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策略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Shaoxing’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OI: 10.12677/ML.2023.1110583, PDF, HTML, XML, 下载: 140  浏览: 2,56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郑红莲: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浙江 绍兴
关键词: 外宣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策略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ranslation Strategy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外宣翻译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以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为案例研究,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基本原则和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讨论了如何有效构建推动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的外宣翻译策略。总体来看,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主要存在信息不符合目标受众需求、文化专有项英译不当等问题。为服务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让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实现“走出去”,本文提出译者应树立基于语篇的翻译整体观,充分考虑语境,灵活变换词性与句式,优化译文组织;同时把握外宣文本的主干,合理重构语篇。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common wealth of humanity,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lso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of cultur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This article takes the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 of Shaoxing’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 case study. Building upon a review of related research, it analyz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dentifi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The focus of the dis-cussion is on how to effectively develop publicit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Shaoxing’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verall, the publicity translation of Shaoxing’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aces a few challenges, such as provided information doesn’t meet the needs of the target audience, and improper translation of cultural-specific terms in Eng-lish.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nable Shaoxing’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truly go global, the article proposes that translators should establish a discourse-based translation approach, fully consider the context, flexibly change word class and sentence structure, optimize the organization of translation texts, and at the same time grasp the main thread of the promotional texts to reconstruct the discourse in a reasonable manner.
文章引用:郑红莲. 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策略[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0): 4342-434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0583

1.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外宣翻译的主要研究对象。目前绍兴这座千年古城拥有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共计112项,全市普查收集的非遗项目多达3358项 [1] 。随着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语文本被翻译成英文以达到对外文化传播的目的。在此背景下,探讨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有助于推进国际传播视野中的绍兴文化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持与传承,推动绍兴地方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合作交流。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回顾

外宣翻译指以传递信息为首要目的,将源语文本翻译成目标语的最小化代码,以适应目标语读者的交际需求。自21世纪初我国开始大力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以非遗为主题的研究与日俱增。根据关键词对非遗类文章进行统计分析,相关研究主要围绕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其次,从文献数量上看大多数研究者关注非遗的开发、现状及对存在问题的对策上。再次,从学科分布来看文化、旅游和艺术等领域的非遗研究成果颇丰,语言文字的文献数量较少。

从非遗项目的文本翻译来看,已有研究偏向于翻译目的论,强调受众中心,主张归化翻译策略以求读者的适应和接受。如以福建非遗汉英双语文本为例分析相关问题和对策,提出非遗翻译应当遵循“认同”原则,以目的语为归属更易为受众接受 [2] 。也有学者从叙事学视角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介绍与译文之间的不对应现象,指出官方的主流话语、译者及其机构的价值取向、译者的立场意图等影响着非遗项目叙事框架的建立与重构;译文和源文本形成互为阐释的空间 [3] 。

从外宣翻译的功能来看,外宣翻译能否获得目标读者的认同,能否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文是否能再产生“直接引发所期待反应的文本形式”。外宣翻译既要真实反映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要使传播的信息满足外国受众的特定需求,符合外国受众的思维模式和阅读习惯。一个民族的非遗文化,往往蕴含着该民族传统文化最深的根源,保留着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特有的思维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本产生的目的在于向目的语读者传递文化信息,属于典型的对外宣传文本,旨在传播中国本土特色文化。英译本不仅要保留中国非遗的原有特色,强调中国非物质文化的异质性,又要让目标受众完全领会原意。因此非遗翻译本质上是文化翻译,是东西方文化的沟通。

总体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仍然相对不足。虽然在论文发表数量上呈逐年递增趋势,但与其他非遗相关领域研究的数量相比,学术界目前对此问题的关注度显然还不够。从理论视角来看,生态翻译学、认知语用学、传播学、叙事学等理论被分别应用到非遗文本的翻译路径和策略研究中,以验证某一理论的正确性为主。从翻译实践来看,国内一些重要的文化网站和社交平台虽有非遗项目的简单介绍,但常常缺少对应的英文翻译,即使有也非常有限,达不到真正深入介绍和传播非遗的目的。这对于主要依赖网络获取信息的受众无疑是障碍。英语作为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以其为载体向世界介绍和普及非遗无疑是覆盖面最广最得力的途径,显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译研究非常有必要继续推进和深入,以满足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需求,让世界了解中国民间特色文化。基于此,本文以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汉英双语版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汉语和英语文本进行对比分析,力图从比较中发现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并构建有助于解决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进行有效传播的翻译策略。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基本原则

