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本体论及其历史走向
Labor Ontology and Its Historical Trend in Marx’s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DOI: 10.12677/ACPP.2023.1212409, PDF, HTML, XML, 下载: 56  浏览: 125 
作者: 李李佳容: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
关键词: 劳动哲学劳动本体论历史思维Labor Philosophy Labor Ontology Historical Thinking
摘要: 劳动作为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实践活动,承担着实体的现实能动,是对外界的实践能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详细阐述人的这种能动性活动——人类的劳动实践问题,并将劳动作为人的普遍实践活动提升到类本质的高度,认为劳动是人类得以获得生存意义的首要前提。马克思更是将劳动深入内化于历史当中,给予劳动历史的属性和唯物史观的思维,从历史的角度思考社会发展与社会革命。
Abstract: Labor, as the first practical activity of human society, bears the real initiative of the entity and is the practical initiative of the outside world. In his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Marx elaborated on this active activity of man, that is, the problem of human labor practice, and elevated labor as a universal practical activity of man to the level of quasi-essence, and believed that labor is the first prerequisite for human beings to obtain the meaning of survival. Marx also deeply internalized labor in history, gave labor historical attribute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inking, and thought about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revolution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文章引用:李李佳容.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本体论及其历史走向[J]. 哲学进展, 2023, 12(12): 2522-252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2409

1. 引言

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来源,黑格尔对马克思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马克思同时又在许多观念上否定并超越黑格尔的思想,从而形成马克思自身对其哲学的阐释与发展。黑格尔将哲学核心放到“绝对精神”身上,一切哲学活动都是围绕这一精神进行的,世界历史也是自由成为现实的活动过程。在黑格尔的观念体系中,绝对精神使一切成为现实,他的哲学是关注人类自我发展的哲学,他认为在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外化和异化,并在异化中克服异化重新获得对象化,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处于关键的位置。黑格尔对实体给予肯定的态度,劳动就是实体的现实能动,劳动将主体与对象世界区分,将世界外化于自身再展开,实现自我完成。马克思继承黑格尔的实体能动性观念,将人类的劳动阐释为人的主体本质,并将劳动发展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重要一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提出劳动实践的根本维度,将现实的人的存在活动创造以及对人的存在创造都归于劳动这一理论,劳动是人对外界的实践活动也是维持自身生命的活动。除此之外劳动的本源性中还包含着社会历史性,这种历史思维带动马克思的劳动理论走向人类社会,与唯物史观联系在一起。

2. 马克思劳动观的本体论

马克思在《手稿》中首次详细的阐述人的能动性活动——人类的劳动实践问题,并将劳动作为人的普遍实践活动提升到类本质的高度。在《手稿》中马克思赋予劳动这一概念充分的类属性,将劳动视为人存在的本质规定,离开劳动本身的人无法获得自己的本质。在类属性的概念下马克思提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问题,将异化的劳动规定为被剥夺本质的劳动实践,从而提出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

2.1. 劳动本体论的社会重要性

“本体论”作为哲学领域内的基础理论之一,承担着哲学中理论发展的基础,强调对世界最初的统一性的思考,本体论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无法忽略。黑格尔对本体的否定性和超越性给予马克思对本体存在的新的理解,马克思将其本体论的重点置于劳动实践中,在实践的层面上重新对本体论进行解释,以一种新的方式追求本体论的意义与价值。马克思关于本体论的理论肩负着对现代性的批判,以劳动本体论为出发点的实践哲学为工人阶级及其所处的社会带来改变的力量。作为为全人类带来解放道路的哲学理论,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对当时社会的工人阶级带来新的希望,在不断异化的资本主义世界中引起深刻震动。同时,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全人类仍然面对着各种形式异化的严峻挑战,本体论更加成为哲学领域中尤为重要的研究议题。人类存在的本质劳动推动处于各种矛盾中的人们勇于批判现状,不断用自由劳动扬弃异化。劳动作为马克思哲学理念中的核心范畴,不仅仅要从马克思经济哲学的范围内讨论,更重要的是从本体论的角度进行讨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存在问题是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且劳动本体论这一基础性的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一系列关于劳动的学说,所以研究劳动本体论对社会中的任何劳动问题都有借鉴意义,劳动本体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源。

