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与实践路径探索
The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Path of Apply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P.2023.139477, PDF, HTML, XML, 下载: 209  浏览: 363 
作者: 高玉奇: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思政教育意义实践路径Educational Psych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ignificance Practice Path
摘要: 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学习心理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应用型学科,随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不断深入,二者的应用已成为推动思政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本文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思政教育心灵载体三方面为切入点,探讨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并针对思政教育现实困境,进一步论述教育心理学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现实路径,助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Abstrac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s an applied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law of students’ learning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With the deepen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 has become a new wa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humanistic learning theory and spiritual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path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o promo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文章引用:高玉奇 (2023). 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与实践路径探索. 心理学进展, 13(9), 3814-3819.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9477

1. 引言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兼具推动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功能,使其根本区别于其他人类社会现象。通过开发潜能、提高素质、引导社会实践,在使个体积极融入社会发展、助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教育始终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高校思政教育更因其育人主体、育人过程、育人资源的开放性,时间、空间、内容上的育人连续性以及高校内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的系统性,不断开创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助推中国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目的是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而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态度,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杨莉,2023)伴随着我国教育实践不断深入,心理学得以广泛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适时出现了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名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具有哪些意义,以及如何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探索融合路径,实现1 + 1 > 2,仍然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2. 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属心理学分支学科,是以教育教学情境为研究空间,普遍应用于教育行业,探索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门交叉性特点鲜明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不仅与教育学和普通心理学紧密联系,也兼具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双重任务。通过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促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纵深发展;同时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所得应用于人类教学过程,促使教育事业在心理学引导下适时发展。尽管教育心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在赫尔巴特、乌申斯基、卡普捷列夫等诸多先行者的引领下,教育心理学的完整体系得以构建,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以及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促使教育心理学不断更新内容。教育进步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人才培养是输送人才的重要一环,教育心理学研究在中国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3. 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门极具时代性并随实践不断创新的学科,始终以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青年接班人为己任。当前,网络技术蓬勃发展导致大众话语权下沉,小众文化、圈层文化随之得到发展,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活动的主力军,在大数据精准推送和朋辈效应的影响下,难免陷入“信息茧房”。其网络社交模式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呈现出显著“圈层化”特征。为此,各类育人主体应针对学生社交特点,摒弃传统思政教育观,助推新媒体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高效融合,增强思政教育时代感和吸引力,适时引入教育心理学理念,把握学生学习心理活动规律与发展特点,引起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心理共鸣,优化思政教学过程,增强思政教育工作质效。思政教育最终作用于学生,并通过与教学主体的互动发挥功效。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前提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更好把握思政课教育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适时更新教学方法,切实提升教育实效。基于教育心理学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联结学习理论、心理沟通等相关理论,探讨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激发思政学习动机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通过简单反复练习与强化形成的反应习惯,而是学习者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信息再加工,从而形成和发展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张爱卿,2001)认知发现说提倡知识的发现学习,这一理论由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倡导。该学说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己有经验在后期学习强化过程的作用,反对通过机械训练导致学生思维固化,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指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构建认知结构。高校思政课程作为一门科学,其认知过程同样包含获得、转化和评价三环节。从教育心理学层面出发,以认知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政课程加以具体分析和应用,摆脱传统思政课程被动式学习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摄取和记忆。进一步解释了思政课程始终坚持以学生而非教师为中心的合理性,借助心理学理论研究学生心理状态与认知结构,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什么样的课堂模式才能被大大激发,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培养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创新多元化教学,有效革新了传统思政教育模式。

3.2.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自然人性出发,主张人或人格的自我实现。尤为关注个体的情感和人格的健康成长。(汪风炎,2006)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门涉及心智的学科,更体现在通过教育,使学生在感情和理想信念上得到正确指引,因此思政教育绝不仅仅是发生“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即无意义的学习。思政课程的功效并不因一门课程的结课而终止,学堂之外仍具有历久弥新的功效。罗杰斯认为,与只涉及心智,而不涉及情感和个人意义的认知学习相比,经验学习更符合“完人”的教育理想目标,其以学生经验增长作为中心点,将学生学习的自发性与主动性作为内在催动力,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内在需求有机地融合,是拥有意义的学习,更能行之有效地促进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人作为全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如何能够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为高校思政教育探寻了新路径。教师有的放矢地运用情感教学法,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学习气氛中自主成为“个人学习的促进者”,在思政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

3.3. 创建思政教育心灵载体

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活动场域,也是积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本平台。对心理学的各项基本理论与实用方法,采取“拿来主义”加以运用,以心灵沟通为全新载体,依托思政课堂、互联网络和社团活动场所三大载体,构建新型思政教育活动场域,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优势。以下是将心理沟通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生动实践:寒暑假期间辅导员通过网络会议对学生们进行访谈,已经成为常见的思政教育途径,该方式将心理咨询中的会谈技术运用其中,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随时随地开展思政教育,还能及时了解教育对象思想动向,有利于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联结学习理论强调正强化的作用,正强化即通过奖励使正向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学习者实现自我满足,身心愉悦,及时赞赏、优秀作品展览、榜样宣传等方式将正强化理论与思政课程想结合,进一步扩大了思政教育的影响;此外,情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反馈式教学法等也都很好适应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需求。