外宣翻译是对外宣传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以完成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为基本任务的翻译实践活动。外宣翻译强调信息的简洁性、即时性和典型性,因此在翻译中既需考虑文化背景因素,也要结合译文受众的心理因素,尽可能提供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相关的文化知识,使译文受众在概念系统层面激发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近的心理意象。从勒菲弗尔操纵理论出发,胡芳毅阐述了政治文本翻译中意识形态对外宣翻译的操控 [4] 。鉴于此,他强调本土意识在政治文本外宣翻译的重要作用,即译者在顺应译文受众思维习惯的同时应具有较好的本土意识,在不影响原文意义准确传达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适当改写,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具体到非遗项目的外宣翻译,从传播学视角出发译者应遵循“效果为先”和“以目标受众为中心”的原则 [5] 。曾剑平则认为,“宣”和“译”是非遗项目外宣翻译兼具的属性,因此要达到满意的翻译效果,译者需把握好源文本的言内言外因素很重要,坚持“内外有别”和“外外有别”的原则 [6]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为非遗项目的对外传播搭建好桥梁,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走出去”,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此,译者需要在准确传达信息的基础上尊重文化差异,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并注重整体呈现,使得更多人能够了解、尊重和欣赏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从操作层面来看,文本翻译时要确保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并用准确的措辞传达给目标受众。特别是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核心价值观时,需要注意准确性和精确度 [7] 。其次,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不同地区、社群或民族的传统知识和习俗,翻译时要尊重和体现文化差异。遵循原文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将其重新呈现给目标受众,尽量避免误解或文化冲突。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往往面向广大公众,因此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非常重要。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或难以理解的术语,选择通俗易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接受。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应注重整体呈现。除了准确传达核心信息外,还应该包括背景介绍、历史渊源、传承方式等相关内容,以帮助受众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特点。

4. 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信息不符合目标受众需求

中英思维的差异导致非遗文化外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会出现不符合目标受众需求的问题。思维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物理呈现。由于现实具有复杂性和多维性,语言难以充分准确描述现实世界,所以模糊性是语言的一个内在特点。不过相对于汉语而言,英语在词汇、语句和篇章表达等方面更强调精确和逻辑自洽,从句子的组织结构到描述事物的角度都与汉语有所不同。首先,汉语主观性强,英语客观性强;其次,句子的表述顺序不同,汉语倾向于先次要后主要,而英语倾向于先主要后次要;最后汉语句子相对松散,而英语句子结构严谨。

鉴于思维的差异,汉语多使用概括性的词语,而英语多使用具体词。中国传统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模糊性,强调意象美。人们在认知事物时,常满足于通过直觉获得的总体印象,所以汉语中常用概括词。而英语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形的。例如在介绍绍兴黄酒的特点时,外宣译文按照中文表达直译为Rice produced in Shaoxing has som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ts say the water from the lake is the best ingredient。在此表述中有多处模糊用语,其中some一词就缺乏精确度,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但英语受众期待文本呈现具体、明确、具有区别性的特征以更好了解黄酒。同样,experts也本句中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译者应通过增加信息的方式告知受众是哪方面的专家通过什么方式做出的判断。又如译文The winemaking procedure is complex, intricate, and requires accurate technology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complex,intricate,accurate三个英文形容词可用来描述事物和事件的状态和程度,但是无法清楚说明具体的状况,这对于英语受众来说存在信息不充分和缺乏论证等问题。

4.2. 文化专有项英译不当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涉及到大量的文化专有项,它们能否得到恰当翻译将决定译文受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以绍兴黄酒一词为例,大多数译者将其直译为yellow wine或yellow rice wine。然而,yellow一词在英语国家容易引起令人不快的感受,例如yellow journalism (黄色新闻)指低质量的、夸大其词的新闻报道,yellow peril (黄祸)指的是中国威胁论的一种说法。除此之外,yellow还可以表示某些商业或娱乐媒体的内容,因为这些媒体常常以低俗、煽情、夸大其词的手法吸引读者或观众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本族语者很容易对黄酒的英译产生不适反应,进而影响他们对黄酒及相关非遗项目的接受和理解。另外,根据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http://210.72.20.108/index/index.jsp),绍兴黄酒可通过直译 + 注解的方式进行恰当翻译,在文本中首次出现可翻译为Shaoxing Huangjiu, a type of Chinese brewed wine made from glutinous rice。这样有助于第一次接触到该术语的人对此概念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其后的论述中则可用其简称Huangjiu方便读者记忆。

