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曾对德国皇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说明了一个真理:在这个大千世界,人与人物与物之间是不尽相同的、各具特色。学生亦是如此,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性格、喜好,学习风格、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接受程度等也千差万别。因此新时代初中英语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年龄和性格特征、学习水平等分层设计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初中生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背景
2.1. 政策背景
在中国,尤其是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缺乏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作业变成了检验英语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以及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许多初中英语教师以分数为导向,为了提高学生英语成绩,会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过重的作业负担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抄袭作业的情况,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学生英语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英语教学发展。在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双减”政策的要求之一,是完善作业管理机制,控制作业总量,优化作业设计,加强对作业完成的评价和指导,以发挥家庭作业的最大价值 [1] 。要使“双减”政策落地生根,教师必须意识到“双减”并不是简单的减少学生作业量和教师工作量,而是“减负不减质量,减负不减,减负不丢刻苦精神。”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帮助走出书本,走进生活,让孩子在真实的体验中快乐学习,自由的成长。
2.2. 作业现状
自双减政策的实施以来,学校领导教师高度重视课后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学生课业负担确实减轻许多,但从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来看,英语作业的设计研究还不成熟 [2] 。当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英语作业量设计不合理。大多数教师认为足够量的课后作业布置能保证学生知识学的更扎实,如果每科教师都这样认为那么很容易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研究表明:当前初中生每天平均要花至少1个小时完成课后作业,几乎半数以上的学生很难在半个小时之内完成作业 [3] 。合理有效的英语作业确实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但是不科学、过于繁琐沉重的作业负会适得其反,降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作业布置类型单一。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作业布置以书面作业为主,其中频次最高的是抄写单词、预习复习课本,练习册作业,口头类、实践类以及运动类综合性作业偏少。教师布置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知识,作业设计采取一刀切,缺乏个性化作业设计,趣味性不强。
三是作业难度设计不科学。不同的初中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性格,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有的学生从小就学英语,而有的学生在上初中之前从未接触过英语,导致同一班上的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未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梯度的英语作业,也很少针对学生能力水平设计个性化作业,导致学生做作业积极性不高,被动完成作业,不利于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全面提高。因此,初中英语教师非常有必要积极探索并尝试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四是作业分层设计效果不佳。双减背景下,也有不少初中英语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优化作业设计,尝试分层次设计家庭作业。但当前很多教师并未透彻理解分层作业设计的机制和原则,学生对分层作业理解也还不深刻,广大师生更多是在摸索中前进,因此常常会出现英语分层作业设计效果不佳,未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所以新时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终身学习,进一步探讨研究作业分层设计有效策略。
3.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理论基础
3.1. 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他认为人类具有多种智能,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社会环境中解决问题并创造价值的能力,每个个体至少存在八种智能,如表1所示,这八种智力潜能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 [4] 。

Table 1. Gardner’s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etical structure
表1.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结构表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打破了把智能局限于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这一观点。有学者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是对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 [5] 。该理论认为每个个体至少具备以上八种智能,一方面,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刺激,有的智能得到了很好的强化而有的智能逐渐边缘化,从而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此外,这八种智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在一起,从而使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
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个班上的学生英语水平却千差万别。所以本文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探讨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
3.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0世纪30年代初,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首次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因为种种原因,维果茨基的这一宝贵的教育思想并没有受到重视。过了大概30年,他的作品才受到了西方研究者的普遍关注。21世纪的当今,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便具有积极其重要的教育指导意义。
最近发展区最重要的观点有两个:
1) 两个发展水平
一是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个是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即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个是学生潜在发展水平,即在教师指导或他人帮助下能解决问题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被称为“教学关键期”。通常认为,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英语课后作业设计亦是如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是要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探讨分层作业设计。
2)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
最近发展区理论所提出的学生的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它会随着教学状态而发展,学生的可能发展区的变化代表了其前进。因此,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否则会阻碍学习者的进步。所以作业的设计也应该适当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但也不能过难,否则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在我国传统教学中,也有不少“跳一跳,摘个桃”的优秀案例。研究表明,唯有在学习者最近发展区开展的教学,才能更好教学效果,而停留在当前发展水平,或超过潜在发展水平的教学,反而事倍功半,会阻碍学生的发展。作业设计亦是如此,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难或太简单的作业都达不到预期巩固效果。因此,本研究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探讨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
4.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
4.1. 学生主体分层合理化
