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忻州市属晋语区五台片。该地方言的疑问句类型与普通话一致,可以按照结构分为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四类,但其中又有自己的一些个性现象。前贤对忻州方言疑问句的研究较少,杜慧珍(2017)对忻州方言中的疑问代词作了较为详细的描写 [1] ;张瑞(2015)对忻州方言语法进行了研究,但该文对疑问句的描写比较宽泛,但未能详细准确地描写该方言的疑问句现象 [2] 。本文旨在全面、细致描写忻州疑问句的基础上,从功能角度对忻州疑问句进行再分类。
隐蔽调查法是拉波夫1972年在纽约进行(r)变项调查时提出的。他认为要把调查的目的隐蔽下来,尽量使被观察者提供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言语资料 [3] 。调查过程中,我们同样采用该方法,录制发音人在实际语言交际状态下的对话,后期进行转写分析。交流时可以说一些带有歧义或者答案并不明确的话,留出信息缺口,有意识地引导发音人提出问句,由此展开后续对话。本次调查时间为2023年1月~2月,我们利用春节走亲戚的机会较为顺利地使用该方法搜集到了所需语料。
2. 是非问
忻州方言中的是非问都是非真性问句。邵敬敏等(2010)将陈述语序的疑问句分为诧异问与求证问 [4] 。史秀菊(2016)进一步论证晋语区的是非问符合该分类。其中,晋语区的诧异问往往不带语气词,靠较高的升调来表达诧异(倾否)的语气。如果带语气词,则往往是求证问 [5] 。忻州方言的是非问句符合晋语区的普遍规律,同样可根据上述标准分为诧异问与求证问。
2.1. 诧异问
诧异问往往不带语气词,靠较高的升调来表达诧异(倾否)的语气。如:
(1) 你知道?↗
(2) 你不知道?↗
(3) 他没来?↗
(4) 老师没布置作业?↗
(5) 他们还没下课?↗
(6) 他吃咾两碗?↗
上述各句都为非真性问句,提问者在提问时已经有自己的判断,此时怀疑多于疑问,疑问程度很低。
2.2. 求证问
求证问句末往往带有语气词,为平调,如:
(7) 再给你舀些儿哇?
(8) 你做完作业来?
(9) 西红柿切好来?
(10) 你真个要带上我走哩?
(11) 他还能睡着哩?
(12) 姨姨发红包呀?
上述各句同样都为非真性问句,此时疑问程度也很低。句末的语气词也各有特点,这一点将在下文详细论述。
3. 特指问
忻州方言中的特指问句在结构上与普通话的相似,区别主要体现在疑问代词上,忻州方言疑问代词表如表1所示:

Table 1. Interrogative pronouns in Xinzhou dialect
表1. 忻州方言疑问代词表
3.1. 问人
问人的疑问代词有单数形式“谁[suei31]”,复数形式“谁们[suei31məŋ0]”和“[suɑ31]”,其中,“[suɑ31]”为“谁家”的合音。两种复数形式在领属位置前有区分。
3.1.1. “谁[suei31]”和“谁们[suei31məŋ0]”
“谁[suei31]”和“谁们[suei31məŋ0]”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但在作定语时,只能修饰一般名词,且必须加结构助词“哩”,如:
(13) 谁/谁们去太原来来?
(14) 他这是说谁/谁们哩?
(15) 谁/谁们哩作业还没交哩?
3.1.2. “[suɑ31]”
“[suɑ31]”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和定语,作主语时,意思为“谁家”,作定语时,可以修饰亲属称谓、社会称谓中的平级与下级,此时不加结构助词“哩”,当修饰与家庭相关的普通名词时,必须加结构助词“哩”。这与忻州方言中三身人称代词在不同属者前选用不同的人称代词形式相对应。
(16) [suɑ31]还没交电费哩?
(17) 你是[suɑ31]妈妈来?
(18) 这是[suɑ31](家)哩狗来?也不说拴住些。
(19) 这是[suɑ31]老师/学生来?
