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城融合理念下高校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为例
Research on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y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oncept of School-City Integration—Taking the Nanxun Campu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MM.2023.139147, PDF, HTML, XML, 下载: 236  浏览: 41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董学朋: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管理办公室,浙江 湖州
关键词: 校城融合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School-City Integration Regional Econom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摘要: 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在校城融合理念下,高校应坚持融入地方、精准服务,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优化学校协同治理、完善校城融合体制机制建设,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地方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资源互通、政策共享。充分凝聚学科特色,突破资源瓶颈,以科技创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Abstract: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is the essence of building high-quality and distinctive applied universities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connotations. Under the concept of school-city integration, universities should adhere to integrating into local areas, providing precise services, leveraging their research and talent advantages, optimizing internal governance,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city integr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forming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resource exchange, and policy sharing with local industrial structures. Fully consolid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cipline, break through resource bottlenecks, and provide inexhaustible driving force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roug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文章引用:董学朋. 校城融合理念下高校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为例[J]. 现代管理, 2023, 13(9): 1164-1169. https://doi.org/10.12677/MM.2023.139147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由被动适应到引领推动,大学所扮演的角色也适时因应,由创新资源的供应者向引领者转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支撑”向“支撑与引领”并重转变 [1] ,高校的功能与作用得以重新整合,通过人才聚集、产业聚集、创新创业来支撑和引领城市创新发展。

2. 校城融合的内涵与机制

校城融合,即大学校园与城市融合发展,其本质是大学与城市结构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2] ,是推动大学融入城市与区域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然选择 [3] 。大学与城市之间以优势互补促进互融共生,形成两者功能的同频共振,是一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效模式。

合作基础方面,高校的科研成果可促进成果转化,推进生产力发展,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够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南浔区地处长三角腹地,具有良好的历史人文底蕴和地方产业特色,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有条件对新校区的建设提供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能够弥补地方高等教育的“短板”,有利于地方汇集人才、提升价值,形成后发优势。校城双方在一些重点领域、重大战略、产业布局等方面布局合作事项,有利于校城双方互融共生、互利共赢。

办学模式方面,校城双方以对接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为核心,以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进行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产学研用合作。一校两区新格局下,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和交通体系不断完善,高校将聚焦优质办学资源,统筹推进系统治理,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实现高校自身高质量、有特色发展和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良性互动。

建设方式方面,地方政府提供新校区用地建设资金,第三方建筑设计机构负责规划设计,高校参与规划和现场办公的多方合作方式。不仅为拓展高校办学空间、提升办学质量、加快学科布局调整提供动力,同时能使学校能够集中资源和精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不影响项目推进力度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实现校城融合发展的双赢。

运行管理方面,高校是学校新校区的责任主体,高校拥有办学自主权,地方政府负责出资建设,不参与新校区的运行管理 [4] 。校城双方共同对战略合作的具体内涵进行商定,政府对新校区校园安全、人才引进、合作平台建设等提供必要的支持。

3. 校城融合的战略意义

3.1.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进生产力发展

高校聚集了领域内的科研人才和优势资源,高校的研究成果经过转化能有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够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围绕水利特色方向,大力培育学科优势、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致力水文化传承与创新,坚持以挖掘、研究和传承水文化为己任,着力打造新时代水利精神和浙江水文化的教育传播高地。南浔区的古镇资源、辑里湖丝、善琏湖笔、双林绫绢等有形资产和集儒商文化、湖笔文化、园林文化、古桥文化于一体的无形资产,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高校可充分利用区域文化产业,积极开展区域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促进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 [5] 。

3.2.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入高质量人才

与高校精准对接满足城市发展、产业升级的技术人才,是提高城市经济活力、建设创新名城的必由之路 [6] 。高校应准确把握其办学功能和使命,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需求,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的宏观规划紧密结合,利用高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创新优势,发挥治理溢出效应,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推手,相应获得区域内资源、人才、资金和政策的反哺 [7] 。