2.2. 劳动创造对象世界和人自身

人的劳动实践首先依托外部感性世界给予的劳动材料。人类是依靠外部环境生存的动物,只有依赖自然环境提供的物质条件才能获得自己的生存所需,所以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就是将外在的自然界经过创造变成自身物质的过程。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可以主动地支配自然界中的物质资源,不断从自然中获取所需而延续自己的身体。同时马克思认为人类不仅可以从自然中获取所需,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外部对象界进行改造。人类和动物相同,具有吃、喝以及生殖的机能,但是人类还有超越维持生命特征的机能。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依赖与动物界一样,需要有外部自然作为对象进行生存;但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类可以改造自然界,人在实践中普遍地把自然界实践改造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的创造使人直接与动物区别开来,改造对象世界是人类能动的活动,人把一切外界都当作自己的对象。人们在劳动中“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1] ,故马克思将人的劳动定义为与动物相区别的类特征,人们通过在劳动中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维持自身生活的资料,通过劳动实践确证自己是类存在物。对外界自然的创造是人的类本质,人们将劳动外化作用于自然界中,从中获得自己的劳动产品 [2] 。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作为人的类属性,不仅仅是区别于动物的对外部世界进行改造的活动,更重要的是人的劳动是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人类的劳动在实践中一直都把外部世界当作自己的对象,人是具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他将自己的生命活动和自己的意志活动区别开,对自己的生命活动具有创造性的意志。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作为类存在有必要对自己的类意识进行确认,因为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并且也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中人需要获得自己的类意识即在思维和存在中获得统一,于是人不断在活动中确证自己的能动。所以人的存在并不是单一的动物活动,而是自身的类意识对自身存在的展开,是在社会的、自我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劳动实践的自为存在。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规定,是人的内在活动以及对自己的本质的确证,通过劳动实践个人获得自身的本质肯定。所以马克思将劳动规定为本体论的地位,劳动的实践使人获得自身的存在意义以及对象创造的意义。

2.3. 异化劳动限制人的类本质

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是对象化的劳动,劳动应该是现实中的工人的劳动,并且人们劳动生产的产品是不依赖劳动者的。但是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实际状况中,由于劳动者无法掌握自己的劳动产品,继而产生了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丧失,即劳动者与其产品发生异化,造成劳动与劳动者相敌对。异化劳动就是这种特定劳动生产条件下产生的违背生产本质的实践活动,异化劳动产生异化的劳动产品和异化的劳动者。马克思认为工人在这种状况中成为奴隶,他无法在劳动中获得劳动对象也无法获得生活资料,甚至由于工人的资料缺乏直接导致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存,只能勉强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马克思将人的劳动活动认为是对自己生命活动有意识的创造,整个外在的对象界都在生命之中,但是异化劳动将这种生活与对象的关系颠倒,以致“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 [1] 。通过劳动获得的类本质竟然在劳动中被剥夺,劳动者的类生活也同时被夺走,人们自由自觉地活动被不断受限为形同动物的手段,异化劳动在现实中的从本体论上剥夺了人的本质属性。

异化劳动不仅在工人自我的现实生活中剥削工人,更在工人的社会关系中去除工人的地位,使得人同外界自然以及自然中的他人发生异化,“正像他使他自己的活动同自身相异化一样,他也使与他相异的人占有非自身的活动。” [1] 通过对劳动占有而获得个人本质的人们因为异化而变成为他人获得生命活动,至此使个人获得存在本质的劳动本身不再发挥本体的作用,反而使个人的类属性丧失。工人的这种牺牲反而造就了资本家的生存条件,本来是对商品进行生产的劳动者反而成为商品本身,彻底失去了自己的类属性。因此,这种劳动本身以及附带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被异己的力量支配,社会劳动的真正主体在类属性、劳动本体上失去自己的自由 [3] 。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再一次强调劳动本体的重要性,对人的类本质和人的实践能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且以此出发将劳动本体论观念发展到社会历史当中,使劳动走向历史的领域。

