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小企业情报信息获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例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Behavior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Shanxi Province—Taking the Softwar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Indus-try as an Example
摘要: 中小企业是保障国家经济和提供就业岗位的主力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信息化时代,有效获取情报信息将会让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文以山西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初步分析中小企业情报获取行为的影响因素;再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后进行验证;最后,针对中小企业情报获取行为提出针对性对策,切实为中小企业稳健、快速发展助力。
Abstrac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the main force in safeguarding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rovid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are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a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effective access to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will enabl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stand out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This article takes the softwar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and uses grounded theory to preliminarily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lligence acquisition behavior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ollect data through a survey questionnaire and verify it. Finally, targeted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intelligence acquisition behavior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ffectively providing assistance for their st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郭云, 李征宇. 山西省中小企业情报信息获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例[J]. 数据挖掘, 2023, 13(4): 352-365. https://doi.org/10.12677/HJDM.2023.134034

1. 引言

截至2023年5月,山西省中小企业注册登记数超110万户,是全省市场主体数量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实体经济组成部分,在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上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依靠三大核心资源:资本、技术、人才,而在如今信息化时代,情报逐渐被视为企业的另一核心资源 [1] 。获取情报信息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商业决策,合理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在复杂的市场环境竞争中得以生存。本文将以山西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部分中小企业中了解或从事情报获取收集工作的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以及企业情报专员等职能人员作为样本对象,基于扎根理论初步提炼出影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中小企业情报获取行为因素,随后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验证,最后根据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

2. 相关研究

2.1. 国内外研究

随着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情报信息交织涌现,情报作为中小企业的重要信息资源,影响着其生存与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学者纷纷展开关于中小企业情报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叙述。第一,中小企业情报需求方面,逄锦荣等分析了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需求的研究现状,阐释了竞争情报需求的具体内涵,总结出大数据环境下竞争情报需求的特点 [2] ;毕伟大等利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竞争情报需求进行分析 [3] ;Tumelo等从信息行为的角度分析企业竞争情报失败的原因,发现导致竞争情报失败的重点是关键情报和信息需求方面的问题 [4] 。第二,中小企业情报系统模型构建方面,潘晓等针对当前中小企业情报收集系统模型收集的准确性、信息检索查全率以及情报分类管理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基本LDA及模糊VIKOR法的中小企业情报收集系统模型构建 [5] ;郑荣等针对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新需求,基于ACP理论探索性构建企业竞争情报智能系统,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情报服务 [6] ;M. Mihaela等针对企业创新发展战略设计了竞争情报系统的理论模型 [7] ;S. Goria探讨知识管理在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应用 [8] ;Mohammed Badaoui等提出通过竞争情报系统与企业管理系统进行整合的运营方式,提升竞争情报的应用绩效 [9] 。第三,情报服务模式方面,廖婷等构建了由用户需求、关键流程、关键资源和盈利模式四要素组成的面向企业的竞争情报服务商业模式,并通过不同类型的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案例开展实证研究,验证了面向企业的竞争情报服务商业模式的有效性 [10] ;余建兵等对竞争情报服务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探索竞争情报服务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高效的竞争情报服务 [11] ;罗建等提出政府购买中小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模式,采用真实案例作为实证,对政府购买中小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模式加以验证,系统分析了该服务模式,明晰了各主体的责任和任务 [12] ;张晓霞通过分析不同情报源的特点,结合企业竞争情报服务分析范式框架,分别提出了基于市场与行业视角的多源信息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服务的模式,从而更全面地为企业发展战略提供支撑 [13] 。第四,情报获取行为方面,郑荣等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为理论基础提出影响中小企业对竞争情报服务机构建立初始信任,进而产生获取情报意愿,构建其获取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以期为我国竞争情报机构提高服务能力 [14] 。

从目前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针对中小企业的情报需求、情报系统模型构建、情报服务模式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但很少从中小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去研究企业情报获取行为的影响因素。

因此,本文尝试借助Wilson信息行为模型和扎根理论研究范式构建影响因素及模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利用Spss软件对变量进行验证,最终获取中小企业情报信息获取行为的影响机制,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2.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英国情报学家威尔逊(T.D.wolson)在1981年提出信息搜寻行为模型,并在1996年进行修改,该模型包含信息需求到信息利用的整个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

Figure 1. Wilson information behavior model (1996)

图1. 威尔逊信息行为模型(1996)

扎根理论是基于文献、社会资料、个人生活工作经验提出的概念与范畴,通过演绎归纳及不断修正,形成一定的理论概念 [14] ,包括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选择性编码及理论饱和度检验,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Figure 2. Research design process

