地区进口,也有伊斯兰教信徒从各地朝拜地区带回。如此一来,琉璃砖的装饰艺术不断地发展,在建筑上有了丰富多彩性。

3. 新疆琉璃砖在建筑上的体现

琉璃砖的装饰艺术是精神文化凝结的一朵绚丽夺目的花,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都散发着民族意识里特色审美。基于自然传统的建筑表达,琉璃砖装饰又是自由的,可以在不同的空间结构上体现,融合地域文化内涵,具有包容性的内核特征。以麻扎建筑为例,是新疆古建筑群的代表之一,也是伊斯兰宗教建筑。伊斯兰宗教建筑就是与伊斯兰教义密切相关的建筑(包括清真寺、陵墓、经学院等),即先辈们所研究的“伊斯兰教建筑” [3] 。它不仅仅是新疆伊斯兰文化的产物,更体现了新疆穆斯林信徒对建筑构造和装饰艺术独具特色的表达。麻扎是阿拉伯语翻译表达,其中含义为“拜候”、“圣陵墓”。麻扎是新疆伊斯兰陵墓建筑,专门安葬与祭祀悼念伊斯兰圣徒和身份尊贵显赫之人。一般由大门、围墙、庭院、墓室等建筑组成,有的还有拱拜,供宗教活动用,在有的地区还有清真寺和经文学校,拥有大量寺产土地。由谢赫、伊玛目等掌管 [4] 。新疆麻扎建筑也是中国传统古建筑群的一部分,但却与中原地区的古建筑在造型装饰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受阿拉伯以及波斯等地文化伴随伊斯兰教传入西域的影响,融合了西亚伊斯兰建筑风格。

新疆喀什地区有一座遐迩闻名的“香妃墓”,但其实并不是殡葬清朝乾隆皇帝最爱的香妃,而是伊斯兰圣人阿帕克·霍加及其后人之墓。阿帕克霍加麻扎整体吸纳了希腊拜占庭、波斯萨珊等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陵墓是由庭院、礼拜寺、门楼、主墓室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主墓室是这座麻扎建筑的主体,正中上方是宽大的圆形穹顶,饰以绿色的琉璃砖,墓室四角墙体半嵌着高耸纤细的圆柱体建筑,顶部各有一个邦克楼。四周墙壁用绿色琉璃砖贴面框围,中空留白,加上墙面的石膏体雕花装饰,整体散发着古朴、典雅、自然的气息。建筑整体大面积是用绿色琉璃砖装饰,黄色与蓝色琉璃砖作妆点辅助,绿白相间的搭配象征着生命与纯洁,在光的照耀下使本该严肃的陵墓在艺术层面上流光溢彩。

Figure 1. Apakhoga Maza

图1. 阿帕克霍加麻扎

像“香妃墓”这样大面积使用绿色琉璃砖的还有新疆哈密回王陵如图2所示,是新疆哈密回王及其后代的陵园。这座麻扎建筑群是由大、小拱拜和艾提尕尔寺(大礼拜)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七代回王之墓是一座标准的伊斯兰风格建筑,有着典型的伊斯兰建筑的拱拜。与“香妃墓”圆形穹窿顶不同的是,它的琉璃砖饰以更深更翠的绿色,墙面四周用蓝白相间的彩色琉璃砖贴面,象征着蓝天白云,加上植物纹饰在真实的天空作为背景下,整个建筑显得庄重而又华美。

Figure 2. The Tomb of the Hui King in Hami, Xinjiang

图2. 新疆哈密回王陵

新疆的麻扎建筑在仿制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同时也会加入本地民族的文化审美,比如新疆伊犁霍城地区的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扎如图3所示。与阿帕克霍加麻扎和回王陵在琉璃砖装饰颜色上不同的是整体大量使用蓝色的琉璃砖。墓室屋顶为圆穹顶,正平面为方形,饰有蓝、紫、白色琉璃砖,加上线条流畅的精美雕刻,呈现出繁密的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

Figure 3. Tuhuluk Temur Khan Maza

图3. 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扎

4. 新疆琉璃砖装饰艺术的色彩

建筑装饰中,色彩不单是自然地简单呈现,而是一种象征的艺术符号,色彩能够传达出物本身无法表达的信息内容,这也是在新疆琉璃砖装饰艺术中独特的魅力。在新疆麻扎建筑群中,色彩在表达建筑内涵时,是受伊斯兰教文化的规范,同时反映出民族的生活本质、心理寄托、情绪和生动,体现出富有质感的民族特色审美。色彩的丰富多样性为新疆传统陵墓的琉璃砖装饰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其中绿、蓝、黄、白、红色最为常见。不同的颜色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其内涵也是和文化历史息息相关。