另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平湖调”也存在英文翻译不一致的现象。该曲种在音乐、文学和语言等方面有独特风格,因所唱曲调《平湖调》而得名。目前该文化专有项主要存在四种不同的译法:Shaoxing Pinghu Tunes,Shaoxing Pinghu Tones,Shaoxing Pinghu Diao,Shaoxing Pingdiao。专有名词的英文表述不同可能引起话语受众的误解或不知所以。为了方便译文受众阅读和理解,也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必要统一规范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保持其在译文中的一致性。笔者认为,“绍兴平湖调”在译文中的首次出现可翻译为Shaoxing Pinghu Diao (Pingdiao for short), a type of folk musical art popular in Shaoxing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通过直译加释义的方式让英文受众轻松掌握该专有项的概念内容。其后的译文中则可以使用其简称Pingdiao来减轻受众的认知负担,提高其阅读效率。

5.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策略构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要克服目前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译者应关注目标受众的思维习惯和认知心理,在再现源文本主旨的基础上,遵循译文受众的信息表达方式以构建文化认同。具体来说,译者应树立基于语篇的翻译整体观,把握非遗文本的跨语言情境进行精确选词,同时厘清汉语文本的主干结构以合理重构语义。

5.1. 树立基于语篇的翻译整体观

外宣翻译的最终目的是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因此译者不能简单地追求语词的对应和结构形式的对等,而需要以交际情境中的语篇为基本信息单位,综合考虑语篇内外多重因素,关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语篇的整体构造。语篇语言学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语篇层面更容易把握话语构建者的交际意图以及语境对语篇形式与结构的影响等 [8] 。在翻译实践中,字、词、词组、小句、段落、语篇等共同组成语言描写单位的层级性体系,其中“语篇是最后的仲裁”,因其是一个意义相对完整的言语交际单位,具有“篇际连贯”和“篇内连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文本具有丰富多样、严谨权威以及传承性与创新性并存等特点,更需要译者具有“整体细译”的能力,在多层级源语分析基础上,把握语篇的交际功能和交际意向,从而以最近似的风格、最小的信息损失、最缜密的逻辑脉络来高效呈现原文信息 [9] 。

认知语言学也强调翻译中语篇整体意义构建的重要性。从认知视角来看,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涉及到语言、文化和认知等多个层面。译者通过理解源语言的语篇和意义,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表达,以实现语篇意义的传递和流通。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在尽量保留原文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转述,译者应准确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并尽力将这些意义映射到目标语言中。在译文中勾勒出原文作者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以保证传递完整的语篇意义。基于语篇的翻译整体观需要译者对源文本进行层层解读,确定主干,厘清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汉语意合和英语形合的统一。

汉语的意合特点表现在没有形态变化,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汉语非遗外宣文本多用散句、流水句和并列结构,长度以中短居多,具有简短、凝练的语言特点。而英语呈现冗长的语言形态,为了使译文表述逻辑缜密,译者需要采用复合句、同位语、插入语等较为复杂的语法结构。如例1所示,中文语篇仅用了不到150个汉字就完成了情景、视角、感官、逻辑联系的多层次转换,描述了多个与黄酒密切相关的文学典故来突显黄酒文化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译文为了再现相似的语义关系、音韵和意境,几乎用了比原文长达两倍的字数。译文为了语篇的整体衔接连贯,增加了逻辑主语,运用代词、复合句、插入语、同位语和后置定语等语法结构让信息之间关系更为清晰,以准确地表达汉语文本的内容。

1) 黄酒是国粹,世界三大发酵酒之一,且为中国独有,是真正的中国酒。一直以来为名人雅士所崇尚。无论是李白的玉碗盛来琥珀光、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白居易的晚来天欲雪欲饮一杯无,还是曲水流觞、煮酒论英雄、红楼梦大观园夜宴,这些写的说的都是黄酒。黄酒契合了中国人的饮食和生活、契合了中国人的精神和风骨,糯米冬酿,低度温润,不烈不刺激,优雅舒适,如翩翩君子。

Huangjiu, a type of Chinese brewed wine, is a national treasure, and one of the world’s three major ancient alcoholic drinks, together with beer and wine. Unique to China, it is the true Chinese liquor. It has always been revered by celebrities and literati. There are many scenes of drinking Huangjiu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works. Whether it is Li Bai’s jade bowl filled with amber light, Ouyang Xiu’s drunken old man whose intentions are not about the wine, Bai Juyi’s desire for a cup of wine on a snowy evening, or the scenes of drinking and conversing by the meandering stream with friends, boiling wine and discussing heroes, and a grand banquet from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ll these are about Huangjiu. Huangjiu, made from glutinous rice and brewed over the winter, with its low alcohol content and mellow taste, perfectly complements the Chinese diet, as well as the Chinese way of living and thinking, which embodies the grace of a suave gentleman.