在忻州方言中,“[suɑ31]”之后既可以加“家”,也可以不加“家”,这表明“[suɑ31]”,即“谁家”中的“家”正在虚化过程中,开始用于与“家”无关的集体或团体的名称前。
3.2. 问事物
忻州方言中问事物的代词有“甚[ʂəŋ53]”,可以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及定语,如:
(20) 甚是头脑呀?好吃呀不?
(21) 这个黑黑哩是甚来?
(22) 又乱花钱,看看你买咾些甚东西?
此外,“甚”还可以用来询问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关系,如:
(23) 这是[niε313]甚来?——俺[ŋɑ̃313]姑姑。
问句意思为“这是你的什么人呀”,答句回答“这是我姑姑”。
3.3. 问处所
忻州方言问处所的疑问代词以“哪”为词根,附加其它成分形成多种疑问代词表达方式。如:哪儿[nɐr313]、哪儿搭[nɐr313tɑʔ2]、哪头[nɑ313tʰəu31]、哪半儿[nɑ313pu r53]、哪忽栏儿[nɑ313xuəʔ2lu r31]。
3.3.1. 哪儿[nɐr313]、哪儿搭[nɐr313tɑʔ2]
哪儿[nɐr313]和哪儿搭[nɐr313tɑʔ2]意义相同,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哪里”,用法基本相同,可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如:
(24) 今儿哪儿/哪儿搭下雨来?
(25) 你明儿想去哪儿/哪儿搭哩?
(26) 你是哪儿/哪儿搭哩人来?
3.3.2. 哪头[nɑ313tʰəu31]、哪半儿[nɑ313pu r53]
哪头[nɑ313tʰəu31]和哪半儿[nɑ313pu r53]意义基本相同,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哪边”,用法基本相同,可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如:
(27) 哪头/哪半儿停咾水来?
(28) 这是哪头/哪半儿来?
(29) 你觉得哪头/哪半儿哩菜做哩好吃呀?
对二者的回答基本都是方位词“东、南、西、北”,但二者的具体回复略有不同。如:
(30) 哪头停咾水来?
村东头停咾水来!
(31) 哪半儿停咾水来?
村左半儿停咾水来!
用“哪头”提问则用“X头”作答,用“哪半儿”提问,则用“X半儿”作答。
3.3.3. 哪忽栏儿[nɑ313xuəʔ2lu r31]
忻州方言中的“哪忽栏儿”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哪个地方”,是对较小范围内处所的询问,一般在句中作宾语,如:
(32) 我上回买哩衣裳放哩哪忽栏儿来?
(33) 你现在在城里头哪忽栏儿上班哩?我完了过去寻你。
3.4. 问时间
根据是问时段还是问时点可将问时间的疑问代词分为两种。问时点的疑问代词有“多会儿”、“甚时候”,问时段的疑问代词有“多(么)长时间”。
3.4.1. 问时点
在忻州方言中,“多会儿”和“甚时候”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什么时候”,二者意义基本相同,用法一致,可在句中作主语、宾语、状语、定语,如:
(34) 多会儿/甚时候是父亲节来来?
(35) 端午节是多会儿/甚时候来来?
(36) 你多会儿/甚时候到学校去呀?
(37) 你写哩是多会儿/甚时候哩作业来?
3.4.2. 问时段
在忻州方言中,“多(么/啦)长时间”一般用来询问时间段,相当于普通话的“多久”,可以在句中作主语、宾语、状语,如:
(38) 我今儿体测跑800米来来,多(么/啦)长时间是满分呀?
(39) 你写这些作业用咾多(么/啦)长时间呀?
(40) 你多(么/啦)长时间洗一次被套床单呀?
3.5. 问方式
在忻州方言中,询问方式时一般用“咋个”,它相当于普通话的“怎么”,可以作句子的状语。如:
(41) 他是咋个算出来这个题哩呀?
(42) 你是咋个寻见这把钥匙哩?
