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确实”的句法分析
The Syntax Analysis of the Adverb “Queshi”
DOI: 10.12677/ML.2024.121007, PDF, HTML, XML, 下载: 68  浏览: 149 
作者: 费玉榕: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 语气副词“确实”评注性副词Modal Adverbs “Queshi” Commentary Adverbs
摘要: 现代汉语中副词数量庞大,语气副词也是副词这个大类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主要由于语气副词本身意义较虚、位置灵活,且分别有不同的句法语义功能。本文拟对语气副词中的“确实”进行个案研究,聚焦语法层面,运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先确定其语义一般是用来表示说话人对对方观点的认同,其次分析它的句法位置,它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和句末,可以与其共现的成分有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以及它的句类分布,可以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中,但由于在祈使句的使用环境中存在冲突,所以在祈使句中不会出现。与“确实”意义相近的词有很多,弄清楚“确实”的句法特征,能够更好地将它们区别开来,也能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一定的帮助。
Abstract: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adverbs in modern Chinese, and modal adverbs are also a special kind of adverbs, mainly because modal adverbs themselves are meaningless, flexible in position, and have different syntactic and semantic functions. This paper intends to conduct a case study on “queshi” in modal adverbs, focusing on the grammatical level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t first determines that its semantic meaning is generally used to express the speaker’s recognition of the other side’s point of view, and then analyzes its syntactic position. It can appear at the beginning, middle and end of a sentence. The elements that can co-occur with it are verbs, adjectives and other adverbs and their sentence class distribution, which can be in declarative sentences,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and exclamations, but because of the con-fli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imperative sentence, it does not appear in the imperative sentence. There are many words with similar meanings to “queshi”, and clarifying the syntactic features of “queshi” can better distinguish them and also provide some help for foreign students to learn Chinese.
文章引用:费玉榕. 副词“确实”的句法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1): 41-4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1007

1. 引言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对“确实”的解释有两种:1. 形容词,真实可靠。2. 副词,对客观情况的真实性表示肯定。张谊生(2000) [1] 将像“确实、索性、反正、简直、难道、果然”这一类可以充当高层谓语进行主观评价的词称为评注性副词。本文选取语气副词的“确实”作为研究内容。对于“确实”的基本语义的概括我们可从具体语境中概括,我们认为“确实”表示对某种情况的真实性的肯定或加强,这里的某种情况既可以是客观事实,也可以是说话人的主观判断。

(1) 现在越来越多的材料证明,美洲大陆确实是在公元五世纪的时候被中国人首先发现的。(《由慧深的国籍说起》马南邨)

从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大陆是在公元五世纪被中国人发现的”这一情况是客观且真实的,由前面“越来越多的材料证明”可以得出,“确实”则是加强了对这一客观事实的肯定。

(2) 在初冬季节能喝上一杯鲜绿的热茶,确实是一种享受。(《即将远行》何继青)

从这句例子中,“初冬喝绿茶是一种享受”不会是客观事实,很明显是说话人主观上的想法。从以上的两个例句中,我们可以明确“确实”的语法意义既可以用于客观的事实也可以用于主观的判断。

本文的语料均来源于Bcc语料库和ccl语料库。

2. “确实”的句法特征

2.1. “确实”的句法位置

刘金枝(2017) [2] 认为“确实”属于语气副词这个大类,位置灵活,它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位于句首、句中、句尾。

2.1.1. 位于句首

(3) 它的脖子上有一圈毛是白色的,并且胸脯和四个爪子和“大大”一样,也是白色的,确实很好看。(《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土一族)

(4) 说到武则天,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个狠角色。确实,在以男人为中心的社会,女人要想做点事情不狠点哪能成?但武则天之狠可不一般,狠到挖人家祖坟。(《中国人盗墓史》倪方六)

这两个例句中,“确实”都位于句首,但所出现的情况并不一样。第一句中,“确实”位于两个分句之间,并且出现在后一分句中,而第二句中的“确实”独立成句。

2.1.2. 位于句中

(5) 结论是,冷漠的伐尔斯的确是该配一位活泼、热情的小姐调和一下,海莉儿确实是适当的人选。(《水晶戒指》夏娃)

(6) 程作则讶异,“祖斐,你确实已经知道真相?”“知道。”(《异乡人》亦舒)

