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批判理论与康德批判哲学的异同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arx’s Critical Theory and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DOI: 10.12677/ACPP.2023.1210341, PDF, HTML, XML, 下载: 174  浏览: 251 
作者: 李 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江苏 南京
关键词: 马克思康德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理论Marx Kan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ritical Theory
摘要: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转向了现实革命斗争的批判理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与康德批判哲学既有理论上的相似,又有本质的区别。相似之处在于:马克思批判理论和康德批判哲学都以辩证法为理论核心,在重视经验世界的同时,肯定了人在实践领域的能动性和自由。但康德批判哲学仅仅是理论批判,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是针对现实中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与生产关系的斗争。马克思开创了与康德批判哲学完全不同的批判道路。
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German Ideology, Marx shifted towards a critical theory of revolutionary struggles in reality.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ritique shares both theoretical similarities and essential differences with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The similarities lie in both Marx’s critique theory and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having dialectics as their theoretical core. While emphasizing the empirical world, they affirm human agency and freedom in the realm of praxis. However,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remains solely theoretical critique, wherea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ossesses a distinct real-world focus, involving the struggle against irrational social system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in reality. Marx established a critical path that is entirely distinct from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文章引用:李宁. 马克思批判理论与康德批判哲学的异同[J]. 哲学进展, 2023, 12(10): 2071-2076.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0341

1. 引言

历史唯物主义的提出,是马克思批判理论走向成熟和科学的开始。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和现实革命斗争不可分割的批判理论,既与康德批判哲学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区别。作为批判理论,二者都以内在的否定性即辩证法为理论核心;二者都不认同仅凭理性反思即可获得真理;二者都反对机械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在实践领域具有能动性和自由。然而,尽管有着理论上的相似性,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又与康德批判哲学存在本质区别:康德批判哲学是一种理论领域的批判,而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具有鲜明的现实品格,直接指向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不合理社会状况的革命斗争,这种“武器的批判”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批判道路。

2. 马克思批判理论与康德批判哲学的相似性

2.1. 马克思批判理论与康德批判哲学都以辩证法为内在核心

康德开创的批判哲学,是介于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之间、调和并超越二者的一种特殊的哲学形态。它既肯定了经验主义以可感知事物为知识唯一来源的观点,又反对经验主义将知性无限扩张的思路;它既肯定了唯理主义对人类理性无限性、必然性的高扬,又反对唯理主义对经验世界的轻视和对理性对象的空洞想象。康德调和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方式在于依据辩证法,为二者内在地划定界限:知性范畴只能在经验范围之内使用,理性有超越自然因果律的自由,但只就实践而言才有这样的自由。黑格尔认为,康德把辩证法看作“理性的必然行动”,这是他对哲学的伟大贡献之一。 ‎[1] (p. 39)虽然康德批判哲学只从否定方面把握辩证法,即认为对于理性对象不可能有知识,只能诉诸信仰,但康德毕竟将辩证法提到必然性的高度,按照理性的这一必然行动,批判哲学对知性的限定就是人类理性自身的必然要求,而不是外在的、任意的限定。

马克思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超越了康德辩证法消极结果的黑格尔辩证法,不仅认为“否定”是理性的必然行动,而且以“否定”为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自身运动的灵魂”。 ‎[1] (p. 39)马克思批判理论认为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其内部产生了自身的反对力量,又将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这种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辩证法为内核,理解了这一内核,才能理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消亡的“历史必然性”为什么是一种不同于决定论的内在的必然性:决定论是一种以外在必然性看待事物变化的观点,这种观点将一切事物变化都看作自然因果律机械作用的结果。而内在必然性遵循自由因果律,是事物自身的自由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正因为掌握了积极的辩证法,发现事物内在矛盾发展的规律,才成为科学的而非空想武断的批判理论。

2.2. 马克思批判理论与康德批判哲学都将理论认识限定于经验领域

康德和马克思都反对传统哲学家从空洞玄想的“概念”“超自然事物”出发的思路,都重视经验世界对知识形成的基础地位。康德认为不能直观到的对象就没有相应的知性概念,只有经验世界才是理论认识的真实对象:“理论的一切思辨的知识只要有可能,都是限制在仅仅经验的对象之上的。” ‎[2] (p. 20)按照康德的批判哲学,仅仅凭借反思是不能认识真理的,用概念进行认识的人类知性,一旦越出经验范围,就会产生“脑中幻影”,比如以为存在着单纯的、不灭的灵魂。德国哲学自康德之后,旧形而上学的灵魂论、对上帝存在的证明等等就没有市场了。

马克思在走出人本主义批判框架后,将“现实”与“经验”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指出:“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 ‎[3] (p. 524)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评那些仅仅“用词句反对词句”的德国哲学家,认为他们看似激烈的批判其实从未离开过“哲学的基地”,从未同德国现实状况作过斗争,而是一直在与“现实的影子”作幻想中的斗争:“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 ‎[3] (p. 516)