(43) 咋个钓鱼哩呀?我老是钓不住。
“咋”除了可以询问方式,还可以询问原因,询问方式时,与“咋个”的用法一致,如:
(44) 他是咋算出来这个题哩呀?
(45) 你是咋寻见这把钥匙哩?
(46) 咋钓鱼哩呀?我老是钓不住。
3.6. 问程度
在忻州方言中,询问程度时一般用“多么[tɛ313məŋ31]”、“多啦[tɛ313lɑ31]”,二者意义相当于普通话的“多”,可以在句中作状语,如:
(47) 你现在有多么/多啦高呀?
(48) 他有多么/多啦重呀?
“多么[tɛ313məŋ31]”和“多啦[tɛ313lɑ31]”意义及用法基本一致。
3.7. 问原因
在忻州方言中,询问原因时一般用“咋”、“(因)为甚”,它们与普通话的“为什么”相当,“为甚”和“咋”“在意义和用法上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如:
(49) 你咋/(因)为甚欺负伢小娃娃们哩?
(50) 你夜来咋/(因)为甚没回家?
3.8. 问数量
在忻州方言中,“多少[tɛ313ʂəʔ2]”和“几[ʨi313]”都可以用来询问数量。
3.8.1. 多少[tɛ313ʂəʔ2]
当用“多少”询问数量时,一般问的是可数多量的事物或不可数的事物,可以在句子作主语、宾语、定语,如:
(51) 多少钱够你到重庆旅游呀?
(52) 作业真多哩,你写咾多少来?
(53) 今年[niε313] [væ53]地儿收咾多少玉茭子了呀?
(54) 是不是又肉来?你现在有多少斤啊?
3.8.2. 几[ʨi313]
当用“几”询问数量时,一般问的是可数的少量的事物,可以作句子的宾语、定语,如:
(55) 卷子早就都发下来来,你写咾几张来?
(56) 他今儿吃咾几顿饭啊?
(57) [niε313]闺女几岁来呀?看见真个小哩。
3.9. 问情况
当询问情况时用疑问代词“咋地个[tsuɑ313ti53kuæ31]”,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怎么样”,一般在句中作谓语及补语,如:
(58) 今儿哩考试咋地个,难呀不?
(59) 你书看哩咋地个来,还多呀不来?
4. 选择问
忻州方言的选择问结构与普通话相似,可分为无连接词的选择问和带有连接词的选择问。
4.1. 无连接词的选择问
该格式下的选择问不用连接词将选择项连接起来,是两个是非问句的连用。选择项中间常有语气词“呀”,形成语气停顿,留出时间让听话者思考,进而做出选择。相较而言,其缺少选择标记,选择意味不强烈,在忻州方言中使用频率不高,如:
(60) 晌午喝面呀?吃大米呀?
(61) 到街上走走呀?就家呀?
(62) 现在吃饭呀?等一等呀?
4.2. 有连接词的选择问
忻州方言中可以作选择问连接词的有关联词“……是……还是……”、“……还是……”,语气词“……呀……”,连接词作为选择问句的明显标志,使得整个句子的选择意味更重,在忻州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如:
(63) 你吃苹果呀还是吃梨呀?
(64) 你是吃猪肉呀还是牛肉呀?
(65) 你是喝面呀还是吃大米呀?
(66) 明儿你去呀我去?
(67) 明早起你去呀不去?
(68) 她知道呀不知道?