(7) 所以在那一刻,我和姐姐确实并不向往过去和展望未来,我们只是相称那种情境,在暖暖软软地晒太阳。(《黑色的遮蔽》梁解茹)

以上两个例句均位于句中,且都位于句子的主语之后,对后面的谓语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主语既可以是一般的名词也可以是人称代词或是名词性短语。

(8) 中国女队教练陆善真说:“今天,杨云和凌洁的发挥都令人满意,但霍尔金娜做得确实好。”(《人民日报》2000)

(9) 那位收费的人看见这情况,似乎也有了点怜悯之情,过来看了看孩子,说:“病得确实不轻!鼻子都有点扇了!”(《黄叶在秋风中飘落》路遥)

例(8)、例(9)中的“确实”出现在句中和形容词组合一起充当动词的补语。

2.1.3. 位于句末

(10) “不,一切还好,确实。我知道我今天格外敏感。这是令人伤心的一天,我想。你瞧……”她开始向我讲述她的在事。(《心灵鸡汤》翻译作品)

(11) 毫无疑问,那会儿我在欧洲时期的成年生活是双重的,很可怕,确实。公开处,我和许多生着南瓜形或梨形乳房的风尘女子有所谓正常关系;……(《洛丽塔》翻译作品)

例(10)、例(11)都是出现在句末,并且我们通过搜索语料发现位于在句末的“确实”基本出现在对话的文体当中,并且句子所要表达的重点都在句子的前半部分,这一点和陆俭明(1993)指出的易位现象相符合,所谓易位即在口语中,说话人会将重点信息先表述出来,带有强调色彩,然后后移部分的信息再进行补充说明。

张谊生(2000) [1] 认为评注性副词在句中的灵活性要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是韵律节奏,“确实”为双音节副词,分布自由灵活。,二是评注辖域的限制,他提到凡是既可以位于句中也可以位于句首的评注性副词,大多为全幅评注,也就是对整个命题进行评注,以句外因素作为评注的基点,凡是只能位于句中的评注性副词,是半幅评注,只有述题是新信息,以句内因素作为评注的基点。“确实”既可以位于句中也可以位于句首,为全幅评注,如例(12)。

(12) 邹老板不明不白地死了,左邻右舍的人都来吊丧,许多人陪着赵本英在流泪。确实令人伤心,一个年纪轻轻的女人,领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今后怎么生活?社会如此险恶,人心这么叵测,还有平民百姓的活路吗?(《努尔哈赤》李文澄)

这个例句中,“确实”位于句首,所强调的令人伤心的信息是“邹老板死了,今后一个女人在险恶的社会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地生活”这整个命题,是对句外因素“左邻右舍的人或是其他人”而言的,是全幅评注。

2.2. “确实”的组合特征

王叶萍(2008) [3] 比较了“确实”和“实在”两者对于动词、形容词、离合词的选择方面的异同。以下列举出了“确实”与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共现的情况。

2.2.1. 与动词共现

(13) 玛丽确实抬起了头来,也确实盯着我看。(《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14) 有的村干部确实有问题,该换,但大多数干部是干净的,尽力的,只是由于村民不了解村里的各项事务特别是财务收支情况,因而对干部产生种种怀疑。(《人民日报》1998)

(15) 现在孙中山就坐在身边,她心里感到幸福、充实,如果能一直这样坐在一起多好!她证实了自己的内心确实爱着他。(《宋氏家族全传》陈廷一)

(16) 辞藻华丽,文笔慷慨激昂,不过最后的落款看来确实是大司教的亲笔签名。(《圣魔之血》吉田直)

(17) 在如此期许、如此压力之下,年轻的刘翔能够保持近年来稳步提升的势头,确实让我们非常欣慰。(《且慢想着金牌》文汇报2004)

(18) 不错,我们确实要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不能没有政府的宏观调控。(《人民日报》2000)

(19) 从那以后他确实回来得早了,往往在邦妮上床睡觉以前好久就到了家里。(《飘》米切尔)

(20) 而那些对卡斯特第七骑兵团有情感的骑兵们争论说,如果那儿确实进行了一场激战,卡斯特应当是胜利者。(《晨星之子》康奈尔)

“确实”在以上例句中分别与动作动词、存现动词、心理动词、判断动词、使令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式动词共现。

