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语境下温州乡村公共卫生“三位一体”应急体系探索
Discussion on the “Trinity”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for Public Health in Wenzhou Rural Areas under Common Prosperity Context
DOI: 10.12677/ASS.2023.1210783, PDF, HTML, XML, 下载: 121  浏览: 172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叶崇凉: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浙江 温州;饶大良:温州市苍南县桥墩镇社会事务办,浙江 温州
关键词: 乡村公共卫生温情治理健康乡村美好生活乡村健康教育Rural Public Health Warm Governance Healthy Village Good Living Rural Health Education
摘要: 作为共同富裕和乡村公共服务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应在共同富裕路径上有序构建。如何构建乡村卫生应急体系是建设共同富裕进程中城乡融合、公共服务现代化不容忽视且须认真作答的关键问题。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引领,凸显创新和高效、便于取得实效和特色的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共同富裕语境下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的应然愿景。平急两用的乡村公共卫生设施不佳、乡村主体健康意识和健康支持不足、乡村公共卫生应急治理方式不优是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构建中的现实难题。当前,应以设施、人才以及管理“三位一体”为具体构建路径,确保乡村公共卫生应急的硬件与软件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运行实施,全方位推动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构,助力“健康乡村”建设,增进民生福祉。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common prosperity and modernization of rural public services, the rur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system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an orderly manner on the path of common prosperity. How to build a rural health emergency system is a key question that cannot be ignored and must be answered seriously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common prosperity,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A rur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sys-tem that is led by the concept of people-centeredness, emphasizes innovation and efficiency, and facilitates the achievement of practical results and characteristics, is the appropriate vis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ural social governance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common prosperity. The poor rural public health facilities for both emergency and plain use, the insufficient health awareness and health support for rural subjects, and the inept governance of rur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sponse are the real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Currently, facilities, talents and management “trinity” as a specific construction path, to ensure that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rur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n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the road to ru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ll-round promo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system, to help “healthy villages” construction, and enhance the well-being of people's livelihood.
文章引用:叶崇凉, 饶大良. 共同富裕语境下温州乡村公共卫生“三位一体”应急体系探索[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10): 5714-5719.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10783

1. 问题的提出

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2]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稳步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共同富裕与全民健康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简称“应急体系”)构建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福祉分享的重要举措。在乡村社会治理维度中,公共卫生发挥基础保障作用,是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指标。那么,如何构建乡村卫生应急体系?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建设健康环境等工作任务 [3] 。这里透露了两点关键信息:一是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健康风险预防的重要举措,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必备路径之一;二是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应从健康环境建设、健康知识普及、健康服务优化上下功夫,不断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4] ,这亦直接要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要在共同富裕建设的道路上有序构建,并在健康风险预防的进程中有序运行。那么,如何构建乡村卫生应急体系则成为建设共同富裕进程中城乡融合、公共服务现代化不容忽视且须认真作答的关键问题。而共同富裕语境下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应然愿景和现实图景是不得不讨论的前提问题。

2. 共同富裕语境下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应然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全面推进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构建,满足城乡居民的健康需求,既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目标,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引领,凸显创新和高效、便于取得实效和特色的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共同富裕语境下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的应然愿景。

2.1. 以人为本理念引领

始终“以人为本”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念,在我国国家建设的全过程中贯穿始终。这一理念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且还深刻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推进共同富裕的难点和短板在基层,尤其是广大农村。新时代的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构建不仅是充分调研了解群众所需所想的事儿,把群众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更坚持群众的事儿群众自己做主,而且要逐步解决共同富裕下的应急体系要构建什么样的应急体系、应急体系的动力从哪里来、应急体系的队伍如何组织、制度怎样建立和资金怎样筹措等问题。新冠疫情的蔓延,再一次考验了我们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同时也见证了国际社会在生态和全球卫生治理中的弊端,进一步阐释了关切人民健康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人为本”是我们一以贯之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给现今社会发展和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都带来重要的启示。

2.2. 凸显创新和高效

创新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关键动力。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创新发展是推动共同富裕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美好健康生活的必然要求。然而,要实现创新驱动,还需要解决应急体系如何促进创新的深层次问题。乡村创新活动的产生,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和有效的激励政策。此外,乡村场域是否能够构建一个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6] 。提升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创新能力重在加强韧性建设,应对来自内部、外部不确定性的扰动。创新决策依赖稳定有效的“市场”信号,需要不断推进要素市场的制度建设。还有一个关键问题,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为何又创新动力难以可持续?从乡村来看,如果创新的集体获益高但是个体获益少,个体获益和集体获益出现分离,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使得个体获益尽可能接近于集体获益,在这种情况下,应急体系就会出现创新动力不足、“不愿创新”现象。通过乡村社会改革积极营造有利于乡村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为应急体系创新找到一条稳当且高效的路径、提供一套现实可行的激励方案,是完善乡村场域创新体制机制的关键所在。