5.2. 把握语境,精确选词

翻译家奈达(Eugene A. Nida)认为翻译即译意,强调意义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但语词、句子或片段只有处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受到相关社会情境的调节,才具有相对稳定的意义,即语境是人们理解和阐释话语意义的基础。英国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最早提出“语境”概念,他认为语境具有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大类,它们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在此基础上,语言学家弗斯(John Rupert Firth)拓展了语境概念,认为除了语篇关涉的上下文和语境,大环境下的社会、文化、历史、宗教等都属于语境的范畴。系统功能语言学则从层次(stratification)、多功能(multi-functionality)和潜势(potentiality)三个方面来界定和描述语境概念 [10] 。从层次来看,语境包括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从多功能来看,语场对应概念功能,语旨对应人际功能,语式对应语篇功能;从潜势来看,语境是无数意义潜势变化的集合。

语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影响显而易见。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关涉一种错位和脱节的转换形式,即源文本所承载的信息脱离特定语境,被转换成一套适合异域文化、截然不同的语言符号。在转换过程中词语意义的理解必须借助具体的情境,使意义明确化、具体化,使词语获得临时意义、修辞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其次,如果译者具有语境意识,能够根据非遗译文语篇的需要适当增加某些语词,有助于受众建立译文语篇与相关情境语境的心理联结,进而促进跨文化理解和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在描述传统手工技艺项目时使用大量的动宾结构,如例2中的“做酒药”“制麦曲”“备酒母”“投料开耙”“榨煎酒”,此类表达既生动形象,又简洁易懂,但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大。此外,相关动词还表现出一定的语域特征,翻译时需仔细分析、精确选词。考虑到英语的树形结构特点,译者应利用分词结构、动名词结构等语法手段将相互联系的信息融合在较长的句子中来确保语义关系清晰。译文中运用brewing,fertilization,hoeing,pressing and sterilizing等动名词结构就是通过发挥语境的作用,选择了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抽象名词。总之,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的语境分析时,可以借助词汇的同义、反义衔接关系或组合衔接关系精确判断语义,确定译文选词,灵活变换词性与句式,优化译文组织。

2) 黄酒的酿造讲究四季变换、时令气候的完美结合:夏做酒药,秋制麦曲,立冬备酒母,小雪投料开耙,立春上榨煎酒。冬酿是黄酒酿造的季节。绍兴黄酒的酿造工艺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前性、中性和后性,中性为最佳,中性酒的酿造时间从每年的农历小雪到冬至的一个月之内完成。

The brewing of Huangjiu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harmonious combination of seasonal changes and weather conditions. The Chinese yeast is prepared during the summer, autumn, and early winter. During the Chinese solar term of Xiaoxue, fertilization and hoeing are carried out. Finally, the pressing and sterilizing of the wine is commenced during the solar term of Lichun. The brewing of Huangjiu traditionally takes place in winter. The process consists of three stages: pre-fermentation, fermentation, and post-fermentation, with fermentation being the most important one. The optimal time for fermentation is within the month from the solar term of Xiaoxue to Dongzhi on the lunar calendar.

5.3. 厘清主干,合理重构

结合上下文,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的篇章结构和不同信息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译文搭建句式结构和合理谋篇布局的重要前提。厘清主干、合理重构的重要性在于确保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以及使译文更容易理解和符合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首先,通过厘清主干,译者能够把握原文的核心意思。原文可能使用复杂的句法结构,有时还包含隐喻、比喻或文化背景等,这些因素都可能给译者造成困扰。通过分析原文的结构和语境,找出其中的主线,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图。其次,合理重构译文有助于适应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表达习惯。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差异,因此直译原文可能导致译文不通顺、不自然甚至失去原文的含义。译者需要通过重构句子结构、调整词序或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来确保译文在目标语言中具有流畅自然的效果,并能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最后,厘清主干并合理重构译文有助于提高译文的质量和准确度。译文的质量与准确度直接影响读者对原文的理解。通过对原文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并进行合理重构,译者可以更好地确保译文与原文一致。