2.2.2. 与形容词共现

(21) “早上好,凯茨尔先生。是的,我想你这里会有。我要找的东西确实很特别。”他一边审视着洒在绒布上的戒指和耳环,一边考虑他能找到他所需的东西的可能性。(《嫉妒》劳伦斯)

(22) 叶萧,我必须承认,黄昏时这里的景色确实美极了。(《幽灵客栈》蔡骏)

(23) 他的肌肉确实发达,当时要是学校有人发起健美比赛的话,曹阳无疑能得到一块奖牌。(《地方》荆歌)

(24) 考虑到他平时表现不错,再加上家里确实太困难,连队党支部向上级推荐了吴国良。(《人民日报》1997)

(25) 大过年的回公司一趟,公司确实冷冷清清的,客户说要订车都说过两天再过来。(微博)

以上四个例子都是“确实”和形容词共现,双音节形容词居多,性质形容词居多,并且在形容词前后通常会出现表示程度义的副词,例如“很、太、极了”等。

2.2.3. 与其他副词共现

吴志云(2010) [4] 提到“确实”可以与不同的词类共现,他重点列举了“确实”与语气副词、关联副词、时间副词共现,并解释了这些副词共现顺序的制约因素。

(26)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如果宪法的某些具体规定确实已经不适应实际的需要,就应当及时地作出修改。(《人民日报》1999)

(27) 如果确实都是真实的,那就证明我们的猜测没错。(《十面埋伏》张平)

(28) 埃雷拉确实也一直叫她胆战心惊,她不敢去想他。(《交际花盛衰记》巴尔扎克)

(29) 我一直来总是想方设法,作出我最大的努力,我也确实总是这样做的,可是他却不喜欢我。(《董贝父子》狄更斯)

(30) 人们常说,世界上没有任何文明民族比中国人更迷信、更轻信的了,这也确实不假。(《中国人的性格》史密斯)

“确实”可以与程度副词共现,如例(21),也可以与时间副词、范围副词、关联副词、频率副词、否定副词共现,如例(26)~(30)。通过以上例句,我们也可以发现,“确实”与其他词共现的时候都是位于其他副词的前面,张谊生(2000) [1] 将此现象称为评注性副词的前置性,评注性副词在句中多充当高谓语,一般总是位于最前列。他给出的解释是由于这些副词是对整个命题或述题进行评注,其本身自然就不能再像其他副词那样充当该命题或述题内部的限制性或修饰性成分,只能位于其他副词之前。我们前面说“确实”是全幅评注,辖域较大,故而总是位于较远的位置上。

2.3. “确实”的句类分布

句类是根据句子的语气而划分的类,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确实”出现在这四种句类的频率有所差异,王叶萍(2008) [3] 通过比较“确实”和“实在”在句类选择方面的异同时语料发现在疑问句中说话人期待听话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往往选用“确实”。刘金枝(2017) [2] 在对“确实”的语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时发现“确实”并不能出现在祈使句中。

2.3.1. 陈述句

(31) 范仲淹确实是文章好手,他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张扬得滚滚滔滔。(《洞庭一角》余秋雨)

(32) 然而她确实走到那棵梧桐树旁时站住了,她确实朝他瞟了一眼过来,并且她的目光确实暗示了刚才所暗示的。(《四月三日事件》余华)

(33) 元帅和善的脸候然一变,变得冷峻、严厉,他喝道:听我口令,立——正!得笔直。我说你们不冤,因为你们确实在战斗中临阵脱逃。谁能否认这里不是战场?你们以为只有端着机枪冲锋才是战斗?告诉你们,如果你们想从战斗中退出,那么我给你们的鉴定就只能是逃兵,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亮剑》都梁)

例(31)中,作者是在对范仲淹是个写文章的好手这件事进行肯定,带有主观的判断,并且后半部分证明了他是个文章好手的事实;例(32)中,“她”的一系列动作符合了“我”在她做出动作前对“她”的预设,用“确实”来加强对客观事实的肯定,对“我”预设的肯定;例(33)中,“你们”在战争中做出了临阵脱逃的动作,已成为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用“确实”强调情况的真实性陈述句是用来陈述事实,或是说话人叙述一件事情或是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引言部分,我们曾总结过“确实”的语法意义,是肯定或加强说话人的内容,所叙述的内容既可以是客观事实,也可以是说话人的主观判断。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确实”可以出现在陈述句中,并且出现的次数最多,因为陈述句的语用目的最符合“确实”的语法意义。。