2.3. 便于取得实效和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成为我国应急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中强调了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弘扬公序良俗,促进法治、德治、自治的有机融合。在乡村公共卫生应急治理中,我们要坚持自治、德治和法治相结合,营造良好的乡村风貌。自治是法治与德治的基础,也是完善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核心,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治,乡村能够更好地保障公共卫生应急的需要;法治是自治与德治的保障,在法治的背景下,对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构建提出了必要的要求;德治是自治与法治的有效补充,通过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能够为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取得失效和特色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7] 。与此同时,在公共卫生应急治理中,基层乡村未来要提升精准防控的同时,要与温情人文关怀并行,不能让疫情等卫生事件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3. 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现实图景:温州为例

结合温州苍南、文成乡村来看,通过田野走访和随机访谈发现,平急两用的乡村公共卫生设施不足、乡村主体健康意识和健康支持不佳、乡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式不优,成为显著的现实困境。

3.1. 乡村公共卫生设施不佳

乡村医疗卫生条件有限。医院、诊所、卫生站等相对较少,医护人员数量和医疗技术无法满足乡村就医问诊需要。“头疼脑热,普通的感冒发烧,挂个水,会去乡村卫生院。拍片、化验就要跑到大医院,小医院做不了,或者给你送到大医院去检查,要等几天才知道结果”(受访者1,男,63岁)。同时,药物不齐,导致乡镇病患去往城市。再者,乡村卫生工作人员的待遇相对较低,留不住人才。

乡村健康设施功能发挥不充分。乡村配备的健身设施,大多荒置或损坏。由于农村居民还从事不同程度的农事劳动或做零工等,健康设施对于他们就是“知道有但没力气用”,“开垦荒地种种菜,要么去附近工厂做点活,每天最多去健身广场坐着休息一下”(受访者2,女,67岁)。

3.2. 乡村主体有关健康的科学知识和健康支持不足

乡村主体的受教育状况是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构建最大的难题。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因为乡村主体缺少现代技术的知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操作或使用各种防疫码,给他们自身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以及集体的防疫造成了潜在的隐患。“新冠时候,不会用手机,去哪里都不方便”(受访者2)。

乡村主体公共卫生意识和知识欠缺,这理应成为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构建的核心工作。饮用水安全、绿色农产品生产、居住环境卫生、乡村生态建设等等,都需要公共卫生意识和知识。浙江千万工程的实施,改善了乡村的脏乱差的面貌,但从调研来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仍然依赖乡村主体的意识养成和知识的学习,换句话说,健康支持的提供,或将成为健康乡村建设、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构建的突破口。观念变革相较于实体建设上的改善,还有一段很长的道路要走。乡村老人购买保健品时面临坑害的问题,单纯依靠堵塞不是解决之道,只有通过打防结合的方式,广泛传播科学知识,清理整顿乡村的消费环境,才能为乡村老人提供充分保障,让他们拥有健康和幸福的晚年生活。

3.3. 乡村公共卫生应急治理方式不优

在乡村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方案虽然存在,但往往缺乏操作性,并且很少进行实际演练,或者只是走过场,大多数只是为了拍照片做样子,导致尽管有预案和演练,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一些农村社区组织了台风、消防等演练,但几乎没有进行过疫情方面的演练,对于疫情防控的专业知识几乎一无所知。在疫情防控中,一些严峻的地区采取了封城、封路等措施,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一些疫情相对平稳的地方实行了过度封闭的措施,甚至在已明确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秩序后,仍有许多地方置之不理,对群众生活和企业复工产生了影响 [8] 。一些村庄的大型农业种植户和养殖户面临农产品滞销、原辅料供应不足等问题,经济生活影响较大。另外,目前农村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中的“网格化”管理比较精准,对疫情中出现的情况都能精准掌握,但是管理成本较大,也给农村社会造成困扰和不利影响。

4. 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构建路径

当前,应以设施、人才以及管理“三位一体”为具体构建路径,确保乡村公共卫生应急的硬件与软件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运行实施,全方位推动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构,助力“健康乡村”建设,增进民生福祉。

4.1. 设施:完善乡村平急两用公共卫生应急设施

提质并“用在当下”成为完善乡村平急两用公共卫生应急设施的现实考量。温州市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高质量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截至2023年5月,全市累计建成省级健康乡镇37个。如永嘉桥头常态化开展“全域环境整治日”,打造了一批健康村和“星级全域环境整治示范村居”;在文成让川村通过镇村联动、网格治理工作理念,切实做好健康基建、环境整治、卫生教育等工作,提升群众健康生活。