3. 马克思劳动本体论的历史走向

3.1. 劳动本体论的历史性

劳动的人的实践通过创造自然验证自身的本质,同时也通过自然界的变化表明人类在劳动中的历史创造性。劳动创造的对象性存在是外部自然界的实现,而这种创造的历史要始终与人的本质力量相联系。人的本质力量只有通过历史这一感性的部分才能丰富其自身的内容,人类社会中形成的现实自然界会在工业以及工业历史中成为“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 [1] 。故马克思认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 [1] ,个人在现实自然实践中获得的本质会通过历史现实再次显现。劳动的本体论这一现实并非单一的社会实践,个人类本质是与整个社会现实积极联系的感性活动,人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对外界自然历史对象化的存在。所以劳动的本体论必然与历史特性联系在一起,个人的类本质是在历史进程中诞生发展的,并反过来影响历史的进步。尤其在异化劳动的过程中,人类存在的本源受到威胁、劳动创造的本质受到制约,与此同时马克思找到异化劳动的历史根源,说明劳动者以及劳动过程所遭受的异化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客观事实。因此劳动本体论中必然包含着一定的客观历史,且这一客观历史就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劳动的类本质与类本质的历史性是马克思劳动理论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丢掉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的生产生活实践。

马克思提出的劳动本体论的观点,认为劳动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本质,并且在《手稿》中将劳动逐步引入历史唯物主义的领域。劳动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且这种历史性必然存在于自身劳动活动和被资产阶级剥削的异化劳动中,所以《手稿》中的劳动概念不仅是本体论方面的实践活动,更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也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提出批判,认为他一切哲学的根源都在绝对精神当中,对意识的现实外化是虚假的存在,实则只是给绝对精神作为世界的本质找到借口。黑格尔的对象化是一种虚无的东西,他将一切人类的对象化和异化都抽象为绝对观念,是从精神的角度说明世界的本原。所以黑格尔将绝对精神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原则是不符合现实的,人的本质不应该是自我意识的外化。马克思提出人类在对自然的劳动实践中确证自己并形成自己的历史,换言之人类自己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社会历史而非通过意识外化现实社会。劳动本体论的历史走向是马克思劳动哲学的必然趋势,将劳动的本体论与历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以及唯物史观。

3.2. 劳动自身的历史必然

作为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劳动自身就拥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首先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生存就离不开对自然的劳动实践。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一切外界中自然的无机物都是与人类生活共存的,“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 [1] ,人类依靠这些无机物进行各种劳动改造,以此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因而离开外界自然的人类是无法生存的。自然界对人类的作用十分关键,但马克思认为人虽然需要外界自然的资源作为生活资料,但人类不应该被其束缚,人类需要有自己的劳动创造。作为感性对象性的存在物,人类有着自己的意识和创造能力,当人类在劳动中不断确证自己的时候,也会在感性中满足自己的需求,不断追求自我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深深植根于人类的脑海之中,“如果我的生活不是我自己创造的,那么我的生活就必定在我自身外有这样一个根源。” [1] 依靠自身劳动力量获得的物质资料使人们拥有自己的独立性。所以应将劳动作为人们自身发展的最重要本质,全人类和个人的生命需要不断从外部世界获取物质资料,依靠劳动获得生命存在的人类是一切历史发展的前提。历史从实际出发,劳动的人的创造发展构成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人的本质属性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也推动劳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人们通过对外部对象的劳动而维持自身生活的资料,通过劳动确证自己是类存在物,将人类自身与劳动的关系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人的地方才会产生历史,正是在感性劳动中人形成了自己,所以人的劳动过程也就是历史形成过程。历史就包含在对自然实践的一部分当中,即是自然经由劳动创造转变成人的需要的过程。现实的个人通过一定方式的劳动实践,开始迈入人群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一切历史的出发点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独立的劳动实践的现实的人。人首先是有意识的、自由的、能动的类存在,继而通过劳动确立了自己的社会存在,并且在对外部世界的改造中创造出自己的生活需要,产生新的对社会生活的需要并生产出更多的工具,因此也创造出社会活动。所以人的本质就是对自己劳动的自觉运用,在自己的劳动中获得自由的发展,可以说劳动是马克思对人类本身的关照、对社会历史的观照。人是劳动中的主体、是一切创造和改变的源头、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是马克思认为的社会历史的首要出发点。感性劳动的活动使人成为人、使生产进入社会,同时又正是因为只有人能自由自觉地劳动,才在人类不断的实践和自我实践中将社会历史推动起来。