白底蓝花加蓝绿相间的琉璃砖装饰在麻扎建筑中占主要部分。在伊斯兰文化中,蓝色象征着安静、理性与智慧,给人以平静放松的感觉,是一种令人无限遐想和舒适的颜色,如同蓝色的天空,广阔而又自由,在新疆陵墓建筑上体现也具有严肃庄重感。绿色是生命、希望、生机的象征,由于新疆地处沙漠和戈壁,气候干燥,地表干旱,少有绿色植物,所以绿色是新疆人民最喜爱和向往的,在新疆的伊斯兰陵墓中可见大面积的绿色琉璃砖装饰,这是当地民族对绿植的喜爱和对生活的寄托。白色是最为圣洁的象征,纯粹而又高尚,它会使人平静下来,在新疆陵墓琉璃砖装饰中有着重要作用,使人肃然生敬。白色也是一种干净的底色,在新疆古建筑群麻扎建筑中常用白色琉璃砖作为底色背景,然后点缀着蓝色、绿色的琉璃砖纹饰图案。这种在白色琉璃砖上作画的装饰方法主要来源于伊斯兰宗教文化的传入,在一些中西亚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们非常偏爱蓝色、绿色和白色,经常把这三种颜色运用到生活中,甚至用彩色瓷砖贴面到陵墓建筑上。这种色彩装饰也随着伊斯兰宗教文化传入中国的新疆地区,在当地民族文化审美意蕴独具匠心下,形成了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新疆传统陵墓建筑。这种白底蓝花的琉璃砖装饰也和我国唐朝制白瓷技术与西亚波斯对彩绘文化的交融下形成的青花瓷有联系,“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寓意纯洁和高尚,是理想的器皿,因此当时中国生产的带有伊斯兰文化风格的青花瓷,在西亚和中东地区风靡一时 [5] 。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原地区的青花瓷色彩纹饰也慢慢影响到西域新疆的建筑装饰上。除了这三种常见的琉璃砖色彩装饰,黄色也常用来搭配点缀。黄色是一种温暖亲切的颜色,土地的颜色就是黄色,象征着新疆地区的戈壁与沙漠。为了表达对新疆这片土地的热爱,当地民族也把黄色的琉璃砖装饰到陵墓建筑中,与环境颜色协调搭配。红色琉璃砖的运用相较以上几个颜色的琉璃砖就没那么多,红色的搭配是受中原地区的影响,中国人自古喜爱红色,可以在许多古建筑中寻找到红色,随着时间的发展,红色也被西域地区的人们使用到建筑装饰中去。

5. 新疆琉璃砖饰艺术的纹饰及图案意义

《古兰经》明确宣示,安拉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是绝对独一的,安拉既无匹配,又无对手,也无子嗣,任何东西都不与他相似 [6] 。并且在伊斯兰教信仰中是绝对禁止偶像崇拜的,所以伊斯兰宗教文化中不会出现有生命的人物、动物等具象纹饰图案,多以夸张抽象的几何图案、植物图案、文字图案去作装饰。受伊斯兰宗教的影响,不留白且繁密的伊斯兰装饰艺术在新疆地区民族的琉璃砖装饰艺术上也体现出较高的审美效果。在教民们与信仰精神相联系创造出各种精美的图案时,其中也蕴含着想表达的内涵信息与图案意义。

5.1. 几何纹饰

在几何纹样中,圆形和方形是构成所有几何纹样的基础形式,由此变幻出其他几何纹饰。“维吾尔几何纹饰以星形图案为主,它蕴蓄了伊斯兰教天地融合的观念 [7] 。”伊斯兰信徒们认为星月万物都应遵循客观轨迹,事物发展应是和谐稳定没有一丝混乱的。所以在他们的装饰艺术中协调、平均、丰富是一个重要特点。几何形正好满足这一特点,例如平稳的圆形、正方形,这是最基础的图案,也是新疆琉璃砖装饰中最常见的纹饰。象征星星的五角形还有其它三角形、八角形等多边形也是最常用的装饰图案,除此之外还有特殊的回字形、十字形、“卍”字形等纹饰图案。由于阿拉伯文化对于数字的敏感,讲究秩序和节奏,所以这些几何图案多用重复、排列、相交等数学方式呈现在伊斯兰装饰艺术中,像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就是新疆琉璃砖装饰艺术中最常见的。除了这些几何形,还会把植物图案用变形直线的方式几何化。通过这些点与点、线与线之间的联系,仿佛找到了方向目标,不管范围面积有多大,总能有节奏的在一个秩序里发展延伸,这就是新疆琉璃砖装饰艺术中纹饰的魅力。