图2. 研究设计流程

2.2.1. 访谈提纲设计

本研究在信息获取行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竞争情报理论,构建关于软件信息服务类中小企业情报获取行为的影响因素框架,本研究基于此设计访问提纲,具体如表1所示:

Table 1. Interview outline

表1. 访谈记录

2.2.2. 样本选择

本研究最终选取18名有过情报信息获取行为的软件信息服务类中小企业员工作为访谈对象代表,在选取访谈对象时,充分考虑性别、年龄阶段、学历差异、从事职位等方面的代表性,访谈对象情况如表2所示:

Table 2. Interviewee information table

表2. 访谈对象信息表

2.3. 扎根分析

2.3.1. 开放性编码

首先,将18份访谈记录转化为word,随机预留两份作为后续饱和性检验,对16份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归纳,使用NVivo11对访谈记录进行逐条编码、标记,整理归纳了255个比较合理的参考点,最终得到36个初始概念,表3为本研究的开放性编码(A1~A36)。

Table 3. Open coding

表3. 开放性编码

2.3.2. 主轴性编码

本研究将开放性编码过程中得到的13个范畴进行比较、归纳,将具有相似属性和具有潜在联系的范畴进行归类,最终得到情报信息素养、资源保障、收益风险感知、情报质量、社会环境五个主范畴。主轴性编码如表4所示。

Table 4. Spindle encoding

表4. 主轴性编码

2.3.3. 选择性编码及理论饱和检验

选择性编码从逻辑关系角度对主范畴反复比较并深度分析,明确核心范畴统领所有主范畴,同时确定主范畴间的逻辑关系,整合为清晰的脉络,完成理论机制构建 [15] ,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3所示。为保证中小企业情报信息获取行为影响因素的有效度,本文利用预留的两份访谈记录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同样通过以上三级编码进行分析,比较新的访谈资料和现有的概念、范畴和关系结构。结果表明,五大主范畴内部没有发现新的构成因子,也没有出现新的主范畴或关系结构,表明本研究的编码已经达到理论上的饱和。

Figure 3. Diagram of influencing factors

图3. 影响因素关系图

3.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为进一步检验这五大因素是否会影响中小企业情报信息获取行为,本研究以了解和开展情报工作的山西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

3.1. 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问卷设计包含两个部分:① 问卷人员调查对象基本信息;② 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对五个因素进行考察,共26个题项。根据五量表的程度等级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累计化分为5个程度等级。

3.2. 数据收集

笔者对山西省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类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途径有三种:① 参加太原市煤炭博览会时在展会现场发放;② 委托工作时的同事、亲朋、同学、好友向了解和从事情报工作的人员发放;③ 走访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进行发放。本次问卷共发放431份,经筛选得到409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如表5所示。用SPSS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探索因子分析,以检验不同变量测量项之间的效度。

Table 5. Basic population information

表5. 人口基本信息情况

3.3. 数据分析

实证研究的的具体方法和步骤:① 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和因子分析,以测度问卷各题项设计的合理性;② 利用spss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1) 信效度分析

对本问卷信效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6表7所示。由表6可知,本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最小值为0.832,均大于0.7,说明该问卷信度良好。由表7可知,本问卷的KMO检验值为0.933 > 0.6,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显示,近似卡方值为5962.814,数值比较大,显著性概率为0.000 (P < 0.01),因此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量表的效度结构好,适合做因子分析。

Table 6. Reliability analysis

表6. 信度分析

Table 7. Validity analysis

表7. 效度分析

2) 因子分析

表8可知,本次因子分析共提取了6个因子,26个指标总共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70.661%。总体上,选取的26项指标的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由表9可知,26个题目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0且无多重载荷,说明题目与维度的对应性较好,即旋转后抽取的6个因子与预期因子划分一致,因此该问卷结构效度理想。

Table 8. Total variance explanation

表8. 总方差解释

Table 9. The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a

表9.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a

a旋转在6次迭代后已收敛。

3)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为了研究各个因素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进行验证,其结果如表10表11所示。相关性系数越大则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强。五个因素与获取行为意愿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31、0.727、0.709、0.687、0.716,P < 0.05,表明此因素其在0.01的水平上对获取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

Table 10. Correlation analysis

表10. 相关分析

**在0.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Table 11. Regressive analysis

表11. 回归分析

a因变量:获取行为意愿。

从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来看,选择情报信息素养、情报质量、资源保障、社会环境、行为感知五个维度,能够有效反映“中小企业情报信息获取行为”这一研究对象。回归分析的结果进一步对这五个维度的贡献程度进行了量化考察,各维度变量的回归系数越高,表明该维度变量的改善,对于提高企业情报获取行为意愿有积极作用,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应当把有限的资源有限投入到回归系数更高维度方面。