3.3. 异化劳动的历史必然性

一个人作为存在物,他拥有着类本质所赋予的对自然的劳动创造;但作为社会存在物,个体还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确证自己不同于动物的地方。人们需要在生活中劳动实践反复确认自己的现实存在,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自己的类意识,从而又通过类意识确证自己的实践能动性,即在思维和存在中获得实践的统一。与此同时人们还在实践中获得意识思维的真理性,思维认识需要依靠实践获得现实的此岸性。于是在马克思的哲学中,人的发展问题也就是劳动实践的问题,是人们日常中劳动生产的问题。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关系也发展进步,资本主义社会中逐步形成分工的现象。但马克思认为这种劳动分工并非有利于社会全部阶层,分工导致了私有制的发展引发社会不同阶级的矛盾冲突,尤其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这种矛盾导致工人的劳动发生异化,他的生产活动越来越与自身分离,自身的劳动时间成为一种被强迫的行为,异己性的劳动使工人也成为异己性的人。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家在阐述私有财产时忽略人的作用,只关心货币或者地租的作用,并未说明私有财产所经历的规律。人的劳动是对象化的劳动,劳动应该是现实中的工人的劳动,并且人们劳动生产的产品是依赖劳动者的;但是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实际状况中,由于劳动者无法掌握自己的劳动产品,继而产生了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丧失,即劳动者与其产品发生异化,造成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敌对。马克思根据工人对自己自主活动的丧失得出劳动者经历着一种异化,即人同他劳动过程的异化:人的创造使人直接与动物区别开来,改造对象世界是人类能动的活动,人把一切生活当作自己的对象;但根据现实的情况,异化劳动使得工人成为自己生活的对象,人受到生活的奴役只剩下维持自己生存的活动。马克思批判异化劳动,认为这剥夺了人的类本质,通过劳动能动的使自己的类生活现实化这一本质也被去除,人应该是有意识的、自由的进行能动改造的类存在,而不是在异化劳动中被剥夺类本质、把活动只当作手段的人。在异化劳动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被分化为有产的资本家以及无产的工人阶级,本该在现实中的劳动对象化被奴役为劳动对象的丧失,导致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对立。“对象化竟如此表现为对象的丧失,以致工人被剥夺了最必要的对象” [1] ,这种异化不仅表现在劳动产品这一结果上,还表现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在工人的生产活动中,表现为资本家对劳动者本质的剥削。被剥削的劳动者无法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类本质,因为其生产活动都是被强迫的、非自愿的,他的任何活动没有其自主性,劳动是为了他人而不是自己,从而逐渐丧失自我。