当前后两个选择项的动词相同时,后一个选择项的动词可以省略。如(64)。上述分类只涉及到选择项为两项的问句,在忻州方言中,当选择项大于两项时,提问方式会变为特指问,不涉及连接词的使用,这一点将在下文详细论述。
5. 正反问
正反问句由单句谓语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的格式构成,要求对方从中做出某一方面的回答。在忻州方言中,正反问可以分为两大类,否定词为“没”或“不”;进一步还可以分为五小类:“VP来没(有)”“VP呀没”“VP呀不”“VO呀不V”“V不V”。
5.1. 否定词为“没”的正反问句
5.1.1. “VP来没(有)”
这一类在忻州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用来询问与说话时临近的时间内是否发生某事,询问客观现实。如表2所示:

Table 2. Example of Q&A on “VP来没(有)”
表2. “VP来没(有)”问答举例
需要注意的是第4句“你去长城来没(有)”,当答者此时已经离开旅游区,则否定答句为“没有去”,当答者此时仍在旅游区,且打算之后去长城,则否定句可以为“没去哩”或者“没有去哩”。
5.1.2. “VP呀没”
这一类问句可以用来对过往经历进行询问,末尾也可以加“有”,如:
(69) 你去过长城呀没(有)?
(70) 你练过毛笔字呀没(有)?
(71) 他学过街舞呀没(有)?
(72) 他打过你呀没(有)?
5.2. 否定词为“不”的正反问句
5.2.1. “VP呀不”
这一类在忻州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用来询问未发生的事情,询问主观意愿。句中的VP不受限制。如:
(73) 你明儿能来呀不?
(74) 他吃饭呀不?
(75) 你待要去呀不?
(76) 她袭人呀不?
5.2.2. “VO呀不V”
在忻州方言中,当VP为动宾短语时,可以使用“VO呀不V”结构,如:
(77) 你吃饭呀不吃?
(78) 你写作业呀不写?
(79) 你洗衣裳呀不洗?
(80) 你打水呀不打?
5.2.3. “V不V”
“V不V”在忻州方言疑问句中,可位于谓语、宾语,如:
(81) 你吃不吃?
(82) 你睡不睡?
(83) 这搭儿是不是你家?
(84) 你觉得对不对?
但能进入该结构的“V”在忻州方言中只有少数,只有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单音节实义动词及判断动词“是”“能”可以进入,如:
(85) 你是不是哪儿不得劲?
(86) 你能不能写完作业再耍?
但总的来说,该结构在忻州方言中使用范围狭窄,使用频率不高。
6. 忻州方言疑问句的句末语气词
忻州方言中,使用句末语气词来构成各种类型的疑问句,辅助表达疑问语气,而且不仅可以单纯使用某个语气词来表示语气意义,也存在几个语气词一起使用来表示语气意义的用法,此时将两个语气词使用的条件结合起来。主要有:哇、咾、哩、呀。
6.1. 哇[va0]
当“哇”位于疑问句尾,会形成一种商量的语气,是对未发生事件的询问。此时说话人希望得到肯定、认可的回答,但仍给对方留下了发表意见的空间与机会,语气较缓和,如:
(87) 听口音你是忻州人哇?
(88) 沙发摆到电视对面哇?
(89) 去公园耍哇?
(90) 到太原念书哇?
(91) 水开来,再烧上一壶哇?
(92) 再给你舀些儿哇?
6.2. 咾[lɔu0]
在以“咾”结尾的疑问句中,提问者所询问的动作行为已经完成、实现,如:
(93) 你多会来咾?
(94) 他甚时候知道咾?
(95) 你多会儿洗咾?
(96) 他甚时候吃咾?
(97) *你甚时候买菜咾?
(98) *他多会儿写作业咾?
从上述例句也可以发现,“咾”的使用范围是受到限制的,一般只询问时间,只用于特指问,而且此时句中谓语部分动词不能带宾语,只能是单个动词,当携带宾语时,句末语气词改为“来”,如上述第(97)中,可以说“你甚时候买菜来?”。第(98)句,可以说“他多会儿写作业来?”此外,以“咾”结尾的疑问句之后都可以再加“哩”,意义基本不变,但语气更舒缓了,如:
(99) 你多会来咾哩?
(100) 他甚时候知道咾哩?
(101) 你多会儿洗咾哩?
(102) 他甚时候吃咾哩?