2.3.2. 疑问句

(34) “你确实告诉她我们今天会回来?”因为贝贝一直不肯接他的电话,文澔只好让卢渊井帮他转达。(《早春小老婆》古凌)

(35) 亭兰引他到她二阿哥远赴关外前一直居处的小书斋内,支走了所有仆人,鄂伦岱警戒的表情才略微松懈。“你上次确实在我家镜厅内摸到密道吗?”“密道?”亭兰的脑筋有点打结。(《蝴蝶戏猫》兰京)

以上两个例句是“确实”出现在疑问句中,并且都是是非问句。是非问句的句法结构和陈述句的结构很像,没有表示疑问的结构或是代词,它带有语气词“吗”、“吧”或者可以带上“吗”、“吧”。例如上面两个例句,例(35)有明显的疑问语气词“吗”,例(34)即使没有疑问语气词,但它其实可以在句尾加上“吧”,可以说出“你确实告诉她我们今天会回来吧?”,句义无变化。我们在上面说过由于“确实”的语法意义和陈述句的语用目的相吻合,故而可以出现在陈述中,而陈述句与是非问句的句法结构相似,以此类推,“确实”也是可以出现在是非问句中。此外,是非问句是问话人把一件事情全部说出来,想要知道事情的真实性,如例(34),文澔想知道贝贝是否真的知道今天他们会回来,例(35),鄂伦岱在确定亭兰上次是否真的摸到了密道,“确实”的意义是对情况的真实性进行肯定,所以也可以用来询问情况的真实性。

是非问句要求对方做肯定或者否定答复的句子, 回答是非问句,只能对整个命题作肯定或否定,用“是、对、嗯”或“不、没有”等作答复,“确实”就是对整个命题进行评注,所以它的回答一般也是用“是”或“不是”来回答。

2.3.3. 感叹句

(36) 此时,黑衣人——“黑瘴虎”向龙天扬阴森林地笑道:“嘿……真不愧是‘龙之子’!竟能在与别人激战之时,还能发现我的‘气流’……确实厉害!”(《龙翔记》无极)

(37) 笔者认为,现实生活中如此对待老劳模的做法确实太不公平了!(科技文献)

(38) 风雪如前呼呼怒号,在怒号的风雪声中,可还再有鬼虎半丝如鬼哭一般的哀鸣,泣诉着自己郁郁不如意的一生?活着确实太痛苦了!如能再生于这个世间,也不愿生而为人……(《惊世少年》马荣成)

以上三个例句都是出现在感叹句当中,感叹句带有浓厚的感情和感叹语气,它可以表示快乐、悲愤、惊讶、难过、厌恶等浓烈的感情。“确实”的基本语义中包括对事实的强调,加强对事实的肯定,如例句中,分别是肯定了“听话人的厉害”、“对待老劳模做法的不公平”、“活着痛苦”这些情况,并在肯定事实的情况下,强烈的表达了对这些情况的“赞叹”、“愤怒”、“悲哀”的感叹。

在语料中,我们并未发现“确实”用在祈使句中的情况。祈使句是要求对方做或不做某事,要求的这些动作都是未然的,而“确实”的含义是对已然事实的肯定或加强,两者语义有所冲突,故而不能共现。

3. 小结

本文主要从句法层面对“确实”进行分析,确定了“确实”的句法位置,可位于句首、句中、句末;从组合特征上来看,“确实”可以与动词、形容词以及其他的一些副词共现;“确实”可分布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当中,由于祈使句的使用环境与“确实”有所冲突,故而不出现在祈使句当中。研究语言就离不开语义、语法、语用这三个方面,本文着眼于副词“确实”的句法方面,首先是基于它的语义,由于它本身具有“真实可靠”的意义,故而它可以成为一个具有评价性功能的副词,正由于这样的特点对其语用功能的研究也能更加深入,其次弄清楚副词“确实”的句法功能和特点,它在篇章当中衔接不同的语言单位,表示不同的篇章衔接功能才会更加明晰,同时分探析清楚“确实”的用法功能无论是对本体的研究还是第二外语教学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谊生. 评注性副词功能琐议[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224-242.
[2] 刘金枝. 语气副词“确实”的语义及篇章功能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3] 王叶萍. 副词“确实”和“实在”的多角度辨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暨南大学, 2008.
[4] 吴志云. 语气副词“确实”的多角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