马克思分析指出工人异化劳动的来源,如果某一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自身,将这一劳动产品从劳动者身边剥夺走,那么劳动产品一定另外属于他人。马克思否认这剥夺劳动产品的既不是各种精神力量也不是自然的支配,只能是另外一人将劳动者的劳动产品纳入自己囊中,这一人就是支配工人阶级的资产阶级。所以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 [1]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必然会引发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产生和发展,这是必然的历史发展阶段。同劳动与人的类本质关系相同,异化劳动必然产生私有财产,私有财产也必然导致工人的劳动异化。为了将工人真正的解放出来,马克思认为可以通过工人阶级主动的实践革命重新获得对劳动的把握,通过革命将私有财产积极的抛弃以恢复工人自身的类本质。“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1] ,只有彻底的抛弃私有财产将对象直接的面对自身,人才能重新获得自己的本质在全部的对象世界中肯定自我。由于劳动异化产生的私有财产必然导致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私有财产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现实的工人和社会历史走向的出发点。马克思把劳动活动引向全部的社会生活,在历史观上承认社会历史的实践性,在这种历史性的实践生活中,人的解放也自然是历史的实践活动。如果想要在这种异化的生产生活中获得解放,实践的主体至关重要,于是他将实践的重任置于无产阶级身上。无产者们要想对自己予以证明,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中,与无数的无产者一起联合起来通过革命获得现实自我。生产力在世界历史中也可以作为破坏力量,异化劳动中的生产力水平产生了无产阶级以及共产主义意识,无产阶级的革命是针对资产阶级异化的统治,只有在革命中才能真正消灭统治阶级。共产主义运动一经无产阶级付诸行动,历史的解放也就自然随之发生,现实的实践革命直接的抛弃旧的统治建立新的社会。生产劳动可以改变自然,革命实践可以改变社会,马克思的劳动概念贯穿社会历史的始终,生产力和社会交往的发展使工人阶级消灭资产阶级成为可能,促使世界历史不断前进。

3.4. 劳动本体论历史走向的实际影响

马克思劳动本体论的历史走向与其他的社会历史理论区别开来,将劳动中的人视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且劳动产生了最初的社会历史。在劳动本体论的历史走向中,有两个概念对未来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一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的不同在于,人类社会是通过劳动进行创造的,这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变化的,并且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的、规律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人们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劳动在实践领域进入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为人们改造自己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而在当今逐步发展的社会中也如此,劳动的本质促使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实际的改变,并影响着人们的一举一动。只有处于历史中的劳动才能发挥其历史性的作用,为现实历史的发展提供机会。其二是劳动本体论的主体,也就是劳动者,劳动者们是劳动本体论历史性的核心,只有劳动者进行劳动实践,社会历史才有前进的动力。马克思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所以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 [1] 在劳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者的地位不可或缺 [4] 。劳动使得人类自身从原始的、自然的环境中解放出来,随着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劳动也帮助不同阶级获得解放。在一切对未来的发展中,都离不开劳动的人的实践过程,而历史就是这一实践过程。人类实践是一切社会形态发展、社会历史进步的主体,只有在劳动者作用的发挥下才能实现一切科学的进步。所以劳动者对劳动本体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影响就在于,每个人的个人劳动决定了社会整体的劳动,亦决定了社会整体的未来发展方向。由此看来,人类社会和社会中的劳动者不仅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个概念,还是现实生活中对社会历史产生实际影响的真实主体。未来的发展包含在人类社会和劳动者自身的历史属性之中,所以对劳动本体论的深入研究会带动对其历史发展走向的掌握,从而不断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

4. 马克思劳动本体论历史思维的现实意义

劳动作为马克思哲学中尤为重要的概念,其拥有的现实价值远超过我们对它的想象。而当今社会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已然成为我们的主题话题,通过劳动实现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自身精神和社会环境做出深刻的改变,不仅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4.1. 劳动影响个人行动

人作为类存在物,需要自身对自己的类存在有一定的确证。因为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并且也是社会的人,需要在思维和存在中获得统一,所以劳动这种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就是人类对自身的确证。人通过劳动生产活动获得类本质,“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1] ,同时在活动中肯定自己的实践正确性。离开实践的思维不能在对象世界中立足,无法获得它的自身合理性,只有在对象的活动中人的思维才可以真正的体现。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作为一切历史的前提,使个人得以有机会在现实社会中获得立足点。马克思把劳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对自然的实践,认为劳动是人类获得自己存在的活动,而这一现实的感性活动实现了人自身的意义,从而使人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发展。并且劳动也是一个人彰显其体力和脑力的重要标志,当一个人可以自由的发挥自己的劳动时,他会因为自己创造的成果感到自豪;反之如果劳动成为折磨的劳动,他就会选择逃避劳动。对个人来说,劳动给予自己生活所需的同时还会带来社会交往,继而获得心灵的满足,在劳动中他才是享受的、幸福的,他的一切创造才是有价值的。在当下的社会,如果一个人丧失或者逃避劳动,那他就会失去其生活的基本来源,失去在社会历史中的站位。人是社会中的动物离开社会交往的人无法生存,所以个人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他必须依靠劳动存在于整体之中,劳动就是为人在社会历史中保有根据的核心。但是对个人来说的美好生活,其劳动过程也必须是美好的、自愿的。人通过劳动而改造世界,在过程中反复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但是异化劳动剥夺了人的类本质将人的活动排斥在自己的本质之外。所以美好生活的存在需要每一个人参与到社会历史中,共产主义运动与其他运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联合的个人,无产者们要想获得自己的劳动存在证明,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中,与无数的无产者一起联合起来通过革命获得现实自我。

