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The Early Spread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China
DOI: 10.12677/ACPP.2023.1212419, PDF, HTML, XML, 下载: 91  浏览: 125 
作者: 刘晓雪: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唯物史观出现传播Historical Materialism Appear Spread
摘要: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也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的不断检验,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重点。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革命和思想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李大钊作为最早一批的马克思主义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对唯物史观思想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分析了中国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新的社会构想。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ought has gone through a long and complex process, but also experienced continuous test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and then from practice to theor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xism, is the focus of Marxist thought dissemination. The spread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China provided a new development path for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ideology. Dazhao Li, as one of the earliest Marxists,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early spread of Marxism in China. They studied and discussed the idea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alyzed China’s practical problems with the method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put forward a new social conception.
文章引用:刘晓雪.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J]. 哲学进展, 2023, 12(12): 2587-2591.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2419

1. 引言

俄国正在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中经受洗礼,比邻的中国在思想上也迎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后,我国国民在思想上经历了一次大解放,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了空前盛大的传播,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受到了加倍重视和深入研究。李大钊是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杰出代表人物,在中国广大的人民群众心里种下了一颗唯物主义的种子,并且致力于灌溉,使其生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为我国播种这一“硕果”开疆扩土。

2. 唯物史观的出现历程

17至18世纪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大爆发,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始确立起来,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开始爆发工业革命。美、法、德几国接连完成工业革命。新兴工具的革新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革命,革命带来的暴利开始涌入市场,最直接体现在了资本家的身上,一部分手工业者抓住革命带来的机遇摇身一变成为资本家,享受着革命带来的红利,坐拥了无数的财富,而大部分人成为工人且越来越贫穷,在资本和制度的双重压迫下过着悲惨与煎熬的生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越发尖锐突出,直至19世纪经济危机的爆发,使矛盾激化。人们开始了反抗资本家的斗争,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斗争拉开了序幕,对抗此起彼伏,喋喋不休。在资本主义在如火如荼地发展时,社会主义在对其批判和揭露中悄然诞生。最初,社会上涌现出很多不同的社会主义思潮,他们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不尽相同,但矛头却几乎都是指向资本主义和私有制。在空想社会主义时期,唯物史观开始出现萌芽,社会部分思潮也染上了辩证法的色彩,圣西门关于社会的观点是: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按规律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新的社会制度的出现是对已经过去了的全部历史的一种必然结果和自然延续 [1] 。因此,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也是一种过渡社会,称其为“过渡时代”,傅立叶认为社会是一个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欧文主张消灭差别。虽带有空想的色彩,但是为后人思想创新提供了前车之鉴,取之长,弃之短,化为登山的阶梯,攀上了唯物主义这座山峰。真正的科学绝不是凭空想象,凭空捏造,而要立足于现实社会,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萌芽是以实践历史观的提出为标志,用实践的观点来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此概念由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论文中首先表现出,重点体现在反驳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观点,对唯物主义作出了全新的认识阐述,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不能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走向唯心主义,还明确指出了所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虽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但相较于之前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以异化观点来说明的已经明显从模糊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到了偏向唯物主义的飞跃。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的形成是以生产论历史观为标志,即用生产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发展的本质 [2] 。在此阶段中,马克思丰富了实践的概念,把人类社会的生产划分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进而细化到吃穿住行、政治、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并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认为意识是被意识到的存在,对社会发展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述加以佐证,认为一切历史冲突根源都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成熟社会论历史观为标志,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进行了整体的解释,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人类社会发展同一阶段进行横向的细化和比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纵向的接替演进分析,确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框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3. 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一) 传播历程

关于唯物史观最早在中国的传播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但当时只是将马、恩的著作当作普通文学作品来对待,对于唯物史观的思想并无过多研究。在中国公共刊物上公开发布的第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家,是联邦德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梅林。在一八九九年出版的《万国公报》上第一次出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是出现在蔡尔康所撰写的《大同学》一文之中,其中提出联邦德国有“讲求善民‘研究者’一曰马克思,二曰恩格斯”。而中国文献追溯中第一个提出唯物主义历史观点的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马君武,其在一九三零年撰写了《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其中提出了:“马克司者,以唯物论解历史学之人也。马氏尝谓阶级竞争为历史之钥” [3] 。马君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看法是处于赞同角度的,他认为:欲救黄种之厄,非大倡唯物论不可。刘师培作为中国早期的无政府主义者对唯物史观也作了相应阐述,在他的观点一方面肯定了唯物史观对于历史研究所具有的重大价值,另一方面却否定了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其不具有可行性和参考性。

最早,我国对唯物史观的了解的最主要途径是日本,是由那时在日本留学的留学生带回并翻译,当时我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寻求一条救亡图存之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学说吸引了部分学生的注意,他们加以阅读研究并且不断宣传,为后期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爆发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传播出现了空前高涨的盛况,在此期间,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人物,李大钊、李达、陈独秀、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贡献尤为凸显。特别是李大钊同志,他在多个报刊上发表了多篇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解说论文,其中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是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内容深入研究后的首次系统阐述,他从社会的整体层次对唯物史观作出理解,阐述唯物史观对社会发展的伟大意义。而且,历史学为什么会上升到和自然科学一样的地位,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提出,指出了历史学的客观重要性,促进了唯物史观历史学的地位提升,开启了历史学的新纪元。在此之前,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被唯心史观所统治,“天命不可违”、“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李大钊亦对此观点进行了批评揭露,反对天命神权,以此维护唯物史观的观点。