3.3.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服务城市能级提升

科技创新水平与一座城市的未来竞争力具有直接关系,也是城市格局竞争的重要因素。高校集知识传播与生产、科技创新与传承的功能为一体,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日益依赖科技进步的情况下,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提升办学层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路径。在提升区域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方面彰显其社会价值,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为城市能级提升发挥引领作用。

4. 高校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

高校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天然独特优势。一是学科优势。“教育科技人才强省”战略指引下,高校大力推进学科建设,提升办学内涵和水平;一校两区协同发展为高校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了新机遇。二是平台优势。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扎实推进“申硕”工作和科研平台、科研项目建设,深化社会合作和产教融合,优化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做强特色优势。三是区位优势。南浔区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近年来南浔区深化实践“融沪”、“接苏”、“联杭”战略,校城一体化发展为双方提供历史性机遇。

高校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自身也面临一些掣肘因素:

4.1. 科研人才相对匮乏

一校两区协同运行在拓展了办学资源、提升办学空间的同时,也面临人才梯队建设的难题。需统筹考虑,在凝聚思想共识、明确发展目标方面形成一致,并出台相应政策文件,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明确发展目标、加大引才力度、提高办学水平,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开展相应的应用技术研究,以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4.2. 校地融合体制机制建设不够完善

实践中缺乏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体系,是校地融合发展进程延滞的重要原因。就内部而言,学校“一校两区”功能定位需要进一步明晰,管理运行机制在实践中有待优化,以确保人员调配机制、教学运行机制、学生管理机制、后勤保障机制畅通、有序;就外部而言,学校与地方尚未建立起常态化合作协商机制和信息互通机制,难以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化效益。亟需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来打通现有制度瓶颈,让高校能够集中精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4.3. 产教融合有待深化,高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动能不足

我国水利事业在通向现代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发展道路上,对应用型人才的培育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立足于办学优势和行业特色,才能在未来高精尖领域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深化产教融合有利于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梯队。高等教育的发展相比于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对滞后性,人才的供给端与需求端呈现出越来越尖锐的矛盾,突出表现在:高校在学科布局中容易忽视地方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转型对人才结构的匹配需求,设置的学科专业一定程度上脱离企业对相关人才的素质模型需要。部分高校毕业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不能适应企业用人条件,进而造成“结构性失业”。

5. 校城融合理念下高校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优化

5.1. 明确发展目标,提升开放办学水平

一方面,凝聚发展共识,明确战略目标。高校依托地方资源办学,需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主导产业结构,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把握时代机遇,科学制定学校发展的短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以“申硕”为重点,统筹实施立德树人、学科建设、人才引育、产教融合、科研提升“五大工程”1。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加强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如发改委、经信局、工商局的联系,通过党建引领、条线合作、业务融合等形式,加强校企、校政融合,真正做到“将大学建在社会上”。另一方面,加强应用技术及基础研究,提升开放办学水平。统筹地方优质资源,积极对接高新技术企业,成立协同创新实验室,成为新技术业态高速发展新引擎;与地方政府联合成立技术成果转移中心,为地方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提供服务平台,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头部企业与学校合作,设计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升2。近年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与河海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教育,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先进教育理念、办学和管理经验,推动综合特色班“大禹班”或“尚水基地班”的新工科培养试点工作,联合开展水利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土木水利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2. 完善校城融合体制机制建设

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抓手,是推进校城共生发展的有力举措。其一,强化顶层设计,签订校城融合战略协议。结合区域中长期发展规划及高校“十四五”发展目标,分步、稳妥推进,构建全方位的校城战略合作规划体系,服务于地方主导产业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有针对性地制定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为校城融合发展指明方向。其二,推进校城融合制度创新。校城融合制度建设任重道远,在充分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院校制度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校城合作实情的长效化的治理制度、产学研合作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互通机制,研究校城合作、校区发展等重大事项。校园安全治理方面,学校与南浔区联合成立浙江省首个高校社会治理联动工作站,通过整合条线资源力量,建立协同联勤机制,形成“校区自治 + 网格巡查 + 行业监管”的精细化分工协作治理机制。其三,建立校城资源共创共建共享机制。统筹推进资源共享,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场所共享。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的图书馆、大剧院、体育馆、南浔党校在规划设计初期就考虑到服务地方发展。建成以后,当地市民可以有序进入学校图书馆学习;南浔校区大剧院作为主场承办各类音乐会、文化演出、知名高校教授讲座等,充分展现了高校与地方深度融合、互融共生的理念。二是人才共享。校城融合实践中,众多高校与地方政府建立高端人才“共引、共用、共享”机制 [8]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与南浔区政府共建“南浔创新研究院”,建立院士工作站,创新引才方式,制定实施“南浔学者”、“南浔青年学者”政策,引领带动优势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盟,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保障共享。南浔区在交通保障、卫生保健、警务保卫、环境保洁等方面与浙江省水利水电学院进行资源投入和支持,服务地方发展。