6.3. 哩[li0]
“哩”用于疑问句末尾,表达一般的疑问语气,可出现在是非问、特指问和选择问三种不同类型的疑问句中,比“咾”的使用范围广,不局限于询问时间。可以对正在发生或还未发生的事情进行提问,如:
(103) 电视开哩哩?
(104) 他正吃饭哩?
(105) 你甚时候开学哩?
(106) 他多会儿回来哩?
(107) 你在这儿做甚哩?
(108) 这书是你哩还是他哩?
(109) 哪搭儿有超市哩?
(110) 车在地下室哩?
(111) 你想吃甚哩?
(112) 谁作业还没交哩?
6.4. 呀[ia0]
“呀”用于疑问句末尾,表达一般的疑问语气,但更舒缓,可用于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一般是对未发生事件的询问与求证,如:
(113) 明儿穿什么衣裳呀?
(114) 你去哪呀?
(115) 姨姨发红包呀?
(116) 你多会毕业呀?
(117) 吃苹果呀吃梨呀?
(118) 你咋个去呀?
7. 浅谈忻州方言中疑问句的功能分类
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疑问句基本功能一为是非疑问句(yes-no question),二为特指疑问句(Wh-question)。史秀菊(2016)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的考察,认为是非问与正反问在功能上相通,并得出结论,真性是非问与真性正反问都是一般疑问句 [5] 。此外,其文章末尾还提出另一个观点,即真性是非问、真性正反问、选择问句三类疑问句从表义功能的本质上说应该是相通的,三者都可以提取义素,表述为[X, −X]。选择问句同样也可以表述为[X, Y],它把是非的回答变成了选择其一的回答。从这个角度来说,三者都可以归入“yes-no question”。但此时对有多个选择项的选择问进行归类变成了一个大问题,而这个问题从忻州方言中疑问句的使用情况可以得到启发。
在忻州方言中,可以根据选择项数是否大于二将选择问分为两类。
7.1. 两个选择项
忻州方言中两个选择项的有正反选择问以及列项选择问中有两个选择项的问句。正反选择问是提出正与反两项供人选择,此时多用“呀”将正反两项连接起来。列项选择问中有两个选择项的问句既可以有关联词也可以没有关联词,关联词有“……是……还是……”“……还是……”,例句如下:
(119) 你吃呀不吃?
(120) 他来呀不来?
(121) 她知道呀不知道?
(122) 中午是喝面呀还是吃大米呀?
(123) 你想买葡萄哩还是想买梨哩?
(124) 喝面呀?吃大米呀?
此时,对两个选择项的选择问提取义素,正反选择问可以表述为[X, −X],列项选择问中有两个选择项的问句可以表述为[X, Y],符合史秀菊(2016)的描述,可将其归入“yes-no question”。
7.2. 多个选择项
在忻州方言中,当选择项出现多项时,会转而形成特指问,如:
(125) 这些些吃哩,梨、苹果、橘子,你想吃甚哩?想吃甚咾自己拿哇。
(126) 看看菜单,包子、油条、饼子,你想吃甚哩?
(127) 公园、广场、古城,你去哪呀?
在回答时,与特指问一致,需要针对疑问代词做出回答。从这个角度来说,忻州方言中特指问和有多个选择项的选择问句关系密切,可将二者归入“Wh-question”。
由此看来,可以将正反问以及有两个选择项的选择问归入“yes-no question”,将特指问和有多个选择项的选择问句则归入“Wh-question”。忻州方言中的真性疑问句是符合语言类型学只有特指问句和一般疑问句两大类的普遍特征的。
8. 结语
本文借助隐蔽调查法全面细致地描写了忻州方言的疑问句,并尝试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探究其共性与个性。研究结果表明,忻州方言的疑问句类型与普通话相似,可从结构上分为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四种。从功能上来说,是非问属于非真性问句,其余三类为真性问句。忻州方言中的真性问句是符合语言类型学只有特指问句和一般疑问句两大类的普遍特征的。本文为学界探讨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二分系统提供了一份新的语言材料。