在具体操作上,厘清主干和合理重构主要包括五个具体步骤:第一,仔细阅读原文,理解上下文和主题,确保对原文的整体含义有一个全面的理解。第二,辨别原文的主要信息和核心思想。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确定哪些部分是主谓结构或重要的修饰成分。通过强调或重新排列这些部分来突出主干。第三,注意原文的语法特点和语言习惯。中英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语序和表达方式。根据英文的语法规则和惯用表达,对译文进行合理的重构,使其在目标语中更符合自然习惯。第四,借助辅助词和连词来明确译文中的逻辑关系。使用适当的衔接词和过渡词来连接句子和段落,确保译文的连贯性和流畅性。第五,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理解需求。译文的目的是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准确捕捉到原文的意思。因此,在进行重构时,要注意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晦涩的句子结构。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性文本包括一些专业技能描述,在用词和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大多数内容聚焦民俗文化,通过引经据典或散文等体裁来叙述。翻译时,译者一方面要适度保留汉语非遗文化外宣文本的形象,传达原文的修辞效果,另一方面要注意英语为综合性语言的特点,理顺原文结构,按照英文表达习惯,将信息进行重新整合,借助各种语法成分将相互联系的信息浓缩到一个较长的句子当中。如例3所示,汉语源文本共有6句,介绍了绍兴黄酒和王羲之书法的渊源。译者根据中文表达,结合英语表述习惯对信息进行了重新布局。对照译文,可以看出,译者对原文的信息进行了多重解构:首先,原文中第一句表示时间和天气的信息被整合到第二句中成为时间状语和补语,突显语篇中的认知焦点“王羲之”;其次,原文中第二句的后半部分被拎出来单独成句,突显“曲水流觞”在绍兴黄酒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符合英语的多种语法成分并存的表达习惯;最后,译者采用强调句式表达原文中第五、六句的逻辑语义关系。

3) 公元353年的农历三月三,这天格外晴朗。王羲之和谢安等四十二友人,来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间的兰亭,曲水流觞,纵情山水。王羲之的绝世才华也随酒的香醇挥洒而出,写出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酒醒后,王羲之多次尝试,却再也写不出同样的字了。当时当景,当时的酒,成就了这天下第一行书。是酒,使王羲之纵情山水,接纳百川,懂得万物之美;使他物我两忘,领悟天地,自然洒脱和从容。

On the third day of the third lunar month in the year AD 353, with an exceptionally clear sky, Wang Xizhi, a famous Chinese calligrapher, and forty-two friends, including Xie An, a Jin Dynasty statesman, arrived at Lanting (the Orchid Pavilion) nestled in lush forests and bamboo groves amidst towering mountains. They indulged themselves in drinking and composing poetry beside running water while immersing in the stunning scenery. Wang’s extraordinary talent also flowed out with the sweet fragrance of the wine, and he wrote the world’s first masterpiece of running script, “Preface to the Orchid Pavilion Collection”. After sobering up, Wang tried many times but could never write the same running hand again. The scenery and the wine of that time, combined, created the world’s first masterpiece of running script. It was the wine that allowed Wang to indulge in the mountains and waters, accommodate all rivers,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all things. It made him forget himself and the world, understand the heaven and earth, and be free and easy.

6.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外宣翻译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以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为案例研究,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基本原则和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讨论了如何有效构建推动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的外宣翻译策略。总体来看,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主要存在信息不符合目标受众需求、文化专有项英译不当等问题。为服务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让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实现“走出去”,本文提出译者应树立基于语篇的翻译整体观,充分考虑语境,灵活变换词性与句式,优化译文组织;同时把握外宣文本的主干,合理重构语篇。

致谢

感谢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对本研究的支持。

基金项目

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145259)。

参考文献

[1] 李永鑫. 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读本[M]. 杭州: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7.
[2] 吴克炎.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与读者认同[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 2011, 25(2): 133-139.
[3] 陆志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性文本的英译研究[J]. 外国语文, 2017, 33(2): 117-121.
[4] 胡芳毅. 操纵理论视角下的外宣翻译——政治文本翻译的改写[J]. 中国科技翻译, 2014, 27(2): 40-42+39.
[5] 胡庆洪, 文军. 从传播学视角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J]. 上海翻译, 2016, 23(2): 43-46.
[6] 曾剑平. 外宣翻译的中国特色与话语融通[J]. 江西社会科学, 2018, 33(10): 239-245.
[7] 胡开宝. 国家外宣翻译能力: 构成、现状与未来[J]. 上海翻译, 2023, 23(4): 1-7.
[8] 刘辰诞. 篇章衔接与文学性——文本批评与篇章融合的可能性[J]. 外文研究, 2019, 7(1): 1-9+106.
[9] 冯全功. 语篇翻译与语篇翻译教学整合论[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11(2): 63-67+78.
[10] Halliday, M.A.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s: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Edward Arnold,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