马克思指出,与从观念出发的德国唯心主义不同,历史唯物主义始终立足于现实的经验世界和历史过程,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考察“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而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 ‎[3] (p. 525)历史发展也不是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概念的前进运动”,而是生动的实践发展过程:“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3] (p. 531)这才是历史观应当关注的全部范围,也是科学史观的全部意义所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 ‎[3] (p. 544)这种面对有血有肉的人和他们的现实生活、立足于经验考察的方法,将会以真正的知识取代“意识的空话”。

2.3. 马克思批判理论与康德批判哲学都肯定了实践与人的自由之间的密切关系

以经验世界的现实状况而非头脑构想出来的概念为认识对象,这是批判哲学与经验主义一致之处。但与经验主义不同的是,批判哲学并不认为经验世界的因果律、自然法则适用于人的一切领域,机械因果律的无限应用将会取消人的自由。康德批判哲学认为,人除了有自然属性,还有超越于自然领域的精神属性,意志是“决定其自身因果性的能力。” ‎[4] (p. 13)如果一个人意愿做道德的人,他就能够采取道德的行动,而不管人的本能冲动、不管外在条件如何。这种实践理性的现实存在被康德看作“人的自由”的证明:实践理性使人摆脱了自然对他的动物本能施加的影响。康德批判哲学将理论认识限制在经验的范围内,看上去这种批判只具有消极作用,然而正如警察的作用不仅仅是约束与限制:“否认批判的这一功劳有积极的作用,这就好比是说,警察没有产生积极的作用,因为他们的主要工作只不过是阻止公民对其他公民可能感到担忧的暴力行为发生,以便每个人都能安居乐业而已。” ‎[2] (p. 20)同样,对理性运用范围进行限制的批判哲学,其作用也可以是积极的:为人类自由在实践领域的可能性留下余地,“自由概念对于一切经验主义者都是一块绊脚石,但对于批判的道德学家却是打开最崇高的实践原理的钥匙。” ‎[4] (p. 6)

马克思批判理论也认为,虽然历史发展过程具有必然性,人只能从现实的条件出发而不能凭空召唤出一个理想世界,但历史发展并不是“无主体的过程”,人不同于自然物的能动性使人能够现实地改造世界,自由地创造出自己的生活领域。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家”虽然能够从经验出发对社会状况进行考察,但他们缺乏批判意识,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相应的生产关系看作天然的、永恒的:“经济学家们向我们解释了生产怎样在上述关系下进行,但是没有说明这些关系是怎样产生的,也就是说,没有说明产生这些关系的历史运动。” ‎[3] (p. 598)“经济学家们都把分工、信用、货币等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说成是固定的、不变的、永恒的范畴。” ‎[3] (p. 598)而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具有历史合理性,但这不等于承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它们是历史的产物,自身也将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成为历史。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其现实存在就成为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3] (p. 602)资本主义的出现与消亡都具有历史必然性,这并不意味着现实的个人只能是这一历史过程的旁观者。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人是历史的主体,只有能动的现实的个人联合起来,通过革命斗争消灭不合理的状况,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才能现实地得到改造。这种能动自由的现实个人的实践活动,与客观历史规律并不冲突。

3. 马克思批判理论与康德批判哲学的本质区别

尽管与康德批判哲学在理论表述、尤其是对机械唯物主义和旧形而上学的批判上有种种相似之处,马克思批判理论实际上与康德批判哲学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3.1. 马克思批判理论与康德批判哲学的批判对象不同

康德的批判哲学是哲学领域的批判,他批判的是理性本身,为理性的作用范围划界限:“我所理解的纯粹理性批判,不是对这些书或体系的批判,而是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 ‎[2] (p. 3)作为康德批判对象的“纯粹思维”,不仅是一种脱离一切现实经验的对象,而且是一种无历史的对象。正如黑格尔指出的,康德哲学中脱离思维自身发展过程、作为抽象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之间中介的“理性”,是外在的、非真实的理性,真实的理性是处于活动发展中的理性,只有“从思维本身的内在活动去阐述它,或说从它的必然发展区阐述它”, ‎[2] (p. 7)所把握的才是活生生的理性。也就是说,康德批判哲学所指向的对象仅仅是抽象的思辨对象,具有非现实性、非真实性。

马克思的批判理论既有对德国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理论批驳,也是改变现存世界的现实的革命斗争。马克思的批判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是包括唯心主义等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在内的一切具体的不合理的现实状况,并且这一切现实的批判对象都是历史地产生、历史地成为不合理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 ‎[1] (p. 52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并不是以抽象的、无发展的方式,而是历史地成为马克思批判对象的:“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另一种交往形式所代替。” ‎[3] (pp. 575-576)因此,马克思的批判对象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