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首先得注重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只有当作业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一致时,才能够发挥分层作业设计最大功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单单以学生的某次考试或者某几次考试成绩排名作为分层的依据,这样太片面,容易给学生贴上贫困生的标签,打击学生信心,容易导致同学之间的恶性竞争。所以教师当前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将学生成绩和排名作为一个参考要素然后综合多种要素对学生进行学习水平的作业分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前首先要了解全班学生,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通过问卷或访谈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智能、气质、成绩、家庭环境以及在校表现等因素,然后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基于此将学生分为1组、2组、3组三个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小组,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但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一定要尊重学生人格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理解分层的意义,并及时根据学生发展动态调节小组成员,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主动性,从而让全体学生达到最近发展区。
当教师完成学生主体分层后,便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针对性英语家庭作业。比如当教师完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1 Section A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课的教学内容后可以根据分好的三个学习小组和本科教学目标设计3个层次的课后作业,具体作业分层设计如表2所示。

Table 2. Homework stratified design of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oups
表2. 不同小组学生作业分层设计
4.2. 英语作业分层多样化
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指出:“人具有多种智能,每个个体至少有八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内省智能。” [4] 由于学生的智力结构是多元化的,所以教师设计新颖、有趣、分层多样化的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发展需要。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相结合、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相结合以及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相结合,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设计多层次作业。
4.2.1. 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相结合
书面作业指的是,这个作业必须在纸上写下答案、思路及步骤,比如常见的抄单词、写作文以及练习册作业等,书面作业有严格的格式,完成后需要上交。而非书面作业范围就很广了,包括口头作业、趣味性作业、探究性作业以及实践类作业等,像英语采访、英文歌曲、英文电影、英语沙龙、家庭英语情景表演和英语趣配音等活动都属于非书面作业。传统初中英语教学非常重视书面作业的布置,导致学生出现“哑巴英语、高分低能”现象。在“双减”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初中英语教师开始重视非书面作业的设计,适度减少书面作业。所以,教师在设计英语家庭作业要注意课堂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整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多层次的作业,既要有书面作业巩固知识,也要有非书面作业,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接触到像英文电影、英语趣配音、英语访谈等更多的课外英语资源,让学生爱上英语,敢于表达,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英语综合水平是目的。
比如教师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9 Can you play the guitar?第一课时(听说课)中可以设计10分钟书面作业:1) 完成今日小练习;2) 结合今天所学编对话(Can you...? Yes, I can./No, I can’ t.),然后设计15分钟非书面作业:1) Role play the dialogue we’ve learned today;2) 给电影某个片断配音(教师提供素材);3) 单元课文阅读。
4.2.2. 基础性作业与弹性作业相结合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全体学生学习水平和身心发展,设计有梯度、层次化的作业,通过创新作业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研究者刘格格指出:可以采用“基础 + 弹性”作业模式 [6] 。教师应向全班同学统一布置基础性作业(必做作业),要求全部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保证全班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弹性作业,即学生可根据自身英语基础和学习兴趣选做的作业(选做作业)。一般基础性作业难度适中,以巩固型题目为主,是全班学生必须完成的;而弹性作业则是有难度的题,以拓展型题目和提升型题目为主。
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Section B (阅读课)作业分层设计。教师可以布置15分钟基础性作业(必做):1) Finish task 1,2,3 on page 53 of textbook;2) Retell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mind map。然后布置10分钟弹性作业(选做):1) 做英文报告主题为“What will the future be like?”;2)以本课文内容为基础做英文海报。
4.2.3. 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相结合
传统的初中英语作业以学生个人独立完成为主,较少布置小组合作性作业。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尝试将个人作业与小组作业相融合,发挥家庭作业的最大功效。个人作业是由学生独立完成。而小组作业通常是由一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完成的作业。在小组作业中,组长很关键,组长要根据小组成员的专长或是兴趣进行分配任务,每个成员负责自己那部分,最后组长将作业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共同讨论、交流并明确分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作业,教师可以把较简单的作业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作业设置为个人作业,把偏难、较复杂的作业设置为小组作业,以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6 I a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作文课)作业分层设计。教师可以布置5分钟个人作业:整理上课所学的单词、短语和重点句型;然后布置15分钟小组合作作业:小组根据这几节课所学内容合作完成一份“介绍小组成员长大后想做什么”的英文手抄报,一个同学负责画画,一个同学负责排版,一个同学负责收集资料,一个同学负责文案编辑,一个同学负责上课前解说手抄报内容,大家分工明确,共同讨论,共同完成。
4.3. 作业分层评价
作业评价是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及时有效的评价能检测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和优点。在作业评价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分层作业的设计开展分层评价,以发挥作业促学的最大功效,保障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及时具有针对性的反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针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的作业,教师除了指出其作业中的错误外,要善于发现他们作业中的小小进步,并及时鼓励;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中等生,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时要鼓励其向更高一层次迈进;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局限,学无止境,避免他们产生骄傲心理,鼓励其像更高的目标迈进。
此外,在评价方式上,除了采用教师评价外,还可以采用同伴互评。教师在批改评价学生作业的要注意,不是简单标注对错或者打个日期,要尽可能的运用不同符号批改作业,并指出其优缺点,要有针对性的运用评语。同伴互评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批改方法,这种评价方式非常适合写作和口语类作业。因为学生往往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却很容易发现同伴的问题。在同伴互评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讨论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别人的优点、反思缺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结语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自己专业素养,注重探讨有效分层作业的设计。教师可以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