4. 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索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学生学习心理活动规律的应用型学科,对教育实践起到描述、阐明、预测和控制的作用。探索教育心理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是对其应用意义的进一步深化,二者的高效融合也一直是探讨思政教育的热点话题。当前对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着眼于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思政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直接影响,就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运用,提倡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精准把握大学生心理活动以及采用心理疏导法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方法入手;对于师范生在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要求追本溯源为教育心理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应用把好教师关,不断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为思政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教师;以教育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强调心理疏导对于处理高校学生焦虑心理以及社会稳定的意义,从人文关怀角度丰富与充实了思政教育理论研究。

对教育心理学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不仅仅立足于已有的研究,更是对高校思政教育体制要求与时俱进的切实呼应。自20世纪90年代起,高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多所高校增设AI课程与大数据课程、更新大批课程内容,继续引用教育心理学,挖掘高校新型课程的思政元素,更能促进二者的适时发展;伴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断得以挖掘,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领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已有研究全面阐述了心理因素对开展思政教育的正强化功能,独具风格的校园文化建设更是成为开学季各大高校向学子和家长群体递发出的第一张明信片,但“环境思政”的概念阐述有待深化,本文将结合各大高校校园建设实例,探索“环境思政”在构建和谐教育心理环境中发挥的作用。

4.1. 引入教育心理学,挖掘高校课程思政元素

区别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显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更强调各科教学中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在开展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借助教学手段有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与学科教学融汇一体,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谭晓爽,2018)教育心理学不仅仅为思政课教师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与行为现象提供理论指导,提高了思政教学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更应当与学生各类专业课程同向同行,产生协同效用,共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课程建设体系。高校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应以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作为首要任务;结合本专业教材挖掘独居专业特色的思政元素;立足心理学扩展课程教学方法,如对话式心理疏导、典型示范教育法、换位思考法等方式;遵循科学的评价原则,创新课程考察体系。以《大学英语》这门公共基础课为例,在讲授《新编实用英语教程2》unit4 Be on time and in time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中西方时间观念与行为的区别,进行课程思政,如,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不守时是否可以上升为诚信问题、了解哪些中西方文化里关于守时的典故、不同年龄段的时间观念区别,以及你更愿意与具有哪类时间观念的人展开合作等话题。通过探讨,学习语言专业知识的同时,展开诚信教育、时间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使之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了解中华民族诚信道德传承。

4.2. 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推手,是培育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关键一招。同时,现代教育对健全人格的客观要求与众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共同任务也提醒我们,要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打造一批批具有较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着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挖掘中国文化宝库价值。三者结合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式下,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担负起新时代和新的历史方位赋予他们的使命,同样也有利于大学生在身处就业或继续升学的压力中,自发调节情绪,进行自我反思,提高思维辩证能力,缓解信息多元化带来的思想冲击,有效改善因负面情绪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

4.3. 构建和谐教育心理环境,打造“环境思政”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恩格斯,1995)学校环境是学校中能够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作为思政教育载体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走向社会化道路。学校环境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广义指包含课内教学、课外活动、校园中各种设施以及校风在内等多种影响学生发展的全部因素,狭义指除教学、教育工作以外的诸如政治舆论、学术氛围、校风学风等一切无意识影响学生发展的精神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对身心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育人紧紧围绕着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伴随着对环境育人作用形成的正确认识,而不断完善的一种以教育为导向的社会实践育人方式。实现环境思政的教育目的,应使校园美景与人文教育与美育相融合,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形成奋发向上的人格态度。在大思政的育人模式背景下,高校可以通过校园环境设计,将独具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相关的文化知识的学习。

这一环节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设计,相对于未能独立生活的初高中生,面临继续升学或就业选择的大学生在思想上更成熟、知识体系更丰富、思维能力更独立,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宿舍,在校时间相对较长,大学校园的环境会对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在高校进行环境教育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时,能够与高校教学环境与大学生的身心需要相适应是非常有必要的。(常成,2023)以下是各大高校结合时代特色与大学生身心特点,不断探索环境思政新路径的生动体现:将承载校园历史的标志性文化建筑物、校史校训和校规校纪以文创产品的形式进行呈现,不仅避免了单一式说教宣传,更凭借精美的设计不断“出圈”,成功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官方微博、抖音、公众号等信息媒介是各大高校借助网络宣传校园文化的新阵地,对校园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学习榜样以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宣传,不仅有效发挥了道德模范示范作用,同时有效保障了高校网络文化环境安全;以传统节假日、公祭日、纪念日为契机展开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文艺晚会、粘贴宣传标语、闪现活动、千人签字等校园文化活动,有效提升了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与此同时,基础设施的优化、舒适和谐的宿舍环境、保证食品安全的食堂、学习氛围浓厚的兴趣图书馆,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传播积极的生活态度,发挥环境思政的育人功效。

5. 结语

在高校思政工作中融入教育心理学,既推动心理学的发展,又为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质量探索了一条新路径,二者在实践中展现出了1 + 1 > 2的应用价值。新时代,新使命,广泛而又生动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助推教育心理学应用高校思政教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德]卡尔∙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人民出版社.
[2] 常成(2023). 大思政背景下大学校园环境的美育价值与设计. 建筑科学, 39(3), 183.
[3] 谭晓爽(2018). 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No.409(4), 44-45.
[4] 汪风炎(2006). 教育心理学新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5] 杨莉(2023). 高校思政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融合方式分析. 大学, (18), 133-136.
[6] 张爱卿(2001). 现代教育心理学. 安徽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