4. 结论

企业情报信息的获取行为是企业在内部需求的刺激下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发生的,该行为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获取主体的实际情况,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人力、资金投入等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如何从其自身的角度出发,改善企业本身获取情报现状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从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情报质量因子对中小企业情报信息获取行为影响最大,其次是情报信息素养因子,最后是社会环境因子。中小企业想要高效的获取情报,必须不断提升企业内部情报信息素养等五个维度的需求,助力企业发展。

4.1. 打好情报质量“组合拳”,感知企业风险与收益

情报质量包括情报特点和获取情报信息的途径两个方面。情报和情报工作的质量要求是“准”、“快”、“灵”,高质量情报即具备情报的准确性、有效性、竞争性、决策性以及多元化的获取途径。获取高质量情报,一方面要求企业情报人员具有情报意识与获取经验,准确及时有效地利用情报,从而降低企业风险增加收益;另一方面情报信息本身拥有多条可被获取的途径这便增加了企业成功获取信息的几率。

4.2. 培养企业情报素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情报信息素养包括情报需求行为、企业文化修养和信息技能。其中情报需求行为是情报信息获取行为的第一驱动力,企业员工只有具备情报意识与获取意愿才能积极主动地发生其获取行为。企业文化修养是中小企业情报信息素养的关键因素,企业家的重视度和企业家雄心对其掌管企业的情报信息获取行为的发生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激励企业家对情报信息获取行为的重视度来源于企业家对利益的渴望,正是这种渴望让中小企业管理者在信息化时代快速认识到情报信息对于提升企业收益的重要性。中小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情报素养,积极获取企业需要的情报信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位。

4.3. 打造“一体两翼”发展战略

所谓的一体两翼是指以中小企业为主体,资源保障与外界支持协同推进,共建中小企业情报获取的良好环境。发挥中小企业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企业紧抓政府扶植,利用政府提供的便利政策优化自身情报获取工作,解决企业资金紧张、技术难题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艺源. 中小企业竞争情报获取行为机理及行为路径选择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22.
[2] 逄锦荣, 张雨. 大数据环境下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需求分析与实施策略研究[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4): 80-87.
[3] 毕伟大, 张倩.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民营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需求分析[J]. 情报探索, 2014(1): 54-56, 61.
[4] Tumelo, M. and Ina, F. (2018)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Failures an Information Be-havior Lens to Key Intelligence and Information Needs. Aslib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70, 367-389.
https://doi.org/10.1108/AJIM-01-2018-0018
[5] 潘晓, 段鑫星. 基于LDA及模糊VIKOR法的中小企业情报收集系统模型构建[J]. 情报科学, 2021, 39(7): 131-135, 161.
[6] 郑荣, 王晓宇, 张艺源. 基于ACP理论的企业竞争情报智能系统构建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 44(12): 148-157.
[7] Mihaela, M., Sabin, M. and Raluca, B. (2017) Decision Conceptual Model for Innovation Ways Using th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 Ovidius Univer-sity Annals, Economic Sciences Series, 17, 319-324.
[8] Goria, S. (2018) Evolu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s. From a Review of the English Scientific Literature to the Presentation of French-Points of View. Les Cahiers du Numérique, 14, 9-23.
https://doi.org/10.3166/lcn.14.1.9-23
[9] Badaoui, M. and Chettih, A. (2017) The Role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outh East Asi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Business, 2, 103-110.
[10] 廖婷, 刘召栋, 李维思, 史敏, 许明金, 文晓芬. 面向企业的竞争情报服务商业模式构建研究[J]. 情报杂志, 2021, 40(9): 73-80.
[11] 余建兵, 徐文强, 刘欣, 龚花萍. 竞争情报服务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 情报工程, 2021, 7(1): 55-66.
[12] 罗建, 史敏, 周斌, 李维思, 文晓芬, 廖婷. 政府购买中小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模式研究——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案例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 64(21): 58-66.
[13] 张晓霞. 基于市场与行业视角的多源信息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模式探析[J]. 图书情报导刊, 2021, 6(4): 43-48.
[14] 郑荣, 张艺源, 王晓宇. ELM视角下中小企业竞争情报获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情报, 2022, 42(5): 86-97.
[15] 郑荣魏, 明珠, 王晓宇, 陈玉. 多源数据驱动下产业竞争情报智慧服务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J]. 情报学报, 2023, 42(7): 7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