(二) 态度:批评与辩护

唯物史观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与传承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批判声和辩护声。当时人们对唯物史观的批评,一开始就沿着两个向度展开:一是对唯物史观本身的批评,二是对唯物史观在中国的适用性的批评 [4] 。1919年,晨报上刊登了一篇名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批评》的文章,此文章认为唯物史观的出现是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生,亦会随时代洪流的褪去而消解,唯物史观会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再适应社会实际所需,18世纪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唯物史观的产生,19世纪物理学的巨大进步使唯物论的可信度降低,带有修正主义的色彩。顾兆熊先生的《马克思的学说》一文一方面肯定了唯物史观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史学研究方法,对社会生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也明确指出了它的缺点认为不能单凭经验成为判断事实的证据,而应以史实的记述为证。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学说中受人非议的地方作出了回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唯物史观中宿命论的观点表现了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的矛盾,但是把阶级活动归纳于自然的变化之中有点过于牵强,难以让人接受。李大钊辩驳道任何一个学说成立之初都有些过于夸大,以便于增加它的吸引度,但是不影响这个学说所作出的贡献。第二、经济现象和法律现象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者认为前者可以变更后者,后者却无法变更前者,李大钊认为经济现象和法律现象的关系不是绝对的、固定的、毫无变化的,总的来说,社会发展以经济的脉络发展为主,法律为辅,但不可以否认法律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两者是相互影响的。第三个方面是对道德伦理观念的否定,认为普通的伦理道德的约束不能影响经济利益带来的诱惑,因此,李大钊提倡以人道主义改善人类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道德改善人类经济组织的道德观点,使道德与利益达到“灵肉一致,物心两面”的层次高度。

4. 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宣传与运用

(一) 宣传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作为最早一批接受社会主义学说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大钊认为:马克思主义由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经济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建立,唯物史观是两者的理论基础,所以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主要是对唯物主义的作用、重要内容进行宣传。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对唯物主义的宣传主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李大钊认为两组关系其一是说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的构造,其二是说生产力与社会组织有密切的关系。生产力一有变动,社会组织必须随着他变动 [5] 。生产力是社会的基础构造,其他构造都是在此基础上变化和发展的,生产力创造出由人组成的“社会组织”,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组织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组织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人类社会的交替更迭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是关于阶级斗争理论。李大钊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阶级斗争并非凭空出现,而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而出现的,当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私有制变为合理合法,矛盾便由此产生,阶级斗争此消彼长,社会发展在斗争中不断前进,最后的阶级斗争便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斗争,社会发展规律预示着资本主义是最后一个阶级,阶级斗争也会随着这个阶级的消亡而消亡。第三对于唯物史观中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宣传 [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应学会自己解放自己,李大钊认为一切的进步只能由于想进步的人造成,只能从人的本性中去寻找,从以前的历史事实中可以得出,人民群众的力量才是最根本的力量,当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侵犯时,所有的组织或者个人都会拜倒在人民群众的力量之下。所有人民要靠自己的双手解放自己并且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才能有一个光明的、充满希望的未来。

(二) 运用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遵循着一个根本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运用也充分贯彻了这一观点。李大钊认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面 [5] ,把这个“主义”运用到现实中去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李大钊对于唯物主义观点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国内思想界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评,二是利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国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主义体现在批判改良主义、维护社会主义、批判封建复古主义。改良主义以胡适为代表,打着改良的幌子实质上是反对共产主义思想,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对其进行反驳,指出社会的最基本问题就是国民经济问题,如果克服了国民经济社会问题,其他社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还有部分人认为,想要救中国必须发展资本主义,李大钊提出了社会的发展由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是必然规律,并不是人能控制的,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作为一种新力量在逐步击碎资本主义基础上进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颠覆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就如同小鸡之要破蛋壳一般 [7] 。新文化运动给予了封建思想文化沉重一击,但是旧的文化思想并未就此消失,还存在着大量残余,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开始兴起,得到了不少人的赞誉,李大钊指出了孔子思想之所以能够统治我国思想主流数千年主要得益于我国的农业经济不曾发生过很大的变动,它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产物。

参考文献

[1] 张立波.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理论旨趣与现实指向[J]. 哲学研究, 2010(8): 33-36+54.
[2] 王维平, 陈雅. 唯物史观的三重逻辑与建党百年中国道路的探索[J]. 思想教育研究, 2021(1): 48-53.
[3] 马君武. 马君武集[M]. 莫世祥, 编.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4] 张立波.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批评与辩护[J]. 学习与探索, 2010(3): 12-16.
[5] 李大钊. 李大钊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9.
[6] 贺生群.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态演进[J]. 唐都学刊, 2011, 27(6): 55-59.
[7] 周嘉昕. 为什么是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再思考[J]. 学习与探索, 2011(4): 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