3.2. 马克思批判理论与康德批判哲学的批判方法不同

康德虽然对辩证法的“重新发现”具有重要功绩,但他止步于辩证法的消极后果,没有看到辩证法更为积极的作用。黑格尔将辩证法看作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历史性”是康德批判哲学所不具备的,而马克思恰恰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了这一辩证法的精华,不过马克思把黑格尔的“概念的自身发展”改造为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马克思批判理论与康德批判哲学的方法论区别不仅仅体现在理论方法上。以《费尔巴哈提纲》为转折,马克思批判理论摒弃了传统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的理论路径,转向改变世界的现实革命斗争。马克思看到,当英国人、法国人在进行如火如荼的现实政治经济斗争时,德国人却一直在“绝对精神”的思想领域中兜圈子。德国的批判理论家比英法加起来都多,他们对“人们头脑中的阴影”的批判不可谓不猛烈,他们的思想也不可谓不深刻,然而,德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状依然如故。与此同时,注重现实社会改造的英国、法国却获得了飞速发展,这种鲜明对比使马克思感慨良深,他因此对自己的思想作了彻底的反思与改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提出:只有现实地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才能真正消除各种意识形态的“颠倒”,批判理论的“批判”才能起到实际作用。因此,批判要走出思辨领域,成为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就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3] (p. 527)而共产主义运动不是什么虚悬目标的空想,是从现实状况出发、现实地反对不合理的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3] (p. 539)与仅仅停留于思辨领域的抽象批判不同的是,马克思将自己的批判理论与现实的革命实践直接合而为一,这种“武器的批判”不同于包括康德哲学在内的以往所有批判哲学。

3.3. 马克思批判理论与康德批判哲学对“实践”的理解不同

虽然马克思批判理论和康德批判哲学都强调实践与人的自由的密切关联,但马克思意义上“实践”迥然不同于康德意义上的“实践”。康德哲学中的“实践”特指人的道德实践,而马克思批判理论中的“实践”范围要广泛的多,其中马克思着重强调的是人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和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

康德的“实践”虽然也指人的行动,但只是道德行动,并且是与理论理性和经验条件分离的、缺乏内容的行动:“纯粹理性必定是独立而自为地实践的,这就是说,通过实践规则的单纯形式决定意志,而毋需设定任何情感、从而毋需愉悦与不愉悦的表象作为欲求能力的质料。” ‎[4] (p. 23)康德区分了道德实践与技术实践,认为技术实践要遵循自然法则行动,人在这种行动中受制于机械因果律;而道德实践遵循自由法则,“不是依照质料而是依照形式包含着意志的决定根据。” ‎[4] (p. 26)由于不依照“质料”,人能够在道德实践中决定其自身的因果性,欲仁则仁。因此,在康德批判哲学中,只有不受经验条件影响的道德实践才是人的自由现实存在的证明,而马克思批判理论中无论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还是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革命实践,在康德看来都是要依照各种经验条件的“质料”进行取舍考量的,不属于理性只以自身为先决条件的“实践”。

在康德那里,经验条件与(道德)实践是分离的,而马克思认为实践与经验世界、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人通过生产实践实现了从自然束缚下解放的自由,生产实践形成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又成为压迫人的力量,要现实地推翻这种压迫力量,就要从可以确定的经验前提出发、通过革命斗争来改变现存社会结构,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康德依循哲学传统,认为人只有摆脱对感性事物、对经验世界的依赖才能获得自由,人只有作为道德的人,才是自由人,马克思则将人看作每时每刻都要与物质和感性生活打交道的现实的人,据此,马克思摒弃理论批判的传统思辨道路,开创了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批判道路,从而确立了与康德完全不同的以生产实践和革命实践为基础的科学实践观。

4. 结束语

马克思的批判理论与康德批判哲学具有理论上的相似性,尤其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作用及其界限的分析,极易使人联想起康德对理性的作用及其界限的分析。的确,马克思在青年时期一度深受康德哲学影响,曾经考虑过以“先验的法的原则”为基础构建出一整套法哲学体系。即使是在后来马克思放弃了这种先验哲学思路,经由黑格尔哲学,马克思批判理论与康德批判哲学也有理论传承上的关联。然而,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精华、深入研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之后,马克思批判理论已经不再有康德批判哲学的非现实性、非真实性,二者的区别是实质的,相似只是表面的。马克思批判理论不是在现实实践活动之外的抽象原则、方法,它就是现实实践活动本身。鲜明的实践特性使马克思批判理论与康德批判哲学截然区别开来,这也是马克思批判理论与所有只停留于理论领域批判的哲学家的本质区别。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 逻辑学: 上卷[M]. 杨一之,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2]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M]. 邓晓芒,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 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M]. 韩水法,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