4.2. 劳动推动社会发展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社会,并且不止创造当今社会,还创造出人类的社会历史,整个社会的存在都是人们通过劳动而创造出来的。人类要想获得生活首先必须的就是解决一切安置人类物质需要的问题,而生产这种物质资料就成为了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劳动实践成为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人们通过劳动确立了自己的存在,并且继续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创造出自己的生活需要,继而产生了新的对社会生活的需要和生产出更多的工具,因此也创造出社会活动。在马克思认为的原初历史中,除了对物质资料以及工具的生产,还包括对人自身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生产带来的交往与合作使人与他人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 [1] 社会就是人和自然共同的作用,一起组成真正的统一获得存在于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就是人们共同的活动方式,同样也是社会关系的方式,也就是说人的劳动并非是孤立的实践,而是社会中的、共同的实践。社会中的人通过劳动创造出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政治关系,所以劳动创造社会并推动社会的发展。这里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不仅仅是孤立的个人生活,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活;劳动并非只是个人的劳动,也是社会集体的实践创造。正是人们不断劳动交往,社会在生产力的发展中逐步迈入美好,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社会成员的创造、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和工人阶级的共产主义革命。

马克思的劳动实践强调人类自身在对象性世界中的主动性,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自身能动摆脱现状获得自由。这种能动的主观能动不仅给予人类充分的肯定,更是深化劳动在社会历史中的必要性,是马克思不同于其他哲学的根本。根据马克思对劳动思想的指导,针对当今时代我们面对的许多困难挑战,我们一定可以充分行动起来积极对抗难题。坚持劳动的本体地位,鼓励劳动者自身的主动性,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劳动,认识到在迈向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劳动的历史地位。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载体,劳动作为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承载着人类活动的一切记忆,立足于劳动我们可以回首历史展望未来,以马克思历史的视角更好地理解认识现实社会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生活。

5. 结论

在《手稿》中,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对比之前的哲学理论,更加科学地将人的本质定义为感性的对象劳动,更加系统地超越了前人对本体论的唯心理解。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将历史属性加入到劳动本体论之中,认为劳动创造的社会历史是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并且处于劳动中的人也会历史性发生变化,劳动者作为不断创造的主体,其自身的本质随着自我劳动的变化而发展。较其他哲学的劳动理论相比,劳动本体论更加具有超越性、科学性的地方在于,劳动本体论将劳动者主体置于中间的位置;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劳动者即是劳动实践的出发者,也是劳动实践的受益者。马克思将劳动者的主体性充分扩大,给予劳动者们足够的自主能力,劳动本体论是元哲学上的科学的理论,也是实践哲学中的积极的活动。马克思关于劳动本体论的当代价值就在于,他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在现实社会中彰显出来,提高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劳动者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是财富的创造者、变革的决定力量,应当在当今现实社会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并积极主动地成为劳动者,为社会历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 张闯, 葛彬超. 劳动的本源性与人的本质的历史性——一种阐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尝试[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8(1): 188-197.
[3] 徐文越, 高惠珠. 论马克思劳动观三重意蕴之历史思维[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1(6): 53-64.
https://doi.org/10.13852/j.cnki.jshnu.2022.06.006
[4] 孟翔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本体论思想及当代价值[J]. 今古文创, 2023(42): 80-82.
https://doi.org/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