5.2. 植物纹饰

新疆一直以花果飘香闻名,当地的花果种类繁多且美味。新疆本地民族也会把这些特色花果的形状以一种抽象变形的方式运用到装饰图案上。例如阿帕克·霍加麻扎建筑上的琉璃砖装饰就是多以植物花卉和果实的纹样呈现。在其它新疆传统陵墓建筑琉璃砖装饰中也多用当地的果实,如无花果、葡萄、巴旦木、西瓜、桃子、石榴等植物造型以及花卉类的向日葵、牡丹、无花果花、棉花等各种植物造型作为装饰灵感。由于伊斯兰宗教原因,这些植物图案不会以自然真实形态出现在装饰中,大多通过重复排列等数列方式进行演变扩展,形成一个类似单元组合的装饰图案,在审美上讲究对称美、均衡美。这些花果的枝芽、蔓条、茎叶等部分大多时候会以波浪曲线的方式婉转延伸,植物的造型如水流般的线条流畅的铺满整个空间,婉转缠绕的藤蔓虽不是具象的却如有生命力般的能量。当然,这些不同的植物纹饰人们也会赋予不同的含义。例如向日葵的图案则象征着太阳光明,表达了当地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希望世界充满能量。石榴则是多果实,每一粒紧紧抱在一起,不仅象征着多子多福,生活美满的夙愿,还象征着中国各个民族团结一家亲,紧紧相拥不分离。

5.3. 文字纹饰

新疆琉璃砖装饰中的文字纹饰大多是当地维吾尔族语言文字,这是来源于阿拉伯文明,在与中国文化交流过程中,维吾尔民族通过阿拉伯文明手抄本《古兰经》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伊斯兰文字书法。所以在装饰图案中常出现阿拉伯文字书法艺术。阿拉伯书法字体繁多,日久岁深,非常值得考究,是伊斯兰文明的瑰宝,也在世界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上,伊斯兰书法可以组合成圆形、半圆形、长方形、菱形、异性等几何形状,在整体上与装饰华丽的花卉植物纹样、几何装饰纹样浑然一体 [8] 。伊斯兰书法以线条为主,其线条与汉字不同的是多呈波状,在一些文字的顶端、末尾等细节处加入植物茎叶、蔓条等造型装饰,有的文字直接组成象形图案装饰。字里包含画,画中又呈现字,字画统一相协调,讲究韵律节奏美,这就是伊斯兰书法艺术的特征,这样的伊斯兰文字装饰不仅精美悦目,还能传达出宗教精神和想要表达的含义。新疆传统建筑装饰中琉璃砖的装饰艺术也遵循了伊斯兰书法文字的特点,寻求纵横向的发展注重文字本身的形式美,具有装饰意味,这也创造了新疆民族在建筑装饰上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

6. 结语

本文针对新疆彩色琉璃砖在建筑上的体现,以及新疆琉璃砖装饰的色彩与纹样进行了研究,在现存的新疆古建筑陵墓中,琉璃砖装饰仍然流光溢彩,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在融入新疆本地民族特色下耀眼生辉。一块块散发出光芒的琉璃砖经过新疆伊斯兰民族智慧与勤劳的力量拼贴出琳琅满目的装饰图案,使建筑有了灵魂,有了表达寓意的途径。从另一方面来说,新疆琉璃砖装饰艺术包涵了伊斯兰宗教教义,其精神被这种装饰艺术物质化,不仅丰富了新疆伊斯兰民族在建筑装饰上的艺术世界,更为其他民族甚至世界在建筑装饰设计上提供了多样性的宝贵借鉴。在艺术文化百花齐放的今天,民族所追求的审美和精神的表达,是珍贵独特的,如何欣赏其中意蕴美的同时,把其精华与当下设计的发展相统一协调是一个重要议题。

注释

图1来源:网页引用,http://travel.sina.com.cn/china/2014-01-20/1409244665_2.shtml

图2来源:网页引用,https://www.tsfqw.com/articlexq/1050.html

图3来源:网页引用,https://www.xjlxw.com/lvyoujingdian/hm/2860.html

参考文献

[1] 徐美莉. 中国古代琉璃瓦的使用范围及社会等级功能[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7(3): 38-43.
[2] 李丽, 阿里木江∙马克苏提. 新疆伊斯兰教麻扎建筑艺术特色浅析[J]. 城市建筑, 2013(16): 224-226.
[3] 宋辉, 李思超. 中国伊斯兰建筑研究发展历程及展望[J]. 建筑学报, 2021(S1): 33-39.
[4] 衣霄. 新疆麻扎建筑白底蓝花砖与青花瓷源流考[J]. 装饰, 2011(12): 127-128.
[5] 商晓东. 明清时期的宗教外销瓷文化融合的陶瓷艺术[J]. 中国宗教, 2022(7): 84-85.
[6] 朱威烈. 伊斯兰文明与世界[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7): 57-61+4-5.
[7] 秦惠彬. 伊斯兰文明[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327.
[8] 左力光. 新疆伊斯兰建筑装饰艺术的思维表达方式[J]. 装饰, 2004(8):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