从国家已有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来看,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我们需要指导村民进行宅基地的流转和功能植入,以促进宅基地和非宅基地的改造提升。同时,我们还需对自主房屋进行功能植入改造,将乡村社区打造成宜居、安全和充满活力的区域。其次,我们要充分挖掘和保护开发村落禀赋资源,以此带动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和生活水平提升。同时,我们还要努力打造现代社区,集乡村旅游业态为一体。最后,我们的目标是逐步使农村拥有基本的现代生活条件。因此,我们要扎实推进乡村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使乡村从内到外都能全面提升,实现形神兼备的目标。

4.2. 人才:开展多主体参与的乡村公共卫生教育

积极搭建政府、地方高校、社工组织等的乡村公共卫生教育平台,加强对乡村主体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促使乡村走上健康文明的现代化道路。乡村公告卫生教育应有三大现实目标:首先,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教育,教育村民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做好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控烟、健康环境促进、有病及时就医无病定期预防的健康观念。其次,提高乡村社会的理性思辨能力,培育相信科学、崇尚真理的现代文明新风。教育村民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如何操作网上挂号、如何使用手机支付等等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技能。最后,形成乡村公共卫生日常化的健康实践,使得卫生应急知识进村入户、进校入企,培育乡村公共卫生安全文化。

乡村公共卫生教育的关键和主要人才来源是地方高校。充分调动和引领地方高校在社区教育中的志愿服务和创新的力量,助力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一是吸引乡村公共卫生应急相关专业对口师生。对于健康乡村建设而言,要积极加强与医学类、安全防范类高校的村校协调“共培、共建、共创”的沟通和合作,进行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有序构建和稳健实行。将地方高校的育人与乡村整体卫生发展、产业业态相融合。二是支持和培育乡村公共卫生志愿者。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承载着“守护人民健康”的使命和任务。给与在校大学生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更多的乡村公共卫生相关的创新创业政策,吸引他们去乡村创业立业。三是鼓励本地人积极参与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制定乡村津贴等一些鼓励政策,争取培养更多的农村公共卫生志愿者。

4.3. 管理:彰显人文关怀的乡村公共卫生治理

建立以人为本的优质高效乡村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体系。从全局和整体层面,确定乡村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富裕建设的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明确乡村全程健康服务体系的核心内涵和建设目标。突出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和健康全过程,加快优质资源向群众延伸,推动健康服务更加温情、均衡、普惠。比如: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村民疫苗接种等事宜;做好乡村主体的健康档案登记和管理,跟踪了解其卫生健康状况;提供健康支持。

从管理到治理的创新途径 [9] 包括:一是借鉴优秀的乡村治理经验。这是最方便的治理创新途径,比如,当某一个乡村采用开放的多主体治理模式,通过价值共创的方式发展义工旅游的方式促进乡村治理创新取得较好的效益之后,受“理性人”的驱动,其他乡村也开始借鉴这种做法。二是改进现有的治理范式。任何一种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都不是完美的,一定会存在自身发展的局限性,随着治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其自身的局限性逐渐显现,这时要用深切的体验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并在问题中不断的完善。三是采用新范式应对当代乡村发展。正如习近平书记所说:“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很快,当代中国发展变化也很快,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树立乡村新发展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守正创新,实现乡村治理的“温情”发展。

5. 结语

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我国健康中国、共同富裕建设的薄弱环节,这与我们城乡发展不平衡有关,也与乡村场域的公共卫生知识和意识的不足有关。针对平急两用的乡村公共卫生设施不佳、乡村主体健康意识和健康支持不足、乡村公共卫生应急治理方式不优等现实困境,政府及相关卫生部门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同时,联合地方高校、社工组织等联合开展乡村公共卫生教育,培育乡村主体的卫生意识,多渠道宣传卫生知识,为创建健康、和谐、美好的乡村而努力。

基金项目

2022年度温州市科协服务科技创新项目:共同富裕语境下温州乡村公共卫生应急“三位一体”体系探索(编号:jczc43)。

参考文献

[1] 宓红. 夯实共同富裕先行市的物质基础[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21(11): 21-24.
[2] 潘锋.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健康得到全方位保障[J]. 中国医药导报, 2022, 19(29): 1-6.
[3]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9, 35(4): 426-428+577.
[4] 许志威, 吴敏昊, 郭开华, 等. 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 医学教育管理, 2022, 8(3): 255-259+275.
[5] 宁艳阳. 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筑牢乡村振兴健康根基[J]. 中国卫生, 2023(5): 43-45.
[6] 杨振. 为企业创新活力提供高效制度支撑[J]. 中国中小企业, 2021(12): 70-71.
[7] 高其才. 走向乡村善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5): 113-121.
[8] 王安都, 原伟霞.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转向研究——以一个村落的“封村”抗疫为例[J]. 国际公关, 2022(23): 133-135.
[9] 纪芬叶. 关于特色文化小镇创新生态系统的思考[J]. 行政管理改革, 2019(4): 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