5.3.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鼓励跨业界、跨学科、跨专业整合资源,提高学校应用创新能力与水平。其一,健全校城、校企合作平台。优化利用两校区空间资源,加强与相关龙头企业合作,推进科技、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布局地方研究院、产教融合合作基地、省级及以上现代产(企)业学院,聚焦国家和省重点支持产业领域以及学校办学特色,推进政–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基地,依托产业学院共建数字经济园区,推进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共建校企合作课程等。其二,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围绕地方产业发展进行学科专业体系布局,建立以核心产业、高新技术为重心的人才培育体系。凝聚学科特色,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和行业企业的技术需求,联合进行技术攻关 [9] ,提升科研创新平台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学科群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技术链,合理布局新设专业,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实际,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持续加大“3 + 2”专业硕士学位点培育力度,主动对接行业部门和骨干企业,聚焦特色项目,积极培育标志性成果;精准对接水利行业和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集群建设,提升一流专业建设内涵和质量;精准匹配南浔区高端产业布局,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发挥院士专家领军作用,探索“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机制;加大重点专业如能源动力、机械、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等专业硕士点培育力度;优化调整学科布局,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其三,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打破政策桎梏,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持续优化引进人才在购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政策配套措施,为留用人才提供优质的政策保障。出台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办法,如设立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等,完善学科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机制、青年人才的发现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完善工作激励机制,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

6. 结语

新的历史背景下,高校需立足学科特色和专业资源,积极发挥专家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布局校城融合战略合作规划,以制度创新撬动区域优势资源,推动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完善产教融合路径和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发挥两校区“一体两翼”融合发展的新优势,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以健全的学科专业体系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将地方的产业优势转化为学科专业优势,加快构建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实现办学内涵的全面提升和校城共赢的发展目标。

基金项目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23年度高教研究一般课题(编号:88108003133)。

NOTES

1https://www.zjweu.edu.cn/c2/ec/c386a115436/page.htm。

2https://jiangsu.eol.cn/jsgd/202011/t20201127_2048808.shtml。

参考文献

[1] 索凯峰, 喻頔, 陈杰. 校城融合背景下城市型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路径选择——以江汉大学为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16(8): 133-135.
[2] 杨明娜, 郑典宜, 叶安胜, 等. 校城融合下城市型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实践研究——以成都学院为例[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6(23): 50-51.
https://doi.org/10.16400/j.cnki.kjdkz.2016.08.024
[3] 管京, 李明, 叶嵩, 等. 空间维度下的高教园区校城融合指数分析——以我国20个高教园区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23, 30(5): 35-44.
[4] 王得祥, 武晓楠. 新时代校地融合发展视域下高校新校区建设问题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20, 37(10): 69-71.
[5] 郑菲. 校城融合视域下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与解决对策[J]. 福建轻纺, 2022(7): 25-26+29.
[6] 赵男男, 李嘉龙. “校城融合, 协同共生”视域下民办高校与城市融合路径研究[J].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2(4): 10-14.
https://doi.org/10.16350/j.cnki.cn12-1442/g4.2022.04.001
[7] 苏团. 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的对策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7(8): 58-62.
[8] 洪林, 周亚军. 地方高校教学质量文化的一般特征与建设路径——基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J].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1, 6(2): 1-7+54.
[9] 杨克润, 罗五魁. 地方高校科